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醫學概論(供中藥學、藥學、管理學、護理學等專業用)/全國中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673-976
    【優惠價】
    421-610
    【作者】 儲全根胡志希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36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33699
    版次:1

    商品編碼:12498182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0
    字數:586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儲全根,胡志希


        
        
    "

    內容簡介

    《中醫學概論(供中藥學、藥學、管理學、護理學等專業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共分上下兩篇,上篇包括緒論、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中醫學的生理觀、中醫學的病理觀、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中醫常用的辨證方法、養生和防治原則,下篇包括中藥基本知識、方劑基本知識、針灸推拿基本知識。

    作者簡介

    儲全根,男,1962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安徽中醫藥大學教授、教務處處長,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常務理事、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教學管理研究會理事、安徽省養生保健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中醫藥學會臨床教學專業委員會主委等職。
    胡志希,男,1963年出生,博士研究生,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學術帶頭人、***精品課程中醫診斷學負責人,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兼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儀器設備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等職。

    目錄

    上篇
    緒論
    第一節 中醫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中醫學理論體繫的形成
    二、中醫學理論體繫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中醫學理論體繫的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第三節 中醫學的主要思維特點
    一、取像思維
    二、整體思維
    三、中和思維
    第一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概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第二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第二章 中醫學的生理觀
    第一節 藏像
    一、五髒
    二、六腑
    三、奇恆之腑
    四、髒腑之間的關繫
    第二節 氣血津液
    一、氣
    二、血
    三、津液
    四、氣、血、津液的相互關繫
    第三節 經絡
    一、經絡繫統的組成
    二、十二經脈
    三、奇經八脈
    四、經別、絡脈、經筋、皮部
    五、經絡的作用
    六、經絡學說的應用
    第四節 體質
    一、體質的構成
    二、體質的特點
    三、體質的影響因素
    四、體質的分類
    五、體質學說的應用
    第三章 中醫學的病理觀
    第一節 病因
    一、外感病因
    二、內傷病因
    三、病理產物性病因
    四、其他病因
    第二節 病機
    一、發病
    二、基本病機
    第四章 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
    第一節 望診
    第五章 中醫常用的辨證方法
    第六章 養生、預防和治則
    ……

    下篇

    附錄一 中藥索引
    附錄二 方劑索引

    主要參考書目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中醫學概論(供中藥學、藥學、管理學、護理學等專業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2.主通降指胃氣宜保持通暢下降的運動趨勢。胃能通降濁氣。飲食物經過胃的受納、腐熟,要靠胃的通降作用下降到小腸、大腸,並在下行過程中被消化吸收,最終將水谷糟粕排出體外。因此,胃的通降作用也包括小腸將食物殘渣下輸大腸及大腸傳化糟粕的功能。若胃失和降,可見脕腹脹滿或疼痛、口臭、大便秘結等癥;若胃氣不降,甚則上逆,可見惡心、嘔吐、噯腐吞酸、呃逆等癥。
    (三)小腸
    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回腸,位於腹部,其上口與胃在幽門相接,下口與大腸在闌門相連。小腸與心通過經脈屬絡,互為表裡。小腸的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泌別清濁。
    1.主受盛化物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即消化、轉化飲食物。小腸受盛化物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指小腸接受由胃下傳的食糜而盛納之,即受盛作用;二指食糜在小腸內必須停留一定時間,進一步消化,化為精微和糟粕兩部分,即化物作用。故《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受盛化物功能失調,可表現為腹脹、腹痛、腹瀉等。
    2.泌別清濁泌即分泌,別即分別。清指水谷之精微。濁指食物之糟粕。泌別清濁指小腸在對食糜進行充分消化吸收的同時,將食糜區分為清濁兩部分。清者,即水谷精微,由小腸吸收,經脾氣的轉輸作用輸布全身;濁者,即食物殘渣和部分水液,經小腸傳送到大腸。食物殘渣下降到大腸,形成糞便排出體外,而多餘的水液則可氣化生成尿液排出體外。由於小腸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時,還吸收了大量的水分,故有“小腸主液”之說。小腸泌別清濁功能正常,水液和糟粕各行其道,二便正常。若泌別清濁功能失常,清濁不分,就會導致水谷混雜,出現便溏洩瀉。臨床治療洩瀉初期,可采用“利小便所以實大便”的方法。
    (四)大腸
    大腸位於腹中,其上口在闌門處接小腸,其下端連肛門。大腸與肺通過經脈屬絡,互為表裡。大腸的生理功能是傳化糟粕,吸收津液。
    1.傳化糟粕指大腸接受由小腸下傳的食物殘渣,吸收其中多餘的水液,從而使糟粕燥化,形成糞便,經肛門有節制地排出體外的功能。故《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的傳化糟粕功能,是胃氣降濁功能的延伸,同時也與肺氣的肅降、脾氣的運化、腎氣的蒸化和固攝作用有關。大腸傳化糟粕功能失常,常見便秘或洩瀉。
    2.吸收津液指大腸在傳導糟粕的同時,還具有吸收水液、參與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功能。因吸收的是含精微物質等溶質非常少的“津”,故說“大腸主津”。若大腸主津功能失常,剩餘水液不能吸收,水與糟粕俱下,則出現腹瀉;若大腸有熱,灼傷津液,腸道失潤,又會出現腸燥便秘。
    (五)膀胱
    膀胱位於下腹部。膀胱與腎通過經脈屬絡,互為表裡。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貯存津液和排洩尿液。
    1.貯存津液指膀胱具有貯存和內藏津液的功能。人體的津液,通過肺、脾、腎等髒的共同作用,布散周身,發揮滋潤濡養作用,代謝後形成的水液下歸於膀胱。在腎的氣化作用下,升清降濁,清者被人體再吸收利用,濁者變成尿液,由膀胱貯存。
    2.排洩尿液指膀胱具有排洩尿液的功能。在腎氣和膀胱之氣的協調作用下,膀胱開闔有度,尿液適時有度排出體外。《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的貯尿排尿功能,賴於腎氣及膀胱之氣的推動和固攝。若腎氣和膀胱之氣作用失常,膀胱開闔失權,可出現小便不利或癃閉或遺尿、小便餘瀝,甚或小便失禁。若濕熱蘊結膀胱,則見尿頻、尿急、小便赤澀疼痛等癥。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於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纔培養改革的意見》,適應新形勢下我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中醫藥人纔培.養的需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材建設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教材辦”)、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下,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規劃教材專家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總結全國中醫藥行業歷版教材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建設的經驗,制定了“‘十三五’中醫藥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醫藥行業本科規劃教材建設工作總體方案”,全面組織和規劃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鋻於由全國中醫藥行業主管部門主持編寫的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為體現其繫統性和傳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國中醫藥教育史上稱為第十版。
    本套教材規劃過程中,教材辦認真聽取了教育部中醫學、中藥學等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相關專家的意見,結合中醫藥教育教學一線教師的反饋意見,加強頂層設計和組織管理,在新世紀以來三版優秀教材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正本清源,突出中醫藥特色,弘揚中醫藥優勢,優化知識結構,做好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銜接”的建設目標,旨在適應新時期中醫藥教育事業發展和教學手段變革的需要,彰顯現代中醫藥教育理念,在繼承中創新,在發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醫藥教育教學規律的經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設過程中,教材辦還聘請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三個專業德高望重的專家組成編審專家組,請他們參與主編確定,列席編寫會議和定稿會議,對編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參加教材間內容統籌、審讀稿件等。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