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說謊:公共與私人生活中的道德選擇 哈佛大學倫理學知名學者喬治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475-688
    【優惠價】
    297-430
    【作者】 希賽拉·博克胡萌琦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2898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28989
    版次:1

    商品編碼:13187179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2-06-01
    用紙:膠版紙

    代碼:52
    作者:希賽拉·博克,胡萌琦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哈佛大學倫理學知名學者

    喬治·奧威爾獎獲獎著作


    說謊,是人類社會中一種無所不在的行為,但卻很少被嚴肅地討論。說謊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錯的呢?本書試圖從哲學角度來回答這一問題,她不僅考察公共生活(政府、醫藥、法律、學術、新聞領域)中的欺騙,也考察私人生活(家庭和朋友圈)中的說謊行為。

    作為倫理學的經典著作,本書首先追溯說謊的歷史,並對這一行為整體進行哲學的辨析。然後逐個探討說謊的個別情況,以及人們為這些情況下的說謊找出的合理化理由,比如白色謊言、對病人說謊、父母對孩子說謊、對敵人說謊、為保護委托人或同僚而說謊;探究這些特殊境況下的謊言帶來的復雜的倫理難題,幫助大家清醒認識謊言,學會理解和處理不同處境下的說謊行為。


    內容簡介

    說謊,是人類社會中一種無所不在的行為,但卻很少被嚴肅地討論。說謊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錯的呢?本書作者試圖從哲學角度來回答這一問題,她不僅考察公共生活(醫藥、法律、學術、新聞領域)中的欺騙,也考察私人生活(家庭和朋友圈)中的說謊行為。

    本書首先追溯說謊的歷史,並對這一行為整體進行哲學的辨析。然後逐個探討說謊的個別情況,以及人們為這些情況下的說謊找出的合理化理由,比如白色謊言、對病人說謊、父母對孩子說謊、對敵人說謊、為保護委托人或同僚而說謊;探究這些特殊境況下的謊言帶來的復雜的倫理難題,幫助大家清醒認識謊言,學會理解和處理不同處境下的說謊行為。

    中文世界討論說謊問題的本文,多從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角度來切入。但說謊這種行為落到每個人的身上,在說謊的那一刻,在處理謊言後果的時候,都構成一個深刻的倫理問題,一個對與錯的問題,一個善與惡的問題,一個道德選擇問題。本書就從這個角度切入,為我們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倫理問題提供參照。


    作者簡介

    [瑞典] 西賽拉·博克(Sissela Bok),著名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哈佛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布蘭迪斯大學教授,現為哈佛人口與發展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著有《秘密:隱藏與揭露的倫理學》(Secrets: on the Ethics of Concealment and Revelation)、《和平的戰略:人類價值與戰爭威脅》(A Strategy for Peace: Human Values and the Threat of War)、《探究幸福:從亞裡士多德到腦科學》(Exploring Happiness: From Aristotle to Brain Science)。

    她曾獲得1991年的和平修道院良知勇氣獎。她的丈夫是哈佛前校長德裡克·博克(Derek Bok)。她的父母都是諾貝爾獎得主,母親是阿爾瓦·米達爾(Alva Myrdal),瑞典社會學家和政治家,198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父親是貢納爾·默達爾(Gunnar Myrdal)瑞典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家,1974年與弗裡德裡希·哈耶克一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目錄

    目錄

    致謝 / I

    1989 年版序 / III

    1999 年版序 / V

    引言 / 001

    第一章“全然的真相”可得嗎? / 009

    第二章真實性,欺騙和信任 / 023

    第三章永不說謊? / 039

    第四章權衡後果 / 055

    第五章白色謊言 / 065

    第六章借口 / 081

    第七章辯解 / 097

    第八章危機中的謊言 / 113

    第九章對騙子說謊 / 129

    第十章對敵人說謊 / 139

    第十一章為保護同行和客戶撒謊 / 151

    第十二章為公共利益撒謊 / 169

    第十三章帶有欺騙性的社會科學研究 / 185

    第十四章家長式謊言 / 205

    第十五章對病患和臨終者說謊 / 221

    第十六章結論 / 241

    附錄 / 249

    注釋 / 289

    參考文獻 / 318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近年來,隨著新聞裡層出不窮的謊言、騙局和掩飾,人們會很自然地懷疑是否欺騙正在整個社會愈演愈烈,並懷念起更誠信的舊時光。在越戰和水門事件的餘波中寫下《謊言》的我不得不承認,彼時錯綜復雜的欺騙與保密之網已被超越,盡管後果尚不明朗。估測謊言水平與估測身高體重完全是兩回事。鋻於從未被揭穿的謊言所占的比例,半真半假的灰色地帶,自我欺騙和偽善,再加上那些謊話連篇的人阻止探究其態度的動機,想對目前社會中層出不窮的欺騙做出評估絕非易事。

    但回顧過往,我們無疑可以更容易地看出欺騙水平的變化: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經歷了嚴重程度不同的政治腐敗、稅務欺詐、醫生和其他專業人士默許的謊話,以及人們私生活中接受的各種謊言。但不管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如何,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接觸到的謊言比以往多得多。無論政客或律師的“人均”說謊次數是否比以前更多,事實是,我們意識到的謊言更多了。雖然這些行業中過去也可能存在欺騙行為,但公眾不能像如今這樣實際觀察到。多虧了媒體的全球化,公眾如今可以在第一時間獲知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欺詐、腐敗,這些行為越是肮髒無恥、越是令人瞠目結舌,就越有“新聞價值”。

    就在不少大眾媒體將注意力過多地放在謠言、丑聞和欺詐行為上的同時,也有媒體關注了社會向更誠信、更負責的行為方式的轉變。例如,近幾十年來,社會上對危重病患和臨終者說謊的傳統做法有了很大的改變。除非病人確實能行使對自身狀況充分知情的權利,否則所謂按其心願而拒絕手術和延長生命措施的權利顯然隻是空談。類似的,人們在領養、婚外生育、宗教信仰、性取向問題上的態度也更加開放。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在性問題上撒謊是很自然的,因此也比其他謊言更合理。但隨著性虐待受害者的覺醒,以及艾滋病和其他性傳播疾病的肆虐,這個看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在美國政界,鋻於公眾對帶有欺騙性質的攻擊性廣告和抹黑戰術的反感,不少州政府建議公職競選人簽署協議,不使用含沙射影、虛假指控的手段。南非、薩爾瓦多、危地馬拉等國的真相委員會終於揭開了塵封數十載的關於刑訊、屠殺、“失蹤人口”和其他惡行的秘密。

    一方面是要求更大的誠信,另一方面則主張給予欺騙行為更廣泛的合法性,二者之間的張力始終存在。無論媒體站在哪一方的立場,對欺騙行為的片面關注勢必會讓人們覺得欺騙行為正愈演愈烈。但不管這種看法有多麼普遍,都不應阻撓扭轉現狀的努力。

    此外,我們更要注意,不應讓這種想法影響人們的立場,左右人們對生活中遇到的謊言的態度。無論欺騙行為是否會在社會裡越來越普遍,誠信與說謊間的道德衝突亙古未變,也始終挑戰著我們每個個體和群體。一個人在考慮想成為怎樣的人,希望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時,他真實的想法永遠是最重要的。

    從小到大,我們漸漸明白了什麼叫撒謊,什麼是受騙。我們開始意識到謊言能帶來的力量,也感受到撒謊比澄清容易得多。每個人都會犯此類錯誤,但選擇使用欺騙方式待人接物則是另一回事。人們在權衡謊言時最大的誤判就是在孤立的情境下估算利弊,如果覺得收益似乎大於成本,就會傾向於說謊。這種做法有可能讓他們對謊言給自身誠信和尊嚴造成的損害視而不見,並置他人於危險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尋求個體的道德選擇,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時期公眾對欺騙行徑的態度。在公眾眼中,它們是表率還是警誡,是令人興奮、值得模仿的例子,還是說謊者損人損己、危害脆弱的社會信任的反面典型?無論是哪種,這些例子本身就有一股力量。正如拉·羅什福科(LaRochefoucauld)所說,“沒有什麼能比榜樣更具感染力。大善大惡,都會給他人帶來同樣強烈的影響。”

    若有人問,我們能從如今的這些謊言案例中得到什麼教訓,那就是:對欺騙抑或誠實的道德選擇進行真誠的、清晰的公開辯論至關重要。就此而言,我沒有理由收回在第一版中表達的希望進行更多討論的願望。因為雖然有大量關於謊言的傳聞和指控,以及敷衍了事的花言巧語,但自我第一次寫下這個主題以來,也出現了可供嚴肅討論的資源和空間。

    20年前,我固然可以借鋻數世紀以來哲學家、神學家和其他人對謊言與真誠的倫理討論,但當時的同代思想家極少觸及這個主題。如果放在今天來寫這本書,我可以找出很多近期的、縝密的分析。道德理論課程重新開始關注這些問題,給出了高質量的文本和案例材料,一如幾個世紀前那樣。實踐道德或應用道德各領域的教學計劃,很多在我第一次寫作本書時尚不存在,如今則涉及了各行各業的欺騙行為。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已經探討了欺騙和背叛行為的制度成本。心理學家研究了欺騙的各種變體,以及從聲音或面部表情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的難度。神經科學的進步則令人們對自我欺騙、記憶扭曲和喪失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我很慶幸,在過去幾十年中,能把當代人對誠實與欺騙的這些更廣泛、往往也更深入的討論納入到自己的寫作中。我的結論依舊是我在《說謊》的最後幾句裡所說的:“信任和誠實是無價之寶,但打破容易重建難。唯有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它們纔能茁壯成長。”

    話雖如此,如果是今天來寫這本書,我仍會希望增加一些話題,以更好地闡述人們說謊時的動機,以及相關的論點和定義。第一個話題是“虛構”(confabulation)——這是一個精神病學術語,近期纔進入人們的視野,故而很多主流辭典尚未收錄。這個詞曾有扎堆聊天的意思,但現在用來指稱因患阿爾茨海默病或其他精神、神經類疾病而造成腦損傷的人所講的故事。這些人可能會泰然自若地為自己的生活編造一些虛假的故事,且堅信自己所言千真萬確。因此,不能認為他們在說謊或進行任何形式的欺騙。但同時,由於他們的陳述明顯背離事實,因此他們的故事也談不上任何真實性。這個例子表明,就誠實與欺騙而言,單考慮陳述者的意圖並不能完全概括不同選擇的道德層面。有一大類陳述,言說者並無欺騙意圖,但從中卻絕對無法引出真誠的交流。在討論這一類陳述時,還必須考慮除欺騙意圖之外所有可能使交流失真的因素。當人們信以為真地表述虛假信息時,可能是因為疲憊、差錯、不了解情況、詞不達意、神志不清或被他人蒙蔽,但隻要他們並非有意誤導任何人,其行為就不能算欺騙。他們的陳述可能不實,但沒有故意說假話。如果信息的傳遞經過了中間媒介,比如通過流言八卦或媒體,則可能會進一步被扭曲。同樣,在接收端,類似的原因以及諸如聽力障礙等其他因素也會造成影響,結果,在信息發出者和傳遞者並無過錯的情況下,接收者卻最終受騙。

    第二個概念是病理性或強迫性說謊。病理性說謊之於其他各種類型的說謊,就像盜竊癖之於偷竊。這種病理性說謊最極端的形式叫作“幻想性謊言癖”(Pseudologiafantastica),“說謊者會講述現在和過去生活中的故事”5。考量是否可以說謊的道德選擇時,也必須考慮到這種強迫性案例,以及該病癥對一個人生活的控制。為此,我希望解釋一下先前關於一個謊言何以往往帶出更多謊言,以及一個謊言“需要用另一個謊言去掩蓋,否則就會穿幫”的觀點。

    第三個概念,“欺騙的喜悅”,解釋了欺騙的一繫列愉悅的動機,包括說謊行為可能帶來的興奮、誘惑和挑戰。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PaulEkman)認為,這個術語指的是說謊能夠帶來的所有積極感受,從誤導朋友上當引發的快感,到冒著在外人看來毫無必要的被揭穿的風險說謊而獲得的興奮感。“無論是預見到挑戰,還是在說謊的那一刻,甚至還不能確定是否有人相信時,說謊者都會感到興奮。隨後,說謊者會體會到一種如釋重負的快感,會為自己的成功而驕傲,或者對受騙者產生一種沾沾自喜的蔑視。”

    第四個概念叫“事實傾銷”(truth-dumping),它有助於駁斥對說實話和說謊的簡單化論證。這個概念是由精神病學家威爾·蓋林(WillGaylin)提出的,指出了冷冰冰的、不必要的或無情的真話可能造成的傷害。7那些劈頭蓋臉責罵孩子的父母,板著臉數落對方缺點的配偶,用殘酷的消息令毫無心理準備的病人震驚不已的唐突的醫護人員,他們說的可能都是實話,但卻違背了尊重、關心他人的基本標準。主張對說謊行為應該更寬容的人們有時會問,如果我們一直說真話,隻說真話,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審慎而明智的謊言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假設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隻有兩種選擇:要麼撒謊,要麼不停地、毫無保留地說真話。

    然而這個假設過於干癟,沒有留下任何自由裁量的餘地,沒有考慮到人們在人際交往中辨別何為傷害的能力。8學會像對待成人那樣尊重兒童,從某種意義而言就是要學會各種既真誠又不“傾銷事實”的處事方法。然而,這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如何定義謊言的問題。對此,我也想在二十年前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9人們似乎經常在某人是否就某件事說謊的問題上意見不一。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對說謊的定義大相徑庭,而且往往缺乏公開討論,因此無法進行比較和批判性地審視。我把謊言定義為“任何故意陳述出的欺騙性信息”,從屬於故意以作為或不作為、陳述或不陳述的方式誤導他人的欺騙行為的範疇。我將這個定義與其他人的定義進行了比較,相比之下,有些更寬泛,有些更狹義。我認為,無論哪種都未嘗不可,“隻要人們保有對故意誤導言論進行道德評價的特權,不管這些言論是否屬於謊言的範疇”。但有一個定義,我隻在腳注中提到,卻很常見。這個定義非常寬泛,甚至將所有欺騙,無論是否涉及任何形式的陳述,一概視為謊言。於是,我們屢屢在媒體上看到驚人的說法,稱一般人每天要說十次、二十次、一百次謊話。鋻於不少人一天中很少說話,更不用說有意誤導他人,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呢?我查證了這些所謂謊言的內容,結果意識到,原來被歸入謊言的遠不止陳述,還包括一切帶有誤導性的手勢或表情,甚至沉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引言


    為了推遲真相可能帶來的恐懼與焦慮,醫生是否該對瀕死的病人撒謊?為了讓學生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得到更好的機會,教師是否該誇大學生的優點?養父母是否該向孩子隱瞞其被領養的事實?為了研究在診斷及治療過程中的種族和性別歧視問題,社會學家是否可以讓調查人員假裝成病患?為了避免急需的福利法案遭否決,政府律師是否該對議會做出不實陳述?為了獲取信息、披露腐敗事件,記者能否對知情者撒謊?


    面對這些選項,我們會有不同的認知。但在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下,無論是說謊、閃爍其詞、保持沉默、還是道明真相,往往都要做出艱難的抉擇。說艱難,是因為所謂欺騙,其實有很多種形式,程度可以不同,目的和結果也大相徑庭。此外,我們也知道,在家庭、社會和工作中,無論說與不說,在真相和謊言的背後,都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各種問題,這使得選擇愈發困難。說謊與否,界限難分,一以貫之的原則更不可求。


    我和所有人一樣,都曾在生活中為這些問題煩惱。除此之外,我還在教授應用倫理學的職業生涯裡遇到過這些問題。我曾有機會與護士、醫生、律師、公務員和其他很多人探討工作上遇到的特殊道德困境。在準備撰寫關於安慰劑治療的文章期間,我第一次仔細考察了與職業相關的真相和謊言問題。面對林林總總的觀點,我的困惑越來越多:不少醫生談到此類欺騙行為時都顯得漫不經心,常常表現出一種居高臨下、開玩笑的態度;而與此同時,患者在得知自己被欺騙後往往會有強烈的受傷害感,不再信任醫生。


    我發現,這種差異還以一種奇怪的形態普遍存在於醫學界。對於病患而言,醫學專家的坦誠勝過一切。然而,無論是醫學誓言還是倫理條款,卻隻字不提應對病人如實相告,且在醫學教學中也常常有意無意地忽視這一點。


    隨著研究範圍的擴展,我開始意識到,其他不少專業領域中也存在類似的反差。在法律界、新聞界、政界和社會學領域,但凡規則制定者能找到理由,欺騙就變得冠冕堂皇。政府官員和參選人若是認為民眾無法理解事實真相,且自己能從謊言中全身而退,多半會行欺騙之舉。社會學家以學術價值為由縱容帶有欺騙性質的實驗。律師在法庭上玩弄真相以維護客戶的利益。銷售界、廣告界和各種宣傳領域的從業人員會為了達成目標而誤導公眾和競爭對手。為了替昔日的患者保密或令其免服兵役,精神科醫生不惜歪曲事實。記者、警察和所謂的情報探員則常常為了獲取信息毫不猶豫地撒謊。


    然而,專業人士這種漫不經心的做法完全沒有顧及那些被迫承受謊言影響的人們的感受。對於後者,面對生活中的重要選擇卻得不到真實信息,束手無策,所謂的自主權又從何談起。


    法規和關於職業倫理的文書幾乎提供不了任何幫助。不少專業領域,比如經濟學,根本沒有相關的道德規範。而現有的法規也未明文規定何種欺騙是正當的、何為不當。


    事實上,說謊的動因對大多數人而言司空見慣。沒有多少人會停下來仔細審視眼前的選擇,而現有的欺騙行徑和競爭壓力也令人們很難不隨波逐流。人們得不到相關指導,學校裡和職場上也不鼓勵人們深入辨析。


    有鋻於欺騙行為層出不窮,有鋻於我們在這個話題上缺乏真正的討論,我覺得,公眾近來對美國政府、律師、銀行家、商人和醫生的信心嚴重下滑與此不無關繫。1960年,很多美國人得知艾森豪威爾總統在U2偵察機和飛行員迫降蘇聯事件上撒謊後大為震驚。但僅僅15年之後,經歷了越戰和水門事件的打擊,一次全國範圍的民意調查中有69%的受訪者認為,“過去10年裡,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一直在對民眾撒謊”。


    喪失民眾信任的遠不止政府領導人。從1966年到1976年,對大型醫療機構負責人保有信心的公眾比例由73%降至42%;對大公司負責人的信任比例由55%降至16%;對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的信任比例由24%(1973年)降至12%;對廣告公司的信任比例則由21%降至7%。


    對普遍存在的職業欺詐的擔憂並不是民眾信心喪失的唯一原因,但肯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我相信,無論是出於個人選擇,還是為了或鼓勵或遏制欺騙行為的社會決策,我們都應把說真話的問題討論清楚,必須審視實施欺騙的動因。有些時候,或許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去說謊,那麼究竟是何時呢?在大多數情況下,說謊並不具備合理性,這又是為什麼呢?單純地描述是不夠的。選擇,意味著要有標準。比方說,對瀕死之人,該撒謊還是道出真相?哪一個纔是更好的選擇?這樣的選擇是基於怎樣的境況,出於怎樣的考量?能夠支撐或否定這些理由的依據又是什麼?


    既然我接受過哲學訓練,在回答上述問題並提供必要的分析時就很自然地會去尋求道德哲學家的幫助,因為標準、行為、目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制度的選擇,都是道德哲學的基本關注點。那麼,有沒有某種道德理論能夠幫助我們擺脫說真話與撒謊的兩難呢?


    我再次驚訝地發現,可供借鋻的屈指可數。事實上,相比於其他道德選擇,形形色色的欺騙行為盡管更常見、更惱人,卻極少得到當代人的關注。20世紀道德哲學領域的幾大巨著雖在其他方面頗具洞見,於本話題卻三緘其口。八卷本的《哲學百科全書》(EncyclopediaofPhilosophy)索引中,竟然沒有一條提及謊言或欺騙,更不用說花上一整篇文章去探討這些問題了。4即便回溯幾個世紀,關於此類問題的零星討論也隻是寥寥數筆,簡短生硬。至於其他學科的著作,比如心理學或政治學作品,則往往采用純粹描述性的或策略性的方式來處理。


    說真話的困境比比皆是,卻為何鮮有分析?想要完全理解個中緣由並非易事。哲學家與應用型領域間的鴻溝是原因之一。與其他學科一樣,哲學的專業化也產生了其自身的術語、理論和學術壁壘,既阻擋了門外漢,也限制了圈內人。此外,要討論何為謊言,就必須先考察何為真理、何為謬誤,而不少哲學家對於真理的認識尚存分歧,這就迫使他們不得不提出更大的預設。試問,倘若連“真理”為何都不清楚,討論又該從何談起呢?再者,倫理學主要關注的是意義和理論,與具體而微的道德選擇相去甚遠。


    因此,我常常不得不回溯到古典時期和中世紀,以便更直接地把握本書的核心問題:當我們為說謊還是說實話而猶豫不決時,該如何做出實際選擇?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選擇?出於保護政治難民的目的,是否可以做偽證?或者,是否該為了免受迫害而假裝信奉自己痛恨的神明?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度在神學家和哲學家中引發了激烈的爭論。昔日的辯詞或已殘缺不全,支離破碎,但依然鮮活,時常給我啟發。


    如今有些人對斯多噶學派、穆斯林神秘主義者、早期基督教教父或拉比們極深研幾、析毫剖芒的熱情嗤之以鼻。然而,傳統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沒有這些基礎工作,進一步地細分就會進退失據。


    眼下,我們恰應重啟這場辯論,釐清真相與謊言的界限,力圖找出一條詳盡的解決之道,以檢驗所有看似合理的撒謊動因,從個體與社會兩方面來考察這些理由能否站得住腳。同時,這場討論切不可脫離生活實際。因此,我試著從文學、私人生活和工作中尋找樣本。當然,這隻是樣例,類似的例子我們還能舉出很多。掛一漏萬固然難免,但這些例子或可說明謊言的幾種主要類型、不同形式以及說謊的理由。此外,若干行業案例間的比照也有助於我們擺脫狹隘的專業或個人視角。


    要達成這些目標,最好的方法是暫且擱置閃爍其詞或遮遮掩掩等欺騙形式,著重拿說真話和赤裸裸地撒謊做比較。倘若我們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實質性的謊言辨析清楚,面對更廣義的欺騙問題時也會相對輕松一些。


    本書的主要任務既不是編訂一份謊言和劣跡黑名單,也不是重復每天報紙披露的上層黑幕。相反,我想關注的是更令人煩惱的日常困境,而身陷其中的芸芸眾生,或是以為人微言輕、惡小不足慮,或是覺得說謊可以保護他人、造福社會。我們要仔細審視,不是審視那些顯而易見的不合理境況,而是審視那些在不少人看來是出於善意、因而似乎合情合理的謊言。


    本書的第一至四章闡釋了謊言的本質、謊言如何影響人們的選擇,以及評價謊言的方法。第五章分析了善意的謊言,並以此說明前述方法的不足。第六章和第七章具體討論了在何種情況下人們更容易為謊言開脫,是否有些謊言真的具備正當理由。第八章到第十五章進一步詳細分析了幾類通常被人們視為合理的謊言,比如,在戰爭中撒謊,對孩童撒謊,出於保守機密或進行調查研究而撒謊。


    如果我能夠借此說明上述主流做法均對所有人造成了損害,那麼接下來最重要的問題就在於:無論是從社會還是從個體角度而言,我們還有其他選擇嗎?該如何改變?需要怎樣的制度層面和個人層面的激勵?如何纔能讓潛在的說謊者知難而退?我在結論部分提出了這些問題,但也隻是拋磚引玉而已。我知道,我所設想的替代選項大抵隻適用於強制性較低的社會。但我希望,對說真話問題的研究亦能暴露出存在於家庭、機構和社會中的強制與欺騙關繫。


    本書隻是我個人的嘗試,旨在縮小道德哲學家和面臨實際道德選擇的人們之間的距離,並未試圖得出最終結論。在此,謹奉上我所采用的方法、自覺有益的工作和尚不成熟的結果,誠邀諸君探討。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