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寒金匱35):訂正醫聖全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718-1040
    【優惠價】
    449-650
    【作者】 李纘文周毅萍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25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253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96704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0
    字數:181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李纘文,周毅萍


        
        
    "

    內容簡介

    《訂正醫聖全集〉由清代醫家李纘文著,又名《訂正仲景傷寒論釋義》《保壽經》,成書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寒金匱35):訂正醫聖全集》以《醫宗金鋻·訂正仲景全書》為藍本,對《傷寒論》《金匱要略》進行了闡發。光緒十九年(1893)再版時增補《保壽經針線拾遺》,以病證為針,仲景方藥及自己的臨證心得為線,在病證後附上治療方法。其中自己親驗之法,以“親”注明,未驗之法以“待”標出,供臨床借鋻。
    《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傷寒金匱35):訂正醫聖全集》本次整理以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為底本。

    內頁插圖

    目錄

    訂正伸景傷寒論釋義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篇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篇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篇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全篇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全篇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全篇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全篇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全篇
    辨合病並病脈證並治篇
    辨差後勞復食復陰陽易病脈並治篇
    辨壞病脈證並治篇
    辨伏氣溫病脈證並治篇
    辨痙濕喝病脈證並治篇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篇
    辨可汗病脈證篇
    辨不可汗病脈證篇
    辨可吐病脈證篇
    辨可下病脈證篇
    辨不可下病脈證篇
    平脈法
    辨脈法
    訂正伸景金匱要略釋義
    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五髒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二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消渴小便數不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六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第十七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一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雜療救卒死方第二十三
    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
    果實菜谷禁忌並治第二十五
    保壽經針線拾遺
    自述
    凡例
    勿藥有喜
    拾遺

    拾遺
    皮肉毛發須眉
    拾遺
    頭額眩冒
    拾遺
    面痣靨
    拾遺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中醫藥古籍是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醫學傳承數千年的知識寶庫,凝聚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法、生命理論和醫療經驗,不僅對於傳承中醫學術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更是現代中醫藥科技創新和學術進步的源頭和根基。保護和利用好中醫藥古籍,是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醫學術的必由之路,事關中醫藥事業發展全局。
    1949年以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開展了繫統的中醫藥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在北京成立,負責指導全國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召開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會議,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規劃(1982-1990)》,衛生部先後下達了兩批200餘種中醫古籍整理任務,掀起了中醫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對中醫文化與學術的弘揚、傳承和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進一步加強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2009年《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開展中醫藥古籍普查登記,建立綜合信息數據庫和珍貴古籍名錄,加強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強調繼承與創新並重,推動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
    2003-2010年,國家財政多次立項支持中國中醫科學院開展針對性中醫藥古籍搶救保護工作,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設立全國唯一的行業古籍保護中心,影印搶救瀕危珍本、孤本中醫古籍1640餘種;整理發布《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遴選351種孤本收入《中醫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開展了海外中醫古籍目錄調研和孤本回歸工作,收集了11個國家和2個地區137個圖書館的240餘種書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醫古籍現狀,確定國內失傳的中醫藥古籍共有220種,復制出版海外所藏中醫藥古籍133種。2010年,國家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立“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資助整理400餘種中醫藥古籍,並著眼於加強中醫藥古籍保護和研究機構建設,培養中醫古籍整理研究的後備人纔,全面提高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
    在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成立了中醫藥古籍保護和利用專家組和項目辦公室,專家組負責項目指導、咨詢、質量把關,項目辦公室負責實施過程的統籌協調。專家組成員對古籍整理研究具有豐富的經驗,有的專家從事古籍整理研究長達70餘年,深知中醫藥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艱巨性與復雜性,履行職責認真務實。專家組從書目確定、版本選擇、點校、注釋等各方面,為項目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專業指導。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