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民國名醫臨證方藥論著選粹:紹派傷寒何廉臣方藥論著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何廉臣王京芳葉笑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08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0896
    版次:1

    商品編碼:11983393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民國名醫臨證方藥論著選粹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3
    字數:31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何廉臣,王京芳,葉笑


        
        
    "

    編輯推薦

    民國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它是古代中醫與現代中醫的轉折點。這一時期造就了很多集理論與臨床於一體的中醫大家,他們扎實的中醫基本理論功底與豐富的臨證實踐,加上難得的中西彙通的開放思想,使其學術思想與臨證實踐對於當代中醫極具指導意義!本套叢書甄選其中特色鮮明,且臨證特點突出的7位醫家,將其具有臨證指導意義與價值的藥學論著與方劑學論著彙編成冊,希望通過此種方式使讀者深刻領悟各醫家遣方用藥的奧旨,以便用於自己的臨床實踐中。其中包括《孟河大家丁甘仁方藥論著選》《紹派傷寒何廉臣方藥論著選》《臨床大家張錫純方藥論著選》《醫藥學家曹炳章方藥論著選》《嶺南名醫盧朋著方藥論著選》《醫學大家秦伯未方藥論著選》《理論大家惲鐵樵方藥論著選》。適合中醫臨床從業人員、中醫藥院校在校學生、中醫藥愛好者閱讀使用。


    內容簡介

    《實驗藥物學》初刊於1924年。《民國名醫臨證方藥論著選粹:紹派傷寒何廉臣方藥論著選》共9卷。全書按藥物功效分為了發散、湧吐、清涼、和解、開透、通利、攻瀉、溫熱、消化9類藥物,共收載藥物373種。每一類藥物之下又分若干小類,如發散劑分溫散風寒、涼散風熱、燥散風濕、解散風毒、升散郁火5類;清涼劑又分輕清氣熱藥、輕清血熱藥、大涼氣熱藥、大涼血熱藥4類。在論藥時,先簡述每藥的屬性分類、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然後附以何氏的按語。何氏結合臨床心得,並引用了大量文獻,來說明藥物的實際應用,所引文獻不但有《神農本草經》《千金方》《本草綱目》等中醫藥典籍,還引用了日本的一些藥學研究文獻,並參以西醫的藥理知識來解讀中藥。
    《溫熱驗方》節選自何氏的《重訂廣溫熱論》。《民國名醫臨證方藥論著選粹:紹派傷寒何廉臣方藥論著選》初刊於1914年,初本為戴天章所撰的《廣瘟疫論》,後經陸懋修刪訂補充,改名《廣溫熱論》,再經何廉臣參考前賢著作,進行綜合印證、增刪補充、悉心重訂,最終訂名為《重訂廣溫熱論》。《溫熱驗方》分為溫熱驗方、驗方妙用兩章。“溫熱驗方”介紹了320餘方劑,何氏還為其中部分方劑加按語,指出方子的出處、適應證、加減化裁等;“驗方妙用”則以發表、攻裡、和解、開透、清涼、溫燥、消化、補益等八法為綱,輯錄總結了何氏與其老師樊開周的溫熱驗方,並詳述了辨證與臨證化裁的方法。

    目錄

    實驗藥物學
    原起

    卷一 發散劑(統計七十品)
    論溫散風寒藥
    溫散風寒藥(計十三品)
    論涼散風熱藥
    涼散風熱藥(計二十一品)
    論燥散風濕藥
    燥散風濕藥(計二十品)
    論解散風毒藥
    解散風毒藥(計十品)
    論升散郁火藥
    升散郁火藥(計六品)
    卷二 湧吐劑(統計十二品)
    湧吐痰涎藥(計六品)
    湧吐毒物藥(計六品)
    卷三 清涼劑(統計七十品)
    輕清氣熱藥(計十一品)
    輕清血熱藥(計十九品)
    大涼氣熱藥(計七品)
    大涼血熱藥(計三十三品)
    卷四 和解劑(統計十品)
    和解表裡藥(計六品)
    和解三焦藥(計四品)
    卷五 開透劑(統計三十六品)
    芳香開竅藥(計七品)
    幽香開竅藥(計四品)
    輕清透絡藥(計十九品)
    大涼透絡藥(計六品)
    卷六 通利劑(統計四十七品)
    通氣利尿藥(計十二品)
    通血利溺藥(計十二品)
    通利淋濁藥(計十七品)
    通逐敗精藥(計六品)
    卷七 攻瀉劑(統計二十九品)
    攻氣瀉水藥(計十一品)
    攻血瀉瘀藥(計九品)
    攻食瀉火藥(計四品)
    攻積瀉蟲藥(計五品)
    卷八 溫熱劑(統計二十六品)
    溫健中氣藥(計九品)
    溫和血分藥(計十品)
    卷九 消化劑(統計七十三品)
    消痰溫化藥(計十品)
    消痰清化藥(計十六品)
    溫熱驗方
    驗方妙用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民國名醫臨證方藥論著選粹:紹派傷寒何廉臣方藥論著選》:
    發者,發汗。有大汗、微汗之殊,亦有辛溫、辛潤之異。但其作用隻有二:
    一為行氣發汗劑,其藥皆能輕宣肺氣,激刺汗腺之神經,感動皮膚,放松毛竅,令發汗較平時更多,以減身肉之熱度。洄溪老人曰:六淫之邪,暑、燥、火固屬乎熱,即風、寒、濕亦變為熱。故外感總以散熱為首要。所以先期此法,非但風寒、風濕、皮水等癥初起,無汗、惡寒、頭痛、身熱、面腫、胃脹、一身腫疼時,非服行氣發汗藥不為功;風溫、風熱、暑溫及溫熱證初起,身雖發熱而皮於汗少,或熱郁無汗,但背惡寒時,亦可酌用一二味輕清發汗藥,如木賊、橘紅或蔥白、豆豉等品,服之亦解散其熱。惟當溫熱證盛發時,其人不惡寒反惡熱,身灼熱,口大渴者,不宜遽服發汗劑,恐反助其熱,以耗氣津而燥血液,頓令病勢增重。餘則如皮膚病、肺病或腸病或水脹病等,亦有數種病以發汗為要法,其藥首推麻黃、薄荷,其次蔥白、木賊,而杏仁、橘紅不過為四味之臣藥,藉其佐君以奏功。試為比較其藥力:麻黃莖細,叢生,中空,直上,質輕,味薄,純得天輕揚之氣,故專主氣分,入胃後即上行人肺,開達周身上下之皮毛,故《本經》主中風、傷寒;原素主衛分風熱,而為行氣發汗之首要。薄荷細草叢生,不止一莖,味辛,氣香,質亦輕揚,既能四散皮毛,又能升散巔頂,故《本經》主賊風傷寒,金鼇主風熱上壅。但薄荷升散在味,故力稍遜;麻黃升散純在於氣,故力更峻。蔥白莖直中空,氣勝於味,主出汗、通陽。雖與麻黃之義同,然麻黃莖細,既像皮膚之毛空,又像肺之細氣管,善能輕揚肺氣,故《綱目》主肺風、痰嗽、冷哮、寒喘。蔥粗,既像鼻孔,故能通鼻塞,又像肺之大氣管,故又能通肺竅,疏達皮毛。故《本經》主中風面目腫、傷寒寒熱。然其味雖辛,究不及薄荷之辛竄芳香,故其力較遜。木賊草莖叢直上,中空有節,形似麻黃,其莖較粗,質輕,性溫,味甘淡微苦,故李時珍日:“與麻黃同形同性,故亦能解肌發汗。”但麻黃味微、性急、力猛,故《本經》主風寒濕證(《本經》訛作“瘟證”,今從《逢原》改正)。木賊草味淡苦,性和力緩,故《綱目》主升散風濕、火郁。總而言之,麻黃、薄荷為重性發汗藥,蔥白、木賊為輕性發汗藥,而其輕可去實則一也。故麻黃《本經》主發表出汗,除邪熱氣。薄荷《本經》主發汗、下氣。蔥白《本經》主出汗除邪,丹溪主發汗,至易。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在中醫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民國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它是古代中醫與現代中醫的轉折點。在此時期,由於西醫的強勢造訪,並攜著“科學”以高姿態來論;中醫除了以理論之,更注重的是以臨床實效來爭取話語權。因此,這一期造就了很多集理論與臨床於一體的中醫大家,如張錫純、丁甘仁、惲鐵樵等。他們的中醫學著作,除了闡明中醫學理,也大都具有較強的臨床指導作用。而在這些著作中,最能體現他們臨床經驗與學術精華的,則集中在他們對藥物應用與處方的闡釋方面。為了能夠更便於學習民國醫家的學術經驗,並將之用於臨床與研究,我們此次精選了民國時期有代表性的七位名醫:丁甘仁、張錫純、惲鐵樵、何廉臣、曹炳章、秦伯未、盧朋著,並將他們的藥學與方劑學著作彙編成冊,使讀者更易於把握他們的臨床經驗與學術要點。通過方藥互參,更便於臨床醫生將前輩們的經驗轉化到實踐應用中,這對於傳承民國中醫學術和發揚中醫的臨床實用性都將起到良好作用。
    此次的方藥選集囊括了中醫方藥學著作的諸多層面,例如在方劑著作方面,不但有醫家們的處方經驗集,還有方劑學的教材講義、方劑的科普通俗讀物、膏方集、中成藥手冊等。所選的著作也均是方藥學中該方向的代表性著作,如盧朋著的《方劑學講義》,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方劑學教材;秦伯未的《膏方大全》,在當時的膏方著作中幾乎無出其右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編校中,曹炳章的《規定藥品考正》與《經驗隨錄方》,繫由曹氏的手稿首次整理問梓,彌足珍貴。因時間與水平有限,還望讀者們對此次編校的不足予以指正。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