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伶人兩千年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歷史
    【市場價】
    364-528
    【優惠價】
    228-330
    【作者】 李仲明郝小瑋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1237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12371
    商品編碼:65120500010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0-01-01
    代碼:48

    作者:李仲明郝小瑋

        
        
    "
    作  者:李仲明//郝小瑋 著
    /
    定  價:48
    /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01日
    /
    頁  數:356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010212371
    /
    主編推薦
    伶人是中國戲曲的創造者。先秦以來的兩千餘年,伶人的故事難以盡述。本書展現了歷代伶人譜寫的戲曲神話。他們在極大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演繹了異彩紛呈的戲劇人生。關漢卿、王實甫、湯顯祖、李漁、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餘叔岩……,有多長的中國歷史,就有多長的伶人往事。
    目錄
    ●序言第一章 伶人的起源與演化 第一節 先秦優伶 第二節 漢代百戲 第三節 《蘭陵王》 第四節 《踏搖娘》與梨園子弟 第五節 喜歡戲曲的李隆基、李存勖 第六節 猴戲第二章 伶人的劇場與劇本 第一節 瓦舍、勾欄 第二節 雜劇來由與腳色行當的形成 第三節 諸宮調與講唱文學 第四節 雜劇與譏諷、政爭 第五節 南戲代表劇本《》 第六節 《趙貞女》與《琵琶記》第三代伶人劇作的鼎盛 第一雜劇的作者、劇本、題材 第二節 為民眾說話的關漢卿 第三節 王實甫的《西廂記》 第四節 馬致遠的《漢宮秋》 第五節 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第六節 愛情神話劇 第七節 公案戲《陳州糶米》 第八節 水滸戲 第九節 首部戲曲論著《錄鬼簿》 第十代後期雜劇作品 第十一節 “荊、劉、拜、殺”第四章 明代伶人劇作的演變 第一節 明代戲曲形式變化 第二節 明初雜劇的作家作品 第三節 明初傳奇作品 第四節 聲腔改良與魏良輔、梁辰魚 第五節 明代中後期劇壇之繁榮 第六節 明代“三大傳奇” 第七節 徐渭的劇作與《南詞敘錄》 第八節 湯顯祖的“臨川四夢” 第九節 瀋璟的創作與“臨川”“吳江”之爭 第十節 明末的戲曲評論第五章 清代伶人劇作的延續 第一節 李玉與蘇州派戲曲家 第二節 李漁的戲劇理論 第三節 弋陽腔與昆山腔之爭 第四節 《長生殿》與《桃花扇》 第五節 焦循與《花部農譚》 第六節 王國維戲曲史》第六章 伶人與京劇的興起 第一節 四大徽班與京劇的形成 第二節 老“三鼎甲” 第三節 “同光十三絕” 第四節 從民間到宮廷 第五節 早期劇作家 第六節 淨行演員 第七節 南方名家第七章 伶人與京劇的興盛 第一節 譚鑫培與新“三鼎甲” 第二節 王瑤卿與旦行的崛起 第三節 民初三大賢 第四節 改良運動與時事新戲 第五節 四大名旦 第六節 老生名家第八章 京劇伶人的教育和戲曲理論 第一節 京劇科班 第二節 京劇戲校 第三節 京劇戲院 第四節 京劇劇作家與劇評家 第五節 京劇論著與期刊第九章 伶人與京劇的起伏 第一節 國統區京劇概況 第二節 根據地京劇概況 第三節 傲骨耐歲寒 第四節 南林北李話關公 第五節 南北猴戲流派異同 第六節 南北武生名家 第七節 四小名旦與旦行名家 第八節 花臉與丑行名家 第九節 小生與老旦名家 第十節 劇作家第十章 伶人與京劇的再度興衰 第一節 百花齊放的年代與創新 第二節 現代戲一枝獨秀 第三節 近年來京劇的演變與發展概略 第四節 新中國的京劇表演名家 第五節 新中國的編劇家、導演及戲曲史家第十一章 伶人創造戲曲的種類與流布 第一節 京劇 第二節 昆曲 第三節 評劇 第四節 河北梆子 第五節 晉劇 第六節 滬劇 第七節 錫劇 第八節 越劇 第九節 紹劇 第十節 黃梅戲 第十一節 閩劇 第十二節 贛劇 第十三節 山東梆子 第十四節 豫劇 第十五節 漢劇 第十六節 楚劇 第十七節 湘劇 第十八節 粵劇 第十九節 桂劇 第二十節 川劇 第二十一節 黔劇 第二十二節 滇劇 第二十三節 秦腔主要參考書目後記
    內容簡介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作為戲曲的主角伶人,從古至今兩千年,有著難以盡述的故事。本書對伶人的起源、各個時代的劇場以及代表性劇本,進行了多角度的講解。中國戲曲萌起於先秦,初成於漢唐代達於鼎盛,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紀君祥等佳作迭現;明清兩代承繼演變,湯顯祖、李漁、王國維等劇作家、理論家和戲曲史家成就斐然;京劇二百年的興盛與起伏尤其令人扼腕唏噓,特別是譚鑫培、梅蘭芳、楊小樓、餘叔岩、齊如山、阿甲等優秀藝術家和劇作家的往事,讀來讓人思緒萬千。
    精彩內容
        伶人創作的戲曲(原始戲劇)起源於生產勞動、戰爭與家庭生活。青海出土的一個新石器的陶盒上,繪有三組舞蹈人像,每組五人,連臂踏歌;舞人頭上有下垂的飾物,身後還拖著一個小尾巴,似是扮演《尚書·舜典》中所說的“百獸率舞”的場面,反映了當時的狩獵馴獸生活。伶人創作的中國戲曲藝術源遠流長,是世界古老並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之一。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先秦時代,古代詩歌、音樂、舞蹈這些文學藝術形式已相當發達。那時候還沒有戲曲,但出現了優伶(伶人),亦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戲曲演員。優伶:先秦時代祭神時用舞蹈戲謔來娛神的人,其職務分工細致:從事歌舞者叫做倡優,從事笑謔者叫做俳優,負責吹打器樂的是伶優。優伶最初活動於民間,後來有的進入宮廷(待戲曲產生後,即大多戲曲論者謂宋朝開始,直至清朝末年,戲曲始終是走了民間、宮廷兩個渠道,戲曲藝術也沿著一條為社會民眾服務的“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李仲明郝小瑋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李仲明郝小瑋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