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金融科技發展報告(2017)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電子工業出版社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零壹財經 零壹智庫 
    【所屬類別】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334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333408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6573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4
    字數:342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零壹財經?零壹智庫

        
        
    "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銀行從業者、互聯網金融機構及對金融科技感興趣的讀者

    《金融科技發展報告2017》為暢銷書《互聯網金融:框架與實踐》《數字貨幣》《比特幣》《風口》《金融基石》作者零壹財經潛心研究成果。《金融科技發展報告2017》試圖從“金融科技”發展歷程、發展現狀、新技術的應用、案例、監管、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等方面,剖析金融科技的幾種典型業態:第三方支付、征信與風控、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互聯網保險、智能理財、智能信貸、互聯網眾籌和智慧銀行。

    內容簡介

    《金融科技發展報告(2017)》為知名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零壹財經潛心研究成果。《金融科技發展報告(2017)》試圖從"金融科技”發展歷程、發展現狀、新技術的應用、案例、監管、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等方面,剖析金融科技的幾種典型業態:第三方支付、征信與風控、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互聯網保險、智能理財、智能信貸、互聯網眾籌和智慧銀行。

    作者簡介

    零壹財經專業的新金融成長服務機構,旗下擁有零壹研究院、零壹財經及互聯網理財用戶服務平臺愛有財等板塊。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發起單位並任宣傳專委會主任單位、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成員機構、湖北融資租賃協會副會長單位、微金融50人論壇特邀成員機構及跨界創新組織COIN執委機構。零壹智庫零壹財經旗下新型研究服務平臺。堅持獨立、專業、開放、創新的價值觀。包含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零壹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並建化的學術團隊。通過持續開展金融創新的調研、學術交流、峰會論壇及出版傳播等業務,服務新金融機構,探索新金融發展浪潮。

    目錄

    Chapter 1 第三方支付 /001
    一、發展歷程 /001
    二、發展現狀 /005
    三、新技術的應用 /007
    四、案例分析 /011
    五、監管研讀 /015
    六、面臨的挑戰 /023
    七、發展趨勢 /024
    Chapter 2 征信與風控 /028
    一、發展歷程 /028
    二、發展現狀 /032
    三、新技術的應用 /037
    四、案例分析 /043
    五、面臨的挑戰 /059
    六、監管研讀 /063
    七、發展趨勢 /067
    Chapter 3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 /073
    一、發展歷程 /076
    二、發展現狀 /083
    三、新技術的應用 /102
    四、案例分析 /107
    五、面臨的挑戰 /117
    六、監管研讀 /118
    七、發展趨勢 /123
    Chapter 4 互聯網保險 /137
    一、發展歷程 /137
    二、發展現狀 /141
    三、新技術的應用 /149
    四、案例分析 /152
    五、面臨的挑戰 /158
    六、監管研讀 /163
    七、發展趨勢 /167

    Chapter 5 智能理財 /175
    一、發展歷程 /176
    二、發展現狀 /180
    三、新技術的應用 /189
    四、案例分析 /198
    五、面臨的挑戰 /204
    六、監管研讀 /206
    七、發展趨勢 /208
    Chapter 6 智能信貸 /210
    一、發展歷程 /211
    二、發展現狀 /221
    三、新技術的應用 /249
    四、案例分析 /259
    五、面臨的挑戰 /271
    六、監管研讀 /273
    七、發展趨勢 /281
    Chapter 7 互聯網眾籌 /286
    一、發展歷程 /289
    二、發展現狀 /292
    三、新技術的運用 /308
    四、案例分析 /312
    五、面臨的挑戰 /322
    六、監管研讀 /326
    七、發展趨勢 /329
    Chapter 8 智慧銀行 /333
    一、發展歷程 /334
    二、發展現狀 /343
    三、新技術的應用 /362
    四、案例分析 /366
    五、面臨的挑戰 /377
    六、監管研讀 /378
    七、發展趨勢 /382
    致謝 /385
    Appendix 研究合作單位簡介 /386
    宜信 /386
    大數金融 /388
    明特量化 /389
    信和大金融 /389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在探索將區塊鏈和生物識別技術等新技術應用於支付中。

    (一)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繫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繫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

    2016年“雙十一”期間,淘寶發行的buy+體驗版是完整的VR購物、支付閉環,消費者可采用目光凝視進行密碼輸入完成VR支付,但是該支付方式耗時長,消費者使用體驗有待改善。

    (二)物聯網

    2017年2月16日,IBM和VISA公司宣布開啟第一批合作項目,結合了IBM Watson物聯網平臺與認知能力,以及VISA的全球支付能力,讓企業能夠即刻在它們所有的產品線中嵌入安全、易用的數字支付功能。預計到2020年,IBM和VISA能夠支持全球多達200億臺互聯設備上發生的商業和支付行為,讓它們全部變成新的支付點。這種新的繫統方案,讓未來小到一隻手表或單反相機,大到一部電器或一臺汽車,用戶都可以根據自己使用設備的情況來支付相應的費用。比如,應用上IBM與VISA合作的方案後,用戶可以不用“買車”,而是讓繫統根據用戶每天使用汽車的情況自動收費。

    根據《移動金融產業年度報告(2016)》預計,到2020年,全球新增的物聯網設備接入量將從2016年的20億臺增長到240億臺(包含100億臺個人智能設備)。采用上例中的方式與物流設備服務商合作也是我國支付機構可以考慮的方向。

    (三)區塊鏈

    理論上,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在2016年8月發布的報告《金融基礎設施的未來:區塊鏈重塑金融服務的野望》(The future of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An ambitious look at how blockchain can reshape financial services)中提出,區塊鏈的實時結算能通過降低流動性和運營成本來提高跨境支付的利潤率,智能合約能通過驅動權利義務的履行和生成報告來減少運營錯誤、加粗結果的產出。該報告提出區塊鏈應用於支付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①通過標準的“了解你的客戶(KYC)”流程確保合規;②確保用哈希加密算法來交換價值是合法的;③建立標準和確保協同能力。

    實踐中,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探索將區塊鏈應用於支付以外的事務中,直接將區塊鏈應用於第三方支付業務中的機構尚不多見,其中較為知名的是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應用於慈善的實踐。2016年6月,螞蟻金服牽頭的慈善平臺Ant Love上線,其能將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上的區塊鏈公益籌款項目中每一筆款項的操作記錄在區塊鏈上,用戶可以查看具體捐贈記錄、善款撥付發放情況。

    (四)生物識別技術

    目前在支付業務的很多流程中,消費者需要自行提交個人身份和交易信息(如用戶名、密碼、身份證、動態口令等),如果生物識別技術足夠發達,這一流程可以被自動化,以加速支付流程和減少人工輸入的錯誤。

    根據央行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2016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超過70%的用戶能夠接受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時,最擔心的問題仍為個人隱私洩露及安全隱患,占比分別為69.5%和49.3%。

    生物識別技術如何確保支付和個人信息的安全性仍有待探索,相關監管措施也有待研究。

    1.指紋識別

    指紋是指人手指末端正面皮膚上凹凸不平的紋線,指紋識別是通過比較不同指紋的細節特征點(紋線的起點、終點、結合點和分叉點)來進行鋻別。指紋識別在支付中的應用已經較為廣泛,早在2014年蘋果和支付寶就推出了指紋支付功能,根據央行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2016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指紋是用戶了解最多的生物識別技術。

    2.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分析。這類識別方式具有唯一性、可測量、可自動識別與驗證、終身不變等特點,因而能提供比密碼、智能卡、令牌更高層級的安全保護。

    2015年,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漢諾威CeBIT展會上用一張自拍向觀眾演示了螞蟻金服與Face++聯合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據螞蟻金服專職研發生物識別技術的負責人透露,從2015年7月開始,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支付寶重置密碼、換綁手機、風險支付校驗等功能中應用,比如,用戶重置密碼時,除了采用校驗原密碼、身份證號、銀行卡信息、手機短信等信息外,用戶還可以選擇刷臉驗證。

    3.虹膜識別

    虹膜是位於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區域,具有唯一性、穩定性、非接觸性等諸多優勢。虹膜識別技術通過對比虹膜紋理特征之間的相似性,可有效確定人們的身份,是目前世界上最精準、最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其準確性和穩定性或遠超過指紋掃描和人臉識別。

    2016年9月,民生銀行將虹膜識別技術應用於移動支付領域,可用於手機銀行話費充值、便民繳費、商城支付等支付場景。此次民生銀行上線的虹膜支付,是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是業內首次將虹膜識別技術應用於支付實踐。

    4.聲紋識別

    聲紋是用電聲學儀器顯示的攜帶言語信息的聲波頻譜。聲紋識別是將聲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用計算機識別。

    聲紋識別在我國支付產業已有案例。2016年3月,中國銀聯與得意音通簽署“聲紋識別身份驗證服務合作協議”,利用得意音通的專利產品“聲密保”,該服務將於近期開放。具體來說,“聲密保”指身份認證時要求用戶讀出8位隨機密碼,繫統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判斷用戶讀出的動態密碼是否正確,同時通過聲紋識別技術判斷說話人是否正確,兩種認證手段都通過時纔判斷認證通過,安全繫數較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總 序

    零壹智庫:探索新金融的廣度與深度

    “零壹財經”是一個專注於互聯網金融研究的團隊。我們希望“零壹財經”的每一本書都淳樸、大方、謙卑、有力量。

    這是四年前我為“零壹財經書繫”所寫序言的最後一句話。四年來,“零壹財經書繫”出版了近20本“互聯網金融+”專業書籍,很多朋友跟我說,它已經成為金融領域最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閱讀品牌之一。

    但是,我們變了。

    第一,零壹財經作為一家機構,它的業務已經從互聯網金融研究升級為“新金融成長服務”(當然,互聯網金融研究依然是我們的一項核心工作)。

    第二,與之相應,零壹財經的研究範疇,擴大到“新金融”——在技術革新和市場變遷中不斷誕生的新型金融業務及其伴生服務。

    第三,我們成立了“零壹智庫”。在零壹財經自身研究團隊基礎上,建立了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青年學者計劃等豐富的學術研究平臺,共同打造一流的新金融智庫。除了零壹財經研究團隊的專業著作以外,我們也出版智庫其他學術成員的優秀著作。

    我們也沒變。我們堅持“01思維”:

    第一,在研究和思考問題時,回歸到“無”的狀態(0),清零先入之見,用數據、事實描述事物的基本面目。

    第二,關注事物的初始狀態(1),盡最大努力釐清它的來龍去脈,注重基礎、探望前沿。

    以開放的心態,沉浸於新金融世界。求其變,知其不變。

    我們現在這樣向您介紹:我們專注於新金融研究,不僅僅是一個團隊,而是智庫平臺。我們依然希望零壹智庫的每一本書都淳樸、大方、謙卑、有力量。


    零壹財經創始人兼CEO 柏 亮

    金融科技,打開一個怎樣的時代

    我們動態地理解金融科技,它是一個時代概念,而不是一個行業概念。

    全球金融穩定理事會對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的定義如下:泛指通過技術手段推動金融創新,對金融市場、機構和服務產生重大影響的業務模式、技術應用、流程和產品。

    這是目前被引用最廣泛的定義。這也是一個不得已的定義,因為它幾乎無所不包,似乎挑不出毛病,但是也不免失之寬泛。其實,任何靜態地定義金融科技的嘗試都是非常困難的:金融科技帶有強烈的技術特征,而“技術手段推動”幾乎能夠涵蓋一切,因為技術手段是日新月異變化的。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金融科技”:它作為一個概念的時代特征是什麼?這些時代特征在當下比較突出的落腳點在哪裡?

    直觀地看,“金融科技”的興起是最近3~5年的事情,尤其是最近兩年,它成為泛金融界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

    第一,它充分運用了移動互聯網,這使得金融服務人群的極速擴張具有明顯的歷史階段性特征。

    互聯網對金融的改造已經非常深遠,但是移動互聯網是一次新的飛躍,它從兩個角度深刻地改變了金融(尤其是個人金融)的形態和效率:

    一是使金融服務脫離了地理限制,不僅僅是從網點脫離出來(這一點PC互聯網也能做到),而是從任何固定地理位置解放出來,成為隨時隨地的服務。

    二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金融服務人群急劇下沉、快速擴張,這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尤其明顯,它極大程度地改變了金融市場的結構,這種改變是歷史性的。

    第二,數據成為最重要的金融資源,金融風險定價進入全新時代。

    數據已經成為最重要的金融資源。互聯網使市場主體的行為高度數據化,移動互聯網使智能設備成為“人”的一部分,人的行為既是數據源,也是數據的結果。金融業成為資金和數據合力形成的新生態。你會發現,最近幾年,圍繞金融業形成了大批新公司,它們幾乎都在為金融業做一件事:“弄”數據——數據采集與交易、獲客、征信、反欺詐、評分、評級、資產結構化,等等。它們使金融業在兩個方面實現了本質上的提升:交易效率的提升和風險定價的精準性。

    第三,人工智能重塑金融“行為”,金融市場會進入更“有效”的時代嗎?

    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數據化,也在另一個維度改變了金融業:理性與人性。在很長時間內金融理論都構建在經濟人假設上:人是理性的,市場是有效的。無論是大型金融危機還是微觀交易事件,都一再推翻這個假設。近些年,“動物精神”成為經濟學的熱門話題,“行為經濟學”再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些都是經濟學界的反思,它試圖重新發現經濟現實中的人性。人性中的非理性因素是市場波動的重要原因,一些經濟學家甚至認為它是金融危機的根源。那麼,人工智能,一種不斷接近人的思維能力卻沒有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人”,成為金融業務中的“決策者”,是否會讓金融市場變成“經濟人”的“有效市場”呢?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第四,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萌芽中,可能醞釀著下一個金融科技時代。

    技術對金融的改變,是從微觀開始的,是微觀變革的積聚、發酵和突破。其中一些革命性的技術和模式雖然還在萌芽期,發展也不穩定,但有可能改變未來的金融格局。典型的例子是數字貨幣。它從技術實現方式、市場主體和運營體繫等維度為全球支付體繫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而為支撐比特幣運行而產生的區塊鏈技術,開始作為一種獨立的技術形態和思維方式發展起來,開始向廣泛的金融領域和實體經濟領域滲透擴展。支付體繫和信息交換體繫的全新變革,將為金融科技的下一階段積蓄強大的動力。

    第五,金融風險也進入“科技時代”。

    金融如何創新,風險就會如何“創新”。金融發展的速度,也是風險積聚的速度,市場對新金融的熱情,也是對風險敞開的大門。技術本身是中立的,它被一些人用於金融創新,也被一些人用於金融詐騙,它的速度和效率,它的運行方式,在不成熟的金融業態中,本身就是風險。它創新性強,破壞性也很大。

    這些時代特征扎根在具體的業務和業態中。本書試圖從發展歷程、發展現狀、新技術的應用、案例、監管、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等方面剖析金融科技的幾種典型業態:第三方支付、征信與風控、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互聯網保險、智能理財、智能信貸、互聯網眾籌和智慧銀行。

    這遠遠不是金融科技的全部,它隻是在2017年我們選取的幾個樣本。我們相信,2018年,你還會看到金融科技時代不一樣的特征,不一樣的金融科技發展報告。

    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時代,是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是一個創造的時代,也可能是一個毀滅的時代。


    零壹財經創始人兼CEO 柏 亮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