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謝小慶教育言論集續編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謝小慶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8217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82170
版次:1

商品編碼:12238872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0
字數:4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謝小慶

    
    
"

內容簡介

在科技和社會發展速度使人瞠目結舌的今天,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今天可能還未出現,今天的一些熱門職業那時可能已經消失。借助移動互聯,借助“百度”、“狗狗”這樣一些搜索工具,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信手撚來自己需要的特定知識。今天重要的已經不再是掌握特定知識,而是具有判斷和決策能力。以往,“知識就是力量”;未來,“思維纔是力量”。以往,在職場中穩操勝券的是“有知識的人”;未來,獨領風騷的將是“會思考的人”,將是“有智慧的人”。
今天國際學術界已經形成共識:教育*重要的任務之一是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criticalthinking),審辯式思維是*值得期許的、*核心的教育成果。審辯式思維不僅是一種認知技能,更是一種人格氣質。審辯式思維不僅是基本的探索工具,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更是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強大資源,是理性和民主社會的基礎。幾乎所有對世界各國教育都有所了解的人的共同感受是,與發達國相比,今日中國人*缺乏的就是審辯式思維。
作者近幾年關注學生審辯式思維發展問題。《謝小慶教育言論集續編》彙編了作者近幾年公開發表的一些文章,力倡將審辯式思維確定為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各個學習階段的主要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力倡將審辯式思維確定為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政治在內的各個學科的主要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作者簡介

謝小慶,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語言大學教育測量研究所原所長。中國教育學會統計測量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測驗專業委員會理事。曾長期從事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的研究工作;主持開發了廣泛應用於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持開發了“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MHK)”;曾受國家語委委托主持“漢字應用水平測試(HZC)”的命題工作。作為專家委員會委員,參與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持的“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ZHC)”的開發工作。作為專家委員會委員,參與了教育部和國家語委共同主持的“漢語能力測試(HNC)”的開發工作。近年來的關注焦點是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

目錄

教育思想
新一輪學習革命的五個關鍵詞
不因最緊迫的事情忘記最重要的事情——奧巴馬的《每個學生都成功法案》
毛澤東的民主教育思想
語言學習和語言測試——答《南方周末》特約記者問
怎樣保護孩子的創造力
沒有“死角”的課堂——人大附中西山學校聽課手記之
“互聯網+教育”的三個境界——人大附中西山學校聽課手記之二
真探索,真質疑,真思考——一堂“創課”的觀感
學校改革向何處去——山東泰安實驗學校聽課手記
保證學校畢業生不會被一部智能手機所取代——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
不存在有百利而無一弊的改革選擇——從美國教育改革得失看中國教育
將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
後義務教育中可以給學生更多個性發展空間
為“雙創”提供基本保障
如何培養青少年解決問題的能力
玉宇澄清,人文再起
對石皇冠老師實驗的評價與思考
互聯網與學習革命
就業指導: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職業院校的任務隻是培養一技之長嗎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簡·奧登( Jane Orton)博士在北京語言大學的一次談話錄
人的能力有高低嗎——對公平與效率之爭的心理學透視

審辯式思維
21世紀核心職業勝任力——審辯式思維
關於審辯式思維教學與測試的共識
美國教師眼中的審辯式思維
審辯式思維與理性社會建設
中學語文教學中審辯式思維的培養
——巴蜀魯能中學蔣嘉盛老師的一堂語文課
審辯式思維能力及其測量
中華文化背景中的審辯式思維能力測量
審辯式思維在創造力發展中的重要性
以審辯式思維堅持自己的真理
思維品質測試及其實踐探索與思考
“華生一格拉瑟審辯式思維測試”簡介
考查審辯思維能力 促進創新能力發展
牛津、劍橋招生中的審辯式思維測試
……
為什麼西方國家集體缺席
有效論證和決策
考試改革
其他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謝小慶教育言論集續編》: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句小平同志說於1977年的名言在此後的30多年間裡歷久彌新。在眾多科目中首當其衝被“抓起來”的,就是當前在教育體制內始於小學、終於大學的英語教育。而讓學生們汗顏、教育者們坐蠟的是,在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經濟成本之後,伴隨著“李雷”和“韓梅梅”成長起來的一代學子中,還是有大量的人無法擺脫啞巴英語的困境,真正能夠實現用英語無障礙交流的人,實在不多。
而另一方面,國人的母語水平下降同樣令人憂心——高學歷人纔的文章中語句不通、詞不達意的情況比比皆是,而提筆忘字、錯字連篇的現像更是近在熱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上可見一斑。一時間,英語教育是否已經過熱,是否衝擊到我們的母語教育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就在微博上呼吁:“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解放孩子,救救漢語!”
截至本文成稿時,北京、江蘇、上海、山東等省市相繼傳來醞釀高考英語改革的消息。為此,作者特地采訪了北京語言大學教育測量研究所名譽所長、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顧問委員會委員謝小慶教授,請他談談對語言學習的看法。
一、重點不是“語言知識”,而是“語言能力”
南方周末:現在的學生大多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接觸英語教育,不能說不重視。但在十幾年外語學習後卻發現,能夠用英語實現無障礙交流的人其實很少,這是為什麼?我們的外語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謝小慶:首先要清楚一個大的背景。在近代工業化以前,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以個性化的教育為主,在中國是私塾教育,在西方則是家庭教師。這二者的共性就是重視學生的個性,把每個學生都視為獨一無二的。其實,從孔子開始就已經重視因材施教了。
近代工業化以後,班級授課的確大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中學裡一個班四五十人是很常見的事,地方上的縣一中往往都有60人左右。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河南上蔡縣一個班有一百多人,老師要拿著麥克風講課。這樣的班級規模很不合理。
在這種規模下,老師不可能有精力顧及每一個學生。比起以前一個老師隻帶三五個學生的教學方式,這種工業化的教學模式的效率雖然高了很多,但卻是以犧牲學生的個性為代價的。這樣的教學成果,隻能是“少慢差費”,而不會是“多快好省”。
我們的教育長期投入不足,有很大欠賬。現在應該做的是增加教育的投入,培養更多老師,縮小班級規模,因材施教,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說得刻薄一點,現在的教育就像馬戲團訓練小狗,不是人的教育。
人與人的差異非常大。我的一些老師、同學和學生是非常優秀的人,但他們在第二語言學習方面並不具有天賦,外語並不好。一般來說,女性的語言能力優於男性,所以諾貝爾科學獎中女性獲獎者很少,但優秀的女文學家和女政治家很多,如默克爾、樸槿惠、英拉,等等。語言學習要正視人的個別差異。
20多年來,我一直在做漢語水平考試,包括面對外國人的考試和面對中國少數民族的考試。我發現,中國人學習外語與少數民族學習漢語的少慢差費的局面非常相似。漢族地區從小學開始學英語,一直學到高中畢業,能和外國人順暢交流的人其實很少。在新疆的南疆、北疆和內蒙古的牧區,少數民族學習漢語也是這種局面。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2017年4月1日,新華社播發了一條消息:建設雄安新區,說這是“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什麼叫“千年大計”?
不久以前,銀行職員曾是許多人羨慕的職業。今天,許多銀行職員面臨下崗的風險。由於櫃臺業務的迅速萎縮,幾家大銀行已經開始裁員。伴隨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一些工種消失了:鉛字排版、電報收發和譯碼……一個又一個行業被顛覆了:郵政、圖書出版、音樂制作、大眾傳媒、商品零售……一些行業面臨被智能機器人取代的風險:出租車司機、教師、醫生、會計、律師……
2016年8月,郝景芳的科幻小說《北京折疊》獲得第74屆雨果獎。《北京折疊》所描寫的景像是:幾乎所有的體力勞動和大部分的腦力勞動都被機器人所取代。小說所描寫的情景一點兒都不荒誕,而是人類正面臨的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顯然,人類和中國,今天都需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這種大變局的“千年大計”。
什麼叫“國家大事”?鄧小平1985年3月7日在全國科技會議上說:“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①從鄧小平講此話到現在,過去了32年。我們的政策是否導致了兩極分化?中國是否產生了新的資產階級?答案至少是存在爭議的。無法否認,中國在創造了經濟增長奇跡的同時,也使基尼繫數從世界隊伍的末尾走到了前列。我們在“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同時,也已經將很大比例的社會財富集中到很小比例的人手中。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王岐山同志2013年1月23日在中紀委委員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講,反腐敗鬥爭要“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2016年12月14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了一句言簡意賅的大實話:“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很長時間以來許多人忘記了房子的基本功能,結果,許多城市大量房屋空置,有很高的“黑燈率”,許多窮人卻蝸居蟻寄。
怎樣抑制“兩極分化”?怎樣對腐敗“治本”?怎樣使房子用於住而不是用於炒?這些就是迫切需要提上日程的“國家大事”。
面對“千年大計”和“國家大事”,怎樣進行選擇和決策,是筆者近幾年關注的話題。
今天,借助移動互聯,借助“百度”“搜狗”,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信手撚來自己需要的特定知識。今天重要的已經不再是掌握特定知識,而是對信息的重要性做出判斷,而是在各種可能的候選方案中快速做出自己的抉擇。實際上,你掌握再多的知識也趕不上一部聯網智能手機的萬分之一。以往,“知識就是力量”;未來,“思維纔是力量”。以往,在職場中穩操勝券的是“有知識的人”;未來,獨領風騷的將是“會思考的人”,將是“有智慧的人”。
在科技和社會發展速度令人瞠目結舌的今天,在快速變化的21世紀,他,將來從事的職業今天可能還未出現,今天的一些熱門職業那時可能已經消失。怎樣幫助即將就業的學生適應未來世界,幫助他們獲得豐滿人生,保證他們在未來職業競爭中不會敗於機器人,這也是筆者近幾年關注的話題。
我注意到,今天國際學術界已經形成共識: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審辯式思維是最值得期許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審辯式思維不僅是一種認知技能,更是一種人格氣質。審辯式思維不僅是最基本的探索工具,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更是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強大資源,是理性和民主社會的基礎。於是,我開始關注如何讓學生從小即開始發展自己的審辯式思維。
什麼是審辯式思維?簡單說就是3句話,12個字:不懈質疑,包容異見,力行擔責。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不輕易相信家長、老師、領導、專家和權威的說法。他們會獨立思考,不懈質疑。他們會想,家長、老師、領導、專家和權威們這樣想,這樣說,這樣做,那麼,我自己應該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他會根據自己的思考、學識、情感、經驗和理性做出自己的獨立判斷。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