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觀賞植物育種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種植業
    【市場價】
    3819-5536
    【優惠價】
    2387-346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69178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691781
    商品編碼:10041774927784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11-01
    代碼:468


        
        
    "
    作  者:(比)J.V.霍倫布魯克 編 王繼華,李紳崇,李帆 譯
    /
    定  價:468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頁  數:724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030691781
    /
    目錄
    ●第1章 生物多樣性與植物保護在觀賞植物育種中的作用 1
    1.1 世界植物的生物多樣性 1
    1.2 觀賞植物的多樣性 4
    1.3 觀賞植物的養護 5
    1.4 結論 8
    參考文獻 8
    第2章 花器官特征的遺傳基礎及其在觀賞植物育種中的應用 11
    2.1 引言 11
    2.2 矮牽牛作為觀賞物種及其研究模式 12
    2.3 花器官特征的遺傳基礎 13
    2.4 ABCE模型是否適用於所有開花植物?一個簡單的模型,在現實中可能更復雜 14
    2.4.1 花的C類功能基因 15
    2.4.2 花的B類功能基因 16
    2.4.3 花的E類功能或SEPALLATA功能基因 18
    2.5 花瓣形態變化 19
    2.6 以花器官特性突變體作為育種目標 20
    參考文獻 21
    第3章 花色及其基因改造工程 24
    3.1 引言 24
    3.2 類黃酮生物合成途徑 25
    3.2.1 花色相關常規途徑 25
    3.2.2 花色苷修飾 27
    3.2.3 黃酮C-糖基化 28
    3.2.4 蛋白質-蛋白質互作 28
    3.2.5 液泡運輸 29
    3.2.6 液泡中花色苷的分布 29
    3.2.7 液泡pH調控 30
    3.3 基因工程改變花色 31
    3.3.1 模式植物花色改變策略 31
    3.3.2 產生天竺葵素的橙色矮牽牛 32
    3.3.3 紫羅蘭色的香石竹‘Moon’ 33
    3.3.4 藍紫色月季 34
    3.3.5 紫色及藍色菊花 35
    3.3.6 藍色、紅色及黑色花色的其他植物 37
    3.3.7 橙酮及類胡蘿卜素調控的黃色和紅色 38
    3.3.8 甜菜堿調控的黃色和紅色 39
    3.3.9 熒光花 39
    3.3.10 花色改良的一般策略和近期新技術 40
    3.3.11 花卉的遺傳轉化 41
    3.3.12 轉基因花卉及其監管問題 42
    3.4 結論 44
    參考文獻 44
    第4章 貨架期和瓶插壽命的育種與遺傳研究 53
    4.1 引言 53
    4.2 改良觀賞壽命性狀的育種策略及選擇 54
    4.2.1 種內及種間雜交改良觀賞壽命性狀 54
    4.2.2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55
    4.2.3 生物技術 57
    4.3 觀賞壽命性狀育種中篩選方法的評價和分級 58
    4.3.1 觀賞壽命性狀篩選的方法 58
    4.3.2 預估觀賞壽命的方法和預測模型 59
    4.4 盆栽植物觀賞壽命改良的遺傳特性及育種 60
    4.4.1 盆栽植物觀賞壽命的遺傳基礎和育種 60
    4.4.2 通過生物技術改良盆栽植物的觀賞壽命 62
    4.5 切花瓶插壽命改良的遺傳特性和育種 63
    4.5.1 切花瓶插壽命性狀的育種和篩選 64
    4.5.2 生物技術改良“瓶插壽命”的例子 66
    4.6 影響采後行為的病害 67
    4.7 結論和展望 68
    參考文獻 69
    第5章 觀賞植物抗病育種 79
    5.1 引言 79
    5.2 病原物生活方式和宿主特異性 80
    5.3 觀賞植物的病害控制 81
    5.4 抗病機制 82
    5.5 抗病育種 83
    5.5.1 常規抗病育種 83
    5.5.2 生物技術在抗病育種中的應用 85
    5.6 觀賞植物抗病育種:篩選案例 88
    5.6.1 紅掌上的地毯草黃單胞菌花葉萬年青致病變種(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 88
    5.6.2 杜鵑花上的多主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lurivora)和麗赤殼屬病菌(Calonectria pauciramosa) 89
    5.6.3 香石竹上的尖孢鐮刀菌香石竹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dianthi) 90
    5.6.4 黃楊木上的Calonectria pseudonaviculata和C. henricotiae 92
    5.6.5 菊花上的白鏽病菌(Puccinia horiana) 93
    5.6.6 百合上的尖孢鐮刀菌百合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lii) 94
    5.7 展望 95
    參考文獻 96
    第6章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102
    6.1 引言 102
    6.2 微繁殖 103
    6.2.1 第0階段 104
    6.2.2 第1階段 104
    6.2.3 第2階段 104
    6.2.4 第3階段 104
    6.2.5 第4階段 105
    6.3 胚培養 105
    6.4 體細胞克隆變異 107
    6.5 原生質體 107
    6.5.1 原生質體分離 109
    6.5.2 原生質體融合 109
    6.5.3 微觀評估 112
    6.5.4 原生質體再生 112
    6.6 結論 113
    參考文獻 113
    第7章 觀賞植物倍性育種 116
    7.1 引言 116
    7.2 有絲分裂多倍體化 118
    7.2.1 方法與應用 118
    7.2.2 展望 122
    7.3 減數分裂多倍體化 122
    7.3.1 方法與應用 122
    7.3.2 展望 126
    7.4 單倍體 128
    7.4.1 方法與應用 128
    7.4.2 展望 130
    7.5 結論 131
    參考文獻 132
    第8章 觀賞園藝植物突變育種 137
    8.1 引言 137
    8.2 誘變技術 139
    8.2.1 輻照誘變 139
    8.2.2 離子束 140
    8.2.3 化學誘變 143
    8.3 影響突變率的因素 144
    8.3.1 基因型選擇 144
    8.3.2 誘變劑和誘變材料的選擇 145
    8.3.3 放射敏感性試驗 145
    8.3.4 確定很好處理劑量 146
    8.3.5 產生穩定突變體的體外方法 147
    8.3.6 突變體的篩選 149
    8.4 觀賞植物花色突變譜的誘導 149
    8.5 觀賞植物商業突變品種的開發 150
    8.6 突變育種的前景 158
    參考文獻 158
    第9章 觀賞植物分子育種技術新進展 165
    9.1 引言 165
    9.2 DNA標記 166
    9.3 高通量測序的發展 167
    9.4 開發基因分型技術 168
    9.5 方法和軟件開發 168
    9.6 如何使用標記 170
    9.6.1 品種保護 170
    9.6.2 育種繫統中的身份檢測 170
    9.6.3 種質資源遺傳結構 170
    9.6.4 實生苗篩選 171
    9.6.5 親本篩選 171
    9.6.6 減數分裂和偏分離 171
    9.7 基因組測序及候選基因途徑 172
    9.7.1 第一個觀賞植物基因組及其發展 172
    9.7.2 混合樣本分組分析 172
    9.7.3 候選基因途徑 172
    9.8 準確育種技術 173
    9.9 結論 174
    參考文獻 174
    第10章 六出花 178
    10.1 引言 178
    10.2 生長與培養 179
    10.3 育種規程 179
    10.4 結論 181
    參考文獻 181
    第11章 杜鵑花 183
    11.1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介紹 183
    11.1.1 歷史遺傳資源研究 183
    11.1.2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起源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184
    11.1.3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的品種選育 184
    11.1.4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的栽培技術 185
    11.2 分類學和繫統發育 185
    11.2.1 杜鵑花屬於杜鵑花屬(不包括一些特殊的種類) 185
    11.2.2 雜交類群的命名 187
    11.3 遺傳資源和育種基因庫的特征與保育 190
    11.3.1 西歐與亞洲聯繫的重建 190
    11.3.2 當前ILVO育種基因庫中的遺傳相似性 190
    11.3.3 AFLP分子標記在意大利常綠杜鵑花分類中的應用 192
    11.3.4 日本常綠杜鵑花品種與野生物種的遺傳關繫 194
    11.3.5 中國品種和雜交群體 195
    11.4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及相關常綠杜鵑花的育種 195
    11.4.1 育種目標 195
    11.4.2 雜交 196
    11.4.3 種間雜交 196
    11.4.4 其他育種方法 197
    11.5 主要目標性狀介紹 198
    11.5.1 花色 198
    11.5.2 花型 200
    11.5.3 株型 201
    11.5.4 葉片形態 203
    11.5.5 香味 203
    11.5.6 抗生物脅迫 204
    11.5.7 非生物抗逆性 206
    11.6 結論 206
    參考文獻 207
    第12章 五彩芋 211
    12.1 引言 211
    12.1.1 繁殖 212
    12.1.2 細胞學 212
    12.1.3 分類學 214
    12.2 重要性狀及育種目標 215
    12.2.1 植株和葉片性狀 215
    12.2.2 塊莖特性和產量潛能 216
    12.2.3 抗病性 217
    12.2.4 抗逆性 219
    12.3 遺傳模式 219
    12.3.1 葉片類型 219
    12.3.2 主脈顏色 220
    12.3.3 葉片底色 221
    12.3.4 葉斑點 221
    12.3.5 葉斑塊 222
    12.3.6 皺褶葉 222
    12.3.7 葉性狀的遺傳連鎖 222
    12.3.8 其他性狀 223
    12.4 育種方法和技術 223
    12.4.1 雜交 223
    12.4.2 種間雜交 225
    12.4.3 誘變育種 225
    12.4.4 倍性育種 226
    12.5 生物技術方法的發展和應用 227
    12.5.1 體細胞雜交 227
    12.5.2 遺傳轉化 227
    12.5.3 分子標記 227
    12.5.4 基因組信息的開發和應用 228
    12.6 展望 228
    參考文獻 229
    第13章 肖竹芋 232
    13.1 引言 232
    13.2 生殖生物學 234
    13.2.1 花 234
    13.2.2 自然授粉 234
    13.2.3 人工授粉 235
    13.3 育種 236
    13.3.1 育種史 236
    13.3.2 育種目標 237
    13.3.3 育種方案 237
    13.4 種間雜交 238
    13.4.1 細胞學研究 238
    13.4.2 花粉萌發與受精前障礙 241
    13.4.3 胚挽救 242
    13.4.4 種間育種 242
    13.5 多倍體化 243
    13.6 結論 244
    參考文獻 244
    第14章 菊花 246
    14.1 生產和貿易 246
    14.2 起源、基因中心 247
    14.2.1 基因中心 247
    14.2.2 多倍體 248
    14.2.3 在中國的實際應用 249
    14.2.4 中藥、殺蟲劑 249
    ……
    內容簡介
    觀賞植物在全球範圍內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意義,不僅豐富和滿足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與審美需求,還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撐。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和人民生物水平的提高,原有的花卉品種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美的精神需求,迫切需要創造出更多新、奇、異、罕的品種。因而,觀賞植物育種愈發顯示出其重要性。通過傳統的育種方法,如選擇育種、雜交育種已培育出了一大批花卉新品種,這仍是今後花卉育種的主要手段,但日益成熟的生物技術,尤其是分子遺傳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為觀賞植物育種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需求。本書以現代植物育種技術理論和主要觀賞植物的育種方法為重點,全面並詳細地闡述了觀賞植物育種的近期新研究進展,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科研資料,可使從事觀賞植物育種研究的科研人員、高校師生全面與充分了解世界觀賞植物育種的前沿研究,也可為觀賞植物生產者提供觀賞植物育種和生產的關鍵技術指導。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