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欲仁而得仁 孔子的故事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歷史
    【市場價】
    507-736
    【優惠價】
    317-460
    【作者】 卞朝寧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52524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5252419
    商品編碼:10067231497791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12-01
    代碼:98

    作者:卞朝寧

        
        
    "
    作  者:卞朝寧 著
    /
    定  價:98
    /
    出 版 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1日
    /
    頁  數:524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305252419
    /
    目錄
    ●一、世本 六則
    01.顯赫身世
    02.奔魯
    03.感天而生
    04.慎葬父母
    05.既祥五日彈琴而不成聲
    06.後世不昌
    二、觀周 四則
    01.學禮於老子
    02.學樂於苌弘
    03.觀乎明堂
    04.宥坐之器
    三、適齊 十一則
    01.齊景公問霸
    02.齊景公問政
    03.齊景公為大鍘
    04.齊景公以弓招虞人
    05.齊大旱
    06.周趨王之廟遇災
    07.遊於齊而不見晏子
    08.陳氏戮其小臣
    09.齊之危病若無轄之車
    10.在齊聞《韶》
    11.固辭尼豁
    四、用魯 十四則
    01.螭食乎清而遊乎濁
    02.季孫氏賜以粟千鐘
    03.瑪瑤之爭
    04.陽虎之亂與東周之志
    05.三年有成
    06.魯侯欲以孔子為大司寇
    07.斷獄屯屯
    08.斷父子相訟案
    09.往見盜跖
    10.夾谷之會
    11.墮三都
    12.行攝相事而有喜色
    13.坐朝七日而誅殺少正卯
    14.去父母之國遲遲行
    五、周遊 十則
    01.削跡於衛
    02.畏於匡邑
    03.伐樹於宋
    04.遭讒不進
    05.相失東門
    06.過蒲要盟
    07.臨河興嘆
    08.阨於陳蔡
    09.道窮於楚
    10.干君七十餘
    六、歸魯 二十四則
    01.自衛返魯
    02.與魯哀公論大禮
    03.與魯哀公論儒行
    04.答魯哀公聖君之問
    05.與魯哀公論國家之存亡禍福
    06.與魯哀公論身不下堂而國治
    07.與魯哀公論舜冠
    08.有邦之道與相邦之道
    09.與魯哀公論無攻無守之道
    10.與魯哀公論用兵
    11.與魯哀公論“莫眾而迷”
    12.與魯哀公論五儀
    13.與魯哀公論取人
    14.與魯哀公論小辨
    15.與魯哀公論西益不祥
    16.與魯哀公論非命之死
    17.與魯哀公論君子不博
    18.魯邦大旱
    19.季康子問於孔子
    20.反對用田賦
    21.季氏旅於泰山
    22.禍起蕭牆之憂
    23.魯人燒積澤
    24.《丘陵之歌》
    七、求道 十四則
    01.觀於東流之水
    02.呂梁觀水
    03.濟乎觴深之淵
    04.南至沛見老聃問道
    05.見老萊子求學進業之道
    06.亢倉子視聽不用耳目
    07.衛有惡人日哀駘它
    08.魯有兀者王駘
    09.魯有兀者叔山無趾
    10.孟子反、子琴張臨尸而歌
    11.不道之道和不言之言
    12.未有天地而可知
    13.顏淵為學日益
    14.哀莫大於心死
    八、崇禮二十四則
    01.衛文公入朝於周
    02.不如多與之邑
    03.衛公使其大夫求婚於季氏
    04.衛將軍文子將立先君之廟
    05.八佾舞於庭
    06.弔昭公夫人吳孟子
    07.正假馬之名
    08.康子晝居內寢
    09.喪欲速貧
    10.孟氏之臣叛
    11.殺人亦有禮
    12.趙襄子善賞
    13.邾隱公既即位將冠
    14.兇事不豫
    15.讓登之禮
    16.不法之禮
    17.扶軾之禮
    18.食祭之禮
    19.鄉射之禮
    20.待客之禮
    21.執杖之禮
    22.觀蠟有感
    23.君子為禮
    24.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九、儒業 十八則
    01.從老聃助葬
    02.觀延陵季子葬子
    03.其日明器,神明之也
    04.子遊問喪具
    05.在衛相禮
    06.往如慕而返如疑
    07.勿殤嬖僮汪蹄
    08.孟孫纔居喪不哀
    09.魯大夫練而床
    10.死欲速朽
    11.魯公索氏將祭而亡其牲
    12.助喪原壤
    13.除喪彈琴
    14.拱而尚右
    15.朋友有服
    16.弔哭的講究
    17.哭子路於中庭
    18.哭掉一匹馬
    十、敬慎十則
    01.金人銘
    02.齒堅於舌而先之敝
    03.羅網之患
    04.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
    05.微言之禍與自公之亂
    06.趙氏其昌乎
    07.東閭子嘗富貴而後乞
    08.齊高庭問事君子之道
    09.見之以細而觀遠化
    10.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
    十一、善說 十三則
    01.大忘之忘
    02.陳惠公築凌陽之臺
    03.以黍雪桃
    04.楚弓楚得
    05.多所知與無所知
    06.陳恆欲作亂於齊
    07.馬逸食農夫之稼
    08.阿谷停雲
    09.以莛撞鐘
    10.子貢譽仲尼
    11.堂衣若扣孔子之門
    12.浸水與膏雨
    13.顏淵借櫛
    十二、論政 二十則
    01.三公問政
    02.與魯哀公論政
    03.與魯哀公論為政
    04.與宋景公論長有國之道
    05.宋大水
    06.與衛出公論任臣
    07.反對鑄刑鼎
    08.“齊之以禮”與“齊之以刑”
    09.有禮刑省無禮刑繁
    10.御馬有術
    11.民之父母
    12.子張問入官
    13.季桓子使仲弓為宰
    14.子路治蒲
    15.宓子賤治單父
    16.顏淵欲東至齊求仕
    17.子羔為衛之士師
    18.棄灰於道者刑
    19.苛政猛於虎
    20.奉先王雅琴禮樂奏於越
    十三、知人 十五則
    01.九徵識人法
    02.譽賞毀罰賢人不居
    03.人君孰為賢
    04.人臣孰為賢
    05.大夫有差等
    06.臧文仲、臧武仲孰賢
    07.誤判趙氏
    08.楚令尹子西不免於白公之難
    09.荊公子行年十五而攝荊相事
    10.天生宰豁以亡吳
    11.弟子孰為賢
    12.賜之華不若予之實
    13.顏淵攫甑中灰飯而食之
    14.有諸中必行諸外
    15.舍於沙丘知主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八十多種記錄孔子思想的古籍為依托,凝練為300則與孔子有關的故事。在先秦各種學說思想空前繁榮的大背景下,本書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兼顧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等學派的思想觀點,故事內容豐富多彩,並且按照故事類別分為20個大類。在每一大類之前專門設有“概說”,重點介紹相關知識,加深讀者對該類故事的理解。每則故事末注明征用古籍出處,便於讀者進一步查閱研讀。每則故事穿插介紹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前因後果、人物特征、思想觀點等,在敘事中進行分析,通過分析來介紹相關歷史文化知識和儒家思想內涵。作者敘述通俗易懂,關於故事背景的介紹和人物性格的分析都有自己的獨特解讀,是一部便於大眾了解孔子事跡及言行的普及類讀物。
    作者簡介
    卞朝寧 著
    卞朝寧,20世紀80年代師從南京大學史學名家劉毓璜攻讀先秦思想史專業研究生,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與儒家思想研究,代表著作有《〈論語〉人物評傳》《〈論語〉事件評述》《〈論語〉言論評析》等。
    精彩內容
         01 顯赫身世 孔子崇拜周朝的歷史和文化,但是他並不是周人,而是殷人,而且他的種族歸屬感很強,臨終前他向子貢交代後事時,要求按照殷人的禮俗辦理喪事——“殯於兩楹之間”。 孔子的先祖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末年的微子啟。微子啟是商王帝乙的長子,帝辛(商紂王)同父異母的庶兄,商朝王室成員,受封於微(今山東梁山西北),為子爵,故稱微子。武王克殷後,微子啟肉袒面縛,臣服於周,後來周成王因其賢能而封之於宋,建立宋國,奉其先祀,周公作“微子之命》加以警戒和訓導。微子啟接受了周王朝的分封,由殷商王室成員(王)轉為周朝封國諸侯(公),身份和地位都降了一等。這裡需要說明一點,殷商王室是子姓,微子啟受封於宋後,仍然保留了原來的種姓,孔子是殷商王室的後裔,所以他應該姓子,而非姓孔。 微子啟是宋國開國之君,經微仲、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宋湣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卞朝寧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卞朝寧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