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哲學通史 魏晉南北朝卷 學術版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哲學
    【市場價】
    1027-1488
    【優惠價】
    642-930
    【作者】 麻天祥秦平樂勝奎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577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57772
    商品編碼:10060588615517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2-08-01
    代碼:178

    作者:麻天祥,秦平,樂勝奎

        
        
    "
    作  者:麻天祥,秦平,樂勝奎 著
    /
    定  價:178
    /
    出 版 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
    頁  數:784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214257772
    /
    主編推薦
    《中國哲學通史》共10卷,歷經15年撰寫、切磋、打磨、修改,得以出版。這套叢書是我國目前完備、繫統、翔實的一部中國哲學通史,是一部精專之作。《中國哲學通史》包括: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卷、明代卷、清代卷、少數民族哲學卷、古代科學哲學卷,共十卷。叢書增加了近百年來各種《中國哲學史》未曾寫過而實際上在歷史上起了很大作用並真正有歷史影響的哲學家,又增加了少數民族哲學與古代科學技術哲學的內容,深度建構、闡發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較為完備的哲學思維發展史,體現了中國人的哲學智慧、超越境界、等
    目錄
    ●導論:“思潮”視野下的魏晉哲學
    第一篇 《易》《老》《莊》會通的玄學
    第一章 兩漢經學的危機與東漢末期社會批判思想
    第一節 漢代經學的危機
    第二節 東漢末期社會批判思想的興起
    第二章 魏晉玄學的萌發期
    第一節 纔性之辨
    第二節 荊州學派與易學
    第三節 辨名析理
    第三章 正始玄學
    第一節 清談
    第二節 夏侯玄
    第三節 何晏
    第四節 王弼
    第四章 竹林玄學
    第一節 阮籍
    第二節 嵇康
    第康玄學
    第一節 西晉時期的清談與思想變化
    第二節 裴頠的《崇有論》
    第三節 向秀、郭像的《莊子注》
    第六章 江左玄學
    第一節 江左清談與玄學風潮的變化
    第二節 王導與謝安
    第三節 王徽之和陶淵明
    第四節 張湛的《列子注》
    第七章 玄學化的道教思想
    第一節 兩晉時期葛洪對道教的改革
    第二節 王羲之的道教“千齡”思想
    第三節 北朝寇謙之對北方天師道的改革
    第四節 南朝陸修靜和陶弘景的道教革新思想
    第二篇 魏晉時期的佛教哲學
    第一章 慧皎與早期佛教哲學的綜合
    第一節 《高僧傳》及其作者慧皎
    第二節 名僧、高僧與名實之辨
    第三節 綜合儒道釋的言意之辨
    第四節 禪的莊老化的詮釋
    第二章 道安對佛教哲學的譯介和推廣
    第一節 道安生平與歷史地位
    第二節 佛典翻譯與整理
    第三節 般若性空與本無義
    第四節 彌勒信仰
    第三章 般若學六家七宗
    第一節 從“格義”到“得意”之般若學派
    第二節 本無宗
    第三節 本無異宗
    第四節 即色宗
    第五節 心無宗
    第六節 識含、幻化與緣會宗
    第四章 鳩摩羅什的佛典翻譯及其實相無相的大乘哲學
    第一節 鳩摩羅什的生平與譯經
    第二節 “畢竟空”的實相論
    第三節 “禪”與“極微”——鳩摩羅什與佛陀跋陀羅
    第五章 慧遠法性無性的體極論及果報哲學
    第一節 慧遠行狀
    第二節 體極論——法性無性
    第三節 三報論——無盡因果
    第四節 神不滅論——薪盡火傳或指窮火傳
    第五節 體極不順化的淨土信仰
    第六章 僧肇與玄學化的中國佛學
    第一節 僧肇其人其事
    第二節 即體即用的不真空
    第三節 法無來去的動靜觀
    第四節 有名無名、有知無知的涅論
    第七章 道生的佛性論及其對中國心性哲學的建設
    第一節 道生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 覺與心性——與佛性論相關的頓、漸和本有、當有之爭
    第三節 正因佛性論
    第四節 本有和始有
    第五節 道生的佛性論
    第六節 法身無色、佛無淨土與善不受報
    第八章 法顯對佛教中國化的貢獻
    第一節 法顯生平
    第二節 法顯對佛教中國化的貢獻
    第九章 僧稠與北方禪法——兼論禪定分途
    第一節 生平事跡、禪法傳承及其同國主的周旋
    第二節 僧稠禪法的形式和內容
    第三節 僧稠禪法引發的思考
    第十章 三教之爭之一: 儒釋之爭
    第一節 沙門敬不敬王者之爭
    第二節 白黑論之爭
    第三節 報應論之爭
    第四節 神滅神不滅論之爭
    第十一章 三教之爭之二:佛道之爭
    第一節 《夷夏論》之爭
    第二節 《三破論》之爭
    第三節 《笑道論》與《二教論》之爭
    第十二章 三教融合論
    第一節 本末內外論
    第二節 均善均聖論
    第三節 殊途同歸論
    第三篇 玄化的儒家哲學與儒家經典之梳理
    第一章 魏晉時期的儒學概述
    第一節 魏晉儒學的背景
    第二節 魏晉時期的儒學
    第二章 王肅的儒學思想
    第一節 亮直多聞,能析薪哉
    第二節 王肅易,當以在玄、弼之間
    第三節 王肅禮學:達天道、順人情之大寶
    第三章 範寧《春秋梁傳集解》
    第一節 解釋的前提:對《春秋》性質的理解
    第二節 “事”“例”與“義”——解釋學的循環
    第三節 解釋的宗旨:傳以通經為主,經以必當為理
    第四章 南北朝時期的儒學概述
    第一節 南朝時期的儒學
    第二節 南朝禮學的繁榮及原因
    第五章 劉宋儒學探析:顏延之、宗炳思想
    第一節 顏延之、宗炳之生平
    第二節 儒道釋:達見同善、至無二極
    第三節 劉宋朝的神滅之爭
    第六章 南朝傳統儒學之代表:範縝
    第一節 仕途坎坷的一代大儒
    第二節 靈與肉的對立
    第三節 神滅之爭
    第四節 神滅論的哲學思想
    第七章 梁武帝之新儒學思想
    第一節 思闡治綱,每敦儒術
    第二節 玄學化的儒學性道觀
    第三節 佛學化的心性論
    第八章 皇侃的新儒學:禮學思想
    第一節 皇侃的思想淵源
    第二節 皇侃的儒學困境
    第三節 皇侃禮學思想的本質
    第九章 皇侃與南朝禮制思想
    第一節 六朝郊禮制
    第二節 六朝禮制
    第三節 六朝喪服禮制
    第四節 皇侃與禮治思想
    第十章 六朝禮學與家族之關繫
    第一節 六朝貴族制社會與禮學的發達
    第二節 六朝國家禮典制定與家族的關繫
    第三節 六朝家禮與書儀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內容簡介
    本卷通過對儒道佛三者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動態過程的描述,深入探討了魏晉南北朝哲學思想的流布,展現了魏晉時期的中國哲學概貌。本卷主張將魏晉南北朝時期以魏晉玄學為核心的整個哲學發展進程視作一個完整的“時代思潮”。魏晉玄學是這一思潮的主流。這一方面表現為自漢末至東晉時期不斷有偉大的玄學家湧現,推動著玄學持續走向更深更廣的領域,產生了一繫列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理論成果,代表了這個時代思想文化的不錯音;另一方面還體現在玄學的影響逐漸輻射開來,不僅深刻地塑造著這一時期的精神氣質與社會風尚,而且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當時的道教、佛教以及儒學。佛教哲學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極為重要的學術現像,是魏晉南北朝思潮的一個重要支潮。與玄學主潮的跌宕起伏相呼應,以佛教般若學為代表的佛教哲學,總體上可劃分為道安時期和鳩摩羅什-僧肇時期兩個階段,在理論上表現為由色空分離、色心分離到色空為一、即體即用的理論演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儒學等
    作者簡介
    麻天祥,秦平,樂勝奎 著
    麻天祥,1948年生。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文社會科學院駐院研究員,珞珈傑出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中國學術史、中國佛學以及宗教醫學倫理學研究。出版著作有《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中國近代學術史》《如是我聞——麻天祥佛學與宗教哲學研究》《中國宗教哲學史》《湯用肜評傳》《中國思想史鉤沉》以及多卷本《民國學案》等4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270餘篇。秦平,1973年生。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及國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先秦儒家哲學、道家哲學研究。出版著作有《〈春秋穀梁傳〉政治哲學研究——以秩序為中心的思考》《〈春秋穀梁傳〉與中國哲學史研究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麻天祥秦平樂勝奎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麻天祥秦平樂勝奎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