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中外醫學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王振國張大慶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129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12908
版次:2

商品編碼:11188082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3-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8
字數:39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王振國,張大慶

    
    
"

內容簡介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中外醫學史》是供高等醫學院校學生學習的中外醫學史,由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中西醫結合專業規劃教材指導委員會組織國內醫學史學科教師編寫。教材以人類醫學演化為背景,以中國醫學與西方醫學的歷史發展為主線,從世界醫學的發展的角度來審視中國醫學的特點和價值,立足中國觀察世界醫學的發展趨勢,比較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下醫學的發展軌跡,使學生從更廣闊的角度認識醫學的演進歷程,認識醫學發展的曲折和艱難;從前人的成就和經驗中得到啟迪,更好地認識現實,並把握未來的發展方向;對醫學專業的學科特點有多維度、多層次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樹立為醫學獻身的精神;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基礎。
中外醫學史,是針對中西醫結合專業學生對中西兩種醫學知識都需要掌握這一特點設計的課程。以往側重於中西醫學史某一方面的內容已不能滿足中西醫結合專業教學的需求,《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中外醫學史》同時介紹中西醫學史,對於認識兩種醫學的不同發展道路十分有益,更有利於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和找尋兩者結合的切入點,使學生對我國醫學的未來發展,特別是中西醫學結合發展的方向有更深入的思考。

目錄

緒論
一、醫學史的分類
二、學習醫學史的意義
三、醫學史的發展
四、醫學史與相關學科的關繫

第一章人類早期的醫藥文明
第一節 醫藥文明的萌生
一、原始的衛生保健
二、醫藥的起源
三、神話與傳說中的醫學始祖
第二節 中國的早期經驗醫學
一、甲骨文中有關疾病的記載
二、早期的病因說及對藥物的認識
三、疾病的診斷治療
四、早期的衛生保健
五、醫學分科與醫事制度
第三節 其他文明古國的早期醫學
一、古埃及醫學
二、古巴比倫及亞述醫學
三、古印度醫學
四、西南亞地區的醫學

第二章中西醫學理論體繫的形成
第一節 先秦與秦漢醫學
一、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
二、其他漢墓出土醫書
三、秦漢醫藥文物
第二節 中醫理論體繫的形成
一、《黃帝內經》
二、《難經》
三、《神農本草經》
四、《傷寒雜病論》
……

第三章 中醫學的進步與西醫學的變遷
第四章 中醫學的興盛與西醫學建制化的肇始
第五章 中醫學的全面發展與西醫學的革命
第六章生物醫學體繫的建立與中醫學的變革
第七章現代醫學的重大成就
第八章當代中國醫學的發展
第九章當代醫學發展的特點、趨勢與挑戰
附錄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一章 人類早期的醫藥文明
約在20億年前,地球上萌生了最簡單的生物,約在7000萬年前演化出高等的哺乳類動物,約在3000萬年前出現了古猿,約在300萬年前誕生了人類的祖先——猿人。後經過猿人、古人、新人三個階段,經歷了漫長的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大約在5萬年前,進化到現代人類。
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通過對古人類化石的研究,為“從猿到人”的進化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如生活在180萬~30萬年前的有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人”,中國雲謀猿人”、陝西的“藍田猿人”、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阿特拉斯人”,坦桑尼亞的“舍利人”,以及德國的“海德堡人”等;生活在30萬~5萬年前的有德國的“尼安德特人”,中國南京的“湯山猿人”、山西的“丁村人”、湖北的“長陽人”等。除南極洲外,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生活在4萬~5萬年前人類的化石,如中國廣西的“柳江人”、四川的“資陽人”等。在進化過程中,人類從被動地適應自然,逐漸發展到使用和制造工具,有目的地改造自然謀人”的文化遺物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等石器;北京周口店發現的人類文化遺存中有大量的石器,有燃燒過的灰燼,是人工用火的遺跡。人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進一步改進了打制和磨制石器的方法。在“山頂洞人”遺址中,有制作十分精致的穿孔骨針和用作裝飾品的小石珠及穿孔礫石、獸類牙齒、海蚶殼等,說明他們已掌握了鑽孔、磨制、刮挖等技術。在山西朔縣峙峪的舊石器晚期遺址中,發現有石鏃,這是目前所發現的世界最早的石制箭頭,表明這一時期的人類已經發明和使用弓箭,標志著人類在制作和使用工具方面的一大進步。
在母繫氏族公社的中晚期,已出現了原始農業,浙江“河姆渡人”以種稻為主,並且已開始種植白菜、芥菜等蔬菜,陝西“半坡村人”則以種粟為主。隨著對“粒食”植物的采集、種植及食用,人們的飲食結構開始變化。原始手工業也隨之出現,主要有制陶器、骨器、紡織、編織、木工等。距今約5000年左右,眾多的氏族部落,先後從母繫氏族進入了父繫氏族公社時期。在我國境內的父繫氏族公社時期的文化遺址很多,著名的有“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齊家文化”等。這一時期,手工業已發展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制陶技術的改進和冶銅業的出現,是父繫氏族公社時期手工業方面的突出成就。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