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制鹽術(精)/中國古代重大科技創新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市場價】
    364-528
    【優惠價】
    228-330
    【作者】 朱珠施威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7100528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71005283
    商品編碼:10026964731499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0-11-01
    代碼:48

    作者:朱珠施威

        
        
    "



    作  者:朱珠//施威 著
    /
    定  價:48
    /
    出 版 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
    頁  數:144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71005283
    /
    主編推薦
    中國古代到底有哪些科技發明創造?經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持續的集體調研,推選出“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88項,大致分為科學發現與創造、技術發明、工程成就三類。以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出的88項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為參考,突出圖文並茂,盡量使用科技文物、圖像中的科技,強調可讀性,從歷史和現代的生動案例中講解科技發明。展示我國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及珍貴圖片。在中國,文化多樣性、緯度以及鹵水濃度等因素決定了制鹽技藝的演進路徑,形成了豐富多樣的鹽文化形態,諸如自貢的井鹽文化、青海的湖鹽等
    目錄
    ●第一章 傳說中的制鹽技術起源
    池鹽
    蚩尤血化為鹽池
    麒麟造鹽池
    神牛造鹽池
    海鹽
    海鹽生產鼻祖——夙沙氏
    孫悟空盜鹽磚
    詹打魚煮鹽
    井鹽
    廩君與鹽水女神
    白鹿引泉
    “梅澤鑿井”
    牧羊女
    第二章 先秦時期原始制鹽術
    古老的制鹽工藝
    “鹽蛋”傳說
    鑿井采鹵制鹽
    岩鹽的制取
    第三章 漢唐時期制鹽術
    采鹵效率提高
    采用樓架安裝定滑輪取鹵
    大車取代轆轤滑車
    煮鹽技術的發展
    海水煮鹽技術
    天然氣的使用
    鑿井技術的發展
    鹽井數量增多
    井深增加與單井產量增長
    刺土成鹽法和墾畦營種法
    刺上成鹽法
    墾畦營種法
    “廚神”詹王的典故
    第四章時期鹽業生產與技術突破
    引潮工程和曬鹽技術
    “煮海成鹽”技術改良
    《熬波圖》及其主要價值
    頓鑽法的發明
    卓筒井的誕生及意義
    頓鑽法的原理
    墾畦成鹽變自然成鹽
    第五章 明清制鹽技術的革命性變化
    鑽井技術臻於成熟
    鑿井工藝的程序化
    固井技術提高與井身結構改進
    應運而生的修治井技術
    明清煮鹽產業的發展
    海鹽曬制技術推廣
    明代海鹽曬制技術
    清代海鹽曬制技術
    第六章 近現代制鹽技術
    民國時期制鹽技術
    精鹽制造工藝的出現
    傳統鹽業生產技術的進步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技術變革
    食鹽精細化和食鹽加碘
    發展鹽化工生產
    參考文獻
    後記
    內容簡介
    在中國,文化多樣性、緯度以及鹵水濃度等因素決定了制鹽技藝的演進路徑,形成了豐富多樣的鹽文化形態,諸如自貢的井鹽文化、青海的湖鹽文化、沿海地區的海鹽文化等。它們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物質、形態與制式,但無一例外都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群體氣質、思維方式和文化精神。本書從制鹽技藝入手,沿著科技史和文化學的路徑,辨識、探究鹽文化的精神內涵和社會價值。
    作者簡介
    朱珠//施威 著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是中國專享的多學科和綜合性的科技史專門研究機構,是世界上重要的中國科技史研究基地,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認的理學“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學位授予點。自然科學史所學科建設與發展方向基於科學技術史的文化遺產認知、科技哲學、科技與社會、科技戰略等交叉或應用方向的研究。獲得多項國家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多項部委科技成果獎以及中國圖書獎。施威,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普基地負責人。朱珠,1995年12月生,江蘇鎮江人,畢業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技術史專業碩士研究生。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朱珠施威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朱珠施威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