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西窗集: 施咸榮論英美文學與文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譯林出版社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施咸榮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2687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26870
    版次:1

    商品編碼:11075338
    品牌:譯林(YILIN)
    包裝:平裝

    叢書名:譯林學論叢書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2-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施咸榮

        
        
    "

    編輯推薦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後第一代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備受關注的大家,施咸榮先生的《西窗集: 施咸榮論英美文學與文化》既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又具有反映特定時期學術風貌的文獻價值。

    內容簡介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後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第一代備受關注的大家,施咸榮先生的有關論述既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又具有反映特定時期學術研究狀況的文獻價值,對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參考作用。收入《西窗集: 施咸榮論英美文學與文化》的二十多篇文章,可分為五類:作者為自己主持編輯的《莎士比亞全集》中譯本等所寫的序言,研究20世紀80年代美國文學新趨勢的論文,研究美國黑人文化的論文,研究美國通俗文化的論文,通信形式的短文《致外國文學鋻賞者的五封信》。

    作者簡介

    施咸榮(1927-1993),成就卓著的美國文學翻譯家、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專家,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繫,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室工作,1981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歷任該所美國文化研究室主任、副所長、研究員。譯作與著述有數百萬字,其中有《莎士比亞和他的戲劇》、《美國文學簡史》(合著)、《西風雜草》等論著,有關英美文化的文章六十餘篇,《麥田裡的守望者》、《等待戈多》、《屠場》、《戰爭風雲》、《富人,窮人》、《土生子》、《斯巴達克思》等譯著;主持編輯出版《莎士比亞全集》、《哈代全集》、《司各特全集》、《薩克雷全集》《外國通俗文庫》、《現代外國科幻小說選》等叢書、套書。

    目錄

    “屬於所有世紀”的莎士比亞
    英國歷史小說家司各特與其名作《艾凡赫》
    當代美國文學發展的幾個新趨勢
    立新意、創新風
    ——評心出版的《哥倫比亞美利堅合眾國文學史》
    美國年輕一代的無聲抗議
    ——對塞林格和《麥田裡的守望者》的評論
    塞林格及其作品
    新的藝術形式:“新新聞報道”與“非虛構小說”
    剖析《流浪漢》的藝術特征
    現代美國文學經典《寂寞芳心小姐》
    美國黑人的三次文藝復興
    美國黑人桂冠詩人蘭斯頓·休斯
    杜波依斯——美國黑人的傑出領袖
    美國黑人奴隸紀實文學
    美國黑人奴隸歌曲
    美國歷史上的奴隸制與黑人文學
    近十年來美國通俗文化在中國
    美國的電視文化與通俗文學
    近十年美國文學在中國
    談談當代英美通俗小說
    當代英美通俗文學的發展
    致外國文學鋻賞者的五封信
    文學翻譯雜感
    附:翻譯家軼事——記施咸榮
    編後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編後記

    去年聖誕夜,我在母親處整理先父的遺物,意外地在書架角落處找到一個卷宗,寫著“第二本論文集”的紅鉛筆字。翻開一看,大都是先父發表在各個刊物文章的復印件,約有10餘萬字。我得之甚為欣喜。先父病逝已經有18年了。當時,他走得很匆忙,僅在住院前幾日,利用五一節後兩個下午,向我簡略敘述其一生的坎坷,兩星期後就遽然而逝了。他逝世後,我一直在搜集他的遺作,打算為他再出版一本論文集。但這些年僅找到他的舊作5萬多字,正苦惱之時,竟無意間找到他自己保存的全部文章,此事豈非天意?

    從今年三月始,我摒棄一切雜事,認真整理先父的第二本論文集。在那批文章的基礎上還相應地增添了一部分文章,即他為一些翻譯作品寫的“譯者前言”與“序言”,例如本書第一部分的兩文就是。因此,此兩文所冠題目也都是編者在收入本書後自行擬定的。《“屬於所有世紀”的莎士比亞》一文即是先父為《莎士比亞全集》中譯本所寫的前言,可稱為其精心之作。1978年4月,為了使他在文革前即已經主持編輯完畢的《莎士比亞全集》能夠早日出版,先父親自耗費很大精力寫成此序,還以打印稿形式向多位國內莎學專家征求意見,又多次修改後方始定稿,署名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先父病逝後,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修訂再版這一套書,遂在“前言”的文後,署上作者名字。我還記得,他因為寫作此文,繫統閱讀了馬克思與恩格斯對莎士比亞作品的評論文字,發現蘇聯日丹諾夫之流的文藝理論其實是膺品馬克思主義,比如馬克思、恩格斯要求作家的政治觀點在作品中越隱蔽越好,而且提出了“莎士比亞化”的創作原則,與那些要求“政治第一”的說法恰恰相反。後來,他還想寫一篇論“莎士比亞化”的長文,打算駁斥國內文藝界極左時論,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動筆。不過,他的思想在以後文章中多有流露。在《英國歷史小說家司各特與其名作》一文,也就是《艾凡赫》中譯本序言裡,他特別強調文學藝術規律的內在復雜性,比如英國歷史小說家司各特雖然是思想保守的保王黨,但他在作品中通過描繪人物性格的衝突,則忠實再現了當時社會的重大矛盾衝突與紛繁絢麗的生活圖景,仍然寫出了極具有藝術特色的優秀作品。先父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28年,曾經主持編輯出版了《莎士比亞全集》、《哈代全集》、《司各特全集》、《薩克雷全集》等,使他在極左政治空氣濃厚的社會環境中也仍然保持了人文主義的思考,這對他以後的學術研究工作是極有裨益的。

    本書的第二部分,是對上世紀80年代美國文學新趨勢進行學術研究的7篇論文。先父認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科技發展迅速,社會發展很快,在文學藝術領域幾乎每隔10年就有一股新趨勢代替舊潮流,各種流派紛繁出現,令人眼花繚亂。所以,應當敏銳地研究美國各種文化思潮的不斷變化,借鋻其探索與創新精神,揚棄糟粕,吸取精華。他在《當代美國文學發展的幾個新趨勢》一文中,介紹了當時的兩個重要文學流派,即“實驗現實主義” 以及“新現實主義”,前者是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相結合的新形式;後者則是從女權運動中產生的新流派。在《剖析的藝術特征》一文中,他又進一步結合美國小說《流浪漢》,對“實驗現實主義”進行進一步分析與研究。而在《新的藝術形式:“新新聞報道”與“非虛構小說”》一文中,他還饒有興趣地介紹了美國文學界所出現的“非虛構小說”,這種新藝術形式,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出現。“換言之,也可以說是用小說的形式寫成的長篇新聞報道。”這篇文章就是為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蒂的作品《殘殺》中譯本寫的序言。後來,在中國文學界也曾經出現“紀實小說”、“新聞小說”等類似藝術形式。但是,也同樣因為“事實與虛構混淆不清”這個根本問題而頗受社會非議。而父親則認為,對於這種新藝術形式,應該允許作家去進行大膽探索和實踐。此外,他自從上世紀60年代以“黃皮書”形式將《麥田裡的守望者》翻譯過來介紹給中國讀者後,此書也影響了中國的幾代青年人。先父一直對塞林格的作品極感興趣,《美國年輕一代的無聲抗議》一文是他收輯了美國學術界對塞林格作品的各種評論,也包括當時蘇聯學者的評論,擬進一步對塞林格作品進行更深入的學術研究,而《塞林格短篇小說集淺析》一文也算是其中成果之一吧。可惜,他走得太早了,對塞林格作品的學術研究纔剛剛開始呢。

    此書第三部分則是對美國黑人文化的學術研究論文。這也是他做為美國文學專家的主要研究課題之一。先父自從上世紀60年代初就主動地開始進行美國黑人文學的研究,曾經在1963年的第20期《紅旗》雜志發表了論文《一股革命的火焰在燃燒》,1965年又在《文學評論》12期發表了《戰鬥的美國黑人文學》,以後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後期的歲月裡,他也沒有放棄學術研究工作,而是利用編輯內部刊物《外國文學情況》的便利條件,借此搜集材料撰寫了一繫列學術研究文章。例如收入《西風雜草》論文集中的《美國七十年代黑人戲劇》,就是在當時艱難社會環境下寫出的。以後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後,父親對美國黑人文學的學術研究開始了一個蓬勃新階段,特別是調入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後,他寫出了一大批研究美國黑人文化的文章,發表在各個刊物。《美國黑人奴隸紀實文學》與《美國黑人奴隸歌曲》以及《美國奴隸制與黑人文學》等文章就發表於這一時期。他還一直想寫一部《美國黑人文學史》,1989年赴美考察就是為此而搜集學術研究資料。他多次對我說,沒有黑人文化的浸染與影響,可以說就沒有美國當代文化的繁榮!在這一點上,中國學術界是認識不足的。由於對美國文化缺乏了解和認識,那時在清除精神污染運動中,一些領導者就將美國爵士樂與迪斯科舞都當成“資產階級腐朽文化”來批判,殊不知,爵士樂是從黑人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迪斯科也源自黑人舞蹈,他們將其歸為“資產階級文化”,簡直是貽笑大方,也使得很多黑人藝術家大惑不解。《美國黑人的三次文藝復興》一文,父親簡述了美國黑人的三次規模宏大的文藝復興運動,這對於黑人民族追求社會平等,反對種族歧視,爭取解放是有著極其重大意義的。他認為,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的“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也稱“爵士樂時代”,是美國歷史上很重要的文化運動,從中湧現了一大批歌頌新黑人精神、樹立新黑人形像的文學藝術作品,也產生了一大批傑出的黑人文學藝術家。比如,美國黑人領袖杜波依斯既是作家詩人,又是政治思想家,就是“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杜波依斯以後還懷著深厚友誼訪問了新中國,他如今在美國社會的思想影響越來越大,很多專家學者對他的評價也越來越高。因此,父親專門撰文介紹了他的一生。此外,還有被稱為“美國黑人桂冠詩人”的蘭斯頓?休士等,也都是“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所產生的優秀人物,其作品對美國文化所做出重要貢獻終於被歷史所承認。近些年來,我們看到相當一批黑人政治家在美國政壇中越來越有影響,並且獲取了各種很高的政治地位,其實這也是與黑人文化運動在美國社會中取得的思想影響分不開的。

    本書第四部分則是先父對美國通俗文化所作學術研究而寫的四篇文章。1984年,他做為美國富布賴特基金的訪問學者,現在哈佛大學講學與研究3個月,又轉至伯克利的加州大學講學和研究,為時一年。這期間,他對美國通俗文化非常感興趣,在加州特地撰寫了《英美暢銷小說一瞥》,特別對美國電視文化與通俗文學的關繫進行了考察與研究。他那時就敏銳地認識到,改革開放後國內經濟會有很大發展,生活方式也將起變化,電視會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學者們在應對這些變化時,尤其要注意對通俗文化的理論研究。他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已經開始寫一繫列文章,介紹了美國通俗文學對影視文化的影響,並且很自信地預估影視文化也將對國內文化格局的改變起到重要影響。所以,他主張對外國通俗文學要進行研究和進一步介紹,特別應當加強理論研究,要將通俗文學與純文學相比較,將中國的傳統通俗文學與外國通俗文學相比較,將通俗文學各類範式的作品相比較,隻有如此縱橫比較,纔能深化通俗文學的理論研究。本書所收入研究美國通俗文學的五篇文章,是先父對通俗文學進行研究的龐大計劃的一個開端,他甚至想寫一部美國通俗文化史,已經開始大量搜集資料。可惜最終未能完成,也是他臨終前的憾事之一。

    《文學翻譯雜感》一文,則是收自北京大學出版社所出版的《當代文學翻譯百家談》一書。此文一處有誤,文中說有一句英文為“give me a light”,他怎麼挖空心思也翻譯不好,“譯成‘燈’、‘手電’、‘蠟燭’等都不貼切。查字典,隻有‘光’、‘光線’、‘光亮’等解釋,不解決問題。但我閱讀老舍作品後,卻順利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現在已經記不起是在老舍哪一個劇裡了,劇裡寫的是‘給我一個亮兒!’這簡直是天衣無縫的最貼切翻譯!”其實,這是誤記。父親得到這個詞,並非是讀老舍作品看到的,而是有一回與作家陳建功聊天時無意得之。那時,我讀到此文後向父親提出,他立即回憶起此事,連說:“啊,我是誤記!以後要改過來。”這一細節,編者特意代先父更正。

    《致外國文學鋻賞者的五封信》一文,原是先父為中國青年出版社的“青年修養通訊”叢書中的《文藝鋻賞指導(一)》所寫,即五篇以通信形式的短文。編者將他們彙合在一起,合成一篇文章。他在百廢待興之際,為了給長期處於文化封閉狀態的國內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進行外國文學的知識普及,不遺餘力地做了很多工作。這正是先父對外國文學事業之熱忱,對社會責任心的體現。

    順便也要說明的是,這部論文集的多數文章寫於改革開放的前期,最早則上溯至1978年。先父處於當時的語境,還受到很多掣肘,有些意思尚不能盡數表達,故有此種情況。要是放在當今,許多話說得自然又會不一樣了。此外,他的一些相同說法還經常在幾篇文章中接連出現,有些文字也頗有雷同處。這些文章都是當年零散發表在不同書籍與雜志上,時間也有先後,就不明顯,但現在輯為一集,便凸顯出來了。在這裡,我遵從編輯的意見,並未對文章作更多修改。如今將這些比較原汁原味的文章重新結集出版,或許正能驗證他對外國文學知識普及工作的熱忱,以及當年工作之繁重,一切從零開始之艱辛,這也算是對過去歷史的真實記錄吧。

    由於本書的多數論文都是學術性較強的文字,我在編選此書時深感學識淺陋,力不從心。其中僅有較少數文章略作刪節,也有些在文中注明了日期,以方便讀者閱讀。還有一部分文章題目為編者所擬。編選中若有不妥之處,懇請方家與讀者們指教。

    施亮 2011年6月12日於北京白雲路寓所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