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學前教育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復旦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297-432
【優惠價】
186-270
【作者】 周玉衡範喜慶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06868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068689
版次:1

商品編碼:11852516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全國學前教育專業(新課標標準)“十二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1
字數:485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周玉衡,範喜慶


    
    
"

內容簡介

學前教育史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
本教材作為學前教育繫列教材之一,采用簡史的形式編寫,分為上下兩編,合計二十講。其中1-8講為上編,內容包括遠古至當代中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脈絡,9-20講為下編,以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簡介為起點,重點介紹了國外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進程。全書以時代為順序,厚今薄古,重點闡述了學前教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在本教材的編寫過程中,遵循史書編寫的基本要求,在參考近年來教材的基礎之上,對浩如煙海的中外學前教育史料認真求證,力爭以“信史”為本教材的原始資料。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對課外閱讀資料進行了反復修訂,在對正文注解的同時,力求生動活潑,以增強可讀性和趣味性;在正文中也選配了部分圖片,爭取做到文圖並茂。
本教材嘗試闡述當代國內外學前教育發展的新實踐、新理念、新成果,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內開展的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均有所涉及。
本教材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學前教育專業職後進修培訓教材,及學前教育研究人員資料用書。在使用本教材過程中,建議教學時數不少於60學時。
參加本教材編寫工作的是: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範學院周玉衡院長(第1講),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範學院張金老師(第二講),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範學院李瑜老師(第三講);西安文理學院幼兒師範學院周寶紅老師(第四講至第六講);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欒文娣老師(第七講);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陸蘭老師(第八講、第二十講);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李偉老師(第九講、第十講);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時麗老師(第十一講、第十二講);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許瓊華老師(第十三講至第十五講);石家莊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霍習霞老師(第十四講至第十九講)。統稿工作由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範喜慶老師、石家莊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霍習霞老師共同完成,尤其是霍習霞老師在教材統稿過程中,提出許多可行性建議,並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

目錄

上編 中國學前教育史
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的學前教育
第一講 中國古代的學前教育
一、中國原始社會的兒童教育
二、中國奴隸社會的學前教育
三、中國封建社會的學前教育
第二講 封建社會思想家的學前教育思想
一、賈誼論早期教育
二、顏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三、朱熹的兒童教育思想
四、王守仁的兒童教育思想
第二部分 中國近現代的學前教育
第三講 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的產生
一、近代學前教育產生的背景
二、蒙養院制度的產生和實施
三、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學前教育活動
四、康有為的學前公育思想
第四講 中華民國時期學前教育的演進
一、學前教育制度的發展
二、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公布
三、幼稚園的建立及幼稚園保教人員的培養
四、抗戰勝利前後的民國學前教育
第五講 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學前教育
一、實施學前社會教育的必然性
二、托幼機構的主要形式
三、學前兒童保教內容和方法
四、保教隊伍的建設
第六講 現代教育家的學前教育思想與實踐
一、陶行知
二、張雪門
三、陳鶴琴
四、張宗麟
第三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學前教育
第七講 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一屆三中全會以前的學前教育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學前教育改革(1949-1957年)
二、學前教育盲目發展與調整鞏固(1958-1965年)
三、學前教育遭受全面破壞(1966-1976年)
四、學前教育的撥亂反正(1976-1978年)
第八講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學前教育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幼兒教育(1978-1999年)
二、21世紀初我國幼教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下編 外國學前教育史
第四部分 外國古代學前教育
第九講 人類史前社會及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一、人類史前社會的學前教育
二、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第十講 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學前教育
一、古代希臘的學前教育概述
二、古代羅馬的學前教育概述
三、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學前教育思想
第十一講 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前教育
一、歐洲中世紀的學前教育
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前教育
第十二講 誇美紐斯的學前教育思想
一、論教育的作用及主導原則
二、論學前教育
三、在學前教育史上的地位
第五部分 外國近代學前教育
第十三講 近代六國的學前教育
一、英國的學前教育
二、法國的學前教育
三、德國的學前教育
四、俄國的學前教育
五、美國的學前教育
六、日本的學前教育
第十四講 近代學前教育思想
一、洛克的學前教育思想
二、盧梭的學前教育思想
三、裴斯泰洛齊的學前教育思想
四、赫爾巴特的學前教育思想
五、歐文的學前教育思想
第十五講 福祿培爾的學前教育思想
一、論教育與兒童的發展
二、教育分期與各時期的任務
三、幼兒園教育學
第六部分 外國現代學前教育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學前教育史》:
養成衛生的習慣也是古代培養兒童家庭生活常規的重要內容。平時應十分注意身著整潔,還要求保持環境衛生。古代要求兒童講究衛生,除了培養恭謹持重的品德,還有培養兒童自由勤勞的習慣的作用。古人有“父兄勞於官,子弟逸於家”的俗話,認為這是敗家的征兆。因此,必須使子弟自幼勤謹,方能繼業。“灑掃”事雖小,卻是有效的常規訓練。
以上這些生活常規適用於所有晚輩子弟,而它的訓練則是自幼開始的。其中充斥著封建禮教的內容,煩瑣而形式化的色彩較濃,而且許多要求是不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是對兒童天性發展的禁錮。但古代制定的兒童生活常規也並非一無是處,它所體現的某種認真、嚴格的教育精神,以及對兒童行為舉止做一些必要的約束,要求兒童尊敬長輩、體貼他人,不至於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等等,是有不可否定的積極意義的。
(2)初步的道德教育。
重視道德教育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孔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行指品行、德行,意思是說在品行、德行修養有餘力時纔可以學習文化知識。以品德為先不僅是數千年封建社會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主旨,而且也成為學前家庭教育的“綱領”。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使兒童形成初步的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種德教內容主要包括下面四個方面。
①孝悌
《呂氏春秋·孝行》中說:“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可見,注重孝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西周以後,孝悌之道更是成為古代道德的根本,因此在封建社會中,培養幼兒的孝悌觀念,也就成為學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
對幼兒進行“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兒從小養成不違父母意志,服從父母絕對權威的習慣。還要求幼兒自小養成敬奉雙親的習慣。《禮記·曲禮》中要求兒子對父母應做到“鼕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即鼕天應使父母溫暖而不受寒,夏天應使父母涼爽而不受熱,晚上要為父母鋪好床,早晨要向父母請安。東漢時的黃香可以說是實行這種孝行的典範,《三字經》也說:“香九齡,能溫席”。黃香9歲時,對父親非常孝順,寒鼕時能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暖被窩。因此他就被列為古代廿四孝之一,成了封建社會兒童學習的榜樣。
注意從小培養兒童孝順雙親的品德,是我國古代尊老孝親傳統道德意識的體現,同時,以此作為兒童道德意識形成的起步,也符合兒童道德形成的規律。當然,封建社會的“孝”從本質上說是“借正父子之論,以嚴君臣之分”突出父權的“孝”,旨在強化對皇權的“忠”,而且這種“忠”、“孝”,是不問是非的“愚忠”、“愚孝”,它完全扼殺了兒童的個性與自由,成為制造奴性和奴纔的淵藪,這是我們應當批判的。
如果說孝是用以維繫縱的家庭關繫,占主導地位,那麼悌則是用以強化橫的家庭關繫,居輔助地位。對幼兒進行悌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孩童自幼兄弟友愛,為兄者愛護弟弟,為弟者敬愛兄長。據說東漢時大文學家孔融4歲時,就能把大的梨子讓給兄長喫,而自取小的。這則“孔融讓梨”的故事在封建社會曾廣為流傳,並在學前家庭教育中作為進行悌的教育的典型事例而屢被引用。
家庭教育中強調悌德的培養,目的是為了使兄弟和睦,家族興旺,個人日後能在社會上立身。“兄友弟恭”始終是中國封建社會和諧家庭關繫的重要內容。
②崇儉
我國古代是個農業文明的國家,農村的穩定決定著朝廷的安危。農業生產艱辛,豐收得之不易,一如唐詩中所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故珍惜糧食,崇尚儉樸就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
在封建社會中,父輩創下的家業,小輩坐享其成,難知其中的艱辛。“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果不使小輩養成儉樸的生活習慣,他們就有可能成為敗家之子,這也是許多家庭重視對兒童進行崇儉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使幼兒樹立崇儉的觀念,封建社會強調:生活的清貧、儉樸,常促人奮進、成纔,而專尚奢侈則會使人墮入深淵。
為了培養兒童的儉樸生活習慣,對於幼兒的飲食與衣著,古人主張不能過於講究,如《禮記·曲禮》中曾規定:“童子不衣裘裳”。這不僅是因其過暖不利於兒童發育,更主要的是因其華貴不利於兒童養成崇儉的習性。
③誠信
誠信就是誠實無欺。明人李贄說:“夫童心者,真心也。”幼兒的天性純潔美好,絕假純真,然而由於不正確的影響或幼兒自身因自誇或懼過之故,有時也會說謊,這是日後欺詐之心生長的萌芽,長此以往,其“童心”將逐漸失卻。要維護此誠實無欺的“童心”,使之不失,長輩首先應該從正面進行教育。而由於幼兒年幼無知,難辨是非,長輩又應以自身誠實的行為來引導幼兒。《韓詩外傳》中記載了一則孟母教子無欺的故事:孟子幼小的時候,有一次看見鄰居家在殺豬,便問母親:“他們殺豬干嗎?”孟母隨口答道:“給你喫。”繼而又很後悔,她想:自己這是在用假話去欺騙孩子,也是在教小孩不誠實。於是便去買了鄰居家的豬肉給孟子喫,以免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
一旦小孩由於某種原因說了謊,父母應該及時訓誡,予以糾正,以杜絕此類事的再度出現。宋代邵博在《聞見後錄》中曾記載史學家司馬光兒時的一件往事:當司馬光隻有5、6歲時,一次剝核桃喫,不會去皮.其姐要幫助他,他執意不肯。後來一婢女幫他用熱水把核桃燙一下後,很容易剝去了皮。等姐姐再來時,見他已將核桃皮剝去,便問他是誰幫他剝的,司馬光回答是自己所為。恰好父親在旁邊目睹了此事的經過,聽到司馬光的回答便厲聲訓斥:“你怎麼敢胡說?”司馬光從此再也不敢說謊了。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學前教育史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
本教材作為學前教育繫列教材之一,采用簡史的形式編寫,分為上下兩編,合計二十講。其中1-8講為上編,內容包括遠古至當代中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脈絡,9-20講為下編,以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簡介為起點,重點介紹了國外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進程。全書以時代為順序,厚今薄古,重點闡述了學前教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在本教材的編寫過程中,遵循史書編寫的基本要求,在參考近年來權威性教材的基礎之上,對浩如煙海的中外學前教育史料認真求證,力爭以“信史”為本教材的原始資料。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對課外閱讀資料進行了反復修訂,在對正文注解的同時,力求生動活潑,以增強可讀性和趣味性;在正文中也選配了部分圖片,爭取做到文圖並茂。
本教材嘗試闡述當代國內外學前教育發展的新實踐、新理念、新成果,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內開展的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均有所涉及。
本教材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學前教育專業職後進修培訓教材,及學前教育研究人員資料用書。在使用本教材過程中,建議教學時數不少於60學時。
參加本教材編寫工作的是: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範學院周玉衡院長(第一講),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範學院張金老師(第二講),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範學院李瑜老師(第三講);西安文理學院幼兒師範學院周寶紅老師(第四講至第六講);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欒文娣老師(第七講);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陸蘭老師(第八講、第二十講);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李偉老師(第九講、第十講);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時麗老師(第十一講、第十二講);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許瓊華老師(第十三講至第十五講);石家莊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霍習霞老師(第十四講至第十九講)。統稿工作由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範喜慶老師、石家莊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霍習霞老師共同完成,尤其是霍習霞老師在教材統稿過程中,提出許多可行性建議,並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
在本教材編寫過程中,受能力和時間所限,對學前教育史研究的新成就吸納較少,在史料把握方面尚存在不妥甚至謬誤之處,學情分析也尚待印證,望廣大師生批評指正。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