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並存繼逝的王朝:王曾瑜說遼宋夏金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三聯書店
    【市場價】
    331-480
    【優惠價】
    207-300
    【作者】 王曾瑜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18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1836
    版次:1

    商品編碼:12462554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0
    字數:175000

    作者:王曾瑜

        
        
    "

    內容簡介

    本書為“大家說歷史”叢書之一種,以簡潔的筆墨對10世紀至13世紀遼、宋、西夏、金,這四個先後建立、並峙的王朝之興亡,以及各朝代政治、軍事、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相關史實予以概述。

    作者簡介

    王曾瑜,上海人,1939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宋史研究。著有《盡忠報國——嶽飛新傳》《宋朝軍制初探》《荒淫無道宋高宗》等。

    目錄

    總說 政治概述3

    遼朝3

    宋朝8

    西夏12

    金朝15

    回鶻19

    於闐20

    喀喇汗20

    吐蕃21

    大理22

    社會經濟概述24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24

    遼宋西夏金代的人口和社會30

    教育科技文化概述33

    宗教風俗概述41

    分說 政治軍事和制度篇45

    契丹遊牧民族的政治特色45

    遼豐前官制的異同47

    宋太祖的秘密誓約和政治文明55

    先王之政與祖宗之法59

    保守的文官政治66

    守內虛外75

    發達的臺諫政治79

    蔭補制的泛濫成災87

    <化士風的主流91

    北宋從腐敗走向滅亡99

    開封的劫難和衰落105

    康王出使和救援開封的真相113

    國難當頭時的腐敗和行樂116

    南宋初年的抗金鬥爭120

    狼狽為奸據廟堂貪饕成風是官場——宋高宗

    和秦檜的“中興”“盛世”之一126

    文丐奔競頌降金祥瑞紛至掩災疫——宋高宗

    和秦檜的“中興”“盛世”之二132

    捕風捉影文字獄株連蔓引瘴海行——宋高宗

    和秦檜的“中興”“盛世”之三139

    兩次使用火藥兵器的重要海戰143

    西夏立國與西北沙漠化148

    女真族的漢化與腐化156

    金朝官制對後世的影響161

    蒙古族興起的曲折162

    社會經濟篇168

    經濟重心的南移與政治中心的東移168

    宋代的綠色革命170

    傳統衣料的變化175

    石炭、石油和天然氣180

    宋代農民的五大公害186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發行189

    海上貿易大國191

    教育科技文化風俗篇196

    經學、教育和科舉三位一體的確立196

    標準語的變化——北京話開始取代洛陽話199

    席地跪坐的改變201

    人物篇208

    範仲淹的兩句名言208

    宗澤——大呼過河身已僵210

    李綱——謀身性雖拙,許國心獨苦215

    李清照和秦檜、王繼先218

    嶽飛的高風亮節點滴221

    “莫須有”千古奇冤224

    文天祥——時窮節乃見228

    附錄235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政治概述
    從10世紀到13世紀,在今天中國境內,曾並列存在著遼、宋、西夏、金、回鶻、於闐、喀喇汗、吐蕃、大理、蒙古(後)等政權,這其實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分裂的南北朝時期。遼朝轄有今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南至北京、大同等地。西遼轄有今新疆和中亞部分地區。北宋轄有今華北大部,西起蘭州、四川,直至南方。南宋喪失約三分之一的土地,退至今寶雞市以南大散關和淮水以南。西夏轄有今寧夏、甘肅河西走廊和內蒙古小部。金朝轄有今東北、華北和內蒙古大部。西州回鶻和於闐轄有今新疆的一部分。喀喇汗轄有今新疆南部和中亞部分地區。吐蕃轄有今西藏與青海。大理轄有今雲南。遼朝和金朝先後是東亞的第一軍事強國,西遼也曾一度稱雄於中亞,宋朝在經濟文化上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西夏、回鶻、於闐、喀喇汗、吐蕃、大理等也對本地區和民族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今將各政權的政治概況分述於下。
    遼朝
    契丹族可能年(916年)建國,其國號漢語稱遼。遼朝的全盛期,其統治區包括今東北,內蒙古,外蒙古,華北的北京、大同一帶以至新疆東北等地。
    在中國古史上,遼朝是一個相當特殊的皇朝,其政治和典章制度表現出對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兼容。遼朝有許多民族,人數最多的則是契丹人、奚人、漢人(時稱漢兒)和渤海人。契丹人是統治民族。皇族耶律氏和後族蕭氏兩大族繫在遼朝國家體制中居於絕對的統治地位。“契丹與奚言語相通,實一國也”《遼史》卷七十三《耶律曷魯傳》。,早在遼朝建國前,就已征服了奚人。遼朝將奚人作為一大部族,並與後族同稱蕭姓。遼朝年(926年)滅渤海國,年(938年)得到後晉割讓的燕雲十六州,又先後將大量的渤海人和漢人收歸其統治。
    遼朝當然也存在民族歧視和壓迫,但是允許漢人、渤海人等保留農耕民族的生產方式,以至發型、服飾等習俗,顯得比較寬松,這與後來金朝強迫漢人剃頭辮發,清朝入關後的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適成鮮明對照。至於韓、劉、馬、趙諸族為首的幽薊漢人地主階級,在遼朝政權結構中,僅次於契丹人,而居於第二位。渤海人與契丹人的民族矛盾較深,不但曾發動叛亂,當金朝興起後,很多渤海人又歸金反遼。
    宣化遼墓壁畫備茶圖遼朝的契丹人雖然“嗜學”漢文明《萍洲可談》卷二。,卻長期保存了遊牧民族的習俗。遼朝先後建立了五京,即上京臨潢府(治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羅城)、東京遼陽府(治今遼寧遼陽市)、中京大定府(治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南京析津府(又稱燕京,治今北京市)和西京大同府(治今山西大同市)。其中上京作為契丹人發祥和興起之地,地位尤其重要。但是,遼朝皇帝有相當部分時間不住在京城宮殿,而是住在露居野營的宮帳中處置國務。宮帳又是一年四季遷徙不定。從政治地位而論,宮帳反重於五京,這與中原皇朝的皇帝常住京都的宮殿頗異。
    遼朝實行北、南面兩套官制,北面官處置契丹等各遊牧民族事務,南面官處置漢、渤海等各農耕民族事務。“遼俗東向而尚左,御帳東向”《遼史》卷四十五《百官志》。,這與中原漢族皇帝面南而治不同。北面官即是左,而南面官即是右,北面官重於南面官。在地方行政管理繫統上,遊牧民族實行部族制,而漢人、渤海人等實行州縣制,分別隸屬於中央的北、南面官僚機構。此外,遼朝前後的九帝、二後、一個皇太弟和一個改契丹姓的漢族大臣,共置十三個斡魯朵,漢語稱十二宮一府。各個斡魯朵設有宮戶等,也分別設置統治遊牧和農耕民族的北、南面官機構,成為遼朝單獨的行政和經濟實體,不受遼廷管轄的國中之國。
    與斡魯朵類似的是頭下軍州。頭下軍州主要是在契丹統治的腹心地區,環繞上京、中京建立起來的,可說是契丹貴族的領地。頭下軍州與皇帝的斡魯朵、契丹國家直接統治的行政區鼎足而三,在契丹社會經濟、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契丹族不同於漢族,婦女地位較高,故皇後與皇太後掌政的時間不短,而臣僚們也並不如漢人那樣,將此視為不正常的情況。在人事方面,遼朝主要實行貴族世選制,科舉制僅居次要地位。“風俗貴親,率以近親為名王將相,以治國事,以掌兵柄,而信任焉。”《宋朝諸臣奏議》卷一百三十五富弼《上仁宗河北守御十三策》。契丹人既長期保持遊牧風俗,故遼軍以騎兵為主力,但比較散漫。
    遼朝東南與高麗接壤,南方先後與後晉、後漢、後周與宋朝為鄰,西南又與西夏、回鶻等相連,彼此都曾發生戰爭,但主要對手還是中原皇朝。遼軍曾南下滅後晉。後周則發兵收回三關之地。遼宋之間有二十六年戰爭,遼軍雖占上風,但因不善進行攻城戰,無力深入宋朝內地,故對經濟破壞不大。此後則有長達一百一十八年的和平,這在中華古史上還是僅有的。遼宋之間建立了比較平等的外交關繫,但遼朝還是力圖占據主導地位,並且利用西夏,牽制和消耗宋朝的力量。
    在遼朝中後期,西北的阻卜,即後來的蒙古成為主要邊患。遼朝並不重視對東北生女真的防範,而生女真建立金朝,前後進行十二年戰爭,於保大五年(1125年),滅亡遼朝。
    契丹族的一支則遷徙到中亞和今新疆,以虎思斡魯朵(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為中心,重新建國,史稱西遼。西遼征服原來的高昌、喀喇汗等國,適應中亞和新疆的地理和人文環境,對遼朝的政治體制有因有革。西遼於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被乃蠻的屈出律篡位。1218年,亡於蒙古。
    宋朝
    在五代十國分裂之際,經過周世宗的經營,開始出現了重新統一的轉機年(960年),武將趙匡胤沿用五代“帥強則叛上”《新唐書》卷五十《兵志》。的武夫政治故伎,發動兵變,奪取政權,建立宋朝,後廟號太祖,史稱新皇朝為北宋。北宋定都於東京開封府(今屬河南),漸次削平各割據政權,完成了從中原到南方大部分漢族聚居區的重新統一。
    宋朝吸取五代弊政的教訓,專注於免蹈覆轍,堵塞各種政治上的漏洞,而並不追求規模一新。宋朝強調“祖宗之法”,其基本精神是“事為之防,曲為之制”,“專務以矯失為得”《續資治通鋻長編》,以後簡稱《長編》,卷十七開寶九年十一月乙卯;《水心別集》卷十二《法度總論二》。。其流弊則是矯枉過正,在第二代皇帝宋太宗時已發展到“守內虛外”,甚至“斥地與敵”《歷代制度詳說》卷十《屯田》。北宋的弊政大都可追溯到宋太宗時。
    北宋政治、軍事和典章制度的利弊得失是十分鮮明的,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按照皇帝集權、臣僚分權、中央集權、地方分權的原則,北宋各種政治制度的設計和操作,還是有效地維護了政治穩定,消彌了各種內訌,有利於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第二,自宋太宗始,以興盛的科舉制,造就了發達的文官政治。官場中從重視門第到重視出身,是唐宋時期的一大轉變。宋朝“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氏族序》。,官場中隻講究出身,科舉入仕者算是“有出身”,其他門徑入仕者都是“無出身”。宋朝所謂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長編》卷二百二十一熙寧四年三月戊子。,其實就是與“有出身”者治天下。文官政治,即“以儒立國”《陳亮集》(增訂本)卷一《上孝宗皇帝第三書》。,對政治穩定和文化發展是有正面影響的。
    第三,在人類歷史上,政爭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專制時代,政爭又往往是十分殘酷的。宋太祖立下了秘密誓約:“藏於太廟,誓不誅大臣、言官,違者不祥。”《松隱文集》卷二十六《進前十事札子》。故北宋的政爭少有誅殺,較為文明。即使在北宋後期有三次大規模貶竄士大夫的運動,一般也不開殺戒。宋人稱“古者士大夫多被誅夷,小亦鞭籉。太祖皇帝以來,始禮待士大夫,終始有恩矣”《黃氏日抄》卷八十《引放詞狀榜》。。趙宋一代在強調皇帝大權獨攬的同時,又兼顧對臣僚的體貌寬柔,在中華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說郛》卷八文惟簡《虜廷事實》載:“虜中上自宰執公卿,下至判司簿尉,有罪犯者,亦不能免杖。”這是金朝的情況。朱熹《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三也記載金朝高官的杖責。明朝更有殘酷的廷杖。
    第四,北宋除後期外,將“異論相攪”作為“祖宗之法”,其初意是使臣僚“各不敢為非”《長編》卷二百一十三熙寧三年七月壬辰。。在較為寬松的政治和輿論環境下,宋朝臺諫政治的發達,超越前朝後代。在人治條件下,臺諫政治固然有各種流弊,但按照儒家理論,臺諫官作為政治上的反對派,行使監督權,發表異論,對於“扶直道”《文山先生全集》卷三《御試策一道》。,維繫一個時代的正派士風,有一定意義。
    第五,文官政治並不意味著就是保守,但宋朝文官政治的特點在總體上說則是保守。正如王安石譏評說“因循苟且”“僥幸一時”《王文公文集》卷一《上時政書》。,不求振作有為,但求勉強維持,得過且過。“因循苟且”是“守內虛外”的“祖宗之法”的重要表現形式。
    第六,宋政多“繁縟之文”《金史》卷四十六《食貨志》。《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七談論“今官府文移之煩”,說:“國初時事甚簡徑,無許多虛文。”並舉了實例。,缺乏行政效率。長期穩定的政治局面,造成“無意外倉卒之變,惟無意外之變,所以都不為意外之防”《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八。。北宋從整個政治體制到決策都缺乏應變能力。這在金軍南侵,北宋亡國時,表現得尤其明顯。正如朱熹說:“今看著徽宗朝事,更無一著下得是。古之大國之君猶有一二著下得是,而大勢不可支吾,那時更無一小著下得是。”《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七。
    第七,北宋的蔭補制,即官僚世襲制盛行,超邁漢唐,這是嚴重的倒退,卻是貫徹了“與士大夫治天下”的精神。除北宋初期外,宋朝大約在十分之九的時間裡都是冗官為患,冗官的中心問題就是蔭補制。冗官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嚴重的社會痼疾,又嚴重影響官僚機構的行政效率。
    第八,由於宋太祖以武將“黃袍加身”的來歷,宋朝“守內”的第一要旨就是猜忌和防範武將。宋朝維持著超越前代的大規模常備軍,冗兵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嚴重的社會痼疾,而其軍制卻是以束縛武將纔能、降低武將地位和素質、犧牲軍事效能為特征。在崇文抑武、以文馭武的方針指導下,整個時代的尚武精神淪落。逐步實行文臣統兵和宦官統兵,降至北宋末,舉國竟無折衝御侮之將。
    第九,人們常說,宋朝積貧積弱。其實,北宋的人力超過唐朝,物力和財力、政府財政收入更大大多於唐朝。但豐厚的財政收入難以負荷冗兵、冗官等支出,而橫征暴斂又加重了民貧,這就是積貧。宋朝的綜合國力無疑強於遼朝、西夏、金朝等,但因“守內虛外”、崇文抑武等因素,實力的運用水平很差,這就是積弱。
    第十,一般說來,腐敗與專制是一對雙生子,專制必然滋生腐敗,腐敗必然依賴專制。但宋朝的腐敗還有其突出的表時代評論,認為宋政失之於“寬柔”《金史》卷四十六《食貨志》。“寬柔”表現為對誤國敗事者有罪不罰,罰不當罪,罪廢復用,所謂“賞重於罰,威不逮恩”《長編》卷一百三十八慶歷二年十月戊辰。。宋朝的上層官員,大多治國救國無方,而彼此鉤心鬥角,玩弄機謀權術時,卻又有足夠的聰明纔智。發展到頂點,則是不管國家存亡,百姓死活,自己不能治國和救國,卻必須破壞他人治國和救國。
    總的說來,北宋的專制政治中,開明的成分、保守的成分、拙劣和荒唐可笑的成分,互相交織著。
    北宋於靖康二年(1127年)亡於金朝。宋高宗又於當年重建宋朝,史稱南宋,後定都於臨安府(治今浙江杭州)。南宋保存了北宋約三分之二的統治區,並且基本繼承了北宋的政治軍事傳統和典章制度。但南宋也有若干不同於北宋的特點:
    第一,“守內虛外”的方針發展到了極點。在宋軍愈戰愈強的形勢下,南宋當政者卻寧願殺害抗金名將,與金朝訂立極其屈辱的和約,這在中華古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宋金的不平等外交前後持續了八十七年。
    第二,相權的擴張。南宋也有重視皇權壓制相權的時期,但四個權臣專擅的時間共計七十年秦檜專擅,應以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議,金朝保證他當終身宰相,收大將兵權等為標志,為時十五年。韓侂冑專擅十三年。史彌遠專擅二十六年。賈似道專擅十六年。,不僅占據了南宋一百五十三年的近一半時間,並且促成了南宋滅亡。
    第三,南宋在大半時間放棄了“異論相攪”的“祖宗之法”,特別是在南宋前期,為保證對金屈辱媾和,實施嚴厲的迫害和文禁,甚至制造文字獄。南宋在大半時間內,政治和輿論環境並不寬松,臺諫官“扶直道”的功能下降。
    第四,南宋先後面對金朝和蒙古的軍事威脅,依托江淮和西部山地,總的說來,還是沿用“祖宗之法”,維持了內部的穩定,並且表現了頑強的自衛能力。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軍,唯有在進攻南宋時,遭受到最頑強的抵戰爭持續長達四十六年。
    南宋最後在祥興二年(1279年朝朝混一天下不宜估計過高,世祖時,對國家也治理得並不好,此後更是每況愈下。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