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原農耕文化(全5冊)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科
    【市場價】
    4812-6976
    【優惠價】
    3008-4360
    【作者】 汪慶華周新峰朱志浩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201819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20181921
    商品編碼:10033620717029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06-01
    代碼:598

    作者:汪慶華,周新峰,朱志浩

        
        
    "
    作  者:汪慶華,周新峰,朱志浩 著 汪慶華,楊曉宇,唐明倉 等 編
    /
    定  價:598
    /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20181921
    /
    目錄
    ●《農博釋讀》
    零中原農耕文化緒論/1
    壹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釋讀/6
    序廳千秋基業——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簡介/7
    第一廳農耕源流/25
    第二廳農耕器具/45
    第三廳時令節氣·農耕風貌/64
    第四廳糧食加工/84
    第五廳五谷稼穡·收獲儲存/94
    第六廳紡織衣飾/113
    第七廳家居生活/128
    第八廳炊事飲食·食品制作/146
    第九廳傳統習俗/163
    第十廳休閑娛樂/197
    第十一廳鄉村工匠/216
    第十二廳農副生產·地方特產/230
    第十三廳交通運輸·水利灌溉/249
    第十四廳村鎮民居/267
    第十五廳農耕嬗變/278
    第十六廳未來之光/306
    貳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創建紀實/319
    參中原農耕文化與鄉村發展研究基地簡介/340
    肆學術文章與媒體報道選錄/355
    《光明日報》·留住農耕文化的根脈/355
    《光明日報》·農耕文化遺產:鄉村振興不能沒有你/358
    【光明日報客戶端】·留住中原農耕文化的“根”/362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走進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原汁原味感受鄉土情懷/366
    《中國教育報》·從中原農耕文化中追尋大學的根與魂/368
    《中國博物館通訊》·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開館五周年成績概覽/372
    【國家文物局推介百優主題展覽】·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脫貧謝黨恩·小康憶農耕”主題展覽/374
    【河南日報客戶端】·5年迎來數十萬觀眾看這座大學博物館如何描摹農耕文明背影/376
    《河南日報》·講好農耕文化那些事兒/379
    伍部分戰略合作伙伴場館簡介/381
    陝西西安·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簡介/381
    湖北保康·堯治河農耕文化博物館簡介/382
    湖北黃梅·鄂東農耕文化博物館簡介/384
    河北清河·清河縣農耕文化展覽館簡介/385
    黃岡師範學院·大別山農耕文化博物館簡介/387
    安徽利辛·淮河流域農耕文化博物館簡介/388
    河南許昌·鄢陵建業綠色基地簡介/389
    河南禹州·盛田農業百年粉坊產業觀光工場簡介/391
    河南周口·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簡介/392
    河南鄭州·登封二十四節氣展示館群落簡介/394
    河南鶴壁·太宗農耕文化博物館簡介/395
    河南長葛·大中原文化體驗園簡介/396
    河南中牟·雙旗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簡介/398
    河南許昌·樂佳生活美學農場簡介/399
    參考文獻/401
    附錄顧問寄語/404
    後記/408
    《中原農事》
    零中原農耕文化緒論/1
    壹本卷概說/6
    貳中原農耕的地域優勢/12
    參土地耕作/14
    第一節旱地耕作/14
    第二節旱地播種/29
    肆田間管理/43
    第一節中耕除草/43
    第二節積肥施肥/48
    第三節灌溉排澇/55
    第四節維護管理/61
    伍收割脫粒/70
    第一節收麥/70
    第二節收秋/86
    陸儲存加工/92
    第一節糧食儲存/92
    第二節儲糧保護/97
    第三節糧食加工/101
    柒水稻生產/110
    第一節水稻種植的歷史和發展/110
    第二節水田耕作/111
    第三節水田管理/117
    第四節收割脫粒加工/120
    捌農副生產/121
    第一節植樹/121
    第二節畜禽養殖/155
    第三節蠶和蜂的養殖/193
    第四節經濟作物栽培/207
    玖農事節氣和諺語/257
    第一節二十四節氣/257
    第二節中原農諺/261
    參考文獻/271
    附錄顧問寄語/272
    後記/276
    《村鎮民居》
    零中原農耕文化緒論/1
    壹本卷概說/6
    貳中原村鎮布局/12
    一中原村鎮的概念/12
    二中原村鎮的選址/18
    三中原村鎮的布局/21
    參村鎮民居類型/33
    一草房/33
    二瓦房/38
    三窯洞/41
    四石頭房/45
    五中原民居的地域特征/47
    六中原地區現代農村民居/48
    肆村鎮民居的結構/51
    一一字院/51
    二半包圍院落/53
    三四合院/53
    四組合院落/57
    五村鎮民居的院內建築/59
    伍建築構件制作技術/67
    一建築構件制作技術/67
    二建築技術/88
    陸中原民居的建築藝術/107
    一房脊裝飾/107
    二山牆造型/111
    三房屋裝飾藝術/113
    四庭院裝飾藝術/125
    柒中原地區民居習俗/131
    一宅院選址習俗/132
    二中原民居建房習俗/138
    三竣工安神習俗/147
    四入住習俗/149
    五住宅結構布局習俗/151
    六宅內功能布局習俗/155
    七居住安排習俗/156
    捌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60
    一關於歷史文化名鎮的評選/161
    二河南省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62
    三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163
    四中原部分傳統名鎮簡介/164
    五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186
    玖河南省傳統村落/204
    一中國傳統村落評選命名/204
    二河南省入選全國傳統村落名錄/206
    三河南省評定的傳統村落名錄/210
    四河南省部分傳統村落介紹/217
    五中原傳統村落的地名密碼/240
    參考文獻/245
    附錄顧問寄語/247
    後記/251
    《民間工匠》
    零中原農耕文化緒論/1
    壹本卷概說/6
    貳器具制作類工匠/12
    一木匠/12
    二鐵匠/19
    三陶匠/24
    四繩匠/27
    五編織匠/30
    六箍桶匠/37
    七張羅匠/40
    八剪刀匠/43
    九梳篦匠/45
    十星秤匠/49
    十一銅匠/52
    十二制筆匠/54
    十三制傘匠/57
    十四燈匠/60
    十五撢子匠/62
    十六棺材匠/65
    十七造車匠/68
    十八鼓匠/71
    十九翻砂匠/74
    二十籠屜匠/76
    二十一鎖匠/79
    參維修縫補類工匠/82
    一磨刀匠/82
    二鍛磨匠/85
    三小爐匠/89
    四裁縫匠/92
    五鞋匠/95
    六補鍋匠·鋦缸匠/99
    肆飲食制作類工匠/103
    一廚師/103
    二釀酒匠/107
    三造醋匠/110
    四醬菜匠/113
    五打油匠/116
    六豆腐匠/119
    七粉匠/122
    八面塑匠/125
    九糕點匠/127
    十制茶匠/129
    伍建築修葺類工匠/133
    一石匠/133
    二磚瓦匠·窯匠/138
    三泥水匠/141
    四油漆匠/144
    五棚匠/147
    陸藝術技巧類工匠/151
    一花匠/151
    二烙畫匠/154
    三木刻匠/157
    四裝裱匠/159
    五刺繡匠/162
    六瓷匠/166
    七糖人匠/169
    八樂器匠/172
    九玉石匠/175
    十泥塑匠/178
    十一香燭匠/181
    十二金銀匠/184
    十三染匠/187
    十四扎彩匠/189
    十五脂粉匠/192
    十六銅樂器匠/194
    十七造紙匠/198
    柒雜役服務類工匠/202
    一剃頭匠/202
    二修腳匠/206
    三膏藥匠/209
    四釘掌匠/212
    五閹割匠/215
    六燒炭匠/218
    七軋花彈花匠/221
    八蠟燭匠/225
    九鞭炮匠/227
    十屠宰匠/230
    十一暖匠/233
    十二皮革匠/236
    參考文獻/240
    附錄顧問寄語/241
    後記/245
    《舊事拾遺》
    零中原農耕文化緒論/1
    壹本卷概說/6
    貳土匪蹚將/11
    一土匪蹚將刀客/11
    二近代匪患狀態/14
    三組織和山規/18
    四綁票的勾當/20
    五忌諱與黑話/23
    參打孽仇殺/26
    一血親尋仇的淵源/26
    二打孽的形式/28
    三動機與緣由/35
    肆陰陽風水/37
    一淵源與流派/37
    二如何看風水/41
    三看風水的工具/43
    四如何看待陰陽風水/45
    伍占卦/47
    一的方式和類型/47
    二算卦的流變/49
    三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52
    四關於四柱法/54
    五算卦的分類/56
    六算卦者的行騙方式/57
    陸巫婆神漢/60
    一巫術的形成及表現/60
    二巫婆神漢如何實施巫術/63
    三巫術在中原地區的影響/66
    四揭開巫術蠱惑人心的內幕/67
    柒青樓娼妓/71
    一娼妓業的流變/71
    二青樓中的風情/74
    三青樓中的清規戒律/76
    四行話隱語及局騙/78
    五妓院內部組織/81
    六禁娼廢娼與娼妓的消亡/83
    捌偷盜詐騙/85
    一梁上君子非君子/85
    二盜賊的盜竊之道/88
    三騙子的騙術/90
    玖江湖郎中/93
    一民間醫者的稱謂及其類別/93
    二江湖郎中的行騙手法/96
    拾拐賣人口/100
    一血和淚的人口買賣/100
    二渣子行的生意/103
    三多變的拐賣方法/105
    四拐騙惡行在當今社會的殘留/107
    拾壹武俠/110
    一尚武習俗與俠文化形態/110
    二各個朝代的俠/113
    三行俠仗義的風采/117
    四俠客的結局/119
    拾貳保鏢/122
    一立行開業/122
    二保鏢規矩/125
    三走鏢的鬥爭藝術/127
    四鏢局與鏢戶/129
    拾參刺客/133
    一刺客的產生與衍變/133
    二刺客的種類/137
    三兇器及行刺方式/142
    拾肆幫會/145
    一幫會的起源和形成/145
    二開山入會及組織機構/148
    三幫規和獎懲制度/150
    四幫會組織的隱語/153
    五生財之術及其興盛/154
    六幫會的衰落和歸宿/157
    拾伍訟師/160
    一訟師的祖師爺/160
    二訟師行業的形成/163
    三訟師與訟棍/165
    四幕後的辯士/168
    拾陸盜墓/173
    一厚葬習俗催生盜墓現像/173
    二各朝代的盜墓現像/175
    三盜墓賊的行業神/179
    四盜墓隱語與班子內幕/181
    五盜墓賊的三大絕器/184
    拾柒經紀/186
    一從古代一路走來的牙人/186
    二牙行及其組織/189
    三經紀在商貿中的作用/192
    拾捌流民/196
    一流民的流變/196
    二流民的求生方式/201
    三流民遺患/203
    四流民與農民起義/205
    拾玖乞丐/208
    一乞丐的產生/208
    二乞丐眾生相/211
    三乞丐的技巧與隱語/213
    四乞丐的幫派/214
    貳拾優伶/218
    一優伶的歷史軌跡/218
    二優伶組織與人纔培養/221
    三優伶的業績/224
    四優伶的禮俗、行規與禁忌/226
    貳拾壹奴婢/230
    一奴婢的來源/230
    二役使管理及命運/233
    三奴僕眾生相/237
    四奴婢反抗與制度衰亡/240
    貳拾貳媒人/243
    一媒妁的起源/243
    二媒妁的演變/246
    三媒人的使命與煩惱/249
    四媒妁基本功和手中砝碼/251
    貳拾參流氓/255
    一流氓發展的歷史脈絡/255
    二流氓的含義及身份/258
    三形形色色的流氓/261
    四流氓的慣用手段及社會危害/264
    貳拾肆賭博/268
    一賭博的緣起和賭法/268
    二五花八門的賭博形式/270
    三賭徒的詭計/273
    四賭博的社會危害/276
    貳拾伍吸毒/279
    一毒品在中國的歷史脈絡/279
    二吸食方式及危害/282
    三艱難的禁煙歷程/285
    四新中國成立以來對毒品犯罪的打擊/288
    ……
    內容簡介
    中原地區是中華農耕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原兒女在這片土地上的辛苦勞作,形成了影響巨大的中原文化。本套書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中原地區傳統農耕時代生產生活境況,為今後深入開展中原農耕文化研究奠定必要的史料基礎。全書共5卷,分別為:《農博釋讀》《中原農事》《村鎮民居》《民間工匠》《舊事拾遺》,詳細記載了農耕時代尋常百姓的生產方式、生產工具,以及老百姓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狀態、風俗習慣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汪慶華周新峰朱志浩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汪慶華周新峰朱志浩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