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心理-結構"雙重邊緣化 當代中國失獨人群社會邊緣化的路徑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心理學
    【市場價】
    806-1168
    【優惠價】
    504-730
    【作者】 徐曉軍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49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20344982
    商品編碼:68737647985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12-01
    代碼:98

    作者:徐曉軍

        
        
    "
    作  者:徐曉軍 著
    /
    定  價:98
    /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01日
    /
    頁  數:254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20344982
    /
    目錄
    ●序 李培林
    第一章 社會邊緣化:起點與路徑
    第一節 邊緣性研究及其歷史脈絡
    一 邊緣性及其歷史脈絡
    二 邊緣性研究的兩大取向
    三 結構邊緣與心理邊緣
    第二節 情境變動與邊緣化的路徑
    一 經典理論中的社會邊緣化路徑
    二 社會邊緣化的起點——情境變動
    三 情境變動的本質——互動身份變動
    第三節 研究問題:邊緣化的“心理—結構”新路徑?
    一 對邊緣化路徑的重新解讀
    二 問題的提出:邊緣化的另一條路徑
    第四節 研究設計
    一 研究對像
    二 調查地點概況
    第二章 失獨——失獨者生活情境的劇烈變動
    第一節 “失獨”的文化意涵
    一 “孝”文化主導下的社會文化傳統
    二 “孝”文化主導下“失獨”的文化意涵
    第二節 失獨——生活異變的開始
    一 自我領域
    二 社會領域
    第三節 失獨者生活情境變動的特點
    一 生活情境變動的突發性
    二 生活情境變動的不可見性
    三 生活情境變動的雙重建構
    四 生活情境變動的劇烈性
    第三章 “遺忘就等於背叛”——失獨者的心理邊緣化
    第一節 心理邊緣化的表現及特點
    一 心理邊緣化的核心指標
    二 失獨者心理邊緣化的指標選定
    第二節 失獨者心理邊緣化的外顯特征
    一 創傷再體驗癥狀
    二 麻木回避類癥狀
    三 警覺性增高癥狀
    四 過度移情癥狀
    五 其他不良適應癥狀
    第三節 失獨者心理邊緣的自我建構
    一 家庭意涵的中國式轉變
    二 失獨者心理邊緣的自我建構途徑
    第四節 失獨者心理邊緣化的進程與特點
    一 失獨:心理邊緣化的起點
    二 急性應激障礙:心理邊緣化初步形成
    三 創傷後應激障礙:心理邊緣化最終形成
    第四章 日益擴大的角色距離——失獨者的結構邊緣化
    第一節 失獨者心理邊緣後的外在結構性變化
    一 角色危機:日益模糊的角色認知
    二 價值否定:日益下降的社會地位
    三 人情式微:日益減少的社會關懷
    四 污名標簽:日益惡化的社會融入
    五 心理失衡:日益增長的社會排斥
    第二節 失獨者結構邊緣地位的獲得
    一 “失依”:代際支持中斷
    二 “失婚”:夫妻關繫受損
    三 “失業”:經濟收入困難
    四 “失語”:利益訴求艱難
    五 “關繫孤島”:社會融入困難
    第三節 失獨者角色距離的產生、擴大及其結構邊緣化
    一 期望角色:失獨者角色扮演的認知前提
    二 領悟角色:失獨者角色扮演的關鍵機制
    三 實踐角色:失獨者角色扮演的行為體現
    四 角色距離:失獨者結構邊緣化的產生機制
    第五章 失獨者社會邊緣化的路徑與特點
    第一節 失獨人群的邊緣化進程
    一 從情境變動到心理邊緣:失獨人群的自我邊緣化認知
    二 從心理邊緣到結構邊緣:失獨人群的邊緣化發展
    三 從想像邊緣到事實邊緣:失獨人群的邊緣化結果
    第二節 “心理—結構”:失獨人群的邊緣化路徑
    一 失獨人群的邊緣化緣於劇烈的情境變動
    二 身份認同:心理邊緣的形成邏輯
    三 身份互動:邊緣化的內在機制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基本結論
    一 社會邊緣化的起點與結果
    二 社會邊緣化的兩條路徑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
    一 社會邊緣化的“非常規”路徑
    二 社會邊緣化的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後記
    內容簡介
    自20世紀上半葉芝加哥學派開啟邊緣性研究以來,對邊緣性的研究逐漸分化,形成了兩大取向,即偏重外在結構性排斥的邊緣情境取向與偏重內在邊緣人格變化的邊緣心理取向,並普遍認為個體的社會邊緣化遵循“從結構到心理”的常規路徑。本書借助從既有研究中析出的“結構邊緣”與“心理邊緣”這一對概念工具,通過對中國失獨者因生活情境的劇烈變動,在強烈的自我意識中主動建構並逐漸封閉形成邊緣人格,進而演化出從“心死”到“孤老”的結構邊緣化三階段進程的分析,認為個體社會邊緣化還存在非常規的“心理—結構”路徑,並據此構建了個體社會邊緣化的雙重路徑理論模型。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徐曉軍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徐曉軍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