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醫師承學堂:張喜奎傷寒臨證九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497-720
    【優惠價】
    311-450
    【作者】 張喜奎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1907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19075
    版次:1

    商品編碼:11515208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醫師承學堂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3
    字數:299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張喜奎


        
        
    "

    內容簡介

    《中醫師承學堂:張喜奎傷寒臨證九論》為當代傷寒臨床家張喜奎教授的力作,分為九個論點:六經實質論、傳變中介論、舉變達常論、證候遊離論、陰性癥狀論、南陽方言論、緩急先後論、臨證拓展論、原著考究論。
    張喜奎教授對於傷寒論六經辨證的研究,有諸多讓人耳目一新、獨闢蹊徑的論點,比如:太陽非皆表證,裡證昭然若揭;陽明燥實固多,實寒之證當析;少陽不等柴胡,半表半裡誤人;太陰脾陰虛弱,迥異陽虛寒濕;少陰虛證共知,真虛真實應詳;肝虛陰證居多,陽虛更有特征。對於六經病的傳變,張喜奎教授提出了“傳變中介論”,細致完整地推演了六經病之“臨床傳變動態全景圖”。

    作者簡介

    張喜奎,當代著名傷寒臨床家。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師承著名傷寒大家陳亦人、杜雨茂教授。臨床善用仲景方藥辨治疾病,療效卓著,深受病家好評,對仲景學說有獨到見解。長期從事經方辨治疑難病研究,臨床擅長治療腎髒病、心腦血管病、脾胃病等疑難雜病。著有《仲景臨證傳知錄》(章回體《傷寒論》解析)、《慢性腎炎中西醫防治》、《陳亦人醫案醫話》等著作。

    內頁插圖

    目錄

    六經實質論
    縱論
    “六經”立意高遠 內有八綱存焉
    ——也談《傷寒論》的六經辨證
    “醫”“易”本就相通探之源流可循
    ——淺談《周易》六位概念與《傷寒論》六經辨證體繫
    “六經”統轄萬病 腎病不離其宗
    ——淺論腎髒疾病與六經辨證
    “六經”運用廣博小示一例貽笑
    ——運用六經辨治腎髒疾病經驗簡說
    太陽
    太陽非皆表證裡證昭然若揭
    -一一《傷寒論》太陽病裡證論
    太陽豈盡外感 雜病比比皆是
    ——試論《傷寒論》太陽病的雜病屬性
    太陽中風有熱 原著臨床可證
    ——試論《傷寒論》太陽中風的陽熱屬性
    太陽征像辨微理論臨床有益
    ——也談《傷寒論》35條中“發熱”“惡風”二癥
    陽明
    陽明燥實固多 實寒之證當析
    ——陽明寒證淺說
    少陽
    少陽不等柴胡 半表半裡誤人
    ——《傷寒論》少陽病求正
    太陰
    太陰脾陰虛弱 迥異陽虛寒濕
    ——張仲景脾陰虛辨治觀初探
    少陰
    少陰虛證共知真虛真實應詳
    ——少陰三急下證辨析
    厥陰
    肝虛陰證居多 陽虛更有特征
    ——張仲景肝陽虛辨治觀
    烏梅丸主癥何仲景意提綱證
    ——試論烏梅丸證與慢性萎縮性胃炎

    傳變中介論
    “傳”“變”永恆深遠 內在規律可究
    ——論《傷寒論》之中介證

    舉變達常論
    知常達變通則 舉變達常意奧
    ——論《傷寒論》之舉變達常法
    常證雖定醫律變證更顯疑難
    ——《傷寒論》變證意義探析

    證候遊離論
    “證”與“候”不統一 “法”和“方”有間距
    ——從《傷寒論》談“證”“候”“法”“方”遊離性
    “異證同治”需確 “同證異治”應曉
    ——試從《傷寒論》談異證同治與同證異治

    陰性癥狀論
    陽性癥狀常識 陰性癥狀點睛
    ——從《傷寒論》論陰性癥狀的作用

    南陽方言論
    論中熟常飲食言來一笑博雅
    ——《傷寒論》中“白飲”“索餅”考釋
    仲師故裡南陽 家鄉方言難免
    ——《傷寒雜病論》南陽方言釋要

    緩急先後論
    病有復雜多變治有腹案在胸
    ——《傷寒論》表裡緩急辨治舉要

    臨證拓展論
    古今病雖有間 先賢經驗可鋻
    ——“陰陽易”與艾滋病
    疾病隱現無常 法卻千古不變
    一一論太陽傷寒與“非典”
    詳辨原著技法啟迪目今思路
    ——《傷寒論》厥證辨治觀探析
    經方相去雖遠 臨證即在眼前
    ——試論桃核承氣湯證與慢性腎衰

    原著考究論
    鬥膽質疑姜春華
    辨章學術是本師前獻得為要
    ——也談《傷寒論》第43、第87、第89條
    敢對教材相商榷
    多讀勤思善究 臨證總結創新
    ——《傷寒論》若干問題求正
    漢時三部診脈今日寸口獨取
    ——《傷寒論》“陰”“陽”脈辨析
    秘傳大論致歧紛雜名目歸真
    ——敦煌張仲景《五髒論》殘卷刍議
    “傷寒”原本大患孫氏編著偉功
    ——淺談《內經》至《千金方》的傷寒學說
    江南所秘豈一略示一方消解
    ——森枳園關於通脈四逆湯方藥的考證:江南諸師秘仲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二、來自臨床的疑惑
    如上所述,在太陽病屬性的認識上,皆認為繫風寒(外邪)襲表而致營衛失和的體表病變,其治療方法,當遵循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之原則,汗法當是正施,即根據太陽病的分類,表實者以麻黃湯,表虛者以桂枝湯,表郁輕證以桂麻各半湯,溫病當辛涼解表等,此無疑具有正確的一面。臨床上恰當運用汗法,對確繫外邪襲表之表證,每有立竿見影之效。然而,亦非盡然,很多類疾病完全具備了太陽提綱之脈證,然而卻汗之不效,甚或愈治愈烈者亦不鮮見,筆者曾有深刻體會。
    如1992年夏筆者返裡,曾遇一壯年女性,平素健康,數日前發病,頭痛,發熱,惡寒,脈浮,周身骨節疼痛,右上腹不適,納食減少,偶有惡心。曾自服“解熱鎮痛”藥不效,在當時醫院亦按“感冒”治療乏效,而來求診。察其別無陽性發現,即以太陽病處之,投以發散之劑,患者服後周身汗出,諸癥暫緩,旋即又作,連服3劑後,諸癥依然。再次來診,觀其寒熱頭痛如故,自雲近日右上腹痛明顯,查之膽囊壓痛明顯,疑有膽囊病變,即囑其作B超檢查,診為“膽石癥,膽管不完全阻塞”。始知病在於裡,屬雜病範疇,即投以清熱利濕、排石止痛之劑,連服10餘劑,諸癥始退。
    又如曾治李某少女,14歲。患者自訴數月前即“感冒”,頭痛,發熱,惡寒,周身痛,鼻塞,10餘日始罷,此後曾反復2次,病除時間延長,每次約10~20天。此次於3天前開始,初有微熱,漸次增劇,惡寒,周身不適,時常汗出,觀其面黃體瘦,脈浮,餘可。當繫太陽中風證,即投以桂枝湯化裁,數劑後病情依然。反復思量,未有所獲,猛思14歲少女,當是月經來潮之時,即予詢問,答日,未,但覺少腹部不適,有脹感。即問是否每次“感冒”均有?日,是。當即令其做婦科檢查,其母聞之駭然,面有慍色。筆者忙予解釋,勉強就診,經查果繫經血不能外排之故,徑施手術,病情霍然,後未再作。
    再如1988年夏,筆者暑期回鄉休假,曾治同學劉某之子,2歲,發熱、惡寒近年,曾赴北京、鄭州及地、市、縣、鄉各醫院就診,中西藥物迭進,病情未見好轉,視其所用中藥處方,厚達數十頁,大多繫解表劑,間有清熱、滋陰、活血、補氣,甚或有清退虛熱之劑,據雲服後均不見效,西醫未能確診。查體溫38.2℃。雖夏日炎炎,依然要求穿衣,周身毛肌緊縮,形體消瘦,自述周身疼痛,脈數,指紋紅紫。初看極似太陽病,而服過之後,解表劑悉備,毫無效驗,當知非表。觀其舌苔,厚干,中稍紅,舌質紅,腹部灼熱,手足微汗,即問其大便情況,據雲因飲食偏少,大便數日1次,量少而干,難行。即思患兒諸方均已服盡,未見有通便者,是否為食積?未敢一定,即試處調胃承氣加連翹、竹葉,當即取來,輕煎,令其少服,約1小時頃,患兒便意已頻,但難以排出,囑其再進,約半小時,患兒排出大便許多,初硬如石,色黑,後溏。便後熱勢漸退,即主動進食。再進上方1劑,寒熱俱消,後未再作。
    類似之例,比比皆是,恐醫者均有同感。此種太陽病,汗之不效,不汗而又與傳統認識難以吻合,似有違醫理。一遇是證,皆認表證,多思自己辨證不準、用藥有差,很少疑及理解有誤。也正是這種傳統認識的偏差,很易使人懷疑仲景著作的可信度。此即是近時所謂“古方不治今病“的根源所在。
    三、太陽病非盡外感,亦有雜病
    分析傳統認識的觀點,得出太陽病為外感表證的基礎在於“太陽主一身之表,統攝營衛”和“太陽為六經藩籬”,從而推論出太陽病必定是外邪侵襲,自外而受的結論。這種推論的邏輯錯誤在於僅僅注意了“外”之一面,而忽視了“裡”,即裡邪內結,發散於外,同樣可以影響於表,導致太陽經脈、髒腑受病,功能失常,從而發為太陽病。外感、內傷皆可致太陽病的結論,更符合中醫關於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髒腑氣血相互影響,一因可以多果,一果可以多因,同一種病機可以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而同一種臨床征像可以有不同病機的理論。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