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偉大的虛構 2 重回73部文學經典誕生之地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文學小說
    【市場價】
    563-816
    【優惠價】
    352-510
    【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5502415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55024156
    商品編碼:10025626623474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0-12-01
    代碼:138


        
        
    "
    作  者:(英)約翰·薩瑟蘭 編 杜菁菁 譯
    /
    定  價:138
    /
    出 版 社:海峽文藝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1日
    /
    頁  數:256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55024156
    /
    主編推薦
    ★布克獎評審的閱讀書單,深入剖析200年來73部文學經典 英國學者、作家、布克獎評審約翰·薩瑟蘭及各領域專家組成的撰稿團隊帶領我們踏上一次精彩的旅途,除了《悲慘世界》《尤利西斯》等大眾熟知的經典,還發掘了一繫列在此之前不為我們所熟知的經典,是文學愛好者不可錯過的閱讀指南。★翔實史料搭配數百幅珍貴插圖,一本值得收藏的書中之書 大16開精裝四色印刷,書中配圖包括首版插圖、地圖、繪畫作品、作者和書籍封面圖像等豐富資料,是一場讓人驚嘆的視覺盛宴。★是一本旅行手冊,也是一部時間機器:巴爾扎克的巴黎等
    目錄
    ●緒言
    1浪漫主義遠景
    簡·奧斯丁《勸導》(1817)
    英格蘭巴斯
    亞歷山德羅·曼佐尼《約婚夫婦》(1827)
    意大利倫巴第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人間喜劇》(1829-1848)
    法國巴黎
    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1847)
    英格蘭約克郡荒原
    查爾斯·狄更斯《荒涼山莊》(1852-1853)
    英格蘭倫敦
    維克多·雨果《悲慘世界》(1862)
    法國巴黎
    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
    俄國圖拉州
    托馬斯·哈代《還鄉》(1878)
    英格蘭多塞特郡
    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1884)
    美國密西西比河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誘拐》(1886)
    蘇格蘭高地
    奧古斯特·斯特林堡《海姆素島居民》(1887)
    瑞典斯德哥爾摩群島,克莫門多
    H.G.威爾斯《世界之戰》(1898)
    英格蘭薩裡郡
    露西·莫德·蒙哥馬利《綠山牆的安妮》(1908)
    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卡文迪什
    薇拉·凱瑟《啊,拓荒者!》(1913)
    美國內布拉斯加
    2現代主義地圖
    D.H.勞倫斯《虹》(1915)
    英格蘭諾丁漢郡
    西格麗德·溫塞特《克裡斯汀的一生》(1920-1922)
    挪威古德布蘭德斯峽谷
    伊迪絲·華頓《純真年代》(1920)
    美國紐約州,紐約
    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1922)
    愛爾蘭都柏林
    托馬斯·曼《魔山》(1924)
    瑞士阿爾卑斯山
    弗吉尼亞·伍爾夫《達洛維夫人》(1925)
    英格蘭倫敦
    F.司各特·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1925)
    美國紐約和長島
    A.A.米爾恩《小熊維尼》(1926)
    英格蘭東薩塞克斯,阿什當森林
    阿爾貝托·莫拉維亞《冷漠的人》(1929)
    意大利羅馬
    阿爾弗雷德·德布林《柏林,亞歷山大廣場》(1929)
    德國柏林
    伊薩克·巴別爾《敖德薩故事》(1931)
    烏克蘭敖德薩
    劉易斯·格拉西克·吉本《落日之歌》(1932)
    蘇格蘭阿伯丁郡
    勞拉·英格斯·懷德《草原上的小木屋》(1935)
    美國堪薩斯州
    威廉·福克納《押沙龍,押沙龍!》(1936)
    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與密西西比州
    達芙妮·杜穆裡埃《蝴蝶夢》(1938)
    英格蘭福伊,康沃爾
    歐內斯特·海明威《喪鐘為誰而鳴》(1940)
    西班牙瓜達拉馬山脈
    若熱·亞馬多《無邊的土地》(1943)
    巴西巴伊亞州
    約翰·斯坦貝克《罐頭廠街》(1945)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
    3戰後全景
    傑拉德·裡夫《夜晚:鼕天的故事》(1947)
    荷蘭阿姆斯特丹
    納吉布·馬哈福茲《梅達格胡同》(1947)
    埃及開羅
    卡米洛·何塞·塞拉《蜂巢》(1951)
    西班牙馬德裡
    雷蒙德·錢德勒《漫長的告別》(1953)
    美國洛杉磯
    狄蘭·托馬斯《牛奶樹下,聲音的戲劇》(1954)
    威爾士拉恩
    三島由紀夫《潮騷》(1954)
    日本伊勢灣,歌島
    弗朗索瓦絲·薩岡《你好,憂愁》(1954)
    法國科特達祖爾
    薩繆爾·塞爾文《孤獨的倫敦人》(1956)
    英格蘭倫敦
    格雷斯·麥泰莉《冷暖人間》(1956)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
    帕特裡克·懷特《探險家沃斯》(1957)
    澳大利亞內陸地區
    艾爾莎·莫蘭黛《阿圖羅的島》(1957)
    意大利那不勒斯灣,普羅奇達
    欽努阿·阿契貝《瓦解》(1958)
    尼日利亞尼日爾河東岸,奧尼查
    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1960)
    美國亞拉巴馬州,門羅維爾
    塔萊·韋索斯《冰宮》(1963)
    挪威泰勒馬克
    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大師和瑪格麗特》(1966)
    蘇聯莫斯科
    約翰·福爾斯《法國中尉的女人》(1969)
    英格蘭多塞特郡,萊姆裡吉斯
    托妮·莫裡森《最藍的眼睛》(1970)
    美國俄亥俄州,洛雷恩
    托芙·揚松《夏日書》(1972)
    芬蘭佩林格群島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古拉格群島》(1973)
    蘇聯白海,索洛韋茨基群島
    4當代地形
    亞米斯德·莫平《城市故事》(1978)
    美國舊金山
    阨爾·拉芙蕾絲《龍不能跳舞》(1979)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西班牙港
    費爾南多·佩索阿《惶然錄》(1982)
    葡萄牙裡斯本
    彼得·施耐德《跳牆者》(1982)
    德國,東柏林和西柏林
    傑伊·麥金納尼《如此燦爛,這個城市》(1984)
    美國紐約
    帕特裡夏·格雷斯《失目寶貝》(1986)
    新西蘭北島,波裡魯阿,洪哥卡灣
    邁克爾·翁達傑《身著獅皮》(1987)
    加拿大多倫多
    路易斯·阨德裡克《痕跡》(1988)
    美國北達科他州,阿格斯
    蒂姆·溫頓《雲街》(1991)
    澳大利亞珀斯
    安妮·普魯《船訊》(1993)
    加拿大紐芬蘭
    京極夏彥《姑獲鳥之夏》(1994)
    日本東京
    托馬斯·沃頓《冰原》(1995)
    加拿大艾伯塔省,賈斯珀
    帕特裡克·莫迪亞諾《多拉·布呂代》(1997)
    法國巴黎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風之影》(2001)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巴塞羅那
    奧爾罕·帕慕克《雪》(2002)
    土耳其卡爾斯
    凱特·格倫維爾《神秘的河流》(2005)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霍克斯伯裡河
    埃萊娜·費蘭特《我的天纔女友》(2011)
    意大利那不勒斯
    閻連科《炸裂志》(2013)
    中國河南省
    埃莉諾·卡頓《明》(2013)
    新西蘭南島,霍基蒂卡
    尼爾·穆克吉《別人的生活》(2014)
    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
    弗朗西斯·斯布福特《金山》(2016)
    美國紐約
    米蓋爾·鮑尼伏《黑糖》(2017)
    委內瑞拉,亞馬孫熱帶雨林
    編者簡介
    版權聲明
    內容簡介
    打開這本書,就像進入時光機器,你可以回到經典誕生的地方:巴爾扎克的巴黎、菲茨傑拉德的紐約、伍爾夫的倫敦、海明威的西班牙,還有奧爾罕·帕慕克的土耳其……這是一本地理學與文學的跨界之作,它獨闢蹊徑,從地域的角度重新解讀經典文本,梳理近二百年來的世界文學思潮,講述在不同文學思潮下、不同地域裡,不同作家處理文學素材的差別和特點。讀者可以從中更直觀地了解作品與作者的關繫,掌握世界文學的基本知識,發現經典誕生的秘密和價值。
    作者簡介
    (英)約翰·薩瑟蘭 編 杜菁菁 譯
    約翰·薩瑟蘭(John Sutherland),英國學者、作家,曾任布克獎評審,現任倫敦大學學院現代英語文學繫名譽教授,定期為《泰晤士報》《衛報》《紐約時報》和《倫敦書評》撰稿,他的研究涉及維多利亞小說、20世紀文學、通俗小說和出版史等領域。作為一位資深的英語文學研究者、擁有近60年教學經驗的老教授,他擅長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大眾讀者梳理文學脈絡、科普文學知識。他的著作包括《小說閱讀指南》(2006年)和《文學拾遺:書籍愛好者的饕餮盛宴》(2008年),主編有《耶魯文學小史》《文學趣談》《英美暢銷小說簡史》等。
    精彩內容
         奧諾雷· 德· 巴爾扎克《人間喜劇》(1829—1848) 法國巴黎 1799 年,奧諾雷·德·巴爾扎克出生於圖爾,一個位於盧瓦爾河谷中心地帶的城市。後來,他常常以巴黎小說家的身份被人們提起。1813 年,巴爾扎克第一次來到法國的首都,就讀於瑪萊區有名的查理曼中學。1819 年完成學業後,他拒絕走上家人為他規劃好的律師道路,住進了萊迪吉耶爾街的一間閣樓,在那裡,他完成了第一部戲劇作品《克倫威爾》。在接下來的30 年中,巴爾扎克在巴黎更換了18 個住址。19 世紀20 年代,他試圖做印刷生意,結果慘遭重創,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自此,他在巴黎四處流浪,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躲避債主上門催債。 巴黎令巴爾扎克著迷,他將這座城市的景觀視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靈感來源。他稱巴黎為“十萬小說之城”,每家每戶都有等待講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