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談讀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譯林出版社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朱光潛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34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3408
    版次:1

    商品編碼:13011548
    品牌:譯林(YILIN)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0-09-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216
    字數:1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朱光潛

        
        
    "

    編輯推薦


    朱光潛先生是一個愛讀書、好深思的人,涵泳於中西方文化,通過閱讀培養了深厚的學養,塑造了自己的人格。他對人生與美有深切的感悟,並能保持求真、誠摯、豁達的心胸。在本書中他以朋友談心的平易近人態度,與廣大讀者分享自己從書中得到的諸多滋味,以純正的讀書品味和孜孜不倦的讀書態度,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榜樣。

    內容簡介

    本書輯錄了朱光潛先生談讀書的文章,涵蓋詩歌、劇本、小說、書信、日記等,涉及古今中外許多作家,傳達出對書籍文化的純粹愛好和獨到見解。文中如品茶一般,分享了讀書的樂趣和體悟,指出如何通過閱讀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繫,陶冶審美能力與道德情操。朱先生學貫中西,平易近人,對青少年的閱讀與成長有很好的言傳身教之功。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97),字孟實,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談美》《談美書簡》《談修養》《談文藝》等。

    精彩書評

    給理論作詳悉的疏解,得有深入的學力;把語言說得親切有味,有見地而不是成見,有取舍而不流於固執,得有開廓的襟懷。孟實先生這些文字是深入的學力跟開廓的襟懷交織而成的。
    ——葉聖陶

    真正稱得上讀書人的應該像錢鍾書、陳寅恪、吳宓、葉公超、翁獨健、林庚、錢穆、朱光潛……這些夫子,繫統鞏固,條理清楚,記性又好,在他們面前,我們連“孺子”的資格也夠不上的。
    ——黃永玉

    光潛的文字像行雲流水,自在極了,他像談話似的一層層領著你走進高深和復雜裡去。
    ——朱自清

    目錄

    談讀書
    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
    談學文藝的甘苦
    人文方面幾類應讀的書
    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
    舊書之災
    談文學選本
    詩的隱與顯——關於王靜安的《人間詞話》的幾點意見
    說“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答夏丐尊先生
    讀李義山的《錦瑟》
    《雨天的書》
    “舍不得分手”
    《望舒詩稿》
    《橋》
    《谷》和《落日光》
    論自然畫與人物畫——凌叔華作《小哥兒倆》序
    《鳳凰》序
    馮友蘭先生的《新理學》
    朱佩弦先生的《詩言志辨》
    但丁的《論俗語》
    萊辛的《拉奧孔》
    布瓦洛的《詩藝》
    日記——小品文略談之一
    隨感錄(上)——小品文略談之二
    隨感錄(下)——小品文略談之二
    談書牘
    歐洲書牘示例
    談書評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談讀書

    十幾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短文談讀書,這問題實在是談不盡,而且這些年來我的見解也有些變遷,現在再就這問題談一回,趁便把上次談學問有未盡的話略加補充。學問不隻是讀書,而讀書究竟是學問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學問不僅是個人的事而是全人類的事,每科學問到了現在的階段,是全人類分途努力日積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這成就還沒有淹沒,就全靠有書籍記載流傳下來。書籍是過去人類的精神遺產的寶庫,也可以說是人類文化學術前進軌跡上的記程碑。我們就現階段的文化學術求前進,必定根據過去人類已得的成就做出發點。如果抹殺過去人類已得的成就,我們說不定要把出發點移回到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縱然能前進,也還是開倒車落伍。讀書是要清算過去人類成就的總賬,把幾千年的人類思想經驗在短促的幾十年內重溫一遍,把過去無數億萬人辛苦獲來的知識教訓集中到讀者一個人身上去受用。有了這種準備,一個人總能在學問途程上作萬裡長征,去發現新的世界。
    歷史愈前進,人類的精神遺產愈豐富,書籍愈浩繁,而讀書也就愈不易。書籍固然可貴,卻也是一種累贅,可以變成研究學問的障礙。它至少有兩大流弊。第一,書多易使讀者不專精。我國古代學者因書籍難得,皓首窮年纔能治一經, 書雖讀得少,讀一部卻就是一部,口誦心惟,咀嚼得爛熟,透入身心,變成一種精神的原動力,一生受用不盡。現在書籍易得,一個青年學者就可誇口曾過目萬卷,“過目”的雖多,“留心”的卻少,譬如飲食,不消化的東西積得愈多,愈易釀成腸胃病,許多浮淺虛驕的習氣都由耳食膚受所養成。其次,書多易使讀者迷方向。任何一種學問的書籍現在都可裝滿一圖書館,其中真正絕對不可不讀的基本著作往往不過數十部甚至於數部。許多初學者貪多而不務得, 在無足輕重的書籍上浪費時間與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擱了;比如學哲學者盡管看過無數種的哲學史和哲學概論, 卻沒有看過一種柏拉圖的《對話集》,學經濟學者盡管讀過無數種的教科書,卻沒有看過亞當?斯密的《原富》。做學問如作戰,須攻堅挫銳,占住要塞。目標太多了,掩埋了堅銳所在, 隻東打一拳,西踢一腳,就成了“消耗戰”。
    讀書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隻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詩值得每個讀書人懸為座右銘。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遊,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則如馳騁十裡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世間許多人讀書隻為裝點門面,如暴發戶炫耀家私,以多為貴。這在治學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讀的書當分種類,一種是為獲得現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識,一種是為做專門學問。為獲常識起見,目前一般中學和大學初年級的課程,如果認真學習,也就很夠用。所謂認真學習,熟讀講義課本並不濟事,每科必須精選要籍三五種來仔細玩索一番。常識課程總共不過十數種,每種選讀要籍三五種,總計應讀的書也不過五十部左右。這不能算是過奢的要求。一般讀書人所讀過的書大半不止此數,他們不能得實益,是因為沒有選擇,而閱讀時又隻潦草滑過。
    常識不但是現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專門學者也不能缺少它。近代科學分野嚴密,治一科學問者多固步自封,以專門為借口,對其他相關學問毫不過問。這對於分工研究或許是必要,而對於淹通深造卻是犧牲。宇宙本為有機體,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關,牽其一即動其餘,所以研究事理的種種學問在表面上雖可分別,在實際上卻不能割開。世間絕沒有一科孤立絕緣的學問。比如政治學須牽涉到歷史、經濟、法律、哲學、心理學,以至於外交、軍事等,如果一個人對於這些相關學問未曾問津,入手就要專門習政治學,愈前進必愈感困難,如老鼠鑽牛角,愈鑽愈窄,尋不著出路。其他學問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專,不能博就不能約。先博學而後守約,這是治任何學問所必守的程序。我們隻看學術史,凡是在某一科學問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於許多他科學問有深廣的基礎。目前我國一般青年學子動輒喜言專門,以至於許多專門學者對於極基本的學科毫無常識,這種風氣也許是在國外大學做博士論文的先生們所釀成的。它影響到我們的大學課程,許多學繫所設的科目“專”到不近情理,在外國大學研究院裡也不一定有。這好像逼喫奶的小孩去嚼肉骨,豈不是誤人子弟?
    有些人讀書,全憑自己的興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書就把預擬做的事丟開,用全副精力去讀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書,仍是如此辦,雖然這兩書在性質上毫不相關。一年之中可以時而習天文,時而研究蜜蜂,時而讀莎士比亞。在旁人認為重要而自己不感興味的書都一概置之不理。這種讀法有如打遊擊,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處在使讀書成為樂事,對於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養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它的壞處在使讀者泛濫而無所歸宿,缺乏專門研究所必需的“經院式”的繫統訓練,產生畸形的發展,對於某一方面知識過於重視,對於另一方面知識可以很蒙昧。我的朋友中有專門讀冷僻書籍,對於正經正史從未過問的,他在文學上雖有造就,但不能算是專門學者。如果一個人有時間與精力允許他過享樂主義的生活,不把讀書當作工作而隻當作消遣,這種蜜蜂采蜜式的讀書法原亦未嘗不可采用。但是一個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種學問的志願,他就不能不有預定計劃與繫統。對於他,讀書不僅是追求興趣,尤其是一種訓練,一種準備。有些有趣的書他須得犧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書他必須咬定牙關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還可以啃出滋味來。讀書必須有一個中心去維持興趣,或是科目,或是問題。以科目為中心時,就要精選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地從頭讀到尾,以求對於該科得到一個概括的了解,作進一步作高深研究的準備。讀文學作品以作家為中心,讀史學作品以時代為中心,也屬於這一類。以問題為中心時,心中先須有一個待研究的問題,然後采關於這問題的書籍去讀,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諸家對於這問題的意見,以供自己權衡去取,推求結論。
    重要的書仍須全看,其餘的這裡看一章,那裡看一節,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丟手。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對於初學不相宜。不過初學者以科目為中心時,仍可約略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微意,一書作幾遍看,每一遍隻著重某一方面。蘇東坡與王郎書曾談到這個方法:

    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願學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餘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跡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朱子嘗勸他的門人采用這個方法。它是精讀的一個要訣,可以養成仔細分析的習慣。舉看小說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結構,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寫,第三次但求人物與故事的穿插,以至於對話、辭藻、社會背景、人生態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讀書要有中心,有中心纔易有繫統組織。比如看史書,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與政治的關繫,則全書中所有關於這問題的史實都被這中心聯繫起來,自成一個繫統。以後讀其他書籍如經子專集之類,自然也常遇著關於政教關繫的事實與理論,它們也自然歸到從前看史書時所形成的那個繫統了。一個人心裡可以同時有許多繫統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許多“部首”,每得一條新知識,就會依物以類聚的原則,彙歸到它的性質相近的繫統裡去,就如撚新字貼進字典裡去,是人旁的字都歸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歸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斷的知識,不但易忘,而且無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識必須與舊有的知識聯絡貫串,這就是說,必須圍繞一個中心歸聚到一個繫統裡去,纔會生根,纔會開花結果。
    記憶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讀過的書所形成的知識繫統,原本枝葉都放在腦裡儲藏起,在事實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儲藏,過目即忘,則讀亦等於不讀。我們必須於腦以外另闢儲藏室,把腦所儲藏不盡的都移到那裡去。這種儲藏室在從前是筆記,在現代是卡片。記筆記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學家采集標本,須分門別類訂成目錄,采得一件就歸入某一門某一類, 時間過久了,采集的東西雖極多,卻各有班位,條理井然。這是一個極合乎科學的辦法,它不但可以腦力,儲有用的材料,供將來的需要,還可以增強思想的條理化與繫統化。預備做研究工作的人對於記筆記做卡片的訓練,宜於早下功夫。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