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飛機飛行原理——對飛機飛行物理原理的一種描述(原書第四版) 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國防科技
【市場價】
1568-2272
【優惠價】
980-1420
【作者】 RH巴納德DR菲爾波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6870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687029
商品編碼:10034975386072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06-01
代碼:180

作者:R.H.巴納德,D.R.菲爾波特

    
    
"
作  者:(英)R.H.巴納德,(英)D.R.菲爾波特 著 黃偉 等 譯
/
定  價:180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
頁  數:332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030687029
/
目錄
●叢書序
繫列序
原著中文版致謝
原著中文版序
譯者序
第1章升力1
1.1升力1
1.2傳統機翼2
1.3運動的飛行器與運動的空氣3
1.4升力的產生3
1.5翼型6
1.6空氣壓力、密度和溫度8
1.7壓力與速度9
1.8動壓10
1.9意外的現像10
1.10機翼環流10
1.11機翼附著渦11
1.12馬格努斯效應12
1.13翼型周圍的氣流12
1.14滯止13
1.15壓力與升力14
1.16壓力導致的合力方向14
1.17升力繫數15
1.18攻角和彎度產生的升力變化16
1.19CL隨飛行條件的變化17
1.20失速17
1.21分離流中的飛行19
1.22其他產生升力的方法19
1.23使用發動機推力產生升力22
1.24旋翼產生的升力23
1.25高速直升機和平直兩用飛機27
1.26旋翼機28
1.27選擇的驟增29
1.28推薦閱讀29
第2章機翼31
2.1機翼平面形狀31
2.2展弦比31
2.3機翼產生升力31
2.4尾渦的形成34
2.5起動渦35
2.6下洗及其影響35
2.7展弦比的影響37
2.8展向升力的變化38
2.9機翼展向形狀39
2.10展向形狀及其處理、翼尖失速42
2.11後掠翼44
2.12後掠翼的缺點46
2.13三角翼47
2.14大後掠的細三角翼49
2.15其他機翼形狀51
2.16雙翼飛機和多翼飛機51
2.17連翼飛機52
第3章邊界層及其控制53
3.1一個重大突破53
3.2邊界層54
3.3邊界層是如何產生的55
3.4表面摩擦阻力55
3.5流動分離與失速56
3.6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57
3.7前緣分離57
3.8再附58
3.9升力的產生以及起動渦的形成58
3.10控制邊界層類型60
3.11邊界層控制避免不希望的流動分離60
3.12後掠翼上的邊界層與失速問題61
3.13後掠翼上更多的邊界層問題64
3.14邊界層控制大升力裝置65
3.15後緣襟翼65
3.16前緣裝置66
3.17連續可變彎度67
3.18大升力裝置的優點與不足68
3.19主動增升裝置68
3.20邊界層尺度效應模型測試70
3.21風洞測試效應71
3.22雷諾數非常低的無人飛行器(UAV)和模型72
3.23推薦閱讀74
第4章阻力75
4.1阻力繫數75
4.2形狀阻力76
4.3減小形狀阻力77
4.4流線型的優勢78
4.5減小迎風面積78
4.6邊界層類型影響79
4.7低阻翼型80
4.8低阻力翼型特征81
4.9翼型的選取85
4.10大展弦比的另一個優點85
4.11人工誘導的層流85
4.12減小尾渦(誘導)阻力86
4.13改善展向升力分布86
4.14翼尖形狀87
4.15端板88
4.16翼帆89
4.17翼尖小翼以及其他裝置90
4.18由於干擾效應產生的阻力92
4.19負阻力94
4.20阻力對升力的依賴94
4.21推薦閱讀95
第5章高速流96
5.1高低速流之間的差異96
5.2聲速的重要性——馬赫數97
5.3超聲速風洞裡的流動99
5.4不同類型的高速流100
5.5更多關於激波的信息——正激波和斜激波100
5.6馬赫波和馬赫錐102
5.7波阻103
5.8更多關於斜激波的信息——流動轉向104
5.9氣流轉向膨脹105
5.10機翼上超聲速氣流的發展過程106
5.11跨聲速阻力上升和壓力偏移中心107
5.12邊界層與高速流108
5.13動力加熱110
5.14高超聲速流111
第6章推力和推進113
6.1推進繫統113
6.2螺旋槳推進113
6.3噴氣推進114
6.4噴氣發動機產生推力115
6.5推力和動量115
6.6噴氣式和螺旋槳式推力產生的比較116
6.7有效推進116
6.8螺旋槳118
6.9高效螺旋槳119
6.10變螺距121
6.11恆速螺旋槳121
6.12順槳和反推力122
6.13葉片數量和形狀122
6.14反向旋轉123
6.15螺旋槳與發動機匹配124
6.16螺旋槳速度124
6.17高速螺旋槳125
6.18風扇推進126
6.19涵道風扇126
6.20低速涵道風扇或推進器128
6.21動力裝置的選擇129
6.22活塞發動機129
6.23增壓和渦輪增壓130
6.24技術革新的需求131
6.25燃氣渦輪132
6.26燃氣渦輪效率133
6.27熱力學效率133
6.28燃氣渦輪發展134
6.29渦輪螺旋槳137
6.30多軸發動機137
6.31旁路或渦輪風扇發動機138
6.32高旁路比渦輪風扇或風扇噴流139
6.33超高旁路(UHB)發動機、道具風扇和非導管風扇141
6.34再熱或加力燃燒143
6.35反推力144
6.36超聲速飛行推進145
6.37衝壓發動機推進148
6.38雙模渦輪衝壓發動機150
6.39純火箭推進151
6.40吸氣式火箭混合動力151
6.41發動機安裝152
6.42理想的推進繫統152
6.43推薦閱讀153
第7章性能155
7.1大氣155
7.2速度和高度測量155
7.3巡航飛行158
7.4水平飛行性能159
7.5機翼載荷對阻力曲線的影響160
7.6高度對阻力曲線的影響161
7.7優選速度161
7.8經濟和航程很好速度162
7.9活塞式發動機的很好經濟性163
7.10噴氣發動機的很好經濟性164
7.11巡航爬升165
7.12一些實際考慮165
7.13飛行器尺寸166
7.14其他類型的動力裝置166
7.15高速飛行時的經濟性167
7.16續航時間設計168
7.17使用活塞發動機的續航時間169
7.18使用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續航時間170
7.19爬升性能170
7.20優選爬升角171
7.21爬升率173
7.22滑翔飛行174
7.23轉彎飛行性能175
7.24推薦閱讀176
第8章超聲速飛行器177
8.1超聲速機翼179
8.2超聲速飛行平面形狀181
8.3無後掠翼182
8.4後掠翼183
8.5亞聲速和超聲速前緣183
8.6中間部分184
8.7翼尖區域185
8.8亞聲速和超聲速後緣186
8.9超聲速後掠翼與邊界層189
8.10大掠角機翼189
8.11可變後掠機翼190
8.12關於平面形狀的最後幾點意見191
8.13飛行器整體191
8.14超聲速面積律192
8.15有利的干擾效果192
8.16高超聲速飛行器193
8.17“航天飛機”型飛行器194
8.18單級軌道飛行器194
8.19乘波體195
8.20超燃衝壓發動機推進的高超聲速飛行器197
8.21推薦閱讀198
第9章跨聲速飛行器199
9.1跨聲速條件下的機翼202
9.2跨聲速超臨界翼型203
9.3抖振邊界204
9.4跨聲速後掠翼207
9.5合理分配載荷209
9.6關於翼尖流動210
9.7設計機翼中間部分211
9.8結合機身考慮212
9.9跨聲速面積律212
9.10機翼設計中的若干非氣動因素213
9.11前掠翼215
9.12飛翼與翼身融合概念216
9.13結束語216
9.14推薦閱讀217
第10章飛行器控制218
10.1控制要求218
10.2飛行員的控制裝置219
10.3指示儀表221
10.4偏航控制221
10.5偏航與滾轉的耦合222
10.6俯仰控制222
10.7V形尾翼225
10.8滾轉控制226
10.9滾轉對飛行方向的影響227
10.10如何正確地轉彎227
10.11滾轉控制的相關問題229
10.12非常規控制面229
10.13直接的升力控制230
10.14機械控制繫統231
10.15伺服調整片和配平調整片232
10.16動力伺服控制233
10.17動力控制(電傳和光傳)234
10.18反饋或感知234
10.19動力控制裝置的安全性235
10.20控制協調235
10.21發動機控制236
10.22低速時的飛機控制237
10.23在大攻角下的控制238
10.24跨聲速飛行控制239
10.25自動控制繫統和自動駕駛繫統240
10.26直升機的控制240
10.27推薦閱讀241
第11章靜穩定性242
11.1需要解決的問題242
11.2配平和穩定性要求242
11.3縱向和橫向穩定性243
11.4縱向靜穩定性244
11.5常規飛機的縱向靜穩定性245
11.6縱向靜穩定條件247
11.7松杆穩定性249
11.8鴨式飛機的穩定性249
11.9串列翼布局250
11.10無尾飛機的穩定性251
11.11三角翼飛機252
11.12重心位置變化253
11.13重心裕度254
11.14機動裕度254
11.15重心254
11.16壓縮效應254
11.17發動機推力線255
11.18影響縱向靜穩定性的其他因素256
11.19不穩定設計飛機256
11.20橫向穩定性257
11.21上單翼布局258
11.22速度穩定性260
第12章動穩定性263
12.1縱向動穩定性——俯仰振動264
12.2飛行高度對短周期俯仰振動的影響266
12.3縱向沉浮267
12.4橫向穩定性268
12.5滾轉阻尼268
12.6螺旋模態269
12.7荷蘭滾模態271
12.8海撥高度對荷蘭滾的影響273
12.9結構剛度效應274
12.10人工穩定性——馬赫配平繫統和偏航阻尼器274
12.11旋轉275
12.12推薦閱讀278
第13章起飛與降落279
13.1起飛279
13.2起飛構型280
13.3起飛安全——決定速度281
13.4進場與著陸283
13.5下滑道飛行284
13.6拉平和觸地285
13.7風對著陸的影響286
13.8助降和自動著陸288
13.9特殊著陸需求288
第14章結構影響290
14.1氣動彈性特性290
14.2靜態情況290
14.3動態情況293
14.4主動載荷控制295
14.5操縱載荷控制295
14.6結構解決方案296
14.7結構材料的影響297
14.8推薦閱讀299
14.9結論299
附錄300
參考文獻303
內容簡介
《飛機飛行原理:對飛機飛行物理原理的一種描述(原書第四版)》是飛行器總體設計領域的經典著作,內容通俗易懂,第一版出版於1989年,迄今已更新到第四版,主要面向航空航天教育。《飛機飛行原理:對飛機飛行物理原理的一種描述(原書第四版)》從影響飛行器性能的各個因素出發,通過大量案例詳細介紹了飛行的物理原理,側重每個因素的物理機制,而沒有冗長的數學推導。《飛機飛行原理:對飛機飛行物理原理的一種描述(原書第四版)》涵蓋目前近期新的飛行器概念,如超聲速飛行器、高超聲速飛行器、低軌航天器等,對於了解和掌握新概念飛行器的飛行原理具有重要意義。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RH巴納德DR菲爾波特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RH巴納德DR菲爾波特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