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風雨雞鳴:變動時代的讀書人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三聯書店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羅志田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17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61782
    版次:1

    商品編碼:12745892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9-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1
    字數:253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羅志田

        
        
    "

    內容簡介

    從根本言,中國的近代是個風雲變幻的過渡時代。用梁啟超的話說,“過渡相”的特點,就是前波後波,“互起互伏,波波相續”。在各種秩序全方位解體的時代,很多時候真是風雨如晦,個人“以一身立於過去遺骸與將來胚胎之中間,赤手空拳,無一物可把持”,隻能徘徊彷徨於過渡期中。
    近代這個風雲時代的構築者很多,讀書人是其中一個重要群體。由於曾為四民之首,本以澄清天下為己任,身處過渡時代的近代讀書人,盡管社會定位和自定位都出現了變化,一面對新的時世感到困惑,又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始終在兩難的窘境下徘徊、調適並繼續努力,真正是《詩經》所說的“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他們的故事多與讀書相關,卻又越出讀書之外。
    《風雨雞鳴:變動時代的讀書人》講述的,就是中國近代這一激變時代的讀書人和讀書事。

    作者簡介

    羅志田,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四川大學傑出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繫教授。著作有《道大無外》《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等二十餘種,在《讀書》《二十一世紀》《戰略與管理》《開放時代》《萬像》《文化縱橫》等刊物發表文化與學術評論百餘篇,為《南方周末》《中國新聞周刊》等撰寫小評論百餘篇。

    目錄


    經典淡出之後的讀書人
    國家與世界:五四時代讀書人的徘徊


    張之洞與“中體西用”
    國器章太炎
    越是時代的越永恆:梁啟超文本的跨世紀解讀
    有計劃的死:梁濟對民初共和體制的失望


    永遠是他自己的陳獨秀
    陳獨秀與五四後《新青年》的轉向
    疾病與歷史:非常威爾遜


    嘗試夢想的胡適其人
    兩個質疑留學的留學生
    ——讀梅光迪致胡適書信,1910-1913


    語語四千年:傅斯年眼中的中國通史
    陳寅恪的“古為今用”
    非驢非馬:陳寅恪的文字意趣一例
    陳寅恪的“不古不今之學”
    ——2008年11月13日在復旦文史講堂的演講


    憑直覺成大學問:梁漱溟的治學取向和方法
    學問真性情:梁漱溟的批評與被批評
    脫棄機械的一片真誠
    ——介紹梁漱溟的《朝話》


    要言不煩:繆彥威先生論表述
    與時代和社會相感應
    ……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風雨雞鳴:變動時代的讀書人》:
    對不少中國人來說,1918年秋天是個可喜的季節,據那時進入開封二中讀書的郭廷以回憶:“有幾件事使我們學生很興奮。首先是徐世昌當了總統,我們本來不知徐世昌是何許人也,但知道他是翰林,是文人,美國總統大多是文人,現在中國文人居然也可以做總統,當然是可喜的現像。”其次是“歐戰告終,協約國勝利。中國也是協約國的一員,學生們又大為高興,彼此大談公理戰勝強權”。再加上國內南北雙方也各派代表準備和談,“眼看國內也將和平統一,全國上下對國家前途都抱著莫大的希望”。
    在很多人對1918年寄予希望之時,前清京官梁濟卻看出了大問題,他在這年11月10日以自殺警示國人。從後見之明看,梁濟棄世的時機選擇實在不佳,幾天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戰勝而結束。中國居然成了戰勝國,舉國皆感喜從天降,形成一次政府與民間互動的“普天同慶的祝賀”。直到5月初巴黎和會帶來絕望之前,幾個月的一片樂觀之聲無形中刪略了一些不那麼如意的消息和言論。故梁濟不僅未曾達到他的警世目的,甚至沒能影響到多數人的愉快心情。
    有一種說法,行為也是文本,而文本一旦脫離作者之母體,便獲得獨立的生命。這是文學家欣賞的理論,也更多適合於文學。(如《紅樓夢》就可以脫離作者來看,很長時間裡讀者不知誰是作者。)但史學就未必然,一件有意識的個人行為,尤其是那些非常規的行為,對行為主體本身的立意,不能不充分考慮,認真對待。
    梁濟的自殺也頗為人所道及,因為他明言自己“繫殉清朝而死”,當時和稍後多數人大致都是由此認知其行為,而研究者卻往往超越於此而立論。其實行為者的自述是不容回避的,否則無論褒貶都不啻將其視為“獨立生命體”而隨意解讀。然而這是一次有計劃的死,梁濟曾用了幾年的時間相當仔細地計劃和安排自己的棄世,特別希望世人按照他的設計來認識他的自殺,故確應更仔細地考察他本人想要表達的意思。欲知梁濟為什麼要殉清,或需簡單回顧民國代清這一史事。
    清季新政與民國代清
    過去對清季十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革命黨”方面,包括革命思潮的興起、“革命派”與“保皇派”“立憲派”的鬥爭、革命黨的發展及其內部分歧等。在大陸,“資產階級”的形成與特點又是其中一個重點。近年對清季社會史、文化史的研究較熱,對政治史的研究相對較冷。但歷史研究在擴大研究視野的同時,其主體性的問題仍應是那些具有“時代意義”的“重大問題”(未必是“宏大問題”),在不少社會、文化史研究者的心目中,確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治史”的缺失。這樣發展下去,或多或少會導致史學的“細碎化”傾向。不過目前尚不足慮,我們的主要問題仍是虛而不實,連不少貌似“細碎”的小題目也仍以空論為主。
    此前一個重要的缺失是對清政府(中央和地方)的研究較少,且多注意朝野的“對立”,論述朝野共同嘗試以變革求維持體制的努力者尤少。近年雖有一二較好的書,並未改變基本的趨勢。這樣,既存的研究實際小視了晚清權勢結構的變化程度,也很難解釋最需要回答的問題:在沒有特別明顯的倒行逆施的情形下,何以會發生革命?清廷何以那樣快就崩潰?這或是最需要深入探索的。
    清廷最後十年並無太多特別明顯的暴戾苛政和“失道”作為,至少不到歷代一些亡國之君“倒行逆施”的荒謬程度(如果此前的歷史敘述大致是確實的),社會上也少見此前歷代王朝末年所發生的“土地兼並”嚴重一類現像(即使作為新經濟因素的工商業亦未引起類似的激變)。因此,革命的發生及其迅速成功必須從其他方面做進一步的梳理和研究,也隻有這樣纔能真正認識到辛亥革命的歷史作用和歷史意義。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什麼是歷史的主體?或誰是歷史的主體?這是眾多歷史從業者縈繞於心的問題。據梁啟超的看法,司馬遷的寫作精神就是“以人物為歷史主體”,故他的《史記》也“以人物為中心”。後世雖傳承了司馬遷所創的“紀傳體”形式,其實沒得到他的歷史精神,蓋“《史記》之列傳,惟借人以明史”;而“後世諸史之列傳,多借史以傳人”(《要籍解題及其讀法》)。歷史的主體是人,這一點當永不忘記。
    既然歷史的主體是人,歷史的主體性也當表現在人身上。中國傳統史學本特別注重“人”,所謂“紀傳體”史書,就是以人為本位來構建歷史的典型體現。這一傳統流傳了兩千多年,但在近代遭到強烈質疑,而開風氣者仍是梁啟超。他那句“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流傳甚廣,百年來多被視為對舊史學的正確概括。那時的梁啟超以為,紀傳體這種舊形式不過是一篇篇的紀傳像“海岸之石,亂堆錯落”在那裡,簡直就是“合無數之墓志銘而成”。而新史學“必探察人間全體之運動進步,即國民全部之經歷及其相互之關繫”,以尋求歷史的公理、公例(《新史學》《中國史敘論》)。
    隨著天下的崩散和國家(以及社會)的興起,逐漸形成以國家為基本歷史敘述單位的趨勢,個體的人也日漸從歷史敘述中淡出。這種新史學風氣的影響是持續的,迄今不衰。我在2009年曾提出“把隱去的‘人’召回歷史”,希望把我們史學中日漸稀少的具體單個的“人”召回到歷史著述中來,讓讀者在“思想”的產生過程中看到思想者怎樣思想,構建以人為主體的思想史。不過那主張沒產生什麼影響。好幾年後,王汎森兄還不得不以專文探討歷史敘述中“人的消失”。
    其實就是要側重國家和社會,也離不開個體和群體的人。如瞿秋白所說,想要“了解一國的社會生活,決不能單憑幾條法律幾部法令,而要看得見那一社會的心靈”。一個社會的心靈,當然隻能反映在人的身上。任何個人的觀感都有其個別性,然正如滴水可見太陽,個人的觀感也無不可以反映所謂時代精神,研究者不難從中看出並把握時代的脈搏。簡言之,歷史的共性完全可以展現在個人的經歷和體驗之中。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