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植物的智慧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作者】 馬煒梁壽海洋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154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15439
    版次:1

    商品編碼:13072506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01-01
    用紙:特種紙

    頁數:480
    字數:443000

    作者:馬煒梁,壽海洋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學科融通的大視野。本書結合植物分類學、生態學、環境生物學、行為學等學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通過豐富多樣的案例證實並豐富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揭示了“看似無解的植物進化之謎,是對植物演化研究的新貢獻”(王文采院士推薦語),“適合對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有好奇心的博物愛好者閱讀,對專攻植物學某一方面而對其他方面稍感陌生的內行專家也是有價值的”(北大胡適宜教授推薦語)。
    2.放下身段做科普的示範之作。作者拋棄了晦澀的理論體繫和慣用的“專業黑話”,純用通俗的語言,諄諄善誘地分析自己野外考察中的所見所聞,即便是普通讀者也能從中真切感受植物學家的問題意識與思維方法。
    3.圖片精美絕倫。作者不僅是一流的學者,也是出色的生態攝影家,他用創新的微距攝影技術拍攝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結構照片,有助於揭示形形色色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生存“策略”和奇異美感,從而教會讀者以植物學家的眼光“看”植物。
    4.紙本書與融媒體資源相互呼應。隨書附有作者精心準備的電子資源(十篇延伸性文章和三個植物小視頻),讀者掃碼即可欣賞。
    5.著名植物學家王文采院士和胡適宜教授傾情作序推薦。

    內容簡介

    被子植物來到地球一億多年,它們在適應多變環境的過程中逐漸生成了多種多樣的“智慧”,以至於演化出具有二十多萬種、一萬多個屬、四百多個科的豐富多彩的大群。著名植物學家馬煒梁教授近四十年來一直在尋求植物的生存“智慧”,他認為:植物雖然站在原地不動,不能位移,但確實可以主動去找尋異性;植物沒有神經繫統,但確實有接受刺激的反射弧,能夠很快地做出反應;當食葉昆蟲噬咬葉片後,植物能分泌一種物質招引昆蟲的天敵來保護自己;植物能設計出復雜的傳粉路線,讓昆蟲為它攜帶花粉;植物有利用環境的能力,能與動物協同進化……在這本趣味盎然、圖文並茂的科普著作裡,他結合植物分類學、生態學、環境生物學、行為學等學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以豐富的實例,結合精美絕倫的微距攝影圖片,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植物在演化進程中所形成的與根莖葉、花朵、果實與種子等相關的種種“智慧”,證實並豐富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本書是“放下身段做科普”的示範之作。學科融通的大視野、豐富多樣的案例、通俗曉暢的語言以及精美絕倫的圖片,有助於博物愛好者乃至植物學專業人士深度認知生命的奧秘,並真切感受植物學家的眼光與情懷、問題意識與思維方法。

    作者簡介

    馬煒梁,教授。曾任中國植物學會理事、國家教委面向21世紀師範教學改革指導委員會委員兼植物學科組組長、上海市植物學會副理事長、華東師大教學委員會委員及生物學繫副繫主任等職務。曾獲得“國家優秀獎”“高等師範院校教師獎一等獎”,榮獲“上海市高教精英”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現為《辭海》及《大辭海》分科主編,《生物學教學》雜志名譽主編。壽海洋,高級工程師,現就職於上海辰山植物園科普部,主要從事科普教育工作。發表學術論文、科普文章17篇,主(參)編著作13部。

    精彩書評

    《植物的“智慧”》內容極為精彩!被子植物來到地球一億多年了,到現在演化出二十多萬種、一萬數千個屬、四百多個科,沒點適應多變環境的能耐、本事,是不能成為現在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大群的。馬煒梁教授的這本新書表現了植物許多方面的本事,是對植物演化研究的新貢獻,可喜可賀!
    ——王文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這是一本科學性與趣味性統一的植物生態學科普著作。精美的圖片占據很大的篇幅,這些圖片讓讀者有如直接觀察到植物本身,尤其是作者用創新的微距攝影技術所拍攝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結構照片,對形形色色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生存、繁榮的巧妙“策略”的精確顯示,令人驚嘆和信服。
    ——胡適宜(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奇異植物、動物和植物的相依性等趣味性題材,加上生動又通俗的文字表達,引發讀者強烈的閱讀願望,例如節外生枝、藕斷絲連、陷阱式的豬籠草、葉上開花結果、構樹為何冒煙吐氣、植物的夜間活動、曇花一現等等,引人入勝,令人不願釋手。
    ——胡天喜(華東師大生命科學院教授)

    目錄

    《植物的“智慧”》目錄

    王文采院士序言 1
    胡適宜教授序言 1
    關於植物智慧的思考(代前言) 1

    第一篇植物的智慧隨處可見 1
    高寒山地植物的智慧 2
    干旱荒漠中植物的智慧 16
    紅樹林在海水中的智慧 27
    熱帶森林植物的求生智慧 34
    食蟲植物的捕蟲策略 42
    豬籠草能捉住青蛙、蝴蝶嗎? 65
    寄生植物——靠奪取其他植物的養料為生 70
    協同進化的傑出例證 79
    入侵植物 89
    馬兜鈴為小蠅巧設“禁閉室” 97
    黑花為何少見? 104
    晚上去看植物的夜態 111

    第二篇植物根莖葉的智慧 115
    粉葉羊蹄甲用彎鉤攀緣向上 116
    芭蕉的“假莖”是真的嗎? 119
    植物的自然克隆 121
    植物為何要吐水? 127
    世界最大的活生物體——北美紅杉 131
    植物體表毛被中的生存智慧 138
    舞草是怎樣跳舞的 142
    竹子淺談 147
    箭毒木 156

    第三篇植物開花的智慧 159
    “花外花”——非花冠花 161
    植物如何避免近親繁殖? 173
    丹參傳粉的智慧 185
    昆蟲為何被拍打了? 190
    三色堇傳粉的奧秘 195
    傳粉時花朵的主動行為 203
    扇脈杓蘭精心安排了傳粉的通道 208
    旱金蓮雄蕊為何七上八下? 213
    奇怪的蠟菊開花之謎 220
    桔梗花不可思議的動作 226
    再力花奇特的變異有利於食蟲還是傳粉? 233
    灰綠龍膽為何見陽光就開,一旦遮陰就關? 239
    青菜的飾變能力 242
    鴿子樹——第一批受保護的珍稀植物 244
    不開花也能傳粉的啟示 250
    構樹怎會冒煙吐氣? 258
    水中的傘兵——金魚藻傳粉 262
    苦草開花 265
    浮萍的傳粉 270
    沼生水馬齒的“自體授精”路線 274
    鶴望蘭的傳粉秘密 278
    馬利筋花粉的集團運送 283
    給花穿上“堅硬馬甲”的石竹 290
    植物的擬態 295
    胡蘿卜們的傳粉策略 298

    第四篇果實和種子的智慧 303
    一朵花能結幾個果,一個果能有多少顆種子? 304
    果實和種子的散布策略 319
    淡竹葉——犧牲多數,為了一個後代 340
    最奇特的果實結構——石榴、臍橙 349
    熱帶奇果——神秘果 353
    節外生枝和葉上開花 356
    隻有種子沒有果實的被子植物存在嗎? 360
    大針茅自動播種到土壤深處的智慧 365
    小草種子借助附屬物擴大領地 369
    綠豆湯裡的“諾亞方舟” 372

    第五篇其他考察中的照片故事 375
    地裡種出石油來——生物能源 376
    擬南芥——最耀眼的植物明星 384
    紫羅蘭與石蕊試紙的故事 389
    辣根與神經生物學的故事 392
    話說蓮花 395
    真假天麻 401
    泡桐 406
    毒品植物不能試 409
    葉面上的一場戰鬥 416
    麻黃——到處生長卻千裡難覓 426
    海南遭遇山螞蟥 433
    長白山找水晶蘭遇森林螨 438
    講不完的植物故事 444

    附錄一植物的進化 445
    附錄二植物名詞圖解 451
    附錄三 從花朵開放至形成果實、種子成熟的過程
    中植物體各部分的演變 455
    後記 459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王文采院士序言

    得知《植物的“智慧”》將在北大出版社出版,我感到十分高興。好書是該有更多的讀者
    欣賞與閱讀的!作者幾十年如一日地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在野外千百次地發問,千百次地思考,千百次地尋求看似無解的植物進化之謎的答案。作者是個積極的提問者,他深入的思考使問題得到了深入的理解。作者也是個嚴謹的學者,對已有的答案常常要再問一個:是不是這樣?經過嚴格的考察、驗證,一些錯誤的解答便不攻自破。作者又是個勇敢的實踐者,凡他拍攝的照片都有出處,絕無弄虛作假之嫌。這些都使得讀者在開卷之後就可以放心、開心地看下去。此外,有些至今無解的問題作者也盡力提供
    探究的方向,體現出一個學者求真務實的風範。
    本書以豐富的實例探討植物演化中的種種“智慧”,講解生動細致,新見迭出。《再力花奇特的變異有利於食蟲還是傳粉?》(p.233)是一篇以事實為依據的科學題材,為了探究“再力
    花為何把蒼蠅的頭割下來了”,作者花費了大量精力,證明再力花的花柱彎曲是花粉的輸入與輸出,而不是植物對昆蟲的割頭行為,避免了對青少年的誤導。《協同進化的傑出例證》(p.79)是本書著墨最多的一篇,該文敘述了薜荔與榕小蜂間最高的動、植物共生範例,它們協同進化至今已是“合則皆旺,離則皆亡”,就像鑰匙與鎖的關繫,協同進化是我國生命科學領域優先發展的十大課題之一,這也是作者在國內首個推出的此類作品。淡竹葉(p.340)隻有基部第一朵花能結實,其他的都成為它遠播的工具。本來是同等地位的花,有一些竟然退化到“工具”的地位,足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集體努力是植物界發展的客觀需要。胡蘿卜等(p.298)傘形科植物開花不遵從向心式或離心式開放的原則,而是整個花序中雄性或雌性一起開放,由此可見植物的遺傳、變異沒有死板的程式,隻要有利於植物就好。《不開花也能傳粉的啟示》(p.250)對太子參、鋪地堇、兩型豆的閉鎖花現像做了分析,明確它們不僅節約了成花能量,也是保證居群數量的有力手段;閉鎖花與正常花是一對密不可分的伙伴,兩者能相互促進居群的繁榮。《奇怪的蠟菊開花之謎》(p.220)、《灰綠龍膽為何見陽光就開,一旦遮陰就關?》(p.239)等共同揭示了光線、水分對開花的極其迅速的作用,體現出植物生生不息的強有力的適應性。桔梗(p.226)、美人蕉(p.170)開花時雄蕊第一步先展示花粉(花粉全部脫出花藥,交給花柱),第二步纔由雌蕊(而不是雄蕊)進行傳粉,這一特殊的路線使得傳粉效率更高,美人蕉的 5 個雄蕊隻要半個就能完成全部任務。馬兜鈴(p.97)的花很小,但是就有一種小蠅能鑽進花筒,拿外源花粉對它進行傳粉,臨走時還帶走了該朵花的花粉。這是典型的異花傳粉。這一巧妙的傳粉動作,稍一粗心就搞不清楚了。沼生水馬齒(p.274)看似柔弱,但它卻憑借花粉管在體內細胞間隙中遊走,因而它雖然花藥不開裂,卻具有在沉水、浮水、濕地等不同條件下都能結實的高超本領。金魚藻(p.262)、苦草(p.265)、浮萍(p.270)都生活在水中,它們各有一套特殊的傳粉、結子、散布後代的本領。旱金蓮(p.213)花開放時雄蕊一個個分別上翹,以延長授粉期,過後雌蕊纔上翹,接受外源花粉,體現出嚴格的異花傳粉需求。鶴望蘭(p.278)巧借蜂鳥的腳底傳粉,證實了植物設計的傳粉路線有多巧妙。矢車菊(p.203)傳粉者來臨則如期推出花粉,否則就耐心等待,成為花與蟲密切配合的久遠的話題。凡是植物幾乎皆有歡迎雜合、拒絕純合的傾向:丹參、水蘇、玄參、三色堇、西番蓮、矢車菊、旱金蓮、桔梗等莫不如此,我們還未發現相反的情況(除了有閉鎖花的種類)。
    作者立志探究植物的“智慧”是在1982年。在近40年的科研歷程中,他的故事太多了。僅以忘我研究而影響身體為例,就曾患過漆瘡皮炎。為了拍得幾張滿意的照片,他不顧漆瘡皮炎一再發作,以至於臉腫成一片。他生怕嚇著他人,先後3次不敢進食堂打飯。8月份從西安回來,在悶熱的火車裡由於暴露的腿、手臂、臉又紅又腫,滿是水泡,不敢隨意和人接觸,生怕人家懷疑他得了不明傳染病。在海南被螞蟥咬得出血不止,手足無措。帶著被森林螨咬過的威脅,惴惴不安地從長白山返回上海,三個月過去總算沒得腦炎、偏癱等癥纔告平安無事……
    這些圖片拍攝不易,原因在於它們全部要在新鮮材料下拍得,所以就得人隨花動,哪裡的花開了就得去哪裡拍。有的花必須到山裡到處找尋,好不容易尋到了,花卻快過期了,隻能次年再來。如:草麻黃的拍攝經過了6年3地纔拍到(兩赴新疆、內蒙古、北京郊外);鴿子樹(珙桐)經過了6年3個國家,由7個地點的照片彙合而成(美國長木國家公園,德國富生,我國上海、浙江等);香椿雖栽在上海,卻花了4年;榆樹在校園內,卻等候了很長時間,直到第5年采到好的開花枝條纔拍攝成功。有的需赴高山纔能拍到,有的需雪中上山纔能拍到,有的需下海邊拍攝,有的需到荒漠拍攝。總之,植物長到哪裡,作者就去往哪裡,如此不辭辛勞,纔不至於有遺漏和遺憾。
    綜上所述,可見本書內容豐富、精彩,無論在植物學理論研究上還是植物學教學和科普上都有重要意義,因此我願向熱愛植物、對生命進化之謎有興趣的朋友們推薦。 胡適宜教授序言

    馬煒梁教授不辭勞苦,親臨野外並帶領團隊務實地工作,積累三十餘年的研究和拍攝資料寫成了這本富有創新思維的好書。2013 年我閱讀馬煒梁教授贈書時得出的印像是:這是一本科學性 與趣味性統一的植物生態學科普著作。我稱它為 “趣味生態學”,並預料這本書必定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喜聞我校出版社要出版此書的修訂版,這是推廣植物學這一領域的知識的大好事。在新版《植物的“智慧”》即將付印之際,對本書的價值我還想說幾句話。
    首先,本書服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以植物的物種特性的形成是長期適應生存環境的結 果的理念為綱來設計內容。作者在前言及書的第一篇的開頭就簡要闡明,在其後的篇章中都以自己細致觀察的植物為例,從結構上和生理上闡述植物生存對環境的適應性。如闡述高寒山地植物 的適應性的課題,以天山上的雪蓮為例,上部葉片變態為包圍花序的苞片,起著保溫的作用,使花能正常發育;又如講食蟲植物的捕蟲的適應性課題,提出人們在觀賞奇異的豬籠草時,好奇者必然會問幾個為什麼,作者以曾做過仔細觀察的我國原產的豬籠草為例給予回答,不但描述植物的外部形態、野生的狀態,而且詳細闡述引誘昆蟲探訪、被捕落入瓶狀結構內的過程、被消化吸收的結構和生理特點。關鍵的結構特點都有精細 的圖片顯示,甚至精密到電鏡水平,瓶裡有眾多種類的昆蟲,都是我第一次見識。這些新的發現,無疑是理解以食蟲為營養的植物的生存“智慧”的珍貴資料。在《植物如何避免近親繁殖?》中,作者在開頭用通俗的語言介紹達爾文的異花受精(傳粉)有利的理念之後,以幾種植物為例,從結構和生理機制的角度闡述植物如何避免自花傳粉。雖然,對行使繁殖功能的花而言,雌雄異株、雌雄異熟等現像是兩性隔離的保證,這在達爾文的《植物界異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果》的著作中已論述,但當時研究技術有限,不可能提供這些現 像的直觀圖片。本書針對這些特性提供親自觀察的資料及精美的圖片,充實了達爾文最早提出的植物傳粉生物學的知識。
    其次,本書在寫作上,除了用恰當的通俗語言代替慣用的科學術語的特點外,我感覺還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先對現像下隱藏的本質打上一個個問號,引發讀者思考、追求答案的興趣。 二是,精美的圖片占據很大的篇幅,這些圖片讓讀者有如直接觀察到植物本身,尤其是作者用創 新的微距攝影技術(裝置micro鏡頭)所拍攝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結構照片,對形形色色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生存、繁榮的巧妙“策略”的精確顯示,令人驚嘆和信服。微距攝影技術能顯示微小結構的細節,其直觀、清晰的優越性,在本書及作者的另一部著作《中國植物精細解剖》中有充分的體現,特別適用於生態學和分類學的野外研究記錄。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研究技術的進步,這是無可置疑的。
    最後,我覺得本書是具濃厚學術性而又較為深入淺出的著作,與一般的科普書不同,歸入現時所謂“學術科普”讀物中更為合適。這本著作,既適合非本學科但對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有好奇心的廣大讀者閱讀,對專攻本學科某一方面而對 其他方面稍感陌生的內行專家也是有價值的。馬煒梁教授對多彩的、奧秘神奇的植物界懷著濃厚的求索興趣,執著於實踐,堅持野外考察研究達三十多年。他不畏艱辛、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樂觀、創新的精神,為後輩生物學工作者樹立了好榜樣。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