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可持續發展概論/李永峰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大中專理科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李永峰喬麗娜張洪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2079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207951
    商品編碼:1550087789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4-10-01
    代碼:32

    作者:李永峰喬麗娜張洪

        
        
    "
    作  者:李永峰//喬麗娜//張洪 著作
    /
    定  價:32
    /
    出 版 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01日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122207951
    /
    目錄
    ●第1篇可持續發展概述第1章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11.1可持續發展的產生11.1.1歷史淵源11.1.2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客觀現實11.1.3傳統發展理論的失敗31.1.4可持續發展的提出31.2可持續發展的內涵41.2.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41.2.2可持續發展的原則51.2.3可持續發展的標準61.3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意識61.3.1環境意識61.3.2產生環境意識和人對環境關繫的認識71.3.3環境意識的重要特點71.3.4環境意識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條件71.3.5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8第2章可持續發展自然觀與環境倫理觀92.1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觀92.1.1人類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繫92.1.2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繫102.1.3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一種新的生態價值觀112.1.4結論112.2環境倫理觀122.2.1環境倫理觀的建構122.2.2環境倫理觀的主要觀點122.2.3控制人類人口增長的人口觀132.2.4可持續消費的消費觀132.3環境倫理觀的原則14第2篇中國可持續發展概述第3章中國可持續發展進程153.1中國可持續發展歷程153.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163.2.1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背景因素與思路163.2.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組成173.2.3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八大主題183.3《中國21世紀議程》193.3.1《21世紀議程》193.3.2《中國21世紀議程》的主要內容203.4美麗中國的永續發展233.4.1美麗中國的含義233.4.2建設美麗中國23第4章中國可持續發展現狀分析264.1中國人口資源發展現狀概述264.1.1我國人口發展的現狀264.1.2我國資源發展的現狀264.1.3我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協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274.2中國工農業發展分析274.2.1我國農業面對的問題274.2.2工農業失衡的基本態勢284.2.3工農業的發展方向284.3中國能源利用與科技創新294.3.1我國能源工業面臨的挑戰294.3.2能源利用對策304.3.3當代科技發展的特點與趨勢304.3.4我國科技發展的主要問題314.3.5我國科技發展的戰略選擇324.3.6新時期我國科技創新的政策324.4中國環境問題與環境管理334.4.1環境問題334.4.2當代中國環境問題的八大社會特征334.4.3環境管理334.5中國可持續發展展望37第3篇中國人口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第5章中國人口與可持續發展385.1中國人口現狀分析385.2中國人口與環境承載力395.3人口增長與糧食問題405.4人口增長與環境污染415.5人口可持續發展目標42第6章中國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446.1中國水資源分布446.2中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依據456.3中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實施舉措45第7章中國森林資源與可持續發展477.1中國森林資源477.2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487.3中國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政策507.4中國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意義517.5中國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措施52第4篇中國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第8章中國能源概述558.1中國能源現狀分析558.1.1能源結構558.1.2能源效率558.1.3能源環境568.1.4能源安全578.2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意義588.3中國能源與工業化道路598.3.1能源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598.3.2中國的能源消費598.3.3中國工業化道路的選擇618.4未來能源的可持續發展628.4.1能源結構和能源政策開始向可持續發展轉變628.4.2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四大指導方針628.4.3可持續發展步驟的順序63第9章中國石油能源與可持續發展669.1石油能源與經濟發展669.1.1國際石油價格波動與世界經濟增長669.1.2世界各國的石油發展戰略及其借鋻679.2石油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699.2.1石油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699.2.2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709.2.3中國石油安全面臨的挑戰719.3中國石油可持續發展的意義729.4未來中國石油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構想729.4.1保證石油安全是中國石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729.4.2建立現代石油市場機制是中國石油可持續發展的體制保證75第10章中國煤炭能源與可持續發展7710.1煤炭業可持續發展遇到的問題7710.1.1資源和環境制約因素突出7710.1.2適應市場環境的生存能力低下7810.1.3鐵路運輸問題制約可持續發展7810.1.4煤炭行業尚未擺脫困境7810.1.5煤炭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嚴峻7910.2我國煤炭資源在可持續能源發展中的戰略地位7910.3煤炭能源發展戰略8010.3.1推進大基地建設:保障煤炭供給安全8010.3.2實行大集團戰略:提高煤炭生產效率8010.3.3堅持科技創新道路:加速煤炭能源潔淨化8110.3.4實施全球化戰略:開拓世界原煤市場8110.4增強政府在煤炭發展中的公共責任8110.4.1搞好煤炭資源的科學勘查與合理規劃8110.4.2嚴格以人為本的安全監管責任8210.4.3制定大力度優惠工資收入及社會保障標準8210.4.4轉換政府的煤炭經營與管理職能8310.5煤炭可持續發展實施舉措8310.5.1煤炭行業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措施8310.5.2煤炭行業的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措施8310.5.3煤炭行業的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措施8410.5.4煤炭行業的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措施84第11章中國電力能源與可持續發展8511.1中國電力能源分布分析8511.2我國實現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8811.3中國電力能源結構改革8811.3.1充分認識優化電力結構的重要性8811.3.2努力推進水電能源的可持續發展8911.3.3努力推進風電能源的可持續發展9011.3.4努力推進核電能源的可持續發展9011.3.5努力推進太陽能與生物質能電力的可持續發展9111.4中國電力能源可持續發展策略91第12章中國新型能源與可持續發展9312.1新型能源簡介9312.2太陽能利用與可持續發展9312.2.1太陽能的利用方式9412.2.2太陽能的利用9412.2.3太陽能繫統對環境的影響9512.3風能與可持續發展9612.3.1風能的利用9612.3.2利用風能的優勢和不足9612.4生物質能與可持續發展9712.4.1資源狀況9712.4.2生物質能的利用技術9812.4.3生物質液化技術10012.4.4生物質固化技術10112.5氫能與可持續發展10112.6核能與可持續發展10212.6.1核能的產生方式10312.6.2核能的優越性10312.6.3核能的應用10412.7垃圾利用與可持續發展10712.7.1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潛力10712.7.2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107第5篇中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第13章農業與可持續發展10913.1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定義與重要性10913.1.1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定義10913.1.2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11013.2農業可持續發展現狀11113.2.1國外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11113.2.2國內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動態11113.3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11313.4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114第14章工業化經濟與可持續發展11614.1工業化進程11614.1.1國外工業化進程11614.1.2我國工業化進程11614.2工業化道路中存在的問題11714.3工業化道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118第15章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12115.1循環經濟的起源12115.2循環經濟的概念與內涵12215.3循環經濟的特征與準則12215.3.1循環經濟的特征12215.3.2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12315.4循環經濟模式可持續發展的意義12415.5推行循環經濟的主要措施126第6篇中國科技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第16章中國教育與可持續發展12916.1教育與經濟發展12916.1.1教育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因素12916.1.2教育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有促進作用13016.1.3經濟是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13116.2教育與生活水平13116.3教育與環境13316.3.1環境產業的定義及內涵13316.3.2教育促進環境產業的發展13416.4中國教育可持續發展措施13416.4.1中國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13416.4.2中國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13516.4.3中國教育可持續發展途徑136第17章農村教育與可持續發展13817.1農村教育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意義13817.2我國農村教育13917.3實現農村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14017.3.1深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發展14017.3.2繼續大力發展農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14017.3.3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14117.3.4著力提高農村教育質量14117.3.5加大農村教育投入14117.3.6創新農村教育管理體制14217.3.7造就高素質的農村教師隊伍143第18章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14518.1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14518.2科技創新與制度改革14618.3科技創新與資源利用14918.4科技創新的可持續發展150第7篇中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第19章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15319.1中國環境保護歷史回顧15319.2我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15419.3環境保護實施及監督機制15619.3.1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策略15619.3.2環境保護法律的不斷完善15619.3.3綠色經濟政策的提出15719.3.4建立有效的管理體制15719.3.5加強宣傳教育與公眾參與158第20章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16020.1生態建設的基本內容16020.2我國生態建設發展歷程16220.3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策略16320.3.1生態建設產業化16320.3.2提高生態保護意識提倡綠色消費16420.3.3轉變經濟模式發展生態經濟16520.3.4豐富評價指標體繫16520.3.5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鼓勵生態捐助16520.3.6強化政府政策導向166第21章環境管理與可持續發展16821.1環境管理概述16821.1.1環境管理的主要內容16821.1.2我國環境管理發展歷程回顧17021.2我國現行環境管理制度17021.3環境管理要適應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17121.3.1確定環境目標的科學性和嚴謹性17121.3.2環境原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17121.3.3環境立法的廣泛性171第8篇中國城市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第22章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17422.1城市可持續發展內涵17422.2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空間結構模式17522.3城市資源、環境、經濟、社會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繫17522.3.1資源利用與城市可持續發展17522.3.2城市環境與城市可持續發展17522.3.3城市經濟與城市可持續發展17622.3.4城市社會與城市可持續發展17622.4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原則17622.5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機制、普遍規律與發展趨向17722.5.1城市、城鎮的產生及涵義17722.5.2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機制分析17722.6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認識17822.7城市化的發展趨勢17822.8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179第23章城市可持續發展與城市規劃18023.1城市規劃的涵義、作用18023.1.1城市規劃的涵義18023.1.2城市規劃的作用18023.2城市規劃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工具18123.3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城市規劃18223.3.1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城市規劃基本思路18223.3.2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城市規劃的未來導向性18223.3.3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城市規劃的生態環境導向性18223.3.4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的城市規劃的社會導向性18323.4科學城市規劃的特色18323.4.1體現社會主義城市現代化的戰略目標18323.4.2體現城鄉現代化協調發展原則18323.4.3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18423.4.4體現“兩個根本轉變”的戰略要求18423.4.5體現以人為本、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的原則18423.5我國城市規劃的發展18423.5.1城市規劃行政體制的改革18523.5.2城市規劃與區域協調發展18523.5.3城市規劃設計體制改革18623.5.4城市規劃與社區建設186第24章城市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18824.1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理論18824.2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發展觀18824.2.1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觀18924.2.2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觀18924.2.3樹立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文化觀18924.2.4樹立城市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觀19024.2.5城市化進程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19024.2.6影響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因素19124.2.7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19124.2.8不超出區域水資源承載力原則192參考文獻193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八篇共24章,內容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概述,中國可持續發展概述,中國人口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中國能源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科技教育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國城市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環境、生態、資源等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的環境通識教育課程教材,還可供相關方面的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李永峰喬麗娜張洪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李永峰喬麗娜張洪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