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博學杯·2016-2017:海上的記憶與尋蹤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452-656
【優惠價】
283-410
【作者】 李峻葉朝良張敏霞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381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138153
版次:1

商品編碼:12459631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中學生看歷史叢書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8-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14
字數:293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李峻,葉朝良,張敏霞


    
    
"

內容簡介

2016年、2017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主辦博學杯人文素養展示活動,2016的主題是以近代人物為聚焦,圍繞“中國近代歷史上的個人:行為、作用和影響”展開;2017年關注的視野是上海,主題為“尋蹤:上海的歷史文化地圖”。
《博學杯·2016-2017:海上的記憶與尋蹤》即精選了2016年、2017年“博學杯”獲獎學生的論文。經過教師指導、學生修改、專家評審,獲獎的學生論文具有相當的水準,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代上海優秀高中生的歷史寫作水平。

作者簡介

李峻,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黨委副書記、上海市歷史特級教師、長三角基礎教育歷史學科專家、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中青年骨干教師團隊發展計劃歷史學科領銜人、上海市第三期"雙名"工程學員、楊浦區教育繫統專業技術撥尖人纔。曾獲全國中學歷史教學比賽、說課比賽、論文比賽一等獎,榮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園丁獎、楊浦區新長征突擊手、復旦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撰寫《從上海走進歷史》專著,主編《高中歷史閱讀與寫作概論》《博學杯·2015: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高中生獲獎論文集》等著作,參編《上海市中學歷史課程標準解讀》《高三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著作近20本,在省市級正規刊物上發表文章50多篇。

葉朝良,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歷史高級教師、教研組長、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中青年骨干教師團隊發展計劃歷史學科成員、楊浦區歷史中心組成員、楊浦區歷史學科帶頭人。參與編寫《百年中國德育經典集萃》《高中歷史閱讀與寫作概論》等。

目錄

上篇:博學杯·2016
中國近代歷史上的個人:行為、作用和影響
論林則徐暮年勘地戍邊舉措之歷史影響
李秀成占領蘇州時期所行內外貿易政策評價——兼論李秀成的早期洋務實踐
淺論近代東西文化逆差下的中美交流開拓者戈鯤化
教育興國——淺談張謇與早期現代教育
馬相伯教育理念的形成及對時代的影響
思想會通與文化救國:近代家國危亡與社會轉型中的嚴復
以瀋壽改革的刺繡行業看刺繡藝術轉型
臻於至善,玉樹芝蘭——論李善蘭科技活動的貢獻及影響
淺談袁世凱政府時期的尊孔讀經運動
淺析李鴻章與晚清鐵路的引進與推廣
試論李鴻章之“以夷制夷”外交思想的得失
徐壽與中國近代化學啟蒙

下篇:博學杯·2017
尋蹤:上海歷史文化地圖
淺談羅店龍船文化之特點、興起及其保護
淺析鋼琴對上海近代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以1843—1949年為時間範圍
尋蹤“上海之根”——廣富林
從南洋公學的辦學與影響探析盛宣懷的革新思想
淺談從刺激中生長的上海公共衛生管理體繫
晚清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廨裡的中西關繫:一個文化的解釋
明代中後期松江地區園林和文人活動的關繫淺探
從奉賢的城牆殘垣漫談上海城市建設的歷史遺憾
淺論近代商務印書館的經營之道
墨海書館與上海現代化
上海市四川北路歷史文化尋蹤
“大上海計劃”歷史建築的未來規劃之我見
上海早期話劇“新劇”興起與繁榮的原因解析
森森兮千丈之松:淺談商務印書館與上海近代歷史文化的聯繫
土山灣與當代海派文化的淵源
淺析港口對上海城市精神形成的推動作用
從食品包裝看上海社會的時代變遷——以上海益民食品廠為例
歷紙媒變遷踏近代之路觀申城風雲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博學杯·2016-2017:海上的記憶與尋蹤》:
(二)“學必期於用,用必適於地”——創辦職業教育
張謇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是以教育改良實業,以實業的發展為職業教育的出發點。他最早於1906年提出職業教育,希望能夠在中國實業界包括“紗廠、油廠、面廠、皂廠、蠶館、書局”等各方面開設“工藝學校”,使得各方寒門子弟在其中就業學習,“增知識強精神,以我新世界”(1]。因對於大生紗廠的“紡織須棉,須增產棉地”,“有棉產地,須講求改良棉種及種法”有所感悟,他於1907年在通州師範附設農科,為墾牧公司培養農墾技術人員。在大生一廠、二廠成功以後,因紡織需要紡織的專門人纔,又設立南通專門紡織學校。這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高等學校。為配合刺繡、發網等手工藝品的生產和出口,又在女子師範裡開設女子傳習所;為發展蠶桑、絲綢業,又開辦了女子蠶桑講習所。
到1920年前後,除了通州師範設有的測繪科、農科、蠶科,女師曾附設的手工傳習所外,張謇還陸續創建了商業學校、銀行專修科、工商補習學校、鍍鎳傳習所、女子蠶桑講習所、女工傳習所等。張謇隨後又辦了宣講傳習所、清丈傳習所、巡警教練所、交通警察養成所、監獄學傳習所,共20個左右不同專業的職業學校。這些大大小小功能互異的職業學校為當時社會提供了一大批具備良好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纔,有力推動了南通及其周邊地區的發展。
“學必期以用,用必適於地。”張謇以其“實業與教育迭相為用”的思想與實踐,在僅有百萬人口的南通化的職業技能學校或半工半農的短期學習班,學用結合、校地互動,這在當時的國內是絕無僅有的。張謇傾己之力所做的智力投資也收到較好的效果。據記載,在大生三廠的興建中,全部機器的安裝均由紡織專門學校的實習生獨立完成。
【三)“學校之後盾”——大興社會教育
張謇育人強國的政治抱負是一個“大教育”的理念,這是因為他深切認識到開設博物館、圖書館及開辦劇院等社會教育措施對於傳承文化和普及教育的重要作用。1905年,張謇在向學部遞交的《上學部請設博覽館議》中提出:東西方各個國家,開化大都晚於我國,但近代以來,“政舉事理”,成為文明的先導。考察其中的緣故,可見國家振興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之普及,學校之勃興”。但是憑借少數“授學有秩序,畢業有程限”的學校,其所養成的人纔,還不能成為“通儒”,不足以繼“絕學”。而圖書館、博物院等設施,卻可“以為學校之後盾”[1]。張謇認為辦博覽館(博物、圖書二館合並而成),“上可以保存國學,下可以嘉惠士林。若荷施行,天下幸甚”[2]。然而提議未被采納。無奈之餘,張謇隻得在通州師範學校率先設立博物苑。3年後,張謇上《請建圖書館呈》。這一次,呈書又被擱置。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博學杯歷史人文素養展示活動由復旦大學歷史繫、上海市歷史教育教學研究基地、復旦大學附屬中學與復旦附中海外基金會聯合主辦,在2013年、2014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內小規模試驗的基礎上,於2015年10月22日拉開大幕。在2015-2017年的三年博學杯活動中,先後有千餘名學生響應,600多篇論文提交,經過多個環節層層審核挑選,從中產生了一批優秀的論文,其中2015年獲獎的論文成果編成《博學杯.2015: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高中生獲獎論文集》一書,已經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16年6月正式出版;2016年、2017年兩年的獲獎論文也結集成冊,形成本書。
博學杯活動旨在探索提升高中生史學素養和能力的有效途徑,引導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尋史知真、釋史求通、鋻史厚德。正如《博學杯.2015》-書“序言”所述,博學杯活動是響應時代召喚,參照國內外先進經驗,為了促進21世紀人纔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而誕生的,同時也是基於上海高中生長文本閱讀的匱乏,及由此帶來的閱讀與寫作短板的現狀而在高中歷史教學領域進行的探索。通過歷史學科獨特的路徑與方法既可以培養學生共有的必備性能力,又可以發展其特有的素養,更豐富與擴展其“素養清單”。
2016年博學杯主題圍繞“中國近代歷史上的個人:行為、作用和影響”展開,主要圍繞中國近代史上的傑出人物的行為,及行為在當時產生的作用和對後世長遠的影響而展開研究。在前期宣傳、專家講座、教師指導的基礎上,學生共提交了108篇論文。由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以及上海市資深歷史教師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進行匿名評審,最終選出12篇得獎論文,其中一等獎空缺,二等獎5篇,三等獎7篇。
2017年博學杯主題是“尋蹤:上海歷史文化地圖”,主要關注從新石器時代以來就孕育的上海文化,尋訪上海大大小小的歷史遺跡,訪談形形色色的上海人。同樣在前期宣傳、專家講座、教師指導的基礎上,學生共提交了168篇論文。由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社科院教授及研究員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最終選出18篇得獎論文,其中一等獎空缺,二等獎5篇,三等獎6篇,優勝獎7篇。
從書中收錄的這兩年的論文來看,高中生是很有思想和創造力的,隻是需要給他們提供一個發揮聰明纔智的平臺,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也得到了真正的成長,收獲頗多。如復旦大學附屬中學2018屆的瀋昕逸同學寫了一篇文章“第一次寫歷史論文是怎樣的體驗”,回顧了自己“可謂是經歷了重重艱難險阻”。她最初選了張學良,後又換成蔡培等名人,但感覺都很難有新意,在與指導教師不斷的探討中,最終選擇了瀋壽這一冷門人物;然後艱苦地查找資料、擬定提綱,與指導教師交流,終於形成一篇高質量的論文。實際上,瀋昕逸同學最大的收獲並不是最後獲獎的論文,而是在寫作過程中增長的見識、能力和毅力,她感嘆道:“花了多少力氣,就有多少收獲吧!歷史論文真的不容易寫,但是當你過上了那種忙到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靈活切換自己的狀態的生活之時,你一定會喜歡上它的!”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