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1016-1472
    【優惠價】
    635-920
    【作者】 葛洪義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246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4124606
    版次:1

    商品編碼:11161390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外文名稱:Theoretical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2-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57

    字數:7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葛洪義

        
        
    "

    內容簡介

    《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最終成果,《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主要論題是: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地方”在法治秩序演進與法制實踐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角色和作用。寫作題材主要來源於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理論與實踐成果。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第一節 問題及其提出
    第二節 本書的論題與結構
    第三節 本書的形成過程與研究方法

    第一編 地方法制的基本理論
    第一章 地方法制的概念與意義
    第一節 “地方”的概念與意義
    第二節 法治與法制
    第三節 地方法制的概念
    第四節 地方法制的意義
    第二章 地方法制的橫向視域:國家與社會
    第一節 國家與社會的分離
    第二節 能力有限國家
    第三節 社會的自組織性
    第四節 國家對社會的輔助
    第三章 地方法制的縱向視域:中央與地方
    第一節 中央與地方關繫的變遷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關繫的法律形式
    第三節 中央對地方的輔助
    第四章 地方法制的原動力:權利的行使
    第一節 法律與權利
    第二節 權力與權利
    第三節 權利:法治與法制的溝通

    第二編 地方國家機關的法定權力
    第五章 國家權力法律配置的總體框架
    第一節 權力與責任
    第二節 國家權力的構成形態
    第三節 國家權力的法律配置
    第六章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職權
    第一節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法定職權
    第二節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職權的再分配
    第三節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職權的實現
    第七章 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
    第一節 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的法定職權
    第二節 地方國家行政機關職權的再分配
    第三節 地方國家行政機關職權的實現
    第八章 地方國家司法機關的職權
    第一節 地方國家司法機關的法定職權
    第二節 地方國家司法機關職權的再分配
    第三節 地方國家司法機關職權的實現

    第三編 地方國家機關的“小”制度
    第四編 制度化的社會力量
    第五編 權利主張與制度回應
    第六編 地方法制的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民間組織先後經歷了兩次大的清理整頓,同時也經歷了兩次快速發展。兩次清理整頓,一次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當時是為應對復雜的國際局勢和順利推進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通過《社團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的頒行,清理了一些政治上反動、落後的社會組織;另一次發生在1989年反革命暴亂之後,以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為社會背景,通過《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頒布,清理取締了一批不符合條例規定和精神的社團。新中國成立後民間組織的兩次快速發展。一次是改革開放之初,當時,中央為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加快經濟發展,也為了提高新一代領導人的政治合法性,政府在政治思想領域有意識地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主動宣揚並部分恢復了公民的個人權利。與此同時,為了交流管理經驗和促進技術創新,在經濟領域組建了一大批行業協會;為了推動學術研究,也為了贏得知識分子的支持,政府還放開了對學術團體的限制,允許學會圍繞本專業的發展展開“純學術”活動;為了方便對外交流,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第一批“新”社團,基本上都是中央黨政機關發起成立的,組建社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行對外交流。①這一時期,我國各類社團由改革開放之初的數千個,發展到1990年的近20萬個。另一次社團快速發展開始於21世紀之初,各類民間組織的數量由2001年的12萬個左右迅速發展到了2009年的43萬個左右(這是正式登記在冊的“合法”民間組織的數據,實際數量可能遠遠不止這個數)。
    21世紀之初我國各類民間組織的新一輪快速發展顯然再一次印證了國家控制與社會自我治理相互博弈的關繫。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央政府重新開始關注和重視民間組織的發展,並對其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寄予很大的希望。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2004年9月16日召開)明確提出:要“發揮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的作用,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合力”。2006年10月11日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再次明確肯定了民間組織在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等領域興辦民辦非企業單位。發揮行業協會、學會、商會等社會團體的社會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發展和規範各類基金會,促進公益事業發展。引導各業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律性和誠信度。”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