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力學實驗原理與技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市場價】
    1203-1744
    【優惠價】
    752-109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6525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652515
    商品編碼:71213708460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0-06-01
    代碼:149


        
        
    "
    作  者:李戰華 等 編
    /
    定  價:149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
    頁  數:439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030652515
    /
    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實驗觀測在力學發展中的作用 1
    1.1.1 實驗與試驗 1
    1.1.2 力學中的一些經典實驗 2
    1.2 力學實驗測量的物理量與測量方法 7
    1.2.1 力學實驗測量的物理量 7
    1.2.2 力學實驗測量方法 9
    1.3 力學實驗面臨的挑戰與發展 11
    1.3.1 力學測量面對的基本問題 12
    1.3.2 力學測量技術發展的瓶頸 14
    1.3.3 人工智能時代的力學測量 16
    1.4 本章小結 17
    思考題及習題 17
    參考文獻 17
    第2章 實驗模擬準則 19
    2.1 相似準則 19
    2.1.1 相似概念 19
    2.1.2 力學相似準則 20
    2.1.3 相似理論 21
    2.2 由微分方程推導相似參數 22
    2.3 由π定理推導相似參數 23
    2.3.1 量綱與單位 24
    2.3.2 π定理 25
    2.4 相似參數的應用 28
    2.4.1 流體力學常用的相似參數 28
    2.4.2 常用相似參數的物理意義 29
    2.4.3 相似參數的局限 33
    2.5 本章小結 33
    思考題及習題 34
    參考文獻 34
    第3章 誤差、不確定度和數據處理 35
    3.1 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 35
    3.1.1 測量與誤差 35
    3.1.2 誤差的分類 37
    3.2 隨機誤差和繫統誤差 38
    3.2.1 隨機誤差 38
    3.2.2 繫統誤差 41
    3.3 測量不確定度 42
    3.3.1 測量不確定度的定義與分類 43
    3.3.2 直接測量不確定度的估算 44
    3.3.3 間接測量不確定度的估算 47
    3.3.4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小結 50
    3.4 實驗數據的處理 51
    3.4.1 有效數字 51
    3.4.2 測量數據的整理與分析 52
    3.4.3 圖像數據的處理 55
    3.5 本章小結 58
    思考題及習題 59
    參考文獻 60
    第4章 固體變形與載荷的測量技術 61
    4.1 固體力學實驗測量參量 61
    4.2 變形與位移的測量 61
    4.2.1 應變片電測法 63
    4.2.2 光纖光柵應變測量方法 74
    4.2.3 攝影測量法 79
    4.2.4 數字圖像相關法 86
    4.3 載荷的測量 96
    4.3.1 彈性變形測力法 96
    4.3.2 X射線測量應力 100
    4.3.3 其他方法 110
    4.4 本章小結 111
    思考題及習題 112
    參考文獻 112
    第5章 材料力學性能實驗 116
    5.1 準靜態加載實驗 116
    5.1.1 基本概念 116
    5.1.2 材料試驗機 117
    5.1.3 實驗試樣設計與安裝 121
    5.1.4 數據采集與處理 124
    5.1.5 幾類特殊的加載方式 128
    5.1.6 準靜態加載實驗小結 133
    5.2 硬度實驗 133
    5.2.1 基本概念 133
    5.2.2 壓痕硬度的分類 134
    5.2.3 硬度測量的試樣 138
    5.2.4 壓痕實驗的數據處理 138
    5.2.5 電子顯微鏡下在位加載實驗 141
    5.2.6 硬度測量方法小結 142
    5.3 斷裂實驗 143
    5.3.1 斷裂力學基礎知識 143
    5.3.2 實驗裝置 149
    5.3.3 實驗試樣與制備 150
    5.3.4 斷裂實驗的步驟 155
    5.3.5 結果分析與校核 158
    5.3.6 斷裂實驗小結 161
    5.4 疲勞實驗 162
    5.4.1 基本概念 162
    5.4.2 實驗設備 169
    5.4.3 實驗試樣 172
    5.4.4 疲勞實驗及標準 174
    5.4.5 疲勞實驗小結 176
    5.5 動態力學測試實驗 177
    5.5.1 基本概念 177
    5.5.2 擺錘與落錘實驗方法 177
    5.5.3 長杆衝擊實驗 182
    5.5.4 輕氣炮實驗 187
    5.5.5 動態力學測試實驗小結 192
    5.6 材料微結構表征 192
    5.6.1 基本概念 192
    5.6.2 微結構表征方法與儀器的選用 193
    5.6.3 微結構表征試樣 195
    5.7 本章小結 201
    思考題及習題 201
    參考文獻 202
    第6章 低速流動顯示與流速測量技術 205
    6.1 流體力學實驗概述 205
    6.2 低速流體力學實驗設備及測量參數 207
    6.2.1 風洞 207
    6.2.2 水洞 209
    6.2.3 多功能水槽 210
    6.3 流動顯示技術 211
    6.3.1 流動顯示技術的發展 211
    6.3.2 流動顯示技術的基本方法 213
    6.3.3 流動顯示的示蹤法 214
    6.4 流體壓強、流量及傳統測速 216
    6.4.1 壓強及傳統的流體速度測量 216
    6.4.2 流量及流體平均速度 219
    6.5 單點流速測量技術 220
    6.5.1 熱線風速儀 220
    6.5.2 激光多普勒測速儀 224
    6.6 粒子圖像測速技術 233
    6.6.1 基本概念 233
    6.6.2 粒子跟蹤測速技術 234
    6.6.3 二維粒子圖像測速技術 235
    6.7 本章小結 247
    思考題及習題 247
    參考文獻 249
    第7章 流場溫度、濃度及表面形貌測量技術 251
    7.1 溫度測量技術 251
    7.1.1 熱電偶 251
    7.1.2 熱色液晶測溫技術 254
    7.1.3 紅外熱像儀 255
    7.2 濃度場、密度場、溫度場測量技術 258
    7.2.1 激光誘導熒光技術 258
    7.2.2 光學干涉技術 261
    7.2.3 幾種測溫技術的比較 268
    7.3 表面形貌測量技術 269
    7.3.1 雲紋法 269
    7.3.2 柵線法 270
    7.3.3 Michelson干涉儀 276
    7.3.4 位移傳感器 278
    7.4 黏度測量技術 280
    7.4.1 黏度儀 280
    7.4.2 流變儀 282
    7.5 多相流測量技術 283
    7.5.1 流型測量 283
    7.5.2 多相流的含率測量 285
    7.6 本章小結 285
    思考題及習題 286
    參考文獻 286
    第8章 高速空氣動力學實驗設備 288
    8.1 概論 288
    8.1.1 空氣動力學方程 288
    8.1.2 空氣動力學實驗設備分類 291
    8.2 超聲速風洞 293
    8.2.1 超聲速風洞基本結構及運行特點 293
    8.2.2 其他類型超聲速風洞 295
    8.2.3 超聲速風洞運行參數的計算 296
    8.3 高超聲速風洞 298
    8.3.1 高超聲速風洞實驗模擬的特點 298
    8.3.2 加熱高超聲速風洞 300
    8.3.3 復現式風洞 301
    8.4 高超聲速特種設備 302
    8.4.1 激波管 302
    8.4.2 激波風洞——炮風洞 304
    8.4.3 超燃發動機測試平臺 306
    8.5 本章小結 309
    思考題及習題 309
    參考文獻 309
    第9章 高速空氣動力學實驗測量技術 310
    9.1 高速流場顯示技術 310
    9.1.1 紋影法 311
    9.1.2 油流法 315
    9.2 壓力測量技術 317
    9.2.1 高速流場壓力測量技術 317
    9.2.2 壓力敏感漆測量技術 317
    9.3 熱流 (溫度) 測量技術 318
    9.3.1 薄膜電阻測溫技術 318
    9.3.2 其他高超聲速測溫技術 319
    9.4 氣體組分測量技術 320
    9.4.1 激光吸收光譜技術 322
    9.4.2 激光誘導熒光技術 337
    9.5 本章小結 351
    思考題及習題 351
    參考文獻 351
    第10章 實習課題彙編 356
    10.1 超聲速流場紋影與陰影顯示實驗及流場標定 356
    10.2 拉瓦爾噴管典型流動狀態的觀測 359
    10.3 高超聲速模型頭部駐點熱流測量 365
    10.4 聲速噴管流量計流量繫數標定 370
    10.5 爆轟激波管壓力與速度測量 373
    10.6 航空發動機燃氣溫度的吸收光譜測量技術 379
    10.7 超稠原油-水乳狀液 (W/O型)流變特性測量 384
    10.8 基於電阻層析成像的氣液兩相流流型識別 388
    10.9 水槽波浪場的模擬和測量 393
    10.10 水槽流動的粒子圖像測速 397
    10.11 高速列車動模型表面壓力測量 400
    10.12 高速列車動模型的振動特性及氣動阻力測量 404
    10.13 毫牛級微小推力測試 407
    10.14 金屬材料的微結構表征與力學性能測量 412
    10.15 金屬材料動態壓縮實驗 415
    10.16 含損傷的點陣夾層結構動力學測試與損傷識別 420
    10.17 含水合物土的三軸剪切實驗 426
    10.18 氮化物超硬塗層的制備與表面力學性能測試 431
    10.19 3D打印原理及實踐 434
    內容簡介
    《力學實驗原理與技術》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力學實驗原理與技術”課程研究生教材。《力學實驗原理與技術》共10章。第1章為緒論。第2章介紹相似理論和相似參數。第3章重點介紹實驗結果的不確定度評估。第4~9章分別介紹固體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和高速空氣動力學中常用的實驗方法與設備。為了使研究生在理論學習後盡快與科研接軌,《力學實驗原理與技術》在介紹測量原理和技術之後,在第10章提供了19個實習課題。這些實習課題均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提出,盡量體現基礎知識與前沿科研的結合。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