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與英國浪漫主義研究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外國文學理論
【市場價】
817-1184
【優惠價】
511-740
【作者】 張旭春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247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324769
商品編碼:10038747100133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09-01
代碼:98

作者:張旭春

    
    
作  者:張旭春 著
/
定  價:98
/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01日
/
頁  數:424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301324769
/
主編推薦/
本書對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與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研究之間的互動關繫進行了批判性清理。本書的基本觀點:(1)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經典的二十世紀重構問題與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發展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促進關繫。一方面,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為二十世紀西方文論提供了生長的豐富土壤,另一方面,二十世紀文論又在理論探索中進一步拓展了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經典化問題——文學理論與文學經典之間存在著微妙的互動關繫;(2)二十世紀西方文論對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研究充分體現出西方文學批評的重大問題:批評範式之間的強烈排他性、內在研究(語言等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新批評與英國浪漫主義研究
一、新批評對浪漫主義詩歌的基本態度一覽
二、燕卜蓀:浪漫主義詩歌中的含混
三、布魯克斯:浪漫主義詩歌中的悖論
四、維姆薩特:浪漫主義詩歌中的自然意像結構
第二章 神話—原型—《》批評與英國浪漫主義研究
一、浪漫主義隱喻結構的下降和內轉
二、浪漫主義風奏琴與應和風的神話—《》淵源及其獨特性
三、浪漫主義與啟示革命的內在—世俗化
四、布魯姆:追尋—羅曼司的內在化
第三章 解構主義批評與英國浪漫主義研究
一、“語詞像花朵一樣綻放”
二、寓言與像征
三、《序曲》第一卷前300行中的禮物饋贈與“自我存在缺失”等問題
四、寓言與語言:《序曲》第一卷前兩個偷竊故事
五、第三次偷竊事件:自然與自我的相互挪用和修辭盜竊
第四章 新馬克思主義—新歷史主義批評與英國浪漫主義研究
一、何謂浪漫主義的意識形態
二、浪漫主義意識形態的歷史批判:海涅、馬歇雷與《沉睡鎖住了我的心》
三、《毀壞的村舍》《不朽頌》與《忽必烈汗》中的置換與抹去策略
四、“沒有丁登寺的《丁登寺》”
五、《邁克爾:一首牧歌》與湖區“田產”問題
六、“歷史想像”與華茲華斯的行乞詩
第五章 生態批評與英國浪漫主義研究
一、《秋頌》與坦博拉火山爆發
二、愛自然、愛自由與愛人類:《序曲》對傳統牧歌形式的顛覆
三、湖區的政治意義與生態意義:華茲華斯的農耕—共和主義思想及實踐
四、雪萊的素食主義思想及素食生活
五、素食主義思想與雪萊的文學創作
結論 文史互證與文學詮釋的限度
補遺 《采堅果》的版本考辨與批評譜繫
一、版本考辨
二、批評譜繫
附錄
一、“鴿廬手稿15號”第64頁的左面
二、“鴿廬手稿15號”第65頁的右面
參考文獻
消失的普明壩子,消失的鄉村中國(代後記)
內容簡介/
本書對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與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研究之間的互動關繫進行了批判性清理。 本書的基本觀點:(1)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經典的二十世紀重構問題與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發展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促進關繫。一方面,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為二十世紀西方文論提供了生長的豐富土壤,另一方面,二十世紀文論又在理論探索中進一步拓展了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經典化問題——文學理論與文學經典之間存在著微妙的互動關繫 (2)二十世紀西方文論對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研究充分體現出西方文學批評的重大問題:批評範式之間的強烈排他性、內在研究(語言–形式研究)和外在研究(歷史–社會–政治研究)的互斥性,以及由此而來的“過度詮釋”問題。 (3)本書試圖以陳寅恪先生的“文史互證”為指導,嘗試性地探討如何纔能夠在文學批評中將審美沉思與歷史考證結合起來從而構築起文學詮釋的界限等問題,並以此為出發點進一步思考中國學術研究方法之等
作者簡介/
張旭春 著
張旭春,北京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導師為樂黛雲教授),劍橋大學英語繫訪問學者,現任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英國浪漫主義文學、西方文論和比較文學。已出版個人專著2部(《政治的審美化與審美的政治化——現代性視野中的中英浪漫主義思潮》,人民出版社,2004年;《浪漫主義、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研究論稿》,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譯著2部,發表論文40多篇。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張旭春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張旭春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