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朱丹溪醫學全書·名醫全書大成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市場價】
    1876-2720
    【優惠價】
    1173-1700
    【作者】 胡國臣田思勝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30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9787513223065
    版次:1

    商品編碼:12612886
    品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名醫全書大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06
    字數:847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胡國臣,田思勝


        
        
    "

    內容簡介

    朱震亨,字彥修,因世居丹溪,故人稱朱丹溪,或尊稱為丹溪翁。1281年,卒於118年一至正18代婺州義烏(今浙江省義烏縣)四大醫學家之一,倡導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創陰虛相火病機學說,善用滋陰降火的方藥,為“滋陰派”的創始人。
    朱震亨自幼好學,初習舉子業。奮發學醫,並深入研究《素問》、《難經》等古典醫籍。五年便能臨證,為了進一步提高醫術,他外出浙江,走吳中、抵南徐、達建業,以訪求名師,在他四十四歲時又跟隨羅知悌學醫。羅是當時名醫,世稱太無先生,其學得劉完素之再傳,旁通張從正、李杲二家學說。丹溪盡得其學,並有機會吸收三家學說之長,融會自己的心得,提出獨到的學術見解,自成一派。
    丹溪一生,著述頗多,後其弟子門人亦多有整理者。據有關文獻記載,具名丹溪所撰的醫籍達二十餘種,但由於年代久遠,部分著作如《外科精要發揮》(據《醫籍考》:佚)、《傷寒論辨》(據《浙江醫籍考》:佚)、《宋論》(成書於1356年,未見)、《風水問答》(成書於1354年,未見)等均已散失。即使現存著作中情況亦十分復雜,有丹溪本人所撰,如《格致餘論》、《局方發揮》、《本草衍義補遺》等;有的為其門人、私淑者整理編纂如《丹溪心法》、《丹溪手鏡》、《丹溪先生金匱鉤玄》、《丹溪治法心要》、《脈因證治》等;有的則是托名丹溪偽作,如《丹溪秘傳要訣》、《丹溪心法附餘》(為方廣撰)、《丹溪纂要》(實為盧和撰)、《丹溪心要》(為趙應春校)、《丹溪要刪》(為適適道人校)、《丹溪醫案》、《丹溪藥要》(為趙良仁撰)、《丹溪摘玄》(不著撰人)、《丹溪心法類纂》、《丹溪衣缽》等;有錯題為丹溪著者,如《產寶百問》、《脈訣指掌病式圖說》、《醫學發明》、《活法機要》、《幼科全書》、《胎產秘書》;另外,還有隻見書目,未見流傳而書名冠以“丹溪”的若干部。
    鋻於此,我們收集整理丹溪本人及其門人、私淑者,能夠反映丹溪學術思想的醫著八種,編纂成《朱丹溪醫學全書》,並對其學術思想進行深入研究,旨在繫統全面地反映丹溪的學術成就和臨床經驗。

    作者簡介

    田思勝, 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多年來一直主要從事中醫臨床的研究、中醫文獻的研究。

    目錄

    格致餘論
    局方發揮
    本草衍義補遺
    丹溪心法
    丹溪手鏡
    丹溪治法心要
    金匱鉤玄
    脈因證治
    朱丹溪學術思想研究
    朱丹溪醫著研究論文題錄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朱丹溪醫學全書·名醫全書大成》:
    鼓脹論
    心肺,陽也,居上;肝腎,陰也,居下;脾居中亦陰也,屬土。經曰:飲食人胃①,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為無病之人。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不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故陽自升,陰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於斯時也,清濁相混,隧②道壅塞,氣化濁血瘀郁而為熱,熱留而久,氣化成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經日鼓脹是也。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侶於鼓,其病膠固,難以治療,又名日蠱,若蟲侵蝕,有益之義。驗之治法,理宜補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慮。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卻鹽味以防助邪,斷妄想以保母氣,無有不安。醫不察病起於虛,急於作效,炫能希賞。病者苦於脹急,喜行利藥,以求一時之快。不知寬得一日半日,其腫愈甚,病邪甚矣,真氣傷矣,去死不遠。古方惟禹餘糧丸,又名石中黃丸,又名紫金丸,制肝補脾,殊為切當,亦須隨證,亦須順時,加減用之。餘友俞仁叔,儒而醫,連得家難,年五十得此疾,自制禹餘糧丸服之。予診其脈,弦澀而數緊③日:此丸新制,鍛④煉之火邪尚存,溫熱之藥太多,宜自加減,不可執方。俞笑日:今人不及古人,此方不可加減。服之一月,口鼻見血色,骨立而死。
    又楊兄年近五十,性嗜好酒,病瘧半年,患脹病,自察必死,來求治。診其脈,弦而澀,重則大,瘧未愈,手足瘦而腹大,如蜘蛛狀。予教以參、術為君,當歸、川芎、芍藥為臣,黃連、陳皮、茯苓、厚樸為佐,生甘草些少,作濃湯飲之,一日定三次,彼亦嚴守戒忌。一月後,瘧因汗而愈;又半年,小便長而脹愈。中間雖稍有加減,大意隻是補氣行濕。
    又陳氏年四十餘,性嗜酒,大便時見血,於春間患脹,色黑而腹大,其形如鬼。診其脈,數而澀,重似弱,予以四物湯加黃連、黃芩、木通、白術、陳皮、厚樸、生甘草作湯與之,近一年而安。
    一補氣,一補血,餘藥大率相出入,皆獲安,以保天壽。或日:氣無補法,何子補氣而獲安,果有說以通之乎?予日:氣無補法,世俗之言也。以氣之為病,痞悶壅塞,似難於補,恐增病勢。不思正氣虛者,不能運行,邪滯所著而不出,所以為病。經日: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成病。苟或氣怯不用補法,氣何由行!或日:子之藥審則審矣,何效之遲也?病者久在床枕,必將厭子之迂而求速效者矣。予日:此病之起,或三五年,或十餘年,根深矣,勢篤矣,欲求速效,一自求禍耳。知王道者,能治此病也。或日:脹病將終不可與利藥耶?予日:灼知其不因於虛,受病亦淺,脾胃尚壯,積滯不痼,而又有可下之證,亦宜略與疏導,若授①張子和浚川散、禹功丸為例,行迅攻之策②,實所不敢。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名醫全書大成》是集4個朝代22位著名醫學家醫學著作而成的叢書。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中的鼎盛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繁榮,科學文化發展迅猛,中醫藥學也同時得到巨大的發展。在繼承古代醫學成就的基礎上,學術爭鳴,新的學派不斷湧現,使中醫藥學特別是在方劑學及臨床各科都有長足的發展,為後世中醫藥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做出了巨大貢獻。
    時期是繼承與發揚中醫藥學的最佳時期,呈現出一派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的空前學術繁榮景像。學術的爭鳴,學派的創立,有力地推動了中醫藥學的迅猛發展。一是傷寒學派:以研究張仲景的《傷寒論》為指歸,各自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進行研究和發揮。如唐代醫家孫思邈創制了“方證同條,比類相附”的研究方法,以揭示六經辨證的規律,更重視太陽病桂枝、麻黃、青龍三法的運用;朱肱重視經絡的作用,著《南陽活人書》,稱日:“治傷寒須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在。”其又重視病與證的鋻別診斷,同時強調脈與證合參以辨陰陽表裡;龐安時曾著《傷寒總病論》,強調鼕傷於寒殺厲之氣,即發病為傷寒,春發為溫病,夏發為暑病,長夏發為濕病,於八節可為中風,又強調人的體質強弱、宿病之寒熱、地域之高低南北、氣候季節等對傷寒發病與轉歸的影響;許叔微對《傷寒論》的八綱辨證最有研究,著有《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等;成無已是注解《傷寒論》的第一家,著有《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其注釋以經釋論,重視對傷寒癥狀的鋻別,其於定體、分形、析證、明理,頗有獨到見解。綜上諸家對傷寒學的研究,對外感熱病的辨證論治體繫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二是寒涼學派:以劉完素為代表強調“六氣皆能化火”,治病善用寒涼,促進了病機學說的發展,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醫方精要宣明論》《三消論》等,為攻邪派及養陰派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三是補土學派:是以李東垣為代表,師素的髒腑辨證學說,專注脾胃的研究,創立了著名的“脾胃內傷,百病由生”的理論,提出了升陽瀉火、甘溫除熱之法,創立了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等名方;其弟子王好古在其學術思想的基礎上又提出了陰證學說,羅天益又揭示了脾胃與其他四髒以及營衛津液的關繫,並重視三焦分治。這都豐富了中醫學的髒腑學說,推動了髒腑病機、辨證治療的發展。四是攻邪學派:以張子和為代表,強調邪留則正傷,邪去則正安之理,治病以攻擊病邪為首任,提出了汗、吐、下三法,充實和發展了中醫辨證論治體繫。五是滋陰學派:以朱丹溪為代表,強調“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論,治療以滋陰降火為主,強調保存陰氣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其“相火論”成為後來溫補學派諸家論命門之火的理論依據。
    方劑學在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官修民著紛紛面世,是方劑學發展史上內容最為豐富,觀點最為新穎,理論最為繫統的時期。尤其是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的巨著——《備急千金要方》凡三十卷,計233門,收載方劑約5300首,廣泛搜集和保存了前代醫家的大量方劑及當時流傳於民間的許多有效良方;而其後的《千金翼方》中又有不少補充,使許多名方得以流傳後世。宋代林億贊之為:“上極文字之初,下迄有隋之世,或經或方,無不采摭,集諸家之秘要,去眾說之所未至……厚德過於千金,遺法傳於百代。”還有唐代王燾所著的《外臺秘要》,凡四十卷,計1104門,其資料豐富,條理分明,方法嚴謹,體例統一,對所引用理論,以及6000餘首醫方等都一一注明原始出處和來源等,並注明校勘正誤,唐以前醫方賴《外臺秘要》得以保存者甚多。宋代則出現了國家官修的大型方書,有《太平聖惠方》,全書為一百卷,1670門,收方16834首,為現存的第一部國家官修的方書。還有《聖濟總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同時這一時期醫家方書輩出,有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載方1500餘首,按“三因”和病證歸類,強調了審證求因而施治。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一書中化裁和創制了許多治療小兒疾病的新方。嚴用和強調不能概以古方治今病,結合自己30餘年的臨床經驗將古人有效方劑總結而著成《濟生方》《濟生續方》,載方450首。許叔微的《普濟本事方》選方300餘四大家的學術思想更豐富了方劑學的內容,如劉完素創制具寒涼派特色的代表方劑桂苓甘露散等;張子和創制的具有攻下特點的代表方劑三聖散、禹功散等;李東垣創制的具有補土派特點的代表方劑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等;朱丹溪創制的具有滋陰派特色的代表方劑大補陰丸、虎潛丸等,至今仍是臨床醫生常用的治療方劑。總之,這一時期的方書為後世方劑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婦科學在唐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把婦產一門列入卷首,並強調婦科必須另立一科的必要性,其日:“婦人之別有方者,以其胎妊、生產、崩傷之異故也,是以婦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難療……所以別立方也。”並以540餘首方藥對求子、妊娠、產難、胞衣不出、月經、帶下、雜病等證候予以治療。同時對難產、產後護理也作了精闢論述。宋代產科已發展為在太醫局設置的九科中的獨立專科,同時婦產科專著不斷面世,尤其是陳自明的《婦人大全良方》,為當時婦產科的代表作。全書分8門,總260餘論,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