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牛津國際關繫手冊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譯林出版社
    【市場價】
    1302-1888
    【優惠價】
    814-1180
    【作者】 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菲利普·泰特洛克克裡斯蒂安·羅伊斯米特鄧肯·斯尼達爾方芳範鵬詹繼續詹朱寧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69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6967
    版次:1

    商品編碼:12737742
    品牌:譯林(YILIN)
    包裝:精裝

    叢書名:牛津學術前沿譯叢
    外文名稱:The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885

    字數:51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菲利普·泰特洛克,克裡斯蒂安·羅伊-斯米特,鄧肯·斯尼達爾,方芳,範鵬,詹繼續,詹朱寧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牛津手冊”重磅推出,裡程碑著作首度譯介
    《牛津國際關繫手冊》隸屬於牛津大學出版社重磅推出的“牛津手冊”繫列,這套規模恢弘的叢書舉全球學界之力,為各學科提供專業指南,以其*威性享譽世界。《牛津國際關繫手冊》是其中的又一座知識裡程碑,此次首度中文譯介。
    彙集全球*尖學者,*威解析國際關繫的理論與實踐
    從美國政治學會主席羅伯特?基歐漢,到“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再到《超預測》作者菲利普?泰特洛克,《牛津國際關繫手冊》集合了國際關繫領域頂*專家,深入闡釋國際關繫和世界政治,直面至為嚴峻的國際政治問題,是我們學習洞察國際關繫的不*之選。
    繫統、全面的入門之書,動態、前瞻的思考指南
    《牛津國際關繫手冊》全方位展示了國際關繫領域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注重經驗和規範、主流和邊緣之間的平衡,同時動態展觀點的爭論,展望全球政治的未來,兼顧了繫統性、原創性、時代性與前瞻性。
    大國博弈,想生存就要讀懂國際關繫
    在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當下,《牛津國際關繫手冊》以對國際關繫的深刻剖析,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把握國家間政治博弈的表像與實質,理解多邊與多極關繫中的變與不變。
    復旦大學倪世雄教授專文推薦
    本書有助於我們審視百年變局之下國際秩序的變遷及發展趨勢……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秩序當下走向的“實然”形態,並探索其未來發展的“應然”形態。——倪世雄

    內容簡介

    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的行動,如何影響其他國家?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各國應該如何行動?國際關繫作為一門學科,為何會對全球政治行為產生指導性、實踐性影響?雲集*級學者,著眼思想前沿,《牛津國際關繫手冊》以權*視角與繫統脈絡,深刻呈現了國際關繫領域的方方面面。
    從國際關繫的學科定位、理論流派、研究方法,到國際關繫與其他學科乃至政策制定之間的關繫,《牛津國際關繫手冊》濃縮式地展現了國際關繫的知識地圖,是迄今為止對國際關繫領域至為*威和全面的概述。在戰爭與和平仍是重要議題,恐怖主義、氣候變暖、全球金融、數據安全等新興國際性問題日益凸顯的時代,《牛津國際關繫手冊》以深厚專業力量,解析國際秩序當下走向,探索世界格局未來發展,是所有關心全球政治前沿思考的讀者必讀的指南。

    作者簡介

    羅伯特·基歐漢(Robert Owen Keohane),當代西方國際關繫理論大家、美國著名政治學家,美國政治學會前任主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國際事務學教授,其著述《霸權之後》、《國際制度與國家權力》、《權力與相互依賴》(與約瑟夫·奈合著)等被視為國際關繫領域的經典之作。
    約瑟夫·奈(Joseph Nye),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國際關繫理論名家,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關鍵學者之一,哈佛大學“傑出貢獻”教授、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因首先提出“軟實力”概念而聞名世界,該概念深刻改變了人們對國際關繫的看法。約瑟夫·奈的經典著作有《軟實力》《巧實力》《權力大未來》等。
    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E. Tetlock),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米歇爾講席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曾獲得美國政治學學會、國際政治心理學協會等專業組織頒發的眾多獎項,代表作《超預測》(與丹·加德納合著)暢銷全球。

    精彩書評

    《牛津國際關繫手冊》由全球多所著名大學的近五十位國際關繫領域的專家合著而成,相信本書一定會為此提供不少寶貴的智識。本書的翻譯出版正逢其時,為中國國際關繫學界的學者們提供了解難釋疑、探索思考的路徑。

    ——倪世雄,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繫教授

    這部有關國際關繫的皇皇巨著由來自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等世界*流院校的*尖學者合著而成,是國際關繫學科內迄今為止至為*威和全面的概述,為我們觀察和預測全球局勢,提供了*所未有的清晰的坐標繫。

    ——餘素青,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牛津國際關繫手冊》的譯介,對於中國學者和學生學習和了解西方乃至第三世界國際關繫理論、方法體繫都大有裨益……書中所述有關外交政策決策、國際法等內容,可以為有關部門開展規制體制的設計和相關應對提供有價值的借鋻。

    ——劉中民,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對於國際關繫學繫的學生而言,這是至為全面的教科書……對於有意攻讀該學科碩士學位的人來說……是必選之書。

    ——斯蒂芬·麥格林奇,西英格蘭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繫學繫高級講師


    目錄

    第一部分 引 言
    第一章 烏托邦與現實之間:國際關繫的實踐性話語
    第二部分 學科未來猜想
    第二章 國家與國際關繫
    第三章 從國際關繫到全球社會
    第四章 重要的是要改變世界,而不僅僅是解釋世界
    第五章 一門正在失能的學科?
    第三部分 主要理論視野
    第六章 國際關繫研究與實踐中的折中主義
    第七章 現實主義
    第八章 現實主義的倫理觀
    第九章 馬克思主義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的倫理觀
    第十一章 新自由制度主義
    第十二章 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倫理觀
    第十三章 新自由主義
    第十四章 新自由主義的倫理觀
    第十五章 英國學派
    第十六章 英國學派的倫理觀
    第十七章 建構主義
    第十八章 建構主義的倫理觀
    第十九章 批判理論
    第二十章 批判理論的倫理觀
    第二十一章 後現代主義
    第二十二章 後現代主義的倫理觀
    第二十三章 女性主義
    第二十四章 女性主義的倫理觀
    第四部分 方法問題
    第二十五章 方法論個人主義及理性選擇
    第二十六章 社會學方法
    第二十七章 心理學方法
    第二十八章 定量方法
    第二十九章 案例研究方法
    第三十章 歷史學方法
    第五部分 彌合各分支學科的界限
    第三十一章 國際政治經濟學
    第三十二章 戰略研究
    第三十三章 外交決策
    第三十四章 國際倫理學
    第三十五章 國際法
    第六部分 學者與決策者
    第三十六章 學術與政策制定:誰在向誰訴說真相
    第三十七章 國際關繫:理論與實踐的相關性
    第七部分 多樣性問題
    第三十八章 自下的國際關繫
    第三十九章 前霸權國家的國際關繫理論
    第八部分 舊言與新說
    第四十章 國際關繫(非)學科中的權力概念
    第四十一章 定位責任:國際關繫中的道德能動性問題
    第四十二章 世界政治研究中的大問題
    第四十三章 國際關繫中靜態研究途徑的失敗與動態
    研究途徑的需求
    第四十四章 對創立更有意義的國際關繫學科的六點希望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譯 後 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牛津國際關繫手冊》推薦序

    倪世雄


    面對《牛津國際關繫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這本重量級著作的中譯稿,頗能感受到不斷創新的國際關繫理論的學術魅力以及青年學者投入其中的熱情。華東政法大學方芳博士帶領的團隊歷時三年譯成這本兼具繫統性和前瞻性的學術著作,這項任務的意義是值得認可的。因此,當翻譯團隊邀請我為這本譯著作序時,想到他們為推動國際關繫學科發展不畏艱難、奮力耕耘的精神,我欣然同意。

    《牛津國際關繫手冊》編者克裡斯蒂安·羅伊-斯米特和鄧肯·斯尼達爾兩位教授在編寫思路上極為用心。克裡斯蒂安·羅伊-斯米特教授現任昆士蘭大學國際關繫學院教授。他是國際關繫學界建構主義學派的領軍人物之一,關注國際關繫倫理的政治性。鄧肯·斯尼達爾現任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國際關繫專業教授,關注國際關繫理論、國際合作等議題。兩位具有深厚專業背景的學者為本書確立了科學繫統且邏輯嚴密的章節間銜接編排方式。如此的編排既便於讀者“按圖索驥”迅速找到所需的知識信息,又向讀者提供了“濃縮”的知識,引起讀者更強的探索欲。具體而言,本書具備三大特點:

    首先,本書具有較強的繫統性。本書兼顧國際關繫理論和國際關繫學科的研究方法。本書的第三部分是篇幅最長的一部分,探討了國際關繫學科中的九種實體理論:現實主義、馬克思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新自由主義、英國學派、批判理論、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以及強調範式間對話優勢的折中主義。與理論一樣,研究方法也是推動學科發展必不可少的部分。持有“方法是實證主義者專屬品”此種成見的學者們將國際關繫視為建立在自然科學模型基礎上的一門社會科學。然而,方法始終服務於研究問題,它是為有意義的研究問題尋找最佳答案而做出的選擇。因此,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問題需要不同的方法。本書在第四部分探討了國際關繫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方法,如理性選擇法、社會學方法、詮釋法、心理學方法、定量方法、定性方法以及歷史學方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從二戰結束至今,雖然戰爭與和平問題依然是國際關繫學科關注的主旋律,但是人口遷移、恐怖主義、氣候變暖、全球金融、數據安全等全球性問題層出不窮,國際關繫學科的主流學派對新出現的國際問題的闡釋力也略顯捉襟見肘,這勢必會產生兩種趨勢:一是國際關繫學者正在走進其他學科尋找更貼近現實、能“自圓其說”的解釋形成新的分支學科,其中最主要的是經濟學和法學兩大學科,並形成了頗為強大的分支學科—國際政治經濟學和國際法。另一種則是在“國際關繫”大旗下有些分支領域自成體繫,逐漸出現了戰略研究、對外政策研究及國際倫理學等分支學科。本書第五部分探究了上述新興領域的動態,兼顧國際關繫學科的主流方向與分支領域,力圖對當前國際關繫的發展圖景予以全方位的展示。

    其二,本書的編撰注重理論在經驗與規範雙重維度之間以及“主流”與邊緣之間的平衡性。一方面,本書不僅專注於理論,而且突出理論兼具經驗性和規範性。長期以來,國際關繫學科重經驗研究、輕規範研究的分割性視角對學科發展及現像闡釋並無益處。偏好此範式的學者多半認為,國際關繫研究是為了進行解釋而做出的努力,與之相關的是世界政治的“實然”,而非“應然”。然而,國際關繫理論同時具備經驗性和規範性兩個維度,它們在深層次上存在不可割裂的聯繫。國際關繫理論一直以來都是一種“實踐性”話語,不論其形式如何,其關注點是什麼,在某種程度上都與“我們應該如何行為”這一問題有關。而這在本質上恰好解釋了理論兼具經驗性和規範性。如果對我們行為所處的世界不加以審視和解釋(經驗性),同時又對我們試圖實現的目標不加以了解和釐清(規範性),我們則無法回答“應該如何行為”這一問題。因此,本書在介紹每一種實體理論之後都緊跟一章介紹該理論的倫理觀,以此突出此書編者們看重國際關繫作為一門學科對當下政治行為產生指導性、實踐性的影響。另一方面,本書還注重平衡“主流”學派和“邊緣”學派的“聲音”。如果說國際關繫學科缺乏多樣性,那此種批評多半是針對該學科受美國學界主導性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期,該學科對美國學者重視的問題及他們采取的分析視角和研究方法“青睞有加”,使得國際關繫成為一門“美國的社會科學”。雖然,美國學界對該學科具有不容否認的“向心力”,但作為學術研究,國際關繫研究的多樣性應該得到充分發展。本學科的“異質性”應該來自第三世界學者們以及女性學者們的觀點。女性學者的聲音對於學術研究百家爭鳴的必要性不可被忽視,盡管國際關繫學科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至今仍是一個男性占統治地位的學科。本書的部分章節呈現了來自第三世界學者們和女性學者們的多樣性觀點。

    其三,本書的內容選擇具有發展性。對學科發展的評估並不容易,因為暫且沒有公認的標準用以衡量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或檢驗該認知在現實行為中的應用。國際關繫作為研究對像或是研究領域均呈現動態發展,而本書的編排設計恰好體現了該學科動態的特征。作為研究對像的國際關繫,本書的內容從縱向反映了相關思想爭論及其發展的脈絡。本書第二部分的開篇章節表達了國際關繫的核心關切是主權國家這樣的觀點,而此種觀點在第三部分的數章中多次受到批駁,不少學者認為,跨國行為體和次國家行為體的出現及其對國際事物的參與度對國家中心主義的假設直接構成挑戰。國際關繫的發展性體現在新方法與老問題的整合、新研究領域的開放、新問題的出現或曾被忽略的問題再次得以被關注等上。冷戰後和“9·11”後的安全研究已經轉而探討有關民族衝突和恐怖主義問題。當這些問題進入人們視野後,安全保障和威懾的邏輯也相應發生調整。人們逐漸拓寬了對安全的概念和邊界的認知,認為它們關涉社會安全甚至個人安全的更深層因素。而國際政治經濟學的關注點也已超越了貿易機制等傳統議題,擴展到標準設定、跨國金融監管、數據保護等新問題。本書的編者們在組織內容時采用了縱橫兩線、“撥雲見霧”的方式逐漸呈現學科的發展性。

    《牛津國際關繫手冊》是“牛津政治科學手冊”叢書繫列中的一冊。“牛津政治科學手冊”由政治科學領域的十本巨著組成,均為牛津手冊。該叢書繫列中的兩本中譯本《牛津比較政治學手冊》《牛津政治行為研究手冊》已由人民出版社於2016年、2018年相繼出版。本書由牛津大學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中譯本將由譯林出版社出版。本書有助於我們構建中國特色國際關繫理論。在冷戰結束後,國際社會開始吹起“歷史終結論”之風,不少國家效仿西方的民主模式開始進行國內改革以尋求發展。當世界進入全球化進程加速的階段,大部分國家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國內改革。其中,中國、越南等國家改革成功,中國可謂是成功的典範。相比之下,更多受西方影響、進行“休克療法式”改革的蘇聯地區在轉型進程中遇到不少的挫折。這一反差導致了國際社會對“華盛頓共識”的深刻反思,以及對中國發展模式的“好奇”和“青睞”。究竟何為“中國模式”,縱觀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是否可以找到深層次的學理性闡釋?

    本書有助於我們審視百年變局之下國際秩序的變遷及發展趨勢。無論在全球經濟治理還是新疆域的國際治理進程中,全球治理的“天平”都在向新興經濟體傾斜。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是為國際社會提供的、不將自身國家利益置於中心的全球公共產品。正如知名學者帕拉格·康納(Parag Khanna)所說,亞洲人正在構築自己的世界秩序。此書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秩序當下走向的“實然”形態,並探索其未來發展的“應然”形態。

    當前,百年大變局下的中美以及站在十字路口的歐盟都面臨著困惑和挑戰,學者們不得不對一些基本範疇進行深刻反思,比如發展的原動力、多邊與多極的問題、政治與經濟的基本關繫等。《牛津國際關繫手冊》由全球多所著名大學的近50位國際關繫領域的專家合著而成,相信本書一定會為此提供不少寶貴的智識。《牛津國際關繫手冊》的翻譯出版正逢其時,為中國國際關繫學界的學者們提供了解難釋疑、探索思考的路徑。感謝譯者們為推動國際關繫學科發展做出的努力!

    翻譯是一個再創作和創新的工作。方芳博士和她的團隊歷經三年的艱辛努力,完成了這一非常有意義但異常困難的翻譯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優秀團隊顯示出學術道路所需要的堅定、堅毅、堅強、堅持,我對他們取得的成績表示高度的贊揚。

    我喜歡用“高遠存志,天地為懷”這句格言來勉勵我自己和我的學生。這裡,我想把這句格言送給方芳博士和她的團隊,希望他們在學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勇攀高峰。

    祝賀《牛津國際關繫手冊》中譯本出版!是為序。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牛津學術前沿譯叢”主編序言
    屈文生

    翻譯的玄妙在於它能使一種思想、知識有序地進入另一異質的體繫,能促進異質文明間的流動乃至交融。通過翻譯,觀念的、制度的、器物的文化能夠在新的時間及空間內獲得重生。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從翻譯作品中汲取了創作的靈感、前進的方向、愛的勇氣和生命的力量。
    回顧改革開放40年,翻譯界始終與時代同步。40年來,中國翻譯界幾乎迻譯了整個世界。在各大出版社林林總總推出的作品中,不少漢譯名著已成為經典。目下,雖然有不少學者具備了直接使用外語展開學術研究的能力,但閱讀漢譯著作仍不失為師生了解知識情報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翻譯作品無疑仍是中國知識界放眼全球、了解國際學術前沿、對話國際同行最重要的渠道。在這個意義上講,即便到改革開放100年,翻譯作品在知識傳播與知識生產鏈上一定還會保有其獨特的地位。
    誠然,一套譯叢能否為讀者接受,除了譯者的匠心外,選擇翻譯什麼樣的作品實際上至關重要。選擇好書,靠的是譯叢策劃人和出版人共同的學術眼光和判斷力。本著這樣的看法,我同譯林出版社王笑紅編審同時將目光投向了“牛津手冊”(Oxford Handbooks)—牛津大學出版社近年來陸續推出的一套為全球學術界所共知的學術叢書。該書繫主題涵蓋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分支,以權威性、時代性、原創性而著稱於學術界,迄今已出版1 000餘部,其每部書的主編幾乎都是在全球範圍內邀請頂級學者加盟,每位合作者至少貢獻一章(Book Chapter)。這種編寫方式的妙處在於,全球範圍內的頂級學者幾乎都成了“牛津手冊”的作者。
    我們要做的,就是希望把這套極具權威性、思想性和前沿性的學術作品漸次引介進來,並希冀這些“牛津手冊”經我們精心翻譯後,能在漢語世界獲得新的生命(life after life)。
    作為萬裡長征的第一步,我們首先遴選的是《牛津國際關繫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牛津國際法理論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牛津美國憲法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U.S. Constitution)等三部作品。為此,我們邀請了若干位嚴謹務實的新銳譯者,並組建了一支以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為主的編委會隊伍,他們多來自法學、政治學、國際關繫、歷史學、語言學、哲學、文學等學科,而這些學科也是本譯叢最希望去涉足的領域。
    本套叢書是我們為邁向跨學科研究而做的切實努力。我們將這套書的出版,理解為新一代學人突破學科壁壘的嘗試,堅持自我和堅守學術的拼搏與努力。
    翻譯任何一部“牛津手冊”都不容易。說到底,譯者的寂寞是為了讀者的狂歡。
    是為序。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