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必也正名:中國古代小說書名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三聯書店
    【市場價】
    628-912
    【優惠價】
    393-570
    【作者】 李小龍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663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6633
    版次:1

    商品編碼:12925396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7-01
    用紙:膠版紙

    作者:李小龍

        
        
    "

    編輯推薦

    中國人特別重視命名,每個人的姓名背後都有故事——其實,每部小說的命名背後也有復雜的邏輯:古代小說命名多以“傳”“記”結尾,與《史記》的紀傳體有關繫嗎?《世說新語》這個名字是如何一步步疊床架屋生成的?《聊齋志異》中作者的議論為何不是“聊齋曰”而是“異史氏曰”?袁枚把自己的《子不語》改名為《新齊諧》,但後世為何仍以《子不語》為定名?是否與曹雪芹為自己的作品定名為《石頭記》,但後世卻以《紅樓夢》定名一樣呢?《西遊記》的命名竟然是從《西廂記》來的嗎?古代文言小說為什麼喜歡用“奇”、“怪”為名?白話小說的書名為什麼大多數是三個字?中西小說命名究竟有何不同……這一切疑問,在《必也正名:中國古代小說書名研究》中都有豐富的探索。這種探索既有扎實的學術推進,也可以擴充普通讀者對於中國古代小說的認識。


    中國古代小說的研究者——此書不但是Z新的研究成果,同時也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來觀察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

    熱愛小說閱讀的讀者——閱讀小說,Z重要和Z不重要的都是書名。Z重要是因為很多小說被讀者選擇或者放棄,都有可能首先源自書名;Z不重要是一旦讀者選擇了,或者對於史上經典小說的書名已經接受,就會熟視無睹,不去思考其命名背後復雜的敘事建構。這部書會提醒讀者去思考那些我們都已經耳熟能詳的書名背後復雜的含義。

    小說的創作者——對於作者來說,小說命名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非常困難的選擇,就好像給自己的孩子取名一樣,每個人都想取一個Z好的名字,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不存在Z好的名字,但一定有Z適合的名字,一部作品究竟適合什麼名字,作者是否有理論的自覺去思考小說的命名。這部書可以提供傳統敘事智慧來供參考。

    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者與愛好者——此小說也是傳統文章的一部分,對小說命名的考察更多是基於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來探討的,所以這一成果其實對於傳統文化的研究者或愛好者來說都有閱讀價值。



    內容簡介

    該書旨在全面考察中國古代小說的書名,眼光宏通,梳理周到。首先,本書貫徹了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研究思路,既有對中國古代小說書名歷史的整體把握,又能落實到各體小說特定作品命名的分析,從而使古代小說命名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都得以彰顯。其次,作者注重將歷史研究與理論闡釋相結合,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強化了小說史的線索。與此同時,作者又強調從理論的高度來解析小說書名這一形式特征,著力概括小說命名格局的建立及演進等規律,多具有剖肌析理的深度。復次,無論是歷史把握,還是理論闡釋,作者還努力使小說命名的考察與文本探究聯繫起來,使論述關乎小說內涵的闡釋,富有啟發性。第四,作者還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在世界文學的格局下,為審視中國古代小說命名的特點確立可以印證的新坐標。


    作者簡介

    李小龍,1976 年生,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博士論文《中國古典小說回目研究》獲2009 年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10 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012 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並獲第七屆全國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第八屆胡繩青年學術獎提名獎。出版古籍整理類著作十餘部,在《文學遺產》《文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讀書》等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


    精彩書評

    歷時七年之久,小龍博士向學界奉獻出《必也正名——中國古代小說書名研究》這部厚實的著作。而最讓我欣悅的是,小龍博士在這部著作中撚出的眾多學術問題及其巧妙的解答方式,鮮明地彰顯出他探索的敏感、思維的活躍和論述的透闢,常常給讀者以深刻的啟發。

    ——郭英德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於細微處,寫出驚雷。真佩服小龍博士的寬廣敏銳眼光和深挖闡釋之功。

    ——潘建國 北京大學中文繫教授


    目錄

    “必也正名乎”——《中國古代小說書名研究》序(郭英德)

    導論

    第一節 文言小說正名

    第二節 白話小說正名

    第三節 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概念之融通

    第一章 中國古代小說命名的淵源與分化

    第一節 從《漢書·藝文志》看文言小說命名的子史淵源

    第二節 《史記》諸體對文言小說命名的垂範

    第三節 記傳體與說話體:文言小說命名的兩極分化

    第四節 中國古代小說傳、記二體的源流

    第二章 文言小說集命名例考

    第一節 《世說新語》命名的淵源、演變及定名困境

    第二節 《聊齋志異》異名、異稱的嬗遞及其意義

    第三節 《子不語》的作者命名與時代選擇

    第三章 文言小說單篇作品命名例考

    第一節 《燕丹子》的命名策略與敘事建構

    第二節 唐單篇傳奇命名考——以《異聞集》為中心

    第三節 《虯髯客傳》異名辨析及其命名的史傳淵源

    第四節 《祁禹傳》的文本流傳、作者身份及創作命意考論

    第四章 演義體與傳、記體命名格局的建立

    第一節 《三國演義》命名的演變與定型

    第二節 《水滸傳》命名的含義及其演化

    第三節 《西遊記》命名的淵源

    第五章 世情小說命名的試探與獨立

    第一節 艷情小說命名的試探

    第二節 《金瓶梅》命名的淵源及意義

    第三節 《金瓶梅》式命名的轉移與衰落

    第四節 《紅樓夢》命名的敘事策略及多重內涵

    第六章 小說命名的共時性研究

    第一節 中國文言小說命名“怪”“奇”考

    第二節 白話小說三字名經典地位探究

    第三節 文言小說白名例考

    第七章 中西小說命名方式比較與互譯

    第一節 中國章回小說與西方長篇小說書名比較研究

    第二節 從漢化到歐化——西方小說書名中譯策略演化例考

    第三節 中國小說書名英譯例考

    參考文獻

    索引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魯濱孫飄流記》的書名應該如何翻譯?

    在中西文化的轉型時期,譯者對西方小說的譯名多采用“移西就中”的方式,以適應中國讀者的閱讀期待。但在數十年後,中國的讀者不但熟悉了西方小說的文體,甚至連中國傳統小說都慢慢被西方小說同化;加上翻譯開始受到學術思潮在規範化方面漸趨嚴格的影響,也更為嚴謹,所以,建國後的譯本一般來說都會盡量依其原名來譯。

    不過,即便在這樣學術化的背景下,仍然有一些作品的譯名沒有回復原本書名,其中一類是其作品的原名在早期翻譯中已經存在,而且譯名並不完全背離原名,且影響亦大,若完全拋開原譯名會對傳播造成干擾,所以隻好沿襲或部分沿襲原譯名。

    就這一類而言,最典型的代表便是被視為小說文體誕生標志的《魯濱孫飄流記》(1719),此書及魯濱孫的奇遇也在社會常識層面傳播開來,“魯濱孫”成為歷盡艱險而不屈服之精神化身,也成為人類面對自然之險惡而不懈奮鬥的旗幟。所以,“魯濱孫”在中國文化常識層面已經從一個專有的人名變為一個共名,隨著這個轉化的完成,連“飄流記”三字也隨之經典化了,建國以後的譯本基本都沿用此名。

    但實際上,這個譯名是有問題的。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是譯名的來源,第二是譯名的缺陷。

    首先,正如近代以來很多譯名的取徑一樣,這個譯名也襲自日譯。此書在日年(1848)便已有黑田麹廬譯《魯敏孫漂荒紀事》出版,安政四年(1857)又出版了橫山由清譯《魯敏遜漂行紀略》(京都出雲寺),二書一舉奠定了此書日譯書名素,此後又分別出版了十數種譯本,其中明治十六年(1883)井上勤《魯敏孫漂流記》、明治二十年(1887)牛山良助《魯敏孫漂流記》(東京春陽堂)、明治二十七年(1894)高橋雄峰《ロビンソンクルーソー絕島漂流記》(東京博文館),都是影響較大的譯本。而中國最早的譯本是由瀋祖芬(1879—1910)於1898年譯出、1902年出版的《絕島漂流記》[1],其書雖據英文譯出,然書名則當源自前舉高橋氏譯本——瀋氏之兄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瀋瓞民(1878-1969),其於1897年以浙江省公費生身份赴日本留學,則其弟所譯之名,或得於乃兄。瀋瓞民服膺康、梁思想。瀋祖芬譯此書,始於1898年11月,其時梁啟超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東避日本,並提倡小說界革命,發表《譯印政治小說序》一文,末雲擇“有關切於今日中國時局者,次第譯之”,則其譯此,或與梁啟超有關[2]。其後,梁氏又在《新民叢報》上關於《新小說》的廣告,其宏大計劃中有“冒險小說”一類,雲“如《魯敏遜漂流記》之流,以激勵國民遠遊冒險精神為主”[3],則其追隨者實早著先鞭。不過,從梁啟超所用譯名可知,他看到的是井上勤或牛山良助的譯本。

    1902年12月至1903年10月,上海《大陸報》第1至4期及第7至12期小說欄連載了秦力山翻譯的《魯賓孫漂流記》[4],這個譯名基本是按照梁啟超所讀之本的譯名,隻是把日人擬音之“敏”改為更切近的“賓”。1905年,林紓譯本出版,此名因在林氏之前已經產生了影響,故林氏在譯名上並未作太大調整,基本沿襲秦譯本之名,隻將“賓”改為“濱”,“漂”改為“飄”,在林譯小說的命名中已經算是少有的“直譯”了。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