[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簡 愛(名著課程化 整本書閱讀叢書 初三必讀/九年級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文學出版社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作者】 夏洛蒂·勃朗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6651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66510
    版次:1

    商品編碼:13572540
    品牌: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包裝:平裝

    叢書名:“名著課程化·整本書閱讀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2-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73
    字數:491000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

    編輯推薦

    一、 出版說明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人獲取知識、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審美水平和增強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小學時期正值人生的成長階段,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保證一定的閱讀量,會讓每一個孩子受益無窮。為此,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均對中小學生課內外閱讀做了部署安排。2017年9月起,全國中小學陸續啟用統編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名著導讀”“自主閱讀”“整本書閱讀”等欄的設置,使得閱讀尤其是整本書閱讀的理念和實踐有了更切實的依托。

    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建議閱讀的多種圖書繫經典名著,讀之可涵養情性、啟迪人生。然而,時代變遷、語言疏隔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閱讀過程中,很多孩子不同程度地面臨著“不願讀”“不會讀”“讀不下去”的問題。為切實解決這一難題,讓孩子們能夠輕松讀,讀懂、讀通、讀有所獲,我們充分發揮人民文學出版社在文學圖書和語文讀物出版方面的優勢,推出了這套“名著課程化·整本書閱讀叢書”。

    叢書收錄圖書三十餘種,以我社多年沉澱、打磨而成的優質版本為底本,精編精校。另延請有豐富教、研經驗的教研員及一線名師進行課程化的整本書閱讀設計,以精煉的閱讀導入語、有趣的閱讀任務、實用的閱讀鏈接材料,與原著相呼應。力爭盡我們所能,與孩子們一起掃除閱讀過程中的路障,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閱讀,享受閱讀,讀有所思、有所得。

    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說:“整個語文教育的改革,可以歸納為四個字——讀書為要,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讀書的習慣,使之成為一種良性的生活方式,提升各方面素養。”希望這套書常伴孩子們左右,對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提升語文素養、提高閱讀能力,能有切實的幫助。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2021年5月

    二、 叢書特點

    (一)精良的版本

    1.各書版本均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經多年積澱的定本,其編輯者、整理者、校注者、譯者均為一流的專家學者,讀者評價及口碑良好。個別新編選圖書,在選目、底本選擇、編輯校對等方面亦均投入了大量精力。我們力爭為讀者奉獻靠得住、值得信賴的善本。

    2.高頻次的重印及再版,使人文社的版本有機會吸收各方意見,不斷對圖書進行修訂打磨,使之逐漸完善,*後成為精品。

    3.專業的編輯和校對團隊保證了書稿的編輯質量。人文社堅持書稿的三審三校,力爭把錯誤率降至*低。人文社是現在仍擁有校對科的少數出版社之一。出版講究的是工匠精神,慢工出細活,這方面人文社一直在努力實踐。

    4.統編語文教科書名著導讀選文大多選自人文社版本。

    (二)符合“整本書閱讀”理念的完整、未刪節版本

    1.符合國家教育部門、教材和語文教育工作者提倡的讀整本書、讀原著、讀一本書的完整版之精神。

    2.嚴格保證作品內容的完整性和結構的連續性,不隨意刪改作品內容。

    (三)“課程化”設計助力學生閱讀和考試

    1.本套叢書邀請了優秀的一線教師、教研人員、教育專家等從“整本書閱讀”與“名著課程化”兩個角度出發,進行了針對性強的課程化設計。力圖讓學生能夠以高效的方式讀通、讀懂、讀透每部經典作品。

    2.編寫團隊在深度研究語文教學、教材與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開發了本套叢書。叢書的課程化設計,既體現一定高度,又因書制宜、實用性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閱讀能力養成體繫。

    (四)顏值靚麗、護眼設計

    1.契合青少年讀者的審美趣味。

    大16開開本,成品尺寸165mm×240mm。封面顏色明朗清新,風格鮮麗活潑。

    2.近視防控。

    2021年3月,國家*新發布了標準GB 40070—2021《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對於教材、教輔等圖書做出了詳細明確的要求。本套叢書高度尊重此國標文件,在設計上特別做到字大行疏,不僅看著舒服,更可有效保護視力。

    (五)名著閱讀課程化2.0——線上課程

    在進行名著閱讀課程化設計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個矛盾:要麼附加內容少,不見課程化特色;要麼附加內容過多,反而破壞了學生閱讀的自主性或破壞了閱讀的完整性與流暢感。因此,本套人文版“名著課程化”叢書,增加了線上課程部分,讓“課程化”不局限於文本上的閱讀指導,而是真正用教學的方式、互動的方式,輔助學生完成名著閱讀。



    1.本版《簡·愛》選用知名翻譯家吳鈞燮的經典譯本,他的譯作已歷經歲月的考驗,使青少年朋友在感受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蕩氣回腸的愛情的同時,感受譯者流暢優美的文風,以及譯者的思考和智慧。

    2.本版特別為中學生整本書閱讀制作,特別配有“導讀”“文本細讀”“歸納探究”等板塊,導讀到位,知識點提示翔實,可為青少年朋友的閱讀提供必要輔助。

    3.名社名品,鄭重推薦。我社為老字號出版社,盛出外國文學經典作品,編校質量上乘,品牌號召力強,在業界素享盛譽,我社版本,是讀者朋友們可以放心選擇的。

    4.本版可激發學習興趣,讓青少年朋友能夠快速進入名著作品,提前掌握知識要點,深刻把握作品內涵。


    內容簡介

    《簡·愛》是一部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都十分獨特的小說,以抒情浪漫的筆法描寫了女家庭教師簡·愛與莊園男主人羅切斯特之間的深摯愛情,成功塑造了英國文學中的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及宗教都采取獨立自主、積極進取態度的女性形像,被視為“現代女性小說”的楷模。《簡·愛》是一部影響力十分深遠的作品,而簡·愛早已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一個經典而不朽的人物。英國著名作家薩克雷曾這樣評價:《簡·愛》是“一位偉大天纔的傑作”。

    作者簡介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國小說家,出版著名的長篇小說《簡·愛》,轟動文壇,另有作品《維萊特》(1853)和《教師》(1857)。夏洛蒂·勃朗特善於以抒情的筆法描寫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

    在她的小說中,*突出的主題就是女性要求獨立自主的強烈願望。這一主題可以說在她所有的小說中都頑強地表現出來,而將女性的呼聲作為小說主題,這在她之前的英國文學史上是不曾有過的,她是表現這一主題的第一人。


    精彩書評

    “於是我們翻開《簡·愛》……作者牽著我們的手,迫使我們沿著她走過的路,使我們見她之所見,她片刻也不離開我們,也不允許我們忘掉她的存在。*後,我們被夏洛蒂·勃朗特的天賦、激情和憤慨浸得滿滿的……是她心裡那紅紅的、一陣陣閃亮的火焰點亮了她的書頁。”——弗吉尼亞·吳爾夫


    目錄

    目次

    編者的話

    前言

    第三版附言

    簡·愛

    閱讀評估

    閱讀鏈接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導讀】

    鼕天,窗外淒風苦雨。蓋茨黑德府的客廳裡有暖暖的火爐,孩子們簇擁在母親的身旁,一切都顯得那麼溫馨和諧。然而,另一個房間的窗龕裡還蜷縮著一個瘦小的女孩,她躲在厚厚的窗幔後面,捧著書靜靜讀著,好像對即將到來的衝突渾然不知……

    那天是沒法出去散步了。盡管早上我們還在光禿禿的灌木林間閑逛了一個小時,可是從喫午飯起(沒客人來,裡德太太午飯總喫得很早),就刮起鼕天凜冽的寒風還夾著綿綿苦雨,這就談不上再到外面去活動了。

    這倒正合我心意,本來我一向就不喜歡遠出散步,尤其是在午後的冷天氣裡,因為我*怕直到陰冷的傍晚纔回到家裡,手腳凍僵,還被保姆蓓茜數落得挺不痛快,又因為自覺身體不如裡德家的伊麗莎、約翰和喬治娜強壯而感到丟臉。

    隨後,上面所說的伊麗莎、約翰和喬治娜就在客廳裡團團圍在他們媽媽的身邊,而她則斜靠在爐邊的沙發上,讓幾個寶貝兒簇擁著(這會兒既不爭吵,又不哭鬧),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我呢,她就讓我不必去跟他們坐在一起了,說是:她很抱歉不得不讓我去獨自待在一邊,除非她能聽到蓓茜報告加上自己親眼目睹,發現我確實在認真養成一種比較天真隨和的脾氣,活潑可愛的舉止,——比較開朗、坦率一點,或者說比較自然一些,——那她確實隻好讓我得不到那些隻有高高興興、心滿意足的小孩子家纔配得到的特殊待遇了。

    “蓓茜說我干了什麼啦?”我問。

    “簡,我可不喜歡愛找碴、愛尋根究底的人,再說,一個孩子家竟敢這樣回大人的嘴可真有點可怕。找個地方坐著去,除非會說中聽的話,就閉嘴別再作聲啦。”

    客廳隔壁是間小小的早餐室,我悄悄溜了進去。那兒有個書架,我馬上找了一本,特意挑那滿是插圖的。我爬上窗龕裡的座位上,縮起腳,像個土耳其人那樣盤腿坐下,把雲紋呢紅窗簾拉得差不多完全合攏,這樣我就在一個加倍隱蔽的地方安下身來。

    褶襉重重的猩紅窗幔擋住了我右邊的視線,左邊是一扇扇明亮的玻璃窗,它們在十一月陰沉沉的白晝下成了我的屏障,但同時又並不把我跟它完全隔絕開來。在翻書頁的間歇中,我時不時地眺望一下這個鼕日午後的景像。遠處,隻見雲遮霧罩,白茫茫一片。近處,呈現的是濕漉漉的草地和風吹雨打的樹叢,一陣持續的淒厲寒風,把連綿的鼕雨刮得橫掃而過。

    我重新又去看我的書——彪依克的《英國禽鳥史》彪依克(Thomas Bewick,1753—1828):英國木刻家,以書籍插圖聞名。他為柯茨編寫的《英國禽鳥史》一書所作插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般說來,我對書的正文不大感興趣,不過盡管是個孩子,書中某些文字說明我還是不能當它空頁似的一翻而過。其中有講到海鳥棲息處的,講到隻有它們居住的那些“孤寂的岩石和海岬”,講到從*南端的林內斯或者叫納斯直到北角,島嶼星羅棋布的挪威海岸,——那裡北冰洋卷起巨大旋渦,

    繞著北方極地荒涼的島嶼咆哮,

    而大西洋的洶湧波濤,

    注入風吹浪打的赫布裡底群島。這是蘇格蘭詩人湯姆遜(James Thomson,1700—1748)的《秋天》一詩中的詩句。還有些使我不能漠然翻過的地方,提到了拉普蘭、西伯利亞、斯匹次卑爾根、新地島、冰島和格陵蘭的荒涼海岸,那“遼闊無垠的北極地帶,那一片片淒涼廣漠荒無人煙的地區——那兒常年雪壓冰封,千百個嚴鼕積聚起來的堅硬冰原,像在阿爾卑斯山上那樣層層高聳,——晶瑩發光,它們圍繞著極地,使嚴寒的力量集中起來更增威勢”。對這些慘白色的地區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印像:朦朦矓矓,就像所有那些似懂非懂的概念那樣,它們隱約浮過孩子們腦際,但卻又出奇地生動。這些說明中的文字都跟後面伴隨著的小插圖息息相關,使得那孤立在浪花飛濺、波濤洶湧的大海中的礁石,擱淺在荒涼海岸上的小船,那從雲縫間俯視正在沒入水中的沉舟的幽靈般冷漠的月亮,都顯得更意味深長了。

    我說不清在那塊冷冷清清的墓地上究竟籠罩著一種什麼情調,那裡有刻了字的墓碑,一扇大門,兩棵樹,被破牆圍住的狹隘視野,以及表明時間已近黃昏的一彎初升的新月。

    兩艘停在死寂海面上的船,我相信準是兩個海中的幽靈。

    魔鬼從後面按住竊賊背的包,我趕緊翻了過去,那樣子挺可怕。

    頭上長角的黑色怪物高踞在岩頂上,遠望著一大群人團團圍住絞架也是這樣。

    每幅畫都在講述一個故事,盡管我理解力還不太強,鋻賞力也不夠,常覺得它們神秘莫測,但仍舊感到它們總是十分有趣,就跟蓓茜有時候在鼕天的夜晚所講的故事那樣,不過那得踫上她心情好的時候,那時她把熨衣板搬到育兒室的壁爐旁邊,讓我們在周圍坐好,一邊熨平裡德太太的挑花縐邊,把她睡帽邊緣燙出褶線來,一邊就讓我們全神貫注地飽聽一段段愛情和歷險的故事,它們都來自古老的神話和遠古的民間傳說,或者(我後來發現)來自《帕美拉》和《莫蘭伯爵亨利》《帕美拉》(Pamela):英國作家理查遜(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的作品,是英國文學史上*早的家庭倫理小說。《莫蘭伯爵亨利》,未詳。。

    當我膝頭上攤開著彪依克的書的那一會兒,我覺得很快樂,至少是自得其樂。我隻擔心別人來打攪,可它卻偏來得很快。早餐室的門一下打開了。

    “嘿!煩悶小姐!”約翰·裡德的聲音在叫喚,跟著他沉默了一會兒,發現房間裡顯然是空的。

    “見鬼,她上哪兒去了?”他接著說,“麗茜!喬琪!麗茜、喬琪:伊麗莎、喬治娜的昵稱。(他在叫他的姐妹)瓊瓊:簡的別稱。不在這兒。告訴媽媽她跑到外面的雨地裡去了,——壞畜生!”

    “幸虧我拉上了窗簾。”我心想,同時急切地希望他不會找到我藏身的地方。說來約翰·裡德自己也不大會找得到,他這人眼光不銳利,頭腦也不靈敏。可惜伊麗莎剛往門裡一探頭,就馬上說道:

    “她在窗龕裡坐著呢,準沒錯,傑克傑克:約翰的昵稱。。”

    我馬上走了出來,因為一想到我會被這個傑克硬拉出去就害怕極了。

    “你有什麼事?”我局促不安地問。

    “該說:‘你有什麼事,裡德少爺?’”對方回答,“我要你到這兒來。”說著就在一把扶手椅上坐下,做了個手勢示意讓我走近去站在他跟前。

    約翰·裡德是個十四歲的學生,比我大四歲,我纔十歲。盡管按年紀來說他長得又胖又大,但卻膚色灰敗,一張寬臉盤,粗眉大眼,腿臂肥壯,大手大腳。他喫起飯來老是狼吞虎咽,結果弄得肝火很旺,目光獃滯無神,兩頰松垂。他這會兒本來早該住進學校去了,可是他媽媽卻把他接回家來住一兩個月。說是“由於身體不好”。老師邁爾斯先生斷言,隻要他家裡少給他捎些糕餅甜食去,他準會過得很好。可是做母親的心不能接受這樣粗暴的意見,而寧願抱著另一種較為高雅的看法,那就是約翰所以臉色不好是因為用功過度,或者是想家。

    約翰並不怎麼愛他的母親和姐妹,對我更抱有一種反感。他常欺負和虐待我,遠不止每星期兩三次,也不是一天一兩回,而是接連不斷,以致隻要他一走近來,我身上每一根神經都緊張害怕,骨頭上每一塊肌肉都嚇得抽縮。有時候我都被他嚇獃了,因為無論對他的威嚇也好,虐待也好,我都無處申訴。用人們不願意為了幫我對付他而得罪了他們的少爺,而裡德太太對此完全裝聾作啞,她從來沒看見他打過我或者聽見他罵過我,盡管他時常當著她的面這樣做,當然,背著她時就更多了。

    由於對約翰順從慣了,我隻好走到他椅子跟前。足有兩三分鐘,他拼命向我伸出舌頭,就差撐斷了他的舌根。我知道他馬上就要打我了,一邊畏懼著那一擊,一邊卻凝神打量著這就要動手打我的人那副丑惡可厭的模樣。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從我臉上看出了我這種念頭,因為他二話沒說,一下子就猛地狠狠給了我一下。我一個踉蹌,從他椅子跟前倒退了一兩步纔站穩了身子。

    “這是教訓你剛纔敢無禮地跟媽媽頂嘴,”他說,“也因為你鬼鬼祟祟躲在簾子背後的行為,還因為你剛剛在兩分鐘以前眼光裡的那副神氣,你這隻耗子!”

    我已經挨慣了約翰·裡德的辱罵,所以壓根兒就不想回嘴,我一心隻想著怎麼來挨過辱罵之後必然會來的毆打。

    “你躲在簾子後面干什麼?”他問。

    “我在看書。”

    “把書拿來。”

    我回到窗前把書拿了過來。

    “你沒資格拿我們家的書。你是個靠人養活的,媽媽說過,你沒錢,你父親一文也沒留給你。你本該去要飯,不該在這兒跟我們這樣上等人的孩子一起過活,跟我們喫一樣的飯,穿花媽媽的錢買來的衣服。現在,我要教訓教訓你再不敢去亂翻我的書架,那全是我的,這家裡的一切都是我的,*多再過上幾年就都是了。滾,站到門口去,別站在鏡子和窗子跟前。”

    我照著做了,起初還沒覺察他到底想干什麼,但是當一看到他舉起書來,掂一掂,起身做出一個要扔過來的架勢時,我本能地驚叫一聲往旁邊一閃,但已來不及,書已經扔了過來,打中了我,我跌倒了,頭撞在門上,踫破了。傷口流出血來,痛得要命。我的害怕心理已經超過了極限,被其他心情所取代了。

    “你這殘酷的壞孩子!”我說,“你簡直像個殺人兇犯……你像是個監工頭……你就像那些羅馬暴君!”

    我讀過哥爾斯密哥爾斯密(Oliver Goldsmith,1728—1774):英國作家,著名代表作有《威克菲牧師傳》等。的《羅馬史》,對尼祿、克利古勒尼祿(Nero Claudius Caesar,37—68)、克利古勒(Caligula Gaius Caesar,12—41):古羅馬皇帝。前者以荒淫無道著稱,相傳曾火焚羅馬城;後者以暴虐瘋狂聞名,自稱為神。這些人有了我自己的看法。而且我還在心裡暗暗作過一些類比,但決沒想到竟會這樣公開說出來。

    “什麼!什麼!”他嚷了起來,“她竟敢對我說這樣的話?你們聽見了吧,伊麗莎和喬治娜?我不該去告訴媽媽嗎?不過我先要……”

    他向我直衝過來。我感覺到他揪住了我的頭發,抓住了我的肩頭,他真是在跟一個亡命之徒決一死戰了。我看他真像是個暴君、殺人犯的樣子。我覺著有幾滴血從我頭上淌下脖子去,感到有幾分劇痛難忍。這些感覺一時壓倒了畏懼,就不顧一切地跟他對打起來。我不大清楚自己的雙手究竟干了些什麼,隻聽見他罵我“耗子!耗子!”一邊還大聲尖叫。幫手就在他身邊,伊麗莎和喬治娜早已去找了裡德太太,她已經跑上樓梯,來到了現場,身後還跟著蓓茜和她的使女阿博特。我們給拉開了。隻聽得她們在說:

    “哎呀!哎呀!居然撒潑到敢打約翰少爺!”

    “誰見過有發這麼大脾氣的!”

    隨後裡德太太接上來說:

    “帶她到紅屋子裡去,關起來。”馬上就有四隻手抓住了我,把我拖上樓去。

    【文本細讀】

    “你這殘酷的壞孩子!”我說,“你簡直像個殺人兇犯……你像是個監工頭……你就像那些羅馬暴君!”

    這段話把約翰斥為“壞孩子”“殺人兇犯”“監工頭”“羅馬暴君”,突出約翰對待簡的暴虐殘酷。此時此刻的爆發是長久以來委屈情緒積累的必然結果,簡喊出了這句話,喊出了對約翰的不滿與反抗,同時也表達了她對自尊的維護。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前 言

    《簡·愛》問世以來已一百多年,始終是英國小說中擁有廣大讀者的一部作品。它既是經典性的,包括我國在內,世界上各個國家一代代的青年,常常都是從閱讀它開始踏入英國以至世界文學的欣賞園地。它又是*“流行”的,不但稍知文學的各國男女老幼,就是不大接觸文學的人,也通過多次反復重拍的電影等藝術形式,十分熟悉簡·愛這個孤女令人同情的身世,和她與羅切斯特之間那段曲折離奇而又纏綿動人的愛情故事。這部記述了一個平凡的女子雖不算太平凡但也算不上可歌可泣的生活經歷的長篇小說,竟有著如此歷久不衰的藝術魅力,其奧秘究竟何在?

    正像本書初版內封上所標明的那樣,它是一部“自傳”,或者更正確些說,是一部自傳成分很濃的小說。盡管作者有時也否認女主人公就是她,可是大量的證據說明書中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包括女主人公在內的許多人物的生活,以及他們活動的環境、氣氛,甚至許多的生活細節,都無可懷疑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圍的人的真實經歷。順便說說,歷來采用第一人稱敘述方式的小說並不少見,但《簡·愛》這部小說如果不采用第一人稱來寫,就很難想像它能取得現在這樣強烈的效果。中國古代文人就主張文章要以血淚寫成,近代的文學家雖然說法不同,但承認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是一切好作品的*根本條件之一,這大概是一致的。《簡·愛》之所以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恐怕首先得歸因於此。

    夏洛蒂·勃朗特一八一六年生於英國北部一個鄉村牧師的家庭。母親很早就因病去世,丟下她們五姊妹和一個弟弟,夏洛蒂排行第三。過了三年,還隻八歲的夏洛蒂和她的兩個姐姐與一個妹妹就給先後送進了一所專收神職人員孤女的慈善性機構——柯文橋女子寄宿學校裡。正如在小說中所描寫的那樣,饑餓,寒冷,繁重乏味的宗教祈禱和粗暴冷酷的教養方式,很快就摧毀了孩子們的健康。一八二五年流行的一場斑疹傷寒使全校八十五個學生中病倒了四十五個。大多數學生還染上了肺結核。夏洛蒂的兩個姐姐瑪麗亞和伊麗莎白就在這一年患肺病先後被送回家,不久就死去,使父親隻好把餘下的夏洛蒂和她的妹妹艾米莉接回家裡,但這種當時還是不治之癥的病魔的種子,已經潛伏在她們身上,後來也過早奪去了她們和她們的弟弟的生命。

    夏洛蒂的父親派屈裡克·勃朗特出生於愛爾蘭,畢業於劍橋大學,以後終身落腳在約克郡當了一個偏僻小鎮上的牧師。他喪偶後獨自帶著一群孩子長期過著寂寞清苦的日子,在讀書看報之餘,雖有時也能給他的孩子們一些學習上的幫助,包括不適當地向他們灌輸他自己的托利黨(後來的保守黨)信條,但總的說來,他是個陰郁並以自我為中心的專制家長,不能給子女們渴望的溫暖。生活在約克郡哈沃斯這個北方荒原中與世隔絕的山村裡,姐弟四人除了徜徉在周圍的一片荒原、沼地、山丘、田野間外,就隻能緊密地團結友愛,相濡以沫了。所幸的是他們都有文學藝術上的愛好,自寫自畫,自編自讀手抄刊物,從中得到了很大的樂趣。這在當時的英國家庭中並不是罕見的現像,但誰也想不到的是,從這裡面居然孕育出了日後震動英國文壇的三位女作家,其中兩個——夏洛蒂和艾米莉——的代表作《簡·愛》和《呼嘯山莊》成了英國文學中的不朽傑作,妹妹安妮的《艾格妮斯·格雷》也至今仍為許多文學愛好者所傳誦。

    當然,他們當時編寫的那些詩歌、幻想故事還隻是一些孩子們為排遣時光在一起編織的白日夢,裡面的英雄常常是一些歷史上和幻想中的皇家貴族大人物。例如從現今保存下來的夏洛蒂和她弟弟合作寫成的一個英雄故事的部分手稿來看,其中隻不過用一種拜倫式的風格,描寫了一個稱為“昂格裡亞”的理想國度,抒發了他們對於在自己寂寞生活中所缺乏的事物所抱的熱烈向往而已。但是生活的磨練和隨之而來的心靈的覺醒,使他們在文學寫作上,也出於興趣和消遣,走上了反映自己切身經歷和內心體驗的逐步成熟的道路。而他們中*勤奮也對生活的艱辛感受得*深的夏洛蒂,在文學創作上也*先獲得了成功。

    促使她以文學作為自己的事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她在第一次從慈善學校回家後的學習和求職謀生的不愉快經歷與艱難遭遇,無疑使她很自然地走上了這條*適合於她的道路。一八三一至一八三二年她第二次就讀於羅赫德地方的一所寄宿學校。這次遇到的學校負責人伍勒小姐跟她第一次遇到的那些教師有很大的不同。她和她成了很好的朋友,《簡·愛》中的譚波爾小姐身上就明顯留下了這段交往的影子。但在這裡的經歷也並不完全是愉快的:進校時一口濃重的愛爾蘭口音,當別的女孩子邀她去參加遊戲時她從來不去跟她們一起玩,也不會玩。一八三五至一八三八年她曾回到這所學校教過幾年書。一八三九年又去約克郡一個工廠主家裡當過幾個孩子的家庭教師,性格孤傲的她受不了孩子們向她擲書本甚至扔石頭的作弄,很快就辭職了,兩年後第二次嘗試也同樣以失敗而告終。《簡·愛》中在羅切斯特家聚會的貴婦人、闊小姐對家庭教師的刻薄揶揄,正是作者切身感受到的當時英國社會中根深蒂固的等級偏見的生活寫照。在這之後,她又作了*後一次尋求自立和謀生之路的努力,——打算自辦一所學校,並為此說動母親死後一直在她家照料家務的姨母,資助她和艾米莉去布魯塞爾短期進修法語和德語。結果學校並沒有辦成,因為沒有人來就讀,而她去布魯塞爾學習的一段經歷,卻對*終促成她放棄其他,決心嘗試以筆耕謀生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她們所進的海格爾女子寄宿學校是一所主要為當地貴族富家小姐們開辦的天主教學校,她和艾米莉這對從英國北部荒原的窮鄉僻壤中來的新教徒姊妹,她們的寒酸和耿介跟周圍的環境太格格不入了。正是這種強烈的對比,激起她要用某種方式表現自己的強烈願望,同時也促使她從過去所沉湎的英雄故事和田園詩的幻想中清醒過來,轉到了對眼前實際生活和自己切身問題的深思。

    她選擇了文學事業。第一個嘗試——她和艾米莉和安妮用這時已去世的姨媽留給她們的遺產自費合出的一本詩集,一八四六年出版時並沒有引起任何反響。同時,她的第一部小說《教師》也受到了幾家出版社的冷遇。但夏洛蒂·勃朗特不是那麼容易屈服的人,艾米莉和安妮的小說得到出版商的接受也增加了她的信心。她更進一步沿著第一部小說中已初露端倪的寫實路子走下去,一八四六年秋天前後開始創作她的第二部小說時,完全以她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和憧憬為基礎,借一個出身寒微的年輕女子如何與命運搏鬥,終於戰勝了環境也戰勝了自己的動人遭遇,抒發了作者自己胸中的積愫,也深深打動了從當時直到今天無數讀者的心。這就是現在這部已傳誦了一百多年的長篇小說《簡·愛》。

    《簡·愛》在倫敦引起的反響是巨大的。出版商很快在一八四七年十月就出版了這部作品。薩克雷稱贊它是“一位偉大天纔的傑作”。次年印行第三版時,《評論季刊》上提到“《簡·愛》與《名利場》受到同樣廣泛的歡迎”。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評論者從內容和形式上都竭力貶低它(作者在第二版序言中就針鋒相對地反駁了他們),就是欣賞它的人中,也抱有一定程度的困惑,比如喬治·艾略特就一方面為《簡·愛》所陶醉,一方面又對它感到喫驚和不快。

    原因就在夏洛蒂·勃朗特這位名不見經傳卻極有個性的女作者,寫了一本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十分獨特的作品,不但與在它以前和與它同時的作品相比顯得與眾不同,而且與它後來類似題材的作品比起來,也始終顯得更為大膽而率真。小說以回憶自述的口氣,寫自幼父母雙亡的孤女簡·愛如何從小就受到收養她的舅母及其子女們的歧視和虐待,如何在冷酷艱苦的慈善學校中長成一個勇敢剛強的少女,踏上了社會後如何嘗到了愛情的滋味而突然遭到驚人的意外變故,在經過出走、流浪甚至乞討的生活後如何終於跟她一向眷戀的男主人結合而*後獲得了幸福。情節聽起來頗有點像常見的“灰姑娘”故事。在此以前,英國文學中就有理查遜的《帕美拉》(1741),寫了一個年輕侍女如何以她的美德終於贏得了富家少爺的敬愛而結成了美滿的婚姻,曾經流傳一時,被稱為英國第一部家庭倫理小說。但《簡·愛》與這一類作品卻截然不同,它創造了英國文學(而且不隻是英國文學)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至宗教都采取了獨立自主、積極進取態度的女性形像,是讀者從來不曾遇見過的。

    就拿簡·愛對羅切斯特的愛情來說,她並不把彼此社會地位的懸殊看得太重,處處顯示出自尊自重,明確地宣稱“我與你是同樣的人”;她面對富家千金英格拉姆小姐這位驕橫高貴的情敵時,毫不自慚形穢,卻自信與羅切斯特更為投合和般配;而一旦發現他有還活著的妻子時,又毫不猶豫地離開她留戀的人和留戀的地方,獨自奔向渺茫的前途。更難得的是,她在兩性的戀愛關繫中並不滿足於被愛,而是毫不隱諱自己的感情,一改女性總是扮演受男性傾慕和愛護的角色,要求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追求新型的愛情和婚姻關繫。同樣,在對生活的態度上,簡·愛也從幼年時期迷戀描繪大海、礁石、沉船的圖畫,到成長後時時仰望星空、遠眺山野,表現出不安心於平靜無波的生活,熱望改變現狀,走向更大的生活圈子。

    在寫桑菲爾德府的名流聚會等篇章中,作者雖然著墨不多,卻那麼鮮明生動地描摹了一張張貴族資產階級庸人的可笑嘴臉,同時也通過他們對平民階層的鄙視嘲弄,有力地反映出社會的不平。更不用說書中對那些所謂慈善家和慈善機構的真實刻畫,是多麼尖銳地揭露了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殘酷和偽善。然而*使人震驚的,是小說中表現出來的對宗教和教會的態度。簡·愛小時候進的寄宿學校的主持者勃洛克赫斯特牧師公然用粗暴的鐵腕來窒息那些幼弱的少女們*起碼的肉體和精神要求,甚至把她們的生命當成兒戲。女主人公從桑菲爾德府出走後遇到的聖約翰教士,則用另一種更精致的精神鐵腕來壓制別人和自己的正當願望,在完成救世主的事業的名義下要求人犧牲生活、犧牲一切。小說中很形像地把前者比作“黑鐵柱子”,把後者比作“白大理石柱子”,毫不含糊地揭示了他們借“神恩”來要求別人放棄“天性”,實際上不過是要取得絕對支配別人的權力而已。

    所有這些,跟作者所處的英國社會傳統是格格不入的。當時英國正進入維多利亞時代,國力的昌盛和海外殖民勢力的擴大使這個時期被稱為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社會上富豪貴族躊躇滿志,當時的文學藝術中也熱心塑造紳士淑女的形像。同時世界上第一次規模宏大的工人運動——憲章運動——也正在英國蓬勃興起,工人和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激進派積極提出了政治平等的要求。幾乎終生在偏僻小鎮生活的勃朗特姊妹,對社會政治的理性認識主要來源於閱讀父親的書籍和報紙,自然不可能有多麼明確的社會和政治主張,然而《簡·愛》的作者卻完全憑她的真情實感,從一個角度大膽地抨擊了從腐敗驕奢的貴族、資產階級到道貌岸然的牧師、傳教士的虛偽嘴臉;甚至在連當時的憲章運動都還沒有提出男女平權思想的情況下,如此鮮明地描寫了婦女不甘於社會指定給她們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至婚姻上獨立自主,如此熱烈地為婦女的尊嚴和正當要求而辯護,這不能不說是英國文學史上一個很大的突破。

    與思想內容上的獨樹一幟相稱,《簡·愛》在藝術表現上也有著不容忽視的特色。有些西方評論家如亨利·詹姆士等指責本書結構松散,筆法隨意。實際上,全書以女主人公在蓋茨黑德府的不幸童年、在洛伍德學校的艱苦歲月、到桑菲爾德後的青春覺醒和在荒原莊的*後成熟四個部分構成,描摹了每個時期不同的人物環境、生活細節和思想感受,同時始終以主人公的自我心理反省把它們貫串在一起,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的確,它並不特別致力於編織一個復雜曲折的故事,但它卻憑著它所激起的對主人公命運的強烈興趣和關懷,有力地吸引著讀者。而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描寫這一切時從頭至尾所顯示出來的熱情和大膽。正如後來曾為作者寫了有名的《夏洛蒂·勃朗特傳》(1857)的著名作家蓋茨凱爾夫人所說的:“她有著什麼樣的熱情,什麼樣的烈火啊!”無論是簡·愛在桑菲爾德果園裡與羅切斯特的表露心曲,或者是她出走後的流浪乞討的描寫,都毫無扭捏作態和多愁善感的情調,而是有血有肉地表露了女主人公——也就是作者自己——的真實心靈,寫出了自強自尊的人——尤其是自強自尊的女子的天性,令人肅然起敬,增加了對人性的敬意。在勇敢真摯的心理探索上,有的評論家認為作者已開了勞倫斯的先河,恐怕並非是毫無道理的。

    在寫作特點上,筆法簡潔而不誇張渲染是《簡·愛》作者的一大長處。寫女主人公在洛伍德學校時與海倫·彭斯間的感情和海倫之死的那一部分,作者並沒有用多少筆墨作大量的描寫,但讀來卻能催人淚下。這固然得力於作者有親身的體會(海倫顯然就是作者姐姐瑪麗亞的寫照),但描寫上的成功也是無可否認的。同樣,如第二十一章寫舅舅裡德生前對妹妹及其遺嬰的愛護之心,也寫得語焉寥寥而情真意切,令人難忘。與作者同時代的其他大作家相比,薩克雷似乎顯得過於冷峻,狄更斯則有時令人稍感做作。而夏洛蒂·勃朗特簡潔而傳神、樸質而有聲有色的文筆,使《簡·愛》成為學習英文和英國文學的人們必讀的入門書,不是沒有原因的。

    就真實反映現實生活而言,《簡·愛》無疑是現實主義的作品,然而與此同時,它卻采用了許多夢境、幻覺、預感和像征、隱喻的手法,使作品帶上了不少浪漫主義的色彩。在這方面,作者有她自己的見解。她在讀了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後,說它隻是“理智而真實(比實際更真實),但她卻決不可能成為偉大”,因為她“沒有詩意”,而“一個偉大的作家能沒有詩意嗎?”不管這種評價是否正確,但讀了勃朗特姊妹的作品(特別是《簡·愛》和《呼嘯山莊》),你不能不承認她們的散文體小說中,確實充滿著撲朔朦矓而很容易引起讀者豐富聯想的詩的氣質,這大概跟她們從小飽讀而且為之傾倒的浪漫派詩人如拜倫等給她們的深刻影響是分不開的。

    但短促的生命,有限的閱歷,畢竟也給《簡·愛》的作者帶來一定的局限。她抱著少見的熱情和真誠,勇於探索人生,但卻缺乏對時代和社會更深入更理智的深刻分析,從而得出她自己的結論;她鄙視浮華世界的庸俗追求,但仍迷戀於中產階級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情趣;在《簡·愛》的整個情節中多少帶有當時流行的“哥特式小說”的神秘氣氛。作者的其他幾部小說《雪莉》(1849)、《維列特》(1853)和《教師》(1857)盡管背景和人物有所不同,但也都是作者把自己在約克郡和布魯塞爾學校的生活的切身體驗,與她對更豐富的生活的追求和憧憬相結合的產物,比起《簡·愛》來都不免顯得遜色。

    夏洛蒂·勃朗特一生與貧病為伍,幾個姊妹都在她以前因病早故,唯一的弟弟也酗酒墮落,潦倒而死,隻有早鰥而性情孤僻固執的老父與她為伴。一八五四年她纔終於克服父親的反對結了婚,不幸第二年就因病去世,隻活了短短的三十九年。但她在世界文學史上留下的深刻痕跡是永不會磨滅的。她的《簡·愛》剛出版時,有的評論家就熱烈地贊揚它比五十部特羅洛普、五十部狄更斯和其他人的小說加在一起還更有價值,這未免有點過於誇大。但馬克思也把夏洛蒂·勃朗特與狄更斯和薩克雷等並列在一起,稱贊他們的作品中揭示出來的社會真實,比一切政治家、政論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這不能不說是這位十九世紀英國女作家值得引以為驕傲的莫大榮譽。

    譯者

    一九八九年九月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