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人民日報記者說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新聞、傳播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費偉偉著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ISBN】978751155485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ISBN:9787511554857
    商品編碼:31252000347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8-07-01
    代碼:49

    作者:費偉偉著

        
        
    "
    作  者:費偉偉 著 著
    /
    定  價:49
    /
    出 版 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01日
    /
    頁  數:363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11554857
    /
    目錄
    ●新聞的力量,在更遠的前方(代序) 盧新寧
    第一輯 文章合為時而著
    要鮮活,更要鮮明
    要自然,不要自然主義
    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
    問題要“尖”,切口應小
    學會“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
    編稿站位要高
    回歸新聞的本色
    “內容為王”這面大旗不能倒
    第二輯 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
    講“故事”、講“好故事”、“講好”故事——“1+1”“前1”寫作的一點思考
    要講“好故事”
    工作新聞也要“講故事”
    故事的背後是觀念
    揣著問題往下走
    “地氣”該怎麼“接”
    “大手筆”先得腳板勤
    邁開雙腳是關鍵
    第三輯 文有大法
    “宏大敘事”並未過時
    “明識”與“立識”
    濃縮出精華
    文喜“不平”何處覓
    小特寫該怎麼寫——兼評《看直播,音量足足的》一稿
    用第一人稱敘述的好處是什麼?
    再短也要具體
    用“議論風生”讓報道抗壓
    敘宜用“減法”
    第四輯 千斟萬酌以求一是
    改寫要注意三點
    梳理、歸納也是“磨刀”
    “出乎其外,纔有高致”
    寧為剛健不痴肥
    “同每一個詞搏鬥”
    把太硬的打碎
    用方言如何添彩不添堵
    編輯何時該做加法?
    要品讀蘊含在數字裡的意義
    “太多的數據無異於毒藥”
    讀者關注的數據不能省略並應解讀
    發現數字的深意與新意
    第五輯 觀千劍而後識器
    重提“學好纔能寫好”
    向鮑爾吉學什麼
    “做文章不可太老實”
    六易其稿為“故事”
    推薦一篇“高明的講述”
    一次講好故事的“比武”
    評報不宜“大而化之”
    第六輯 領異標新二月花
    敢獨樹一幟,纔可能獨占鼇頭!
    創新也可以是“有趣好玩”的事
    有堅守,就有創新
    為啥說這篇稿“表達新”
    從貌似熟悉中發現陌生
    有興味或許比有干貨更重要
    有趣,不隻是講故事
    第七輯 題好一半文
    喫透內容纔能做好題
    第一要義是準確
    “正確”+“具體”=“準確”
    先求精準,再求優美
    “話留三分”
    標題如何短下來?
    標題宜簡白
    大白話更生動
    多用動詞,巧用動詞
    “文采不是華彩”
    虛題要虛中見實
    通訊做虛題要“虛實結合”
    更多訴諸個體的情感共鳴
    好標題是一字一字摳出來的
    百煉成題
    這個標題為何失當?
    後記 半世情緣
    內容簡介
    好的稿件是反復加工、精心修改出來的;好的編輯應該是“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匠人。
    費偉偉著的《人民日報記者說(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是作者近些年在工作期間有關編輯、改稿的思考與經驗總結,結合具體實例,從文章立意、寫作技巧、謀篇布局、詞語錘煉等六個方面,對好稿的最終成型做了細致且深入淺出的分析,旨在與業界同行分享並切磋交流采編業務,對於初涉媒體的新人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實操性。
    作者簡介
    費偉偉 著 著
    費偉偉,人民日報地方部副主任,高級記者、編輯。1983年大學畢業,入人民日報社,先後在總編室、機動記者組、經濟部、市場報、中國能源報、福建分社工作。四次獲中國新聞獎。著有《編采逸興》《新聞采編評析》《新聞采編評》等新聞業務評論集三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摘要
    新聞的力量,在更遠的前方(代序) 盧新寧時間是一種充滿魔力的尺度,標注時代的變遷,也丈量個人的足跡。歷經時間的反復淘洗,一個記者究竟能走多遠?讀罷《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一書,心中多少有了答案。“要鮮活,更要鮮明”“把太硬的打碎”“從貌似熟悉中發現陌生”……僅僅是目錄,就“拽”著人不由自主往下翻閱。標題怎麼短下來?怎樣在衝突中寫好人物?如何既突出問題意識,也體現過程意識?……細覽內容,詳盡的案例引人入勝,犀利的點評激蕩人心。可以說,這本書既有“術”的經驗總結,也有“道”的深入辨析。無論是圍繞具體作品的個案分析,還是跳出新聞報道的抽像思考,都浸潤著一名老記者的精品意識和探索精神。作者費偉偉是我熟識多年的同事。溫潤如玉的江南纔子,性格裡卻有一種不平常的執著。自進入人民日報工作以來,他輾轉多個崗位,始終堅持以佳作記錄時代、影響社會、成風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費偉偉著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費偉偉著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