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DK人類食物百科(全彩)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電子工業出版社
    【市場價】
    1412-2048
    【優惠價】
    883-1280
    【作者】 英國DK出版社尋知慶 
    【所屬類別】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555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55516
    版次:1

    商品編碼:12571994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包裝:精裝

    叢書名:“萬物的運轉”百科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1-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256
    字數:4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英國DK出版社,尋知慶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6歲以上人群。

    為什麼白肉是白色的?

    菌蛋白是素食嗎?

    為什麼洋蔥會讓我們流淚?

    水果是如何成熟的?

    堅果和種子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啤酒會裝在有顏色的瓶子裡?

    天然的總是好的嗎?

    ……

    你有想過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翻開這本書,請仔細讀一讀,你將在這本妙趣橫生的食物認知視覺指南中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請開啟你的視覺閱讀之旅吧。

    內容簡介

    《DK人類食物百科(全彩)》內容簡介:是什麼讓食物有味道?我們需要每天喝8杯水嗎?火雞會讓人昏昏欲睡嗎?為什麼肚子在餓的時候會咕咕叫?為什麼許多亞洲人不宜喝牛奶?食物在烹飪時會發生什麼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DK人類食物百科》是一本妙趣橫生的食物認知視覺指南。食物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使我們的身體隨之變化。本書通過科學研究與討論,幫助讀者了解日常食物背後潛在的生物效應和運作原理,並揭示不同種類食物給人體帶來的不同作用。

    作者簡介

    英國DK出版社是國際知名的出版社,全球視覺工具書的著Ming品牌,成立於1974年,其願景是創作既有視覺衝擊力又包含豐富信息的圖書,使讀者能夠理解每一個主題。DK圖書被認為是從生到老不斷學習的生活指南,其科普、百科、生活等圖書暢銷全球。

    內頁插圖

    目錄

    飲食文化史

    第一章:食物學基礎
    營養學基礎
    饑餓和食欲
    風味
    嗅覺和味覺
    營養物質消化
    碳水化合物
    纖維
    蛋白質
    脂肪
    膽固醇
    維生素
    礦物質

    方便食品
    全食食品
    太多還是太少

    第二章:存儲與烹飪
    如何纔算新鮮
    保存
    冷藏和冷凍
    發酵
    生食
    食品加工
    添加劑
    烹飪
    食物如何烹飪
    安全烹飪

    第三章:食物種類
    紅肉
    白肉
    切割肉
    加工肉制品
    肉類替代品

    貝類

    奶與乳糖
    酸奶與益生菌
    奶酪
    澱粉類食物
    谷物
    面包
    面條與意大利面食
    麩質
    菜豆、豌豆與干豆
    大豆
    土豆
    水果與蔬菜
    超級食品
    植物化學物質
    綠葉蔬菜
    芸薹屬植物
    根莖類蔬菜
    洋蔥家族
    蔬菜水果
    甜水果
    蘑菇與真菌
    堅果與種子
    辣椒與其他辛辣食物
    香料
    香草
    食鹽
    脂肪與油脂

    血糖的起伏
    甜點
    巧克力
    糖果
    替代食物

    第四章:飲料
    飲用水
    咖啡

    果汁與思暮雪
    碳酸飲料
    功能飲料
    酒精
    烈酒
    酒精與身體
    葡萄酒
    啤酒

    第五章:飲食
    均衡飲食
    我們需要補充劑嗎?
    飲食習慣
    西方飲食
    東方飲食
    宗教飲食與倫理飲食
    素食者與嚴格的素食者
    能量預算
    飲食與運動
    熱量計算
    低碳飲食
    高纖維飲食
    間歇性禁食
    排毒
    受歡迎的飲食
    過敏
    不耐癥
    排除飲食
    飲食與血壓
    心髒病與中風
    糖尿病
    癌癥、骨質疏松癥與貧血
    懷孕期間喫什麼
    嬰兒與兒童
    飲食失調

    第六章:食物與環境
    養活世界
    集約型或有機型?
    工廠養殖或自由放養?
    公平貿易
    食品欺詐
    食物浪費
    食物裡程
    轉基因食品
    過度捕撈與可持續漁業
    未來的食物
    索引
    致謝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養活世界
    在過去的60年裡,由於技術的進步和人口的增長,糧食生產的規模和效率都有所提高。然而,還是有些人挨餓。盡管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富足的人們開始喫肉,但饑餓依然如影隨形。食肉耗費的地球資源比例是極不相稱的。
    綠色革命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面對全球人口激增,人們普遍擔心全球基礎食物供應與需求之間的不匹配。許多書中都預測了一場迫在眉睫的饑荒危機,如斯坦福大學教授保羅·埃利希在1968年發表的暢銷書《人口炸彈》中就有相關描述。綠色革命的成功見證了農業生產力的急劇增長。在農業機械、生物技術化學品和社會協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使饑荒危機得以避免。
    生物技術
    高產、抗旱雜交作物和大量施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生物化學制品,使得產量顯著提高。
    機械化革新
    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如灌溉機器)使規模化農業成為可能,提高了產量。
    社會計劃
    將小型農場整合為大型農場,小型企業並入跨國農業企業,創造了全球化規模經濟,並提高了產量。
    食肉量增加
    盡管綠色革命戰績輝煌,但我們仍然面臨著食品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肉食來源。在過去的50年裡,全球對肉類的需求增加了5倍。在西方,肉類的日常飲食比例穩定在30%左右,在一些發展中國家,肉類的消耗量在飛速增長。畜牧業嚴重依賴水源、土地、飼料、肥料、燃料和廢棄物可回收處理力,然而這些資源正在逐漸緊張。
    什麼是最可持續的食物?
    可能是豆類——它們將氮重新回歸到土壤中,減少或消除了對基於礦物燃料的肥料的需求,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喫肉的效率
    在美國,牛喫飼料,以谷物為主。牛消耗超過7千克的糧食來增長1千克的體重,而1千克體重能獲取約400克剔骨肉。喂食草料更有效率,但它的效率仍然遠遠低於直接食用植物性食物。
    喫植物性食物的效率
    相比之下,7千克的谷物可以簡單喂飽11個成年人。谷物種植比飼養動物消耗更少的空間、能源和勞動力。
    集約型或有機型?
    工業規模的集約型農業有助於跟上人口快速增長的節奏,但這是以自然環境作為代價的。因此,有機食品的出現迎合了我們的欲望、意識和健康觀念。
    集約農業
    在20世紀60年代,綠色革命見證了農業的生物化學進步(見第228頁),比如化肥加速作物生長,殺蟲劑保護農作物免受害蟲的侵害,這兩種方法都有助於提高產量。然而,集約化農業對周圍的生態繫統有嚴重的影響,化肥和農藥會滲入水和土壤,影響野生動植物。不僅如此,還有人擔心某些食物可能含有農藥殘留,因為這些有毒化學物質會殘留在農作物上。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飲食文化史
    飲食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使我們的身體隨之變化。確定這些變化發生的年限是非常困難的。比如,烹飪到底是起源於30萬年前還是180萬年前,這取決於專家如何解釋那些考古和遺傳證據。盡管如此,科學家仍在嘗試繪制一張年代圖來解釋飲食史是如何影響我們的。
    飲食裡程碑
    幾千年來,我們身體的生理結構隨著飲食變化而不斷進化。雖然對很早之前出現的食肉和烹飪做出了相應的進化,但我們是否能夠適應新的飲食變化還有待考察。顯而易見的是,現代飲食中高能量的食物可能不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及時地了解食物的歷史有助於我們選擇更健康的飲食。
    為什麼許多亞洲人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乳糖不耐受現像在亞洲人群中更為普遍,這是因為亞洲比世界其他地區更晚引進奶牛。
    食物學基礎
    營養學基礎
    我們的身體正常運轉需要很多東西,包括提供能量的食物、維持身體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以及一些少量卻重要、用來維持身體新陳代謝順利進行的化學成分。我們的身體可以利用合理飲食中的營養物質合成它所需要的一切物質。
    身體需要什麼?
    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從飲食中獲取的必需營養物質能夠使我們的身體健康、有效地運轉。除基素外,還有一些非必需、但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如水果和蔬菜中的植物化學物質和某些魚類中的脂肪酸。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包括含有益生菌的食品(見第87頁),它們除了基本的營養價值外,還具有其他對人體有益的功能,如預防疾病。
    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是由於不合理的飲食產生的。缺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可能導致重大的生長和發育問題;缺乏特定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能導致特定的疾病,如缺鐵可能導致貧血。營養過剩同樣會導致健康問題,如高熱量的飲食會造成肥胖。
    什麼是“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是從各種不同食物中來獲取適量的、身體必需的全部營養物質。健康的飲食有助於保持健康的體重。
    饑餓和食欲
    饑餓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它確保我們攝入足夠的食物來確保身體正常運轉。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喫東西不是因為我們餓了,而是因為我們喜歡食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食欲。
    饑餓和飽腹感
    饑餓由一個復雜的相互關聯的繫統控制,包括大腦、消化繫統和脂肪存儲器官。喫飯的欲望可以由低血糖或空腹等內部因素觸發,也可以由外部因素產生,如食物的外形和氣味。喫過食物後,身體會產生飽腹感的信號,這代表我們已經喫得足夠多了。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