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建築結構與抗震設計
    該商品所屬分類:研究生 -> 工學
    【市場價】
    364-528
    【優惠價】
    228-330
    【作者】 張玉敏,蘇幼坡,韓建強 主編 
    【所屬類別】 圖書  教材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工學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4167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2416715
    叢書名:全國高等院校土木與建築專業十二五創新規劃教材

    作者:張玉敏,蘇幼坡,韓建強主編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1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是按照高等院校建築工程專業的《建築結構抗震》課程教學大綱要求,並依據國家標準《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及相關參考文獻編寫,全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為:第1章 地震基礎知識與建築抗震設防;第2章 場地、地基與基礎;第3章 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與抗震驗算;第4章 多層及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設計;第5章 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第6章 多層和高層建築鋼結構抗震設計;第7章 隔震與消能減震及非結構構件抗震設計;第8章 建築抗震性能化設計。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建築工程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建築工程設計及施工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第1章 地震基礎知識與建築抗震設防
    1.1 地震與地震動
    1.1.1 地球的構造
    1.1.2 地震類型與成因
    1.1.3 地震波
    1.1.4 地震強度
    1.1.5 常用術語
    1.2 地震活動與地震分布
    1.2.1 世界地震活動
    1.2.2 我國地震活動
    1.2.3 我國嚴重的地震災害
    1.3 地震的破壞作用
    1.3.1 地表的破壞現像
    1.3.2 建築物的破壞第1章 地震基礎知識與建築抗震設防

      1.1 地震與地震動

        1.1.1 地球的構造

        1.1.2 地震類型與成因

        1.1.3 地震波

        1.1.4 地震強度

        1.1.5 常用術語

      1.2 地震活動與地震分布

        1.2.1 世界地震活動

        1.2.2 我國地震活動

        1.2.3 我國嚴重的地震災害

      1.3 地震的破壞作用

        1.3.1 地表的破壞現像

        1.3.2 建築物的破壞

        1.3.3 次生災害

      1.4 建築結構的抗震設防

        1.4.1 抗震設防依據

        1.4.2 建築抗震設防要求

        1.4.3 建築抗震設防分類及設防

      標準

      1.5 建築結構抗震概念設計

        1.5.1 場地、地基和基礎的要求

        1.5.2 建築結構的規則性

        1.5.3 抗震結構體繫

        1.5.4 結構構件

        1.5.5 非結構構件

      思考題

    第2章 場地、地基與基礎

      2.1 場地

        2.1.1 場地和地基的破壞作用

        2.1.2 場地的地震動作用

      2.2 場地分類

        2.2.1 場地條件對震害的影響

        2.2.2 覆蓋層厚度

        2.2.3 場地土類型

        2.2.4 場地類別劃分

      2.3 天然地基與基礎

        2.3.1 地基抗震設計原則

        2.3.2 地基土抗震承載力

        2.3.3 地基抗震驗算

      2.4 液化土地基

        2.4.1 地基土液化及其影響因素

        2.4.2 液化的判別

        2.4.3 液化地基的評價

        2.4.4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2.5 樁基的抗震驗算

        2.5.1 非液化土中樁基抗震驗算

        2.5.2 液化土中樁基抗震驗算

      思考題

    第3章 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與抗震驗算

      3.1 概述

      3.2 單自由度彈性體繫的地震反應分析

        3.2.1 計算簡圖

        3.2.2 運動方程

        3.2.3 自由振動

        3.2.4 強迫振動

      3.3 單自由度彈性體繫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反應譜

        3.3.1 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公式

        3.3.2 地震反應譜

      ……

    第4章 多層及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設計

    第5章 多層砌體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第6章 多層和高層建築鋼結構抗震設計

    第7章 隔震與消能減震及非結構構件抗震設計

    第8章 建築抗震性能化設計

    附錄

    參考文獻
    前言
    前 言
    本書是根據*對建築工程專業的培養要求,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及相關參考文獻編寫,內容包括抗震概念設計、場地、地基和基礎、各類民用建築的抗震設計的理論和方法,以及非結構抗震、隔震與消能減震,建築性能化設計等。
    本書簡明扼要、力求實用,既重視基本概念的闡述,又強調抗震理論的應用。全書分為8 章,前3章為基本理論部分,後5章為專題部分。考慮到鋼結構應用日益廣泛,本書還增加了鋼結構抗震的章節,討論了隔震與消能減震和非結構抗震等前沿性的課題,並將建築性能化設計作為一章單獨講述。
    本書由華北理工大學張玉敏教授、蘇幼坡教授、韓建強副教授擔任主編,徐國強副教授、楊志年博士、王寧博士擔任副主編。書中第1、3章由張玉敏編寫;第2章由徐國強編寫,第4、5章由韓建強編寫;第6章由王寧編寫;第7章由楊志年編寫;第8章由楊志年、王寧編寫;全書由蘇幼坡教授主審。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內外近年來出版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方面的教材、規範和手冊等文獻,在此對相關作者表示感謝。
    因編寫作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遺漏和不足之處,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前 言

    本書是根據*對建築工程專業的培養要求,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及相關參考文獻編寫,內容包括抗震概念設計、場地、地基和基礎、各類民用建築的抗震設計的理論和方法,以及非結構抗震、隔震與消能減震,建築性能化設計等。

    本書簡明扼要、力求實用,既重視基本概念的闡述,又強調抗震理論的應用。全書分為8 章,前3章為基本理論部分,後5章為專題部分。考慮到鋼結構應用日益廣泛,本書還增加了鋼結構抗震的章節,討論了隔震與消能減震和非結構抗震等前沿性的課題,並將建築性能化設計作為一章單獨講述。

    本書由華北理工大學張玉敏教授、蘇幼坡教授、韓建強副教授擔任主編,徐國強副教授、楊志年博士、王寧博士擔任副主編。書中第1、3章由張玉敏編寫;第2章由徐國強編寫,第4、5章由韓建強編寫;第6章由王寧編寫;第7章由楊志年編寫;第8章由楊志年、王寧編寫;全書由蘇幼坡教授主審。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內外近年來出版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方面的教材、規範和手冊等文獻,在此對相關作者表示感謝。

    因編寫作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遺漏和不足之處,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在線試讀
    第1章 地震基礎知識與建築抗震設防
    【學習目標】
    * 了解地震的類型及其成因。
    * 熟悉地震波、地震震級、地震烈度等術語。
    * 明確結構抗震設防依據、目標及分類標準。
    * 理解抗震設計概念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本章導讀】
    本章主要通過有關地震震害的啟示,學習地震的成因及類型,地震波、震級、烈度等基本概念,地震的破壞作用,結構抗震設防依據、目標和分類標準,以及抗震設計概念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案例導入
    地震是一種災害性自然現像,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500萬次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地震是人感覺不到的微小地震,隻有靈敏的儀器纔能監測到它們的活動。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有感地震)每年發生約5萬次,其中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約有1000餘次,能夠造成嚴重破壞的強烈地震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我國是世界上多地震國家之一,20世紀共發生破壞性地震3000餘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8級以上特大地震9次。
    由於地震時產生的巨大能量,往往造成各類建築物和設施的破壞,甚至倒塌,並引起各種次生災害的發生以及人員的傷亡。提高建築物和各類設施抵抗地震破壞能力,防止地震時人員傷亡,減少地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地震工程和抗震工程學的重要任務。第1章  地震基礎知識與建築抗震設防

    【學習目標】

    * 了解地震的類型及其成因。

    * 熟悉地震波、地震震級、地震烈度等術語。

    * 明確結構抗震設防依據、目標及分類標準。

    * 理解抗震設計概念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本章導讀】

    本章主要通過有關地震震害的啟示,學習地震的成因及類型,地震波、震級、烈度等基本概念,地震的破壞作用,結構抗震設防依據、目標和分類標準,以及抗震設計概念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案例導入

    地震是一種災害性自然現像,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500萬次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地震是人感覺不到的微小地震,隻有靈敏的儀器纔能監測到它們的活動。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有感地震)每年發生約5萬次,其中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約有1000餘次,能夠造成嚴重破壞的強烈地震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我國是世界上多地震國家之一,20世紀共發生破壞性地震3000餘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8級以上特大地震9次。

    由於地震時產生的巨大能量,往往造成各類建築物和設施的破壞,甚至倒塌,並引起各種次生災害的發生以及人員的傷亡。提高建築物和各類設施抵抗地震破壞能力,防止地震時人員傷亡,減少地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地震工程和抗震工程學的重要任務。

    對各類建築物和設施進行抗震設防,免不了要增加工程的造價和投資,因此如何合理地采用設防標準,既能有效地減輕工程受到的地震破壞、避免人員傷亡、減少經濟損失,又能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資金,是當前工程抗震防災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由於制定的設防標準不同,各類建築物和設施在地震中的表現會截然不同,因而地震時造成的損失也會有巨大的差別。例如,日本東京歷史上曾發生過8級以上大地震,日本政府以及各界一向對此十分關心和重視,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將東京建成一個能抗御8級大地震的城市。1986年一次6.2級地震發生在東京城底下,一座上千萬人口的城市僅死亡2人,整個城市幾乎未遭受到破壞。可是一向認為沒有發生大地震危險的日本第二大港神戶市對工程抗震設防就不那麼重視。在1995年1月17日的一次6.9級(JMA震級為7.2)的地震中,導致了近10萬棟房屋毀壞、5500人死亡和約100的經濟損失。

    問題導入

    從上述的案例不難看出,工程抗震是減輕地震災害和損失十分有效的措施,工程抗震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采用的工程設防標準,而制定恰當、合理的設防標準不僅需要有可靠的科學和技術依據,並同時要受到社會經濟、政治等條件的制約。那麼是不是對工程建築物和設施的設防標準越高越好呢?本章將說明建築抗震規範中的或者說可行、合理的設防標準,特別是可接受的設防標準的制定,需要在保證地震作用下工程的安全性與優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之間取得平衡。

    1.1  地震與地震動

    地震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造成不同程度的人身傷亡和經濟損失,為了減輕或避免這種傷亡及損失,就需要對?地震有較深入的了解。作為土木工程技術人員,其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如何防止或減少建(構)築物由於地震而?造成的破壞,這就是建(構)築物的抗震問題。

    1.1.1  地球的構造

    地球是一個略呈橢圓的球體,它的平均半徑約為6?400km。研究表明,地球是由性質不同的三個層次構成:外層是薄薄的地殼,中間層是很厚的地幔,裡層是地核,如圖1.1所示。

    地殼是由各種結構不均勻、厚薄不一的岩層組成。在陸地上,陸地地殼除表面的沉積層外,主要由花崗岩層和玄武岩層組成,平均厚度為30~40km。在海洋中,海洋地殼一般隻有玄武岩層,平均厚度為5~8km。地球上絕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地殼內。

    地幔主要是由質地非常堅硬、結構比較均勻的橄欖岩組成。地殼與地幔的分界面叫莫霍面,莫霍面以下40~70km內是一層岩石層,它與地殼共同組成岩石圈。岩石層以下存在一個厚度幾百千米的軟流層,該層物質呈塑性狀態並具有黏彈性質。岩石層與軟流層合稱上地幔。上地幔之下為下地幔,其物質成分與結構和上地幔差別不大,但物質密度較大。

    圖1.1  地球的構造

    地核是個半徑為3?500km的球體,可分為外核和內核。地核的成分和狀態目前尚不清楚,據推測外核厚度約為2?100km,處於液態;內核半徑約為1?400km,處於固態。地核構成物質主要是鎳和鐵。

    到目前為止,所觀察到的地震深度深為700km,比起地球半徑來僅占1/10,可見地震僅發生於地球的表面部分——地殼內和地幔上部。

    1.1.2  地震類型與成因

    地震按照其成因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構造地震。

    (1) 伴隨火山噴發或由於地下岩漿迅猛衝出地面引起的地面運動稱為火山地震。這類地震一般強度不大,影響範圍和造成的破壞程度均比較小,主要分布於環太平洋、地中海以及東非等地帶,其數量約占全球地震的7%。

    (2) 地表或地下岩層由於某種原因陷落和崩塌引起的地面運動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發生主要由重力引起,地震釋放的能量與波及的範圍均很小,主要發生在具有地下溶洞或古舊礦坑地質條件的地區,其數量約占全球地震的3%。

    (3) 由於地殼構造運動造成地下岩層斷裂或錯動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破壞性大、影響面廣,而且發生頻繁,絕大多數的強震均屬構造地震。構造地震為數多,約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構造地震一直是人們的主要研究對像,關於構造地震的成因有多種學說,這裡主要介紹斷層說和板塊構造說。

    構造地震成因的局部機制可以用地殼構造運動來說明。地球內部處於不斷運動之中,地幔物質發生對流釋放能量,使得地殼岩石層處在強大的地應力作用之下,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原始水平狀的岩層發生形變:當地應力隻能使岩層產生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性時,岩層發生褶皺;當岩層變形積累的應力超過本身強度極限時,岩層就發生突然斷裂和猛烈錯動,岩層中原先積累的應變能全部釋放,並以彈性波的形式傳到地面,地面隨之振動,形成地震,如圖1.2所示。

    圖1.2  構造運動與地震形成示意圖

    構造地震成因的宏觀背景可以借助板塊構造學說來解釋。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殼和地幔之間厚70~100km的岩石組成的全球岩石圈由大大小小的板塊組成,類似一個破裂後仍連在一起的蛋殼,板塊下面是塑性物質構成的軟流層。軟流層中的地幔物質以岩漿活動的形式湧出海嶺,推動軟流層上的大洋板塊在水平方向移動,並在海溝附近向大陸板塊之下俯衝,返回軟流層。這樣在海嶺和海溝之間便形成地幔對流,海嶺形成於對流上升區,海溝形成於對流下降區(見圖1.3)。

    圖1.3  板塊運動

    全球岩石圈可以分為六大板塊,即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見圖1.4)。各板塊由於地幔對流而互相擠壓、踫撞,地球上的主要地震帶就分布在這些大板塊的交界地區及附近,僅有15%左右發生於板塊內部。

    圖1.4  全球大板塊劃分示意圖

    1.1.3  地震波

    地震引起的振動以波的形式從震源向各個方向傳播並釋放能量,這就是地震波。它包含在地球內部傳播的體波和隻限於在地球表面傳播的面波。地震波是一種彈性波。

    體波包括縱波和橫波兩種。縱波是由震源向外傳播的疏密波,其介質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前進方向一致,從而使介質不斷地壓縮和疏松,故也稱壓縮波或疏密波。如在空氣中傳播的聲波就是一種縱波。縱波?的特點是周期較短、振幅較小、傳播速度快,在地殼內它的速度一般為200~1?400m/s。

    橫波是由震源向外傳播的剪切波,其介質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前進方向相垂直,亦稱剪切波。橫波的周期較長、振幅較大、傳播速度較慢,在地殼內它的速度一般為100~800m/s(見圖1.5)。還應指出,橫波隻能在固體內傳播,而縱波在固體和液體內都能傳播。

    圖1.5  體繫質點振動形式

    根據彈性理論,縱波的傳播速度與橫波的傳播速度可分別按式(1.1)和式(1.2)計算:

    (1.1)

    (1.2)

    式中:——介質的彈性模量;

    ——介質的剪切模量;

    ——介質的密度;

    ——介質的泊松比。

    在一般情況下,當時,從式(1.1)和式(1.2)可得:

    (1.3)

    由此可見,縱波的傳播速度要比橫波的傳播速度快,所以在儀器的觀測記錄紙上,縱波一般都先於橫波到達。因此,通常又把縱波叫作P波(即初波),把橫波叫作S波(即次波)。根據P波和S波到達的時間差,可確定震源的距離。

    研究表明,體波在地球中的傳播速度將隨深度的增加而加快(見圖1.6),並且由於地球的層狀構造特點,體波通過分層介質?時,將會在界面上反復發生反射和折射。當體波經過地層界面的?多次反射和折射後投射到地面時,又激起兩種僅沿地面傳播的?面波,即瑞雷波(R波)和洛夫波(L波)。瑞雷波傳播時,質點在?波的傳播方向和地面法向所組成的平面內(xz平面)做與波前進方向相反的橢圓形運動,而與該平面垂直的水平方向(y方向)沒有振動,故瑞雷波在地面上呈滾動形式(見圖1.7(a))。瑞雷波振幅隨著距地面深度增加而急劇減小,這可能是地震時地下建築物比地上建築物受害較輕的一個原因。洛夫波傳播時將使質點在地平面內做與波前進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y方向)的運動,即在地面上呈蛇形運動形式(見圖1.7(b))。洛夫波也隨著深度的增加而不斷衰減。

    圖1.6  體波在地球內傳播速度的變化                 圖1.7  面波質點振動形式

    面波振幅大、周期長,隻能在地表附近傳播,比體波衰減慢,故能傳播到很遠的地方。

    綜上所述,地震波的傳播以縱波快,剪切波次之,面波慢。所以在任意一地震波的記錄圖(見圖1.8)上,縱波總是先到達,剪切波次之,面波到達晚。然而就振幅而言,面波卻。由於面波的能量要比體波大,所以造成建築物和地表破壞的以面波為主。大量震害調查表明,一般建築物的震害主要是由水平振動引起,因此,由體波和面波共同引起的水平地震作用通常是主要的地震作用。從圖1.8中還可看出,這三種波到達之間有一相對穩定區段,穩定區段的時間間隔隨觀測點至震源之間距離的減小而縮短。?在震中區,由於震源機制和地面擾動的復雜性,三種波的波列幾乎是難以區分的。

    圖1.8  地震波記錄圖

    1.1.4  地震強度

    1. 震級

    地震強度通常用震級和烈度等反映。震級是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強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度。目前,國際上比較通用的是裡氏震級,其原始定義是在1935年由裡克特(C.F. Richter)給出,即地震震級M為:

    (1.4)

    式中,A為標準地震儀(指擺的自振周期為0.8s,阻尼繫數為0.8,放大倍數為2?800倍的地震儀)在距震中100km處記錄的以微米(1?m=10-6m)為單位的水平地動位移(單振幅)。實際上,地震時距震中恰好100km處不一定設置了地震儀,且觀測點也不一定采用上述的標準地震儀。因此,對於距震中的距離不是 100km,且采用了非標準地震儀所確定的震級,尚需進行適當的修正纔是所要求的結果。

    震級表示一次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也是表示地震強度大小的指標,所以一次地震隻有一個震級。各種不同的震級M與地震釋放能量E(爾格)之間有如下的關繫:

    (1.5)

    由式(1.5)計算得知,震級相差一級,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一次6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一個2萬噸級的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

    一般來說,小於2級的地震,人們是感覺不到的,隻有儀器纔能記錄下來,因此稱為微震;2~4級地震人就能感覺到了,故叫作有感地震;5級以上的地震就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壞,稱為破壞性地震;7級以上的地震則稱為強烈地震或大震;8級以上的地震稱為特大地震。據1935年提出震級測算方法後,1960年5月發生在智利的8.5級地震,是記錄到的世界震級地震,它所釋放出來的地震能量是空前的,其引起的海嘯規模巨大、地面形狀變化非常顯著,破壞性之大在世界地震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2. 地震烈度和地震烈度表

    1)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時某一地區的地面和各類建築物遭受一次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一次同樣大小的地震,若震源深度、離震中的距離和土質條件等因素不同,則對地面和建築物的破壞也不相同。這時,若僅用地震震級來表示地震震動的強度,還不足以區別地面和建築物破壞輕重的程度。雖然一次地震隻有一個震級,但距離震中不同的地點,地震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即地震烈度不同。一般來說,離震中愈近,地震影響愈大,地震烈度愈高;離震中愈遠,地震烈度就愈低。

    2) 地震烈度表

    用什麼尺度衡量地震烈度?在沒有儀器觀測的年代,隻能由地震宏觀現像,如人的感覺、器物的反應、地表和建築物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等,總結出宏觀烈度表來評定地震烈度。我國早期的《新中國地震烈度表》(1957)就屬於這種宏觀烈度表。由於宏觀烈度表未能提供定量指標,因此不能直接用於工程抗震設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強震儀的問世,使人們有可能記錄到地面運動參數,如地面運動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來定義地震烈度,從而出現了含有物理指標的定量烈度表。由於不可能隨處取得地震儀記錄,因此,用定量烈度表評定地震現場的地震烈度還有一定困難。比較好的方法是將兩種烈度表結合起來,使之兼有兩種功能,以便工程應用。

    1999年由國家地震局頒布實施的GB/T 17742—1999《中國地震烈度表》,就屬於將宏觀烈度與地面運動參數建立起聯繫的地震烈度表。所以,該烈度表既有定性的宏觀標志,又有定量的物理標志,兼具宏觀烈度表和定量烈度表的功能。《中國地震烈度表》自發布實施以來,在地震烈度評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國家經濟發展,城鄉房屋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抗震設防的建築比例在不斷的增加。因此,中國地震局對GB/T 17742—1999《中國地震烈度表》進行了修訂,並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新的GB/T 17742—2008《中國地震烈度表》,見表1.1。

    表1.1  中國地震烈度表

    地震

    烈度

    人的感覺

    房屋震害

    其他震害現像

    水平向的震動參數

    類型

    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

    指數

    峰值加速度/

    (m/s2)

    峰值速度/

    (m/s)



    無感















    室內個別靜止中的人有感覺















    室內少數靜止中的人有感覺



    門、窗輕微

    作響



    懸掛物微動







    室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覺,少數人夢中驚醒



    門、窗作響



    懸掛物明顯擺動,器皿作響







    室內絕大多數、室外多數人有感覺,多數人夢中驚醒

    門窗、屋頂、屋架顫動作響,灰土掉落,個別房屋牆體抹灰出現細微裂縫,個別屋頂煙囪掉磚



    懸掛物大幅度晃動,不穩定器物搖動或翻倒

    0.31

    (0.22~0.44)

    0.03

    (0.02~0.04)



    多數人站立不穩,少數人驚逃戶外

    A

    少數中等破壞,多數輕微破壞和/或基本完好

    0.00~0.11家具和物品移動;河岸和松軟土出現裂縫,飽和砂層出現噴砂冒水;個別獨立磚煙囪出現輕度裂縫

    0.63

    (0.45~0.89)

    0.06

    (0.05~0.09)

    B

    個別中等破壞,少數輕微破壞,多數基本完好

    C

    個別輕微破壞,大多數基本完好

    0.00~0.08

    續表

    地震

    烈度

    人的感覺

    房屋震害

    其他震害現像

    水平向地震動參數

    類型

    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

    指數

    峰值加速度/

    (m/s2)

    峰值速度/

    (m/s)



    大多數人驚逃戶外,騎自行車的人有感覺,行駛中的汽車駕乘人員有感覺

    A

    少數毀壞和/ 或嚴重破壞,多數中等破壞和/或輕微破壞

    0.09~0.31

    物體從架子上掉落;河岸出現塌方,飽和砂層常見噴水冒砂,松軟土地上的裂縫較多;大多數獨立磚煙囪中等破壞

    1.25

    (0.90~1.77)

    0.13

    (0.10~0.18)

    B

    少數中等破壞,多數輕微破壞和/或基本完好

    C

    少數中等和/ 或輕微破壞,多數基本完好

    0.07~0.22



    多數人搖晃顛簸,行走困難

    A

    少數毀壞,多數嚴重和/ 或中等破壞

    0.29~0.51

    干硬土上亦出現裂縫, 飽和砂層絕大多數噴砂冒水;大多數獨立磚煙囪嚴重破壞

    2.50

    (1.78~3.53)

    0.25

    (0.19~0.35)

    B

    個別毀壞,少數嚴重破壞,多數中等和/或輕微破壞

    C

    少數嚴重和/ 或中等破壞,多數輕微破壞

    0.20~0.40



    行動的人摔倒

    A

    多數嚴重破壞和/或毀壞

    0.49~0.71

    干硬土上多處出現裂縫,可見基岩裂縫、錯動,滑坡、塌方常見;獨立磚煙囪多數倒塌

    5.00

    (3.54~7.07)

    0.50

    (0.36~0.71)

    B

    少數毀壞,多數嚴重和/ 或中等破壞

    續表

    地震

    烈度

    人的感覺

    房屋震害

    其他震害現像

    水平向地震動參數

    類型

    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

    指數

    峰值加速度/

    (m/s2)

    峰值速度/

    (m/s)



    行動的人摔倒

    C

    少數毀壞和/ 或嚴重破壞,多數中等和/ 或輕微破壞

    0.38~0.60



    騎自行車的人會摔倒,處於不穩定狀態的人會摔離原地,有拋起感

    A

    絕大多數毀壞

    0.69~0.91

    山崩和地震斷裂出現,基岩上拱橋破壞;大多數獨立磚煙囪從根部破壞或倒毀

    10.00

    (7.08~14.14)

    1.00

    (0.72~1.41)

    B

    大多數毀壞

    C

    多數毀壞和/或嚴重破壞

    0.58~0.80





    A

    絕大多數毀壞

    0.89~1.00

    地震斷裂延續很長;大量山崩滑坡





    B

    C

    0.78~1.00



    A

    幾乎全部毀壞

    1.00

    地面劇烈變化,山河改觀





    B

    C

    注:表中給出的“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是參考值,括弧內給出的是變動範圍。

    地震烈度表具體說明如下。

    (1) 評定烈度指標。新的烈度表規定了地震烈度的評定烈度指標,包括人的感覺、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現像、水平向的震動參數。

    (2) 數量詞的界定。數量詞采用個別、少數、多數、大多數和絕大多數,其範圍界定如下。

    ① “個別”為10%以下;

    ② “少數”為10%~45%;

    ③ “多數”為40%~70%;

    ④ “大多數”為60%~90%;

    ⑤ “絕大多數”為80%以上。

    (3) 評定烈度的房屋類型。用於評定烈度的房屋,包括以下三種類型。

    ①??A類,木構架和土、石、磚牆建造的舊式房屋;

    ③??B類,未經抗震設防的單層或多層磚砌體房屋;

    ④??C類,按照Ⅶ度抗震設防的單層或多層磚砌體房屋。

    (4) 房屋破壞等級及其對應的震害指數。房屋破壞等級分為基本完好、輕微破壞、中等破壞、嚴重破壞和毀壞等5類,其定義和對應的震害指數d如下。

    ① 基本完好。承重和非承重構件完好,或個別非承重構件輕微損壞,不加修理可繼續使用。對應的震害指數範圍為0.00≤d<0.10。

    ② 輕微破壞。個別承重構件出現可見裂縫,非承重構件有明顯裂縫,不需要修理或稍加修理即可繼續使用。對應的震害指數範圍為0.10≤d<0.30。

    ③ 中等破壞。多數承重構件出現輕微裂縫,部分有明顯裂縫,個別非承重構件破壞嚴重,需要一般修理後可使用。對應的震害指數範圍為0.30≤d<0.55。

    ④ 嚴重破壞。多數承重構件破壞較嚴重,非承重構件局部倒塌,房屋修復困難。對應的震害指數範圍為0.55≤d<0.85。

    ⑤ 毀壞。多數承重構件嚴重破壞,房屋結構瀕於崩潰或已倒毀,已無修復可能。對應的震害指數範圍為0.85≤d<1.00。

    各類房屋平均震害指數D可按式(1.6)計算:

    (1.6)

    式中:——房屋破壞等級為i的震害指數;

    ——破壞等級為i的房屋破壞比,用破壞面積與總面積之比或破壞棟數與總棟數之比表示。

    (5) 地震烈度。評定地震烈度時,Ⅰ~Ⅴ度應以地面上以及底層房屋中人的感覺和其他震害現像為主;Ⅵ~Ⅹ度應以房屋震害為主,參照其他震害現像,當用房屋震害程度與平均震害指數評定結果不同時,應以震害程度評定結果為主,並綜合考慮不同類型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數;Ⅺ度和Ⅻ度應綜合房屋震害和地表震害現像。

    (6) 以下三種情況的地震烈度評定結果應做適當調整。

    ① 當采用高樓上人的感覺和器物反應評定地震烈度時,適當降低評定值。

    ② 當采用低於或高於Ⅶ度抗震設計房屋的震害程度和平均震害指數評定地震烈度時,適當降低或提高評定值。

    ③ 當采用建築質量特別差或特別好房屋的震害程度和平均震害指數評定地震烈度時,適當降低或提高評定值。

    (7) 當計算的平均震害指數值位於表1.1中地震烈度對應的平均震害指數重疊搭接區間時,可參照其他判別指標和震害現像綜合判定地震烈度。

    (8) 農村可按自然村,城鎮可按街區為單位進行地震烈度評定,面積以1km2 為宜。

    (9) 當有自由場地強震動記錄時,水平向的震動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可作為綜合評定地震烈度的參考指標。

    3. 震級和震中烈度

    震級與烈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震級表示一次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烈度表示某地區遭受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兩者關繫可用炸彈爆炸來解釋,震級好比是炸彈的裝藥量,烈度則是炸彈爆炸後造成的破壞程度。所以一次地震震級隻有一個,但烈度可以有很多個。

    震級和烈度隻在特定條件下存在大致對應關繫。對於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在10~30km),震中烈度與震級M之間有如下對照關繫(見表1.2)。

    表1.2  震中烈度I0與震級M之間對照關繫

    震級M

    2

    3

    4

    5

    6

    7

    8

    8以上

    震中烈度I0

    1~2

    3

    4~5

    6~7

    7~8

    9~10

    11

    12

    1.1.5  常用術語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離,稱為震源深度(見圖1.9)。

    一般把震源深度小於60km的地震稱為淺源地震;60~300km的稱為中源地震;大於300km的稱為深源地震。我國發生的絕大部分地震都屬於淺源地震,一般深度為5~40km。

    震中距:建築物到震中之間的距離叫震中距。

    極震區:在震中附近,振動劇烈、破壞嚴重的地區叫極震區。

    等震線:一次地震中,在其所波及的地區內,用烈度表可以對每一個地點評估出一個烈度,烈度相同點的外?包線叫等震線。

    1.2  地震活動與地震分布

    1.2.1  世界地震活動

    由上述可知,地震的發生與地質構造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岩層中原來已有斷裂存在,致使岩石的強度較?低,容易發生錯動或產生新的斷裂,也就容易發生地震。特別是在活動性較大的斷裂帶的兩端和拐角部位、兩條活動斷層的交彙處以及現代斷裂差異運動變化劇烈的大型隆起或凹陷的轉換地帶,這些部位的地應力比較集中,構造比較脆弱,往往容易發生地震。

    20世紀初,科學家們在遍訪各大洲、進行宏觀地震資料調查的基礎上,編制了世界地震活動圖。隨後,又?根據各地震臺的觀測數據編出了較精確的世界地震分布圖,如圖1.10所示。從這些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地震幾乎到處都?有,大地震則主要發生在某些地區,即地球上的兩個主要地震帶。

    (1) 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約80%淺源地震和90%的中深源地震,以及幾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這一地帶。它沿南北美洲西海岸、阿留申群島,轉向西南到日本列島,再經我國臺灣地區,到達菲律賓、新幾內亞和?新西蘭。

    (2) 歐亞地震帶。除分布在環太平洋地震活動帶的中深源地震以外,幾乎所有其他中深源地震和一些大的淺源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地震活動帶,這一活動帶內的震中分布大致與山脈的走向一致。它西起大西洋的亞速島,經意大利、土耳其、伊朗、印度北部、我國西部和西南地區,過緬甸至印度尼西亞與上述環太平洋地震帶?相銜接。

    除了上述兩條主要地震帶以外,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中也有一些洋脊地震帶,沿著海洋底部隆起的山脈延伸。這些地震帶與人類活動關繫不大,地震發生的次數在地震總數中占的比例亦不高。對比板塊劃分圖(見圖1.10)可知,上述地震帶大多數位於板塊邊緣,或者鄰近板塊邊緣。

    圖1.10  世界地震帶分布示意圖

    1.2.2  我國地震活動

    我國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多地震國家。從地震地質背景看,我國存在發生頻繁地震的復雜地質條件,因此,我國境內地震活動頻度較高、強度較大。圖1.11給出了我國歷史上震級大於5級的地震活動分布。由圖可見,我國地震活動呈帶狀分布,從中可以劃分10個地震區:臺灣地震區、南海地震區、華南地震區、華北地震區、東北地震區、青藏高原南部地震區、青藏高原中部地震區、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區、新疆中部地震區和新疆北部地震區。

    圖1.11  我國地震活動分布圖

    臺灣地震區、南海地震區和華南地震區中的一部分屬環太平洋地震帶,是由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引起的,其中臺灣東部是我國地震活動強、頻率的地區。青藏高原南、中、北部地震區和新疆中、北部地震區屬亞歐地震帶,其活動與印度洋板塊俯衝亞歐板塊的運動有密切關繫,除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區外,均屬地震活動程度強烈地區。華北地震區主要是古生代褶皺繫統,由一繫列大斷裂帶組成,是典型的板塊內部地震區,近期活動較為活躍。

    1.2.3  我國嚴重的地震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地震活動強烈的國家之一。中國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向西、印度洋板塊向北、歐洲向東等多向的推動和擠壓,從而地震活動活躍,具有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的特點。從歷史上的地震情況來看,全國除個別省份外,大部分地區都發生過較強烈的破壞性地震。20世紀以來,根據地震儀器記錄資料統計,我國已發生6級以上地震700多次,其中7.0~7.9級地震近100次,8級及8級以上11次,見表1.3。

    表1.3  20世紀以來發生在我國的11次8級以上強震統計表

    序  號

    發震時間

    地震名稱

    震級(M)

    1

    1902.8.22

    新疆阿圖什

    8.3

    2

    1906.12.23

    新疆瑪納斯

    8.0

    3

    1920.6.5

    臺灣花蓮東南海中

    8.0

    4

    1920.12.16

    寧夏海原

    8.5

    5

    1927.5.23

    甘肅古浪

    8.0

    6

    1931.8.31

    新疆富蘊

    8.0

    7

    1950.8.15

    西藏察隅、墨脫間

    8.5

    8

    1951.11.18

    西藏當雄西北

    8.0

    9

    1972.1.25

    臺灣新港東海中

    8.0

    10

    2001.11.14

    青新交界

    8.2

    11

    2008.5.12

    汶川地震

    8.0

    強烈的地震活動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地震災害嚴重的國家之一。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我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造成34萬餘人喪生,占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以上。地震作為我國大自然災害,與其他自然災害一起構成我國基本的國情之一。

    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這兩次地震導致的死亡人數之和占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地震死亡人數的85%以上。

    北京時間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在河北省唐山市(北緯39.6°,東經118.1°)發生了7.8級強烈地震,極震區烈度高達Ⅺ度,使唐山這座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幾乎淪為一片廢墟。根據有關方面統計,這次地震毀壞公產房屋1?479萬m2,倒塌民房530萬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到,總損失估計超過1。另外,該次地震共導致24.2萬人死亡,16.4萬人受重傷,僅唐山市區終身殘疾的就達到1?700多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員傷亡為慘重的一次地震。

    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北緯31.0°,東經103.4°)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極震區烈度也高達Ⅺ度。這次地震影響範圍極大,超過40萬km2,其中嚴重受災地區達到10萬km2。地震造成大面積的基礎設施、建築工程損壞和垮塌,並且由於四川省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山地特征,導致嚴重的次生地質災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據統計,該次地震中死亡69?227人,失蹤17?933人,374?64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到8?4人民幣。汶川大地震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強、涉及範圍廣、救災難度的一次地震,將會被歷史永遠銘記。

    北京時間2010年4月14日清晨,青海省玉樹縣(北緯33.1°,東經96.6°)發生兩次地震,震級7.1級,造成了縣城結古鎮多數民居倒塌或發生嚴重破壞,導致2?220人遇難,70人失蹤。玉樹地震是汶川大地震以來我國發生的又一次嚴重的地震災害,再次給我們敲響了防御地震災害的警鐘,提醒我們當前的抗震防災形勢依然嚴峻。

    1.3  地震的破壞作用

    1.3.1  地表的破壞現像

    1. 地裂縫

    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常常會在地面產生裂縫。根據產生的機理不同,地裂縫分為重力地裂縫和構造地裂縫兩種。重力地裂縫是由於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地面做劇烈震動而引起的慣性力超過了土的抗剪強度所致。這種裂縫長度可由幾米到幾十米,其斷續總長度可達幾千米,但一般都不深,多為1~2m。圖1.12為唐山地震中出現的重力地裂縫的狀態。構造地裂縫是地殼深部斷層錯動延伸至地面而出現的裂縫。美國舊金山大地震聖安德烈斯斷層的巨大水平位移,就是現代可見斷層形成的構造地裂縫。

    2. 噴砂冒水

    在地下水位較高、砂層埋深較淺的平原地區,地震時由於地震波的強烈振動使地下水壓力急劇增高,地下水經地裂縫或土質松軟的地方冒出地面,當地表土層為砂層或粉土層時,則地下水夾帶著砂土或粉土一起噴出地表,形成噴砂冒水現像(見圖1.13)。噴砂冒水現像一般要持續很長時間,嚴重的地方可造成房屋不均勻下沉或上部結構開裂。

    ?圖1.12  唐山大地震地裂縫                   ?  圖1.13  噴砂冒水

    3. 地面下沉(震陷)

    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地面往往會發生震陷,使建築物破壞。

    4. 河岸、陡坡滑坡

    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常引起河岸、陡坡滑坡(見圖1.14),規模很大時,會造成堰塞湖(見圖1.15),引起公路堵塞、岸邊建築物破壞等。

    圖1.14  汶川地震滑坡                    圖1.15  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1.3.2  建築物的破壞

    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各類建築物會發生嚴重破壞,按其破壞的形態及直接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類。

    1. 結構喪失整體性

    房屋建築或其他構築物都是由許多構件組成的,在強烈地震作用下,構件連接不牢,支撐長度不夠或支撐失效等都會使結構喪失整體性而被破壞。圖1.16為2005年3月20日日本福岡縣以西海域發生裡氏7級地震,建築結構的整體性破壞。

    2. 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足引起破壞

    任何承重構件都有其各自的特定功能,以適用於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對於設計時沒有考慮抗震設防或抗震設防不足的結構,在強烈地震作用下,不僅構件內力增大很多,而且其受力性質往往也將改變,致使構件承載力不足而被破壞。圖1.17所示為某房屋在地震中承重構件強度不足遭受破壞的情況。

    圖1.16  結構喪失整體性破壞               圖1.17  承重構件強度不足破壞

    3. 地基失效

    當建築物地基內含飽和砂層、粉土層時,在強烈地面運動作用下,土中孔隙水壓力急劇增高,致使地基土發生液化,地基承載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從而導致上部建築結構遭受破壞(見圖1.18)。

    圖1.18  日本新潟砂土液化導致地基喪失承載力

    1.3.3  次生災害

    地震除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外,還可能引起火災、水災、污染等嚴重的次生災害,有時比地震直接造成的損失還大。在城市,尤其是在大城市這個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例如,1995年1月17日發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引起火災有122起之多,不少建築物倒塌後又被烈火包圍,烈焰熊熊,濃煙遮天蔽日,火勢入夜不減,這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如圖1.19所示。又如,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據統計,該次地震震倒房屋13萬棟。由於地震時正值中午做飯時間,故許多地方同時起火,自來水管普遍遭到破壞,而道路又被堵塞,致使大火蔓延,燒毀房屋達45萬棟之多。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在震後的三天火災中,共燒毀521個街區的28?000幢建築物,使已被震壞但仍未倒塌的房屋,又被大火夷為一片廢墟。1960年發生在海底的智利大地震引起的海嘯災害除吞噬了智利中、南部沿海房屋外,海浪還從智利沿大海以每小時640km的速度橫掃太平洋,22h之後,高達4m的海浪又襲擊了距智利17?000km遠的日本,在本州和北海道,海港和碼頭建築遭到嚴重的破壞,甚至連巨船也被拋上陸地。再如,2005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亞蘇立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了一場近百年來罕見的強烈地震。此次地震的震級高達裡氏8.7級,引起的高達10m的海嘯向附近的東南亞國家沿海地區呼嘯而去。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海嘯造成了極其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報道,印度、斯裡蘭卡等7個國家有近30萬人遇難。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在日本東北部海岸(北緯38.1度,東經142.6度)發生裡氏9.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2千米。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於震後15min抵達日本沿岸,並在隨後數小時內襲擊海岸區,如圖1.20所示。據日本警察廳統計,截至2011年4月28日,地震和海嘯共造成日本14?564人死亡、11?356人失蹤以及5?314人不同程度受傷,接近20萬棟建築物受損,其中絕大部分由海嘯造成,為日本“二戰”後傷亡慘重的自然災害。海嘯衝至陸地的點被確定為37.9m,如圖1.20所示。

    圖1.19  阪神地震火災                           圖1.20  日本海嘯

    1.4  建築結構的抗震設防

    1.4.1  抗震設防依據

    1. 基本烈度和地震動參數

    強烈地震是一種破壞性很大的自然災害,它的發生具有很大的隨機性,采用概率方法預測某地區未來一定時間內可能發生的烈度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基本烈度的概念,並編制了《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經國務院批準已由國家地震局和建設部於1992年6月頒布實施。該圖用基本烈度表示地震危險性,把全國劃分為基本烈度不同的5個地區(見圖1.21),一個地區的基本烈度是指: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受超越概率為10%的烈度值。

    圖1.21  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

    《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采用地震烈度作為編圖參數,而此時的工程結構抗震設計早已進入反應譜階段,即其設計基本依據是場地相關地震反應譜,而用單一的烈度參數難以構成設計反應譜。目前許多國家采用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和反應譜特征周期雙參數進行地震區劃,可以較容易地形成抗震設計反應譜。

    近年來隨著我國地震研究的不斷深入,對《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進行了修訂,已於2001年8月頒布了GB 18306—2001《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該區劃圖根據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提供了Ⅱ類場地上,50年超越概率為10%的地震動參數,給出了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區圖和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分區圖。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區圖分為7個區(見圖1.22),與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相比,多出了加速度值為0.15g和0.30g的兩個分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分區圖分為3個區,1區特征周期為0.35s,2區為0.40s,3區為0.45s,特征周期分區圖描繪了地震反應譜的形狀。2008年汶川地震後,又及時對四川、陝西、甘肅三省局部地區設防烈度做了變更。

    GB 5011—2010《建築抗震設計規範》(以下簡稱《建築抗震規範》)規定,一般情況下可采用《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地震基本烈度或設計地震動參數作為抗震設防依據。

    圖1.22  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

    2. 地震小區劃

    地震烈度區劃考慮了較大範圍的平均的地質條件,對大區域地震活動水平做出了預測。震害經驗表明,同一地區不同場地上的建築物震害程度有著明顯差異,局部場地條件對地震動的特性和地震破壞效應存在較大影響。地震小區劃就是在大區劃(地震烈度區劃)的基礎上,考慮局部範圍的地震地質背景、土質條件、地形地貌,給出一個城市或一個大的工礦企業內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動參數,為工程抗震提供更為經濟合理的場地地震特性評價。《建築抗震規範》規定對做過地震小區劃的地區,可采用抗震主管部門批準使用的設防烈度和設計地震動參數。

    3. 設計地震分組

    理論分析和震害表明,在同樣烈度下由不同震級和震中距的地震引起的地震動特征是不同的,對不同動力特性的結構造成的破壞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震級較大、震中距較遠的地震對長周期柔性結構的破壞,比同樣烈度下震級較小、震中距較近的地震造成的破壞要嚴重。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地震波中的高頻分量隨傳播距離的衰減比低頻分量要快,震級大、震中距遠的地震波的主導頻率為低頻分量,與長周期的高柔結構自振周期接近,存在“共振效應”。

    為了反映同樣烈度下,不同震級和震中距的地震對建築物的影響,補充和完善烈度區劃圖的烈度劃分,《建築抗震規範》將建築工程的抗震設計劃分為三組,以近似反映近、中、遠震的影響。不同設計分組,采用不同的設計特征周期和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1.4.2  建築抗震設防要求

    1. 設防目標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不少國家的抗震設計規範都采用了這樣一種設計思想:在建築使用壽命期限內,對於不同頻度和強度的地震,要求其具有不同的抗震能力。即對於較小的地震,由於其發生的可能性大,當遭遇到這種多遇地震時,要求建築結構不受損壞,這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都是可以做到的;對於罕遇的強烈地震,由於其發生的可能性小,當遭遇到這種地震時,若要求建築結構不受損壞,這在經濟上是不合算的。比較合理的做法是,應允許損壞,但在任何情況下結構不應倒塌。

    基於上述抗震設計準則,我國《建築抗震規範》提出了三水準的抗震設防要求。

    (1) 水準。當遭受低於本地區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或稱小震)時,建築物一般不損壞或不須修理仍可繼續使用。

    (2) 第二水準。當遭受本地區設防烈度的地震時,建築物可能損壞,經過一般修理或不須修理仍可繼續使用。

    (3) 第三水準。當遭受高於本地區設防烈度的預估罕遇地震(或稱大震)時,建築物不倒塌,或不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概括起來,三水準抗震設防目標的通俗說法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上述三個水準烈度分別對應於地震的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與三個水準烈度相應的抗震設防目標是:遭遇水準烈度時,一般情況下建築物處於正常使用狀態,結構處於彈性工作階段;遭遇第二水準烈度時,建築物可能發生一定程度的破壞,允許結構進入非彈性工作階段,但非彈性變形造成的結構損壞應控制在可修復的範圍內;遭遇第三水準烈度時,建築物可以產生嚴重破壞,結構可以有較大的非彈性變形,但不應發生建築倒塌和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破壞。這三個水準烈度關繫如圖1.23所示。

    2. 小震和大震

    從概率意義上說,小震應是發生機會較多的地震,大震應是發生機會極小的地震。根據對我國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的地震烈度統計分析,認為我國地震烈度的概率分布符合極值Ⅲ型,概率密度曲線上峰值對應的烈度(即發震頻率的烈度)為眾值烈度。當設計基準期為50年內眾值烈度的超越概率為63.2%,《建築抗震規範》取為水準的烈度,即小震對應的烈度;50年內超越概率為10%的烈度相當於地震區劃圖規定的基本烈度,《建築抗震規範》取為第二水準的烈度;50年內超越概率為2%~3%的烈度稱為罕遇烈度,《建築抗震規範》取為第三水準的烈度,即大震對應的烈度。由烈度概率分布圖1.23可知,基本烈度與眾值烈度相差1.55度,而基本烈度與罕遇烈度相差約為1度。例如,當基本烈度為8度時,其眾值烈度(小震烈度)為6.45度左右,罕遇烈度(大震烈度)為9度左右。

    圖1.23  三種烈度關繫示意圖

    3. 建築結構抗震設計方法

    《建築抗震規範》提出了二階段設計方法以實現上述3個烈度水準的抗震設防要求。階段設計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設計原則的前提下,按與基本烈度相對應的眾值烈度(相當於小震)的地震動參數,用彈性反應譜法求得結構在彈性狀態下的地震作用標準值和相應的地震作用效應,然後與其他荷載效應按一定的組合繫數進行組合,並對結構構件截面進行承載力驗算,對於較高的建築物還要進行變形驗算,以控制其例向變形不要過大。這樣,既滿足了水準下建築結構必要的承載力可靠度,又可滿足第二水準的設防要求(損壞可修),然後再通過概念設計和構造措施來滿足第三水準的設防要求。對於大多數結構,一般可隻進行階段的設計,但對於少部分結構,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築和地震時易倒塌的結構,除了應進行階段的設計外,還要進行第二階段的設計,即按與基本烈度相對應的罕遇烈度(相當於大震)驗算結構的彈塑性層間變形是否滿足規範要求(不發生倒塌),如果有變形過大的薄弱層(或部位),則應修改設計或采取相應的構造措施,以使其能夠滿足第三水準的設防要求(大震不倒)。

    1.4.3  建築抗震設防分類及設防標準

    1. 抗震設防分類

    根據新版GB 50223—2008《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以下簡稱《分類標準》)規定,建築抗震設防類別劃分應根據下列因素綜合分析確定。

    (1) 建築破壞造成的人員傷亡、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大小。

    (2) 城鎮的大小、行業的特點、工礦企業的規模。

    (3) 建築使用功能失效後,對全局的影響範圍大小、抗震救災影響及恢復的難易程度。

    (4) 建築各區段的重要性顯著不同時,可按區段劃分抗震設防類別。

    (5) 不同行業的相同建築,當其所處地位及地震破壞所產生的後果和影響不同時,其抗震設防類別可不相同。《分類標準》規定,建築工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和地震災害後果的嚴重性分為以下4個抗震設防類別。

    (1) 特殊設防類。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築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重大災害後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築,簡稱甲類。

    (2) 重點設防類。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築,以及地震時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後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築,簡稱乙類。

    (3) 標準設防類。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標準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築,簡稱丙類。

    (4) 適度設防類。指使用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築,簡稱丁類。

    《分類標準》指出,劃分不同的抗震設防分類並采取不同的設計要求,是在現有技術和經濟條件下減輕地震災害的重要對策之一。新的《分類標準》側重於建築的使用功能和災害後果,並更強調對人員安全的保障。

    《分類標準》對一些行業的建築的設防標準做了調整。例如,在教育建築中,規定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教學用房以及學生宿舍和食堂的抗震設防類別不應低於乙類。《分類標準》列出了主要行業甲、乙、丁類建築和少數丙類建築的示例,可供查用。

    2. 抗震設防標準

    《分類標準》規定,各抗震設防類別建築的抗震設防標準,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標準設防類。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建築的抗震措施,使其在遭遇高於當地抗震設防烈度的預估罕遇地震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嚴重破壞的抗震設防目標。

    (2) 重點設防類。應按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1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當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應符合有關規定。同時,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

    對於劃分為重點設防類而規模很小的工業建築,當改用抗震性能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設計規範對結構體繫的要求時,允許按標準設防類設防。

    (3) 特殊設防類。應按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1度采取抗震措施;當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時,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結果且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

    (4) 適度設防類。允許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不應降低。一般情況下,仍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地震作用。

    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除《建築抗震規範》有具體規定外,對乙、丙、丁類建築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

    1.5  建築結構抗震概念設計

    由於地震發生的隨機性和建築結構本身的復雜性,建築物的地震破壞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結構抗震設計中尚存在許多不定因素,現行規範提供的地震作用估算和結構抗震計算的方法大都是具有一定概率水準的近似方法。人們在總結歷次地震災害的經驗中逐漸認識到,不能單純依賴數值計算追求結構的抗震能力,必須合理運用概念設計提高建築的抗震性能。對於結構抗震設計,數值計算和概念設計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所謂概念設計,是指考慮地震及其影響的不確定性,依據歷次震害總結出的規律,既著眼於結構的總體地震反應,合理選擇建築體型和結構體繫,又顧及結構關鍵部位的細節,正確處理細部構造和選用材料,靈活運用抗震設計思想,綜合解決抗震設計基本問題。

    1.5.1  場地、地基和基礎的要求

    1. 選擇對抗震有利的場地

    選擇建築場地時,應根據工程需要,掌握與地震活動情況、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有關的資料,對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險地段做出綜合評價。對於不利地段,應提出避開要求,當無法避開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對於危險地段,嚴禁建造甲、乙類建築,不應建造丙類建築。

    對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指穩定的基岩、堅硬土或開闊、平坦、密實、均勻的中硬土等地段;不利地段,一般是指軟弱土,液化土,條狀突出的山嘴,高聳孤立的山丘、非岩質的陡坡,河岸和邊坡的邊緣,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狀態明顯不均勻的土層(如故河道、疏松的斷層破碎帶、暗埋的塘浜溝谷和半填半挖的地基等)含水量高的可塑黃土,地表存在結構性裂隙等地段;危險地段,一般是指地震時可能發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災害,以及地震斷裂帶上可能發生地表錯位的部位等地段;一般地段,是指不屬於有利、不利和危險的地段。

    2. 不同場地上的抗震構造措施的調整

    (1) 建築場地為Ⅰ類時,甲、乙類建築應允許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丙類建築應允許按比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仍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2) 建築場地為Ⅲ、Ⅳ類時,對於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和0.30g的地區,除《建築抗震規範》另有規定外,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0.20g)和9度(0.40g)的各類建築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3. 地基和基礎設計的要求

    (1) 同一的基礎不宜設置在性質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2) 同一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樁基。

    (3) 地基為軟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嚴重不均勻土時,應估計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降或其他不利影響,並采取相應的措施。

    4. 山區建築場地和地基基礎設計的要求

    (1) 山區建築場地應根據其地質、地形條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設置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邊坡工程;邊坡應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穩定性差的邊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