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農業生產結構由生存型向市場型轉型的研究 [Transition of Agricu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作者】 馮璐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785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78555
版次:1

商品編碼:12105443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Transition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1
字數:220000

作者:馮璐

    
    
"

內容簡介

《農業生產結構由生存型向市場型轉型的研究》以雲南南部山區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為研究對像,全面收集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的相關資料,並借鋻國內外相關研究,通過典型區域農村發展的實地調查和訪談,以經濟結構轉型要素為引導,研究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的目標、生計條件、過程和影響,並針對政策和市場提出建設性意見。

作者簡介

1982年11月生,貴州省六盤水市人,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博士,“大湄公河次區域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組”農業經濟工作組組長,“中國—南亞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組”常任秘書。主要從事雲南農業經濟發展以及跨境農業合作研究工作,實際深入雲南邊境山區走訪調查農戶上千戶,實踐經驗豐富。作為主要完成人曾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與編著5本。多項研究成果因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在國際糧農組織主辦的“農業生態學與可持續食物體繫國際研討會”、“大湄公河次區域農業科技合作交流研討會”等國際會議上做主題報告,先後赴柬埔寨、菲律賓等國家開展中長期訪學及合作交流。

內頁插圖

目錄

1 導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1.1 問題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研究理論基礎
1.2.1 轉型經濟學理論
1.2.2 可持續發展理論
1.2.3 核心概念界定
1.3 文獻綜述
1.3.1 農業生產結構研究動態
1.3.2 農村發展與轉型研究動態
1.3.3 山區農戶生計研究動態
1.3.4 文獻述評
1.4 研究設計
1.4.1 研究思路與研究內容
1.4.2 研究程序與技術路線
1.4.3 研究方法與主要創新
1.4.4 研究概念框架應用及構建

2 研究區域與調查樣本概況
2.1 雲南南部山區基本情況
2.1.1 地理生態特征
2.1.2 經濟發展狀況
2.1.3 社會文化背景
2.2 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發展動態
2.2.1 農民收入變動
2.2.2 農業生產變遷
2.3 雲南南部山區農戶調查概況
2.3.1 調查樣本選取與質量
2.3.2 農戶調查數據來源
2.3.3 分析數據的選取
2.4 本章小結

3 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目標與農戶生計條件
3.1 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目標
3.1.1 由封閉走向開放
3.1.2 由分散走向專業化
3.1.3 完善市場競爭機制
3.1.4 完善農村法制
3.2 農戶生計條件
3.2.1 人力資本
3.2.2 自然資本
3.2.3 物質資本
3.2.4 社會資本
3.2.5 金融資本
3.3 本章小結

4 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的過程分析
4.1 轉型中的宏觀農業生產結構變動趨勢
4.2 轉型中的微觀糧食生產需求變動趨勢
4.2.1 糧食播種面積持續下降
4.2.2 糧食單產提升總產下降
4.2.3 糧食生產效用差異大
4.2.4 糧食需求商品化發展
4.3 轉型中的農戶類型劃分及對比
4.3.1 農戶類型劃分
4.3.2 農戶類型比較
4.4 轉型中的階段劃分與趨勢分析
4.4.1 轉型階段劃分
4.4.2 轉型趨勢分析
4.5 本章小結

5 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的影響評估
5.1 轉型中的農戶行為決策及影響機制
5.1.1 轉型中不同類型農戶的行為模式分析
5.1.2 農業企業化經營的農戶行為決策實證分析
5.1.3 轉型中農戶行為模式演進的影響機制
5.2 轉型中的農業生產效率評估
5.2.1 農業生產效率評估方法
5.2.2 轉型中的農業生產效率評估指標選擇
5.2.3 轉型中的農業生產效率實證結果分析
5.3 轉型中的農戶利潤風險評估
5.3.1 農戶利潤風險評估方法
5.3.2 農戶利潤風險評估數據
5.3.3 農戶利潤風險評估結果
5.4 本章小結

6 研究結論、對策建議與研究局限
6.1 主要研究結論
6.1.1 農業生產結構轉型以種植業調整為主且增收速度較快
6.1.2 農戶生計差異發展是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的初始條件
6.1.3 農業生產結構轉型尚處於市場化初級階段
6.1.4 科技推廣和政策引導推動農業生產結構轉型
6.2 對策建議
6.2.1 提高農業生產力以夯實轉型基礎,保障農業生產結構轉型平穩發展
6.2.2 鼓勵土地集約化和農業生產多樣化發展,推進轉型階段升級
6.2.3 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結構轉型能力
6.2.4 優化政府管理機制,提升農業生產結構轉型效率
6.3 研究局限

附錄1 雲南南部山區農戶生計與保護性農業推廣調查問卷(2010)
附錄2 雲南南部跨境山區農戶多目標決策行為調查問卷(2015)

參考文獻
致謝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農業生產結構由生存型向市場型轉型的研究》:
個案研究法:個案研究即是對具有代表性的單一個體或群體進行深入挖掘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在社會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通過深入了解個案問題,找出全方位的問題解決模式。通過2005~2010年長期連續性的農戶調查,《農業生產結構由生存型向市場型轉型的研究》掌握了上千戶農戶調查面板數據和相關訪談資料,2015年義結合相關研究項目繼續跟蹤及擴大調查村寨。因此,第4章對各轉型類型的訪談記錄和類型對比,即是在前述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個案研究法進行的評價。
比較研究法:比較研究法是指對收集的各種資料進行參證、比較、判斷其類似與差異及變化軌跡的研究方法。《農業生產結構由生存型向市場型轉型的研究》主要采用類型比較法,以分類和歸納建立一般規律,探求農業生產結構轉型變化的趨勢。《農業生產結構由生存型向市場型轉型的研究》第3、第4、第5章均采用比較研究,通過對比進行最終的歸納判斷,提出建議。
上述研究方法雖然各自的優勢都很突出,但也有各自的不足。問卷調查法一旦不能很好地把握問卷設計的質量,常常有失偏頗得不償失;定性分析用語言文字描述,靠直覺判斷較為粗糙;定量分析用數學語言描述,剛性有度容易主觀武斷;個案研究完全取決於所獲得案例資料的正確性,否則錯誤率極高;比較研究法容易割裂因素間的內在聯繫,造成歸類時的牽強附會。因此,《農業生產結構由生存型向市場型轉型的研究》綜合利用各研究方法的優缺點,取長補短、相互補充、靈活運用,確保全書研究分析的嚴謹性。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體制的根本變革,中國社會主義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農村正經歷轉型。然而,在雲南南部偏遠山區,資源豐富、氣候多樣、地勢復雜,同時又遠離市場、生產力低下、經濟落後,由於自然、社會、歷史、文化、政治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和作用,市場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絕對貧困依然廣泛存在。因此,中央和當地政府二十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並全面推進雲南山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目前,雖然糧食生產仍然是雲南南部山區農戶維持生計的首要生產活動,糧食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仍占統治地位,但是,隨著農業技術進步的推動、政府政策的引導以及商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雲南南部山區農戶的生存需求已經不能簡單地概括為糧食滿足,農戶生計的巨大變化不斷影響著農業生產結構從以糧食作物生產為主導的生存導向型,向以經濟作物生產為主的市場導向型逐步轉型。因此,本書以雲南南部山區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為研究對像,全面收集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的相關資料,並借鋻國內外相關研究,通過典型區域農村發展的實地調查和訪談,以經濟結構轉型要素為引導,研究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的目標、生計條件、過程和影響,並針對政策和市場提出建設性意見。
第一,通過分析目前市場經濟發展的特征概括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的轉型目標,再從雲南南部山區農戶的人力資本、自然資本、物質資本、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五大生計資本變化分析轉型的初始條件。第二,分析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的轉型過程。利用省級統計數據分析以種植業變動為主的宏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利用農戶調查數據分析以糧食種植面積、單產、效用和消費為主的微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並結合農戶收入、生產結構劃分轉型類型,進一步歸納轉型階段總結轉型趨勢。第三,評估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的轉型影響。通過Probit實證分析農業企業化經營的農戶行為決策,評估農戶行為模式演進的影響機制,利用DEA模型評估轉型的宏觀農業生產效率,利用標準差和因子分析法評估轉型中的農戶利潤風險。該研究不僅能夠深入了解農戶的生計狀況,還能正確評價政策及市場機制對促進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的作用,並進一步確認山區貧困地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對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還能為熱帶亞熱帶貧困山區農業生產結構優化調整、培育市場機制等農業發展政策提供進一步的經驗證據,強化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的理論研究意義。
本書的主要創新點在於:第一,綜合運用DFID理論和經濟轉型要素構建理論框架。以經濟結構轉型要素研究為引導,以轉型經濟學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綜合運用DFID理論分析框架,並結合山區農業經濟研究相關文獻以及雲南山區農業經濟發展情況等,搭建雲南南部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研究分析框架。第二,通過轉型過程和影響評估分析強化農業生產結構轉型研究。通過分析以宏觀種植業結構轉型和微觀糧食生產轉型為主的過程,劃分農戶轉型類型,分析轉型階段和總結轉型趨勢。同時,分析轉型中農戶生產行為決策的影響機制,評估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戶利潤風險,擴大農業生產結構轉型分析的維度和深度,有助於強化山區農業生產結構轉型及農戶增收研究。此外,集中研究生態脆弱區尤其是貧困跨境山區的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問題,在研究內容上也具有強化補充和延伸作用。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