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臉的歷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藝術
    【市場價】
    1225-1776
    【優惠價】
    766-1110
    【作者】 漢斯·貝爾廷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824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82496
    商品編碼:13581182488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7-05-01
    代碼:148

    作者:漢斯·貝爾廷

        
        
    "
    作  者:[德]漢斯·貝爾廷[Hans Belting] 著 史競舟 譯
    /
    定  價:148
    /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01日
    /
    頁  數:364
    /
    裝  幀:簡裝
    /
    ISBN:9787301282496
    /
    主編推薦
        《臉的歷史》:德國有名藝術史學家漢斯·貝爾廷力作——以“臉”之圖像為維度,探知人類自我的歷史存在。    作者漢斯·貝爾廷是德國有名藝術史學家,在靠前藝術界有較大知名度,受到學界廣泛關注。之前在靠前出版的《藝術史的終結》《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史》已產生較大影響。    《臉的歷史》可謂是一部從文化史、圖像學角度探索“臉”這一主題的著作,將極大豐富讀者對“臉”這一很值得解謎等
    目錄
    ●序言I. 面貌多變的臉和面具1. 表情、自我面具及臉的角色2. 面具在宗教儀式中的源起3. 殖民地博物館中的面具4. 戲劇舞臺上的臉和面具5. 從面相學到大腦研究6. 對臉的懷舊與現代死亡面具7. 臉之悼亡:裡爾克與阿爾托II. 肖像與面具:作為再現的臉8. 作為面具的歐洲肖像9. 臉與骷髏:截然相反的面貌10. 聖像與肖像:“真實的臉”與“相似的臉”11. 記憶證明與臉的訴說12. 倫勃朗和自畫像:與面具的抗爭13. 發自玻璃箱的無聲吶喊:掙脫牢籠的臉14. 攝影與面具:屬於莫爾德自己的陌生面孔III. 媒體與面具:臉的生產15. 臉:對媒體臉的消費16. 檔案:對大眾面孔的監管17. 視頻與活動影像:逃離面具18. 英格瑪·伯格曼與電影臉19. 臉的復繪與重塑:危機的征兆20. 國家畫像與波普偶像21. 虛擬空間:無臉的面具參考文獻人名索引後記
    內容簡介
        當人出現在圖像中時,人臉總是成為圖像的中心。而與此同時,臉卻仍以其特有的鮮活和生動,與一切將其固化為圖像的嘗試相對抗。在這部靠前的《臉的歷史》中,作者漢斯·貝爾廷探討了臉和圖像之間的這種張力。    《臉的歷史》從石器時代很初的面具開始,以現代大眾傳媒制造的臉為終點。漢斯·貝爾廷在宗教面具、舞臺面具與演員的臉部表情、歐洲肖像繪畫、攝影、電影、當代藝術中,發現了種種企圖征服臉的嘗試。而由於臉和人的自我都是一種鮮活的存在,這些嘗試無一不以失敗告終。生命不斷地進入圖像,很終卻與一切再現規範和闡釋標準相對抗。甚至近代歐洲的肖像繪畫所生產出的也大多隻是一些面具。電影雖然以無可比擬的私密性對人臉進行了展現,但這種將人類一次真諸畫面的訴求也宣告失敗。
    作者簡介
    [德]漢斯·貝爾廷[Hans Belting] 著 史競舟 譯
        漢斯·貝爾廷,1935年出生於德國,曾在美因茲大學和羅馬大學修習藝術歷史、考古學和歷史。1959年取得藝術史博士學位。1970—1980年為海德堡大學的藝術史教授;1980年為慕尼黑大學的藝術史教授;1989—1990年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邁耶·夏皮羅客座教授;1996年為漢堡大學的藝術史副教授。2000年,他與24位來自藝術史、文學批評、哲學、神經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博士創立了跨學科的人類學和圖像研究項目“圖像媒體機構”。2002—2003年,他被任命為巴黎法蘭西學院的歐洲主席。    其代表著作有《圖畫與等
    精彩內容
        臉之悼亡:裡爾克與阿爾托在巴黎創作《馬爾特手記》時,面對岌岌可危的“臉”,年輕的裡爾克發出了令人難忘的哀嘆,他也是個感喟於此的作家。這個德國人仿佛一個姍姍來遲的浪子,在大都市裡穿梭徘徊。他發現在剛剛形成的都市人群中已沒有了屬於個體的死亡,回想起鄉間度過的童年時光,關於個體和身份認同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他,讓他不寒而栗。醫院裡的病人“當然是以批量生產的方式死去”;“由於生產量如此巨大,單個人的死是不可能得到完善的處理的;不過這也沒有什麼關繫。今天誰又會在乎怎樣去安排一個妥善完滿的死呢?”就連有錢人也不會在乎,“希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死的人變得越來越罕見,而且很快將會變得跟擁有屬於自己的生的人一樣罕見”。曾經在個人的生命規劃中占有特殊地位、被視為歸宿和目標的死亡,已變得“平淡無奇”。死亡對任何人而言,都不再是一種使命。[195]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生前就等
    摘要
    一一部關於“臉”的歷史?—選擇這樣一個不落窠臼、引出一切圖像之圖像的主題,無疑是一種充滿冒險的嘗試。“臉”究竟是什麼?人人都有一張臉,一張人群中的臉。隻有當一張臉與另一張臉目光交彙、彼此交流的時候,它纔成為一張“臉”。“面對面”這一日常詞語描述了一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那種直接和不可避免的目光接觸,一個真相流露的時刻。唯有目光、聲音和表情變化纔能讓一張臉變得生動起來。“做”出某種表情意味著人為地“制造”出一張臉、表達某種感情,或是與他人進行一種無聲的“交談”。換句話說,即一個人通過自己的臉來展現“自我”。為便於他人理解,人們在展現“自我”的同時,也必須遵循相應的社會習俗。語言蘊含了源自臉部文化實踐的豐富經驗,日常會話中的一些比喻性的慣用語—如“保住臉面”“丟臉”等—為我們提供了很多這方面的啟發。從字面上看,這兩個俗語分別描述了對臉的不同掌控情形,但實際描述的對像卻是駕馭臉的那個“人”。誠然,我們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漢斯·貝爾廷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漢斯·貝爾廷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