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醫未病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王琦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80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8008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2682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2
    字數:256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王琦


        
        
    "

    內容簡介

    《中醫未病學》內容包括:概論、中醫未病學的方法論體繫、中醫治未病的基本原則、中醫治未病與中醫體質、中醫治未病與健康管理、中醫治未病與慢性病防控、中醫治未病與積極老齡化、中醫未病學與其他有關學科,以及中醫治未病工程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本教材的學習,為學生掌握和應用中醫未病學理論指導臨床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礎。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中醫未病學的概念與研究範疇
    一、中醫未病學基本概念
    一、未病相關概念
    三、中醫未病學的性質與範疇
    第二節 中醫未病學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一、弘揚自身確立的崇高醫學思想
    二、策應全球衛生戰略目標、醫學目的與醫學模式的轉變
    三、策應中國式的醫療衛生保障和醫療政策
    四、構建中醫預防醫學,拓展中醫學的服務功能
    第三節 中醫未病學的歷史源流
    一、遠古及夏商時期——中醫治未病經驗的原始積累
    二、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中醫未病理論的逐漸形成
    三、秦漢晉隋時期——中醫未病理論臨床應用的開端
    四、唐宋時期——中醫未病理論與實踐的進一步積累
    時期——中醫未病理論的不斷豐富
    六、明清時期——中醫治未病的實踐應用
    七、近現代時期——中醫未病學理論體繫的構建與應用
    第四節 中醫未病學的理論基礎
    一、陰陽五行理論
    二、髒腑經絡理論
    三、精氣血津液理論
    四、體質理論
    五、正邪理論
    六、運氣理論
    七、治則理論
    八、養生理論

    第二章 中醫未病學的方法論體繫
    第一節 測知方法
    一、認知方法
    一、預測方法
    三、測量方法
    四、信息方法
    第二節 干預方法
    一、無病狀態
    一、欲病狀態
    三、已病狀態
    第三節 評價方法
    一、相關機構和評價標準
    一、常用評價指標
    三、衛生經濟學評價
    四、循證醫學評價

    第三章 中醫治未病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道法自然,平衡陰陽
    一、道法自然
    一、平衡陰陽
    第二節 增強正氣,規避邪氣
    一、增強正氣
    一、規避邪氣
    第三節 早期診治,防病傳變
    一、早期診治
    一、防病傳變

    第四章 中醫治未病與中醫體質
    第一節 治未病的工具——體質可分
    一、體質類型特征
    一、體質分類辨識方法和工具
    第二節 治未病的依據——體病相關
    一、氣虛體質與疾病的相關性
    一、陽虛體質與疾病的相關性
    三、陰虛體質與疾病的相關性
    四、痰濕體質與疾病的相關性
    五、濕熱體質與疾病的相關性
    六、血瘀體質與疾病的相關性

    第五章 中醫治未病與健康管理
    第六章 中醫治未病與慢性病防控
    第七章 中醫治未病與積極老齡化
    第八章 中醫未病學與其他學科
    第九章 中醫治未病工程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醫未病學》:
    中醫未病學是中醫理論體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學理論體繫誕生於中國古代,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充分汲取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及諸多自然科學成果的合理內核,即以陰陽五行理論為哲學基礎,以髒腑經絡理論、精氣血津液理論、體質理論為生理病理基礎,以運氣理論、正邪理論為發病原理,以治則理論、養生理論為治未病的實施準則和方法,從而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繫。中醫理論體繫既是臨床各科的理論依據,也是中醫未病學的理論基礎。
    一、陰陽五行理論
    陰陽五行學說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礎上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作為古人認識世界及其變化的宇宙觀和方法論,其滲透到諸如天文、地理、氣像、歷法、政治、醫學等多個領域,對我國古代科學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我國古代醫家亦將陰陽五行理論運用到醫學領域,借以認識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關繫及人體生理機能和病理變化,並進而指導臨床診斷、治療、養生、康復,成為中醫理論體繫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陰陽學說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重要而獨特的概念,陰陽學說是古人認識宇宙本原和闡釋宇宙變化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其滲透到醫學領域,借用大量的醫學實例詳細地闡發陰陽的相互交感,以及由此產生的相互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關繫,不但使抽像的哲學概念得到了深化細化、發展和充實,而且成為中醫藥學重要而獨特的思維方法,並深刻地影響著中醫理論體繫的形成和發展。中醫未病學運用陰陽學說解釋人類健康的本質、發病的前提,說明陰陽與疾病的關繫,並以此指導治未病,具有豐富的內涵。
    1.陰陽平衡是健康的基礎
    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現像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左與右、天與地、動與靜、出與人、升與降、晝與夜、明與暗、寒與熱、水與火,等等。陰陽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統一是對立的結果。陰與陽相互制約和相互消長的結果,取得了統一即動態平衡,稱之為“陰平陽秘”。《素問·生氣通天論》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人體的生命活動以陰精和陽氣為基礎,人體要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必須有賴於體內陰陽兩個方面保持相對的協調平衡。因此,陰陽平衡是健康的基礎。
    2.陰陽失衡是發病的前提
    疾病的發生,陰陽失衡是其基本病機之一。而陰陽消長過程是否正常,決定發病與否與病變的陰陽寒熱屬性。如果隻有“陰消陽長”而無“陽消陰長”,或隻有“陽消陰長”而無“陰消陽長”,將導致陰陽的消長失調,破壞陰陽的相對平衡,形成陰或陽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狀態。所以《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