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貪喫
    該商品所屬分類:烹飪/美食 -> 烹飪/美食
    【市場價】
    113-164
    【優惠價】
    71-103
    【作者】 (美)珀絲 著,李玉瑤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烹飪/美食  家常菜譜  家常菜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2513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8025135
    叢書名:七宗罪

    作者:(美)珀絲著,李玉瑤譯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7年12月 


        
        
    "

    編輯推薦
    貪喫也是一種快樂和激情的主張。
    七宗罪——驕傲、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貪喫、淫欲,長久以來是作家、藝術家、哲學家和道德家所關注的問題。在當代,我們仍著迷於這些久遠的罪惡,我們中有的人與這些罪惡進行鬥爭,有些人則為它們歌功頌德,這揭示了我們界定人性的持久願望,同時也反映了我們神聖的熱望。牛津大學出版社和紐約公共圖書館把美國當代七位著名學者、作家聚集在一起,寫下關於這七宗罪的深思冥想,成為這一套妙趣橫生的繫列叢書。 
    內容簡介
    作者追溯了“貪喫”這一觀念是如何沿著我們關於拯救與詛咒、健康與疾病、生命與死亡的思想而發展演化的。在中世紀,“貪喫”是一種深刻的精神上的事務,而今天,“貪喫”已從一種罪孽變成了一種疾病――它是被妖魔化的膽固醇和紅肉造成的恐怖
    作者簡介
    弗朗辛·珀絲(Francine Prose)端出一桌關於美味的一宗罪——貪喫——令人驚異的宴席,充滿機智詼諧並引人入勝的觀察。她追溯了貪喫的觀念是如何沿著我們關於拯救與詛咒、健康與疾病、生命與死亡的思想而發展演化的。珀絲為我們提供了一頓鮮活的“自助餐”,從奧古斯丁的《
    目錄
    編者的話
    前言
    第一章貪喫是罪嗎?
    第二章罪惡的報應
    第三章罪惡的真正報應
    第四章貪喫的偉大時刻
    參考書目
    關於作者
    媒體評論
    貪喫文化與美食文化 易大經新京報

    三聯書店“七宗罪”繫列叢書裡,隻有《貪喫》(李玉瑤譯,三聯書店2007年12月版)和《嫉妒》的作者稍微熟悉(也是目前僅出的兩本)。後者即寫了《勢利:解讀當代美國上流社會》的美國作家愛潑斯
    在線試讀
    第一章貪喫是罪嗎?
    太頻繁,太精致,太奢侈,太貪婪,太多。按照羅馬教皇格雷戈裡——七宗罪說法的開創者——的說法,這是貪喫自我展示,或者反之,自我隱藏的五種狀態,用特大份的食物、昂貴的美味佳肴、餐間誘人的點心作為陷阱的誘餌。
    有時提前了需要的時間,有時尋覓昂貴的肉類;有時要求講究地烹調食物,有時過量地攝取食物,有時無節制的食欲驅使我們犯罪。
    事實上,格雷戈裡的說法——或多或少在日常生活中——描繪的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喫東西,或者說想喫東西、計劃喫東西的方式。被這位六世紀的羅馬教皇視為罪人之特點的這五個預警性信號中,其實隻有兩個——“太貪婪”和“太多”——我們現在還繼續把它們與貪喫聯繫在一起。對昂貴的肉類和講究烹飪的渴望真的是反上帝的罪惡嗎?是一種應該立即把我們打入第三層地獄度過生生世世的罪惡嗎?如果貪喫真的是一種罪,那麼我們當中有誰不是負罪之身呢?
    就像它的姐妹——淫欲,貪喫反映了一種對生活必需和享樂二合一的復雜態度。不像其他幾宗罪,淫欲和貪喫跟維持個人生存和種族繁衍的行為密不可分。為了生存,一個人必須喫飯;如果性欲永遠不允許釋放,那麼種族大概也要滅絕了。除了承認並接受這些不言而喻的現實外,宗教別無選擇。
    饑餓和性欲都是人類最基本的本能,因而,哪怕是教父——那些永不知疲倦地與生理衝動進行抗爭的勇士們——也不得不承認淫欲和貪喫應該另當別論,而不能用教導給信徒對付驕傲、嫉妒、貪婪這些惡魔的方式來一並對待。4世紀的修道士、神學家約翰·卡西安明智地將這些自然傾向——貪喫和淫欲——看作需要綜合治療的疾病。
    解決貪喫和淫欲問題的傳統方法表明,隻有當我們允許自己放松去充分享受肉體之樂時纔有罪惡的因素介入。隻要我們不喜歡它,我們就可以喫東西、發生性行為。恰如真正的信徒面對的挑戰是不體驗肉體之樂就完成生殖繁衍,那麼不去品味我們的食物而喫應該是可能的。因此貪喫這一概念要考慮到我們生存需要的限度,並努力將每天必需的最低熱量與渴望、執迷或享樂這些不純淨的影響區別開來。淫欲也好,貪喫也罷,更多的是動機而不是行為,是欲望而不是滿足,是一種強制而不是衝動。
    4世紀的“沙漠教父”本都的埃瓦格裡烏斯——他在荒野裡實行的禁欲養生法同時是對貪喫之罪的抵抗,並且是花相當的時間來冥想其性質的機會——也許對這宗罪下了一個最全面的定義,不像羅馬教皇格雷戈裡的那樣合乎邏輯和成為體繫,但是更富激情、更讓人震撼:
    貪喫是淫欲之母,惡念之源,齋戒之怠,妨礙苦行,威脅道義,是對食物的想像,對調味品的描述,放縱的雄馬駒,無節制的狂怒,疾病的藏身之所,對健康的忌妒,(身體)通道的阻礙,對內髒的折磨,過度的傷害,淫欲的幫兇,智力的污染,使人身體衰弱,難以入睡,乃至陰憂地死亡。第一章貪喫是罪嗎?
    太頻繁,太精致,太奢侈,太貪婪,太多。按照羅馬教皇格雷戈裡——七宗罪說法的開創者——的說法,這是貪喫自我展示,或者反之,自我隱藏的五種狀態,用特大份的食物、昂貴的美味佳肴、餐間誘人的點心作為陷阱的誘餌。
    有時提前了需要的時間,有時尋覓昂貴的肉類;有時要求講究地烹調食物,有時過量地攝取食物,有時無節制的食欲驅使我們犯罪。
    事實上,格雷戈裡的說法——或多或少在日常生活中——描繪的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喫東西,或者說想喫東西、計劃喫東西的方式。被這位六世紀的羅馬教皇視為罪人之特點的這五個預警性信號中,其實隻有兩個——“太貪婪”和“太多”——我們現在還繼續把它們與貪喫聯繫在一起。對昂貴的肉類和講究烹飪的渴望真的是反上帝的罪惡嗎?是一種應該立即把我們打入第三層地獄度過生生世世的罪惡嗎?如果貪喫真的是一種罪,那麼我們當中有誰不是負罪之身呢?
    就像它的姐妹——淫欲,貪喫反映了一種對生活必需和享樂二合一的復雜態度。不像其他幾宗罪,淫欲和貪喫跟維持個人生存和種族繁衍的行為密不可分。為了生存,一個人必須喫飯;如果性欲永遠不允許釋放,那麼種族大概也要滅絕了。除了承認並接受這些不言而喻的現實外,宗教別無選擇。
    饑餓和性欲都是人類最基本的本能,因而,哪怕是教父——那些永不知疲倦地與生理衝動進行抗爭的勇士們——也不得不承認淫欲和貪喫應該另當別論,而不能用教導給信徒對付驕傲、嫉妒、貪婪這些惡魔的方式來一並對待。4世紀的修道士、神學家約翰·卡西安明智地將這些自然傾向——貪喫和淫欲——看作需要綜合治療的疾病。
    解決貪喫和淫欲問題的傳統方法表明,隻有當我們允許自己放松去充分享受肉體之樂時纔有罪惡的因素介入。隻要我們不喜歡它,我們就可以喫東西、發生性行為。恰如真正的信徒面對的挑戰是不體驗肉體之樂就完成生殖繁衍,那麼不去品味我們的食物而喫應該是可能的。因此貪喫這一概念要考慮到我們生存需要的限度,並努力將每天必需的最低熱量與渴望、執迷或享樂這些不純淨的影響區別開來。淫欲也好,貪喫也罷,更多的是動機而不是行為,是欲望而不是滿足,是一種強制而不是衝動。
    4世紀的“沙漠教父”本都的埃瓦格裡烏斯——他在荒野裡實行的禁欲養生法同時是對貪喫之罪的抵抗,並且是花相當的時間來冥想其性質的機會——也許對這宗罪下了一個最全面的定義,不像羅馬教皇格雷戈裡的那樣合乎邏輯和成為體繫,但是更富激情、更讓人震撼:
    貪喫是淫欲之母,惡念之源,齋戒之怠,妨礙苦行,威脅道義,是對食物的想像,對調味品的描述,放縱的雄馬駒,無節制的狂怒,疾病的藏身之所,對健康的忌妒,(身體)通道的阻礙,對內髒的折磨,過度的傷害,淫欲的幫兇,智力的污染,使人身體衰弱,難以入睡,乃至陰憂地死亡。
    多個世紀過去了,隨著猶太教與基督教文化對於肉體享樂固有的、本質的懷疑不斷地增加和強化,這宗罪惡的重點、中心和特性都發生了變化。隻有以它最新的表現形式(當代人對超重、脂肪和發胖的恐懼),貪喫纔得以與任何享樂之念劃清界限。
    隻是最近的幾十年裡,清教徒主義的殘餘(與資本主義利益密切合作)輕巧地將欲望與滿足等同地拎了出來,代之以人類可以喜歡喫的觀念和我們喫主要是因為難以抗拒的衝動、疾病、自毀、自殺的願望,為了回避熟人和社交等等。隨著我們文化關注的焦點從宗教、上帝和來生轉移到對健康的執迷並延伸成為奢望青春永駐、長生不老,貪喫者不再需要害怕一個懲罰性的來生,但是卻更害怕死亡本身了——由於過度、不節制和懶散的自我放縱造成的夭折。
    貪喫的超級英雄們——從高康大到“鑽石”吉姆·布萊迪——已經屬於遙遠、愚昧、落後的過去。他們的繼承人——今天的大食客們——誦常被視為怪物或自閉者,或者在更普遍的層面上,被視為平常的失敗者、不適應環境的人和不幸的家伙。有時,這些超級肥胖者(從這些人身上我們看到,如果我們不留意社會規範的提示和我們自己搖擺不定的超我,可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可怕景像)會在晚問新聞和穿插在黃金時段的節目中出現。經常出現的情況是,這些“新聞”故事關注的是一些倒霉的男男女女,他們因為長得太胖,以至於不招來一隊木匠拓寬門道就再也出不了門。
    公眾喜歡或是鄙視那些男女歌星、影星們增重或減肥的公開展示。麗莎·明奈利於2002年春季結婚時,新聞媒體廣泛報道這位新娘為了準備婚禮整整減了90磅。現在,如果你超重,似乎隻意味著你對食物的味道有熱情。
    然而,由於對體重和體脂肪的細微增長的痛恨,文化關心的是挑選出最時尚的飯店和最新的舶來材料。這導致那些富有而苗條的年輕人常常喫少得可憐卻貴得荒唐的食物;更糟的是那些年輕女性,她們對偌大的社會傳遞出來的相互矛盾的信息覺得難以領會是可以理解的,而這都要歸因於眾多常見的飲食無度情況的發展。現在普遍公認的(至少是在大眾意識裡)是那些不加節制的食客,那些當代饕餮們有一些明顯的“問題”,諸如自輕自賤或以前的陋習,對某些無盡的空虛感,他們試圖用縱情喫大量不健康的、增肥的食物去填滿。
    盡管有欠缺且片面,暴食是心理混亂的癥狀這樣一種觀念,跟貪喫應該歸為違反神律的罪惡這個看法比較起來(至少在世俗意識中),似乎更合乎邏輯,更容易理解。究竟是誰第一個斷定了貪喫是罪?在針對這宗特殊罪惡的討論中一再出現,又在情理之中的問題是:除了貪喫者本人,還有誰受害?無可否認的是,貪喫的行為以及給身體帶來的後果可能會非常惹人討厭,但這宗罪一點兒也不像,比如說更令人厭惡、更可恥的懶惰、貪婪和嫉妒那麼缺乏美感。貪喫也不像驕傲和暴怒有那麼明顯的危險性,後兩者很容易導致傾軋、暴力和社會混亂。
    你可以想像在一個相當悠閑、相當安全的環境裡,教父們不得不做出選擇,決定七宗罪裡應該包括哪些內容。驕傲和暴怒一定是顯而易見的候選對像。嫉妒和淫欲會造成混亂,接踵而至的就是死亡。但到底是誰會遭受到損害,如果在那忘我的短暫一瞬,我們喫下了第二甚至第三個山核桃餡餅? 貪喫是如何不僅成為一宗罪惡,而且還成為最重大的罪惡之一,與墮落和道德敗壞聯繫在一起,成為一種導致其他罪惡的罪,一種走向更深重罪惡的“入門”之罪的呢?聖奧古斯丁提出——沒有做太多的解釋——貪喫導致諂媚。可能他想到的是人們說那些奉承的謊言是為了獲得一份邀請,能夠坐到揮霍無度、豐盛美味的餐桌旁。
    概括地說,早期神學家就貪喫的毒害性的論證主要有兩類,有兩套不相互排斥的論據。
    對貪喫的首要反對意見是,對普通感官,尤其是對味覺的崇拜使我們的注意力從神聖的東西上轉移,取代了對上帝的崇拜。在布道和告誡中不斷出現的反對貪喫的話是將肚腹比喻成上帝,比喻為敬畏和禮拜的對像。聖保羅在他給羅馬人的使徒書中談到了這個問題(《聖經·新約·羅馬書》,16:17—18):“弟兄們,那些離間你們,叫你們跌倒,背乎所學之道的人,我勸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因為這樣的人不服侍我們的主基督,隻服侍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誘惑那些老實人的心。”在給腓力比人的使徒書中他又再次談到了這個話題(《聖經·新約·腓力比書》,3:18—19):“因為有許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我屢次告訴你們,現在又流淚地告訴你們。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
    第二套理論是貪喫使我們放松警惕,削弱了我們的道德防範,從而為放蕩和墮落開了道;在“貪喫”這個詞不僅僅指過度進食(今天我們大多數人就是這麼理解的),還包括酗酒在內的若干世紀裡,這個理由似乎特別有說服力。在聖巴西勒看來,貪喫與淫欲之間的聯繫是相當直接的,就像“通過味覺的品嘗一它總是把人由吞咽誘向貪喫,身體肥胖起來,身體內軟軟的體液也無法控制地湧動,因而興奮起來,導向了性交的狂熱。”
    在列舉理由證明貪喫應該被列入不可饒恕的罪行當中,是一宗導致其他罪惡的罪惡時,阿奎那列舉了暴食可能繁衍出來的“六個女兒”:“過度、不適宜的享樂、粗魯、不潔淨、饒舌和愚笨遲鈍的心。”被普遍認同的是,過度放縱為淫欲、暴怒和懶惰大開方便之門。換言之,當我們酒足飯飽,當我們已經把自己喫成一種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狀態時,我們已經不會進行理性的思考,而是開始按照內心而不是外人看來更好的方式行事,“六個女兒”就在我們的行為舉止當中突然出現了。
    根據一個廣為人知的中世紀傳說,隱士貝弗利的約翰接受上帝的考驗,上帝派了一個天使強迫約翰在酗酒、強奸或謀殺這三宗罪惡裡進行選擇。可能跟其他任何人一樣,隱士合乎情理地選擇了酗酒。但這一選擇或許不那麼合乎情理,因為事實很快就證明,在喝醉後無知無覺、不省人事的狀態下,他強奸並殺害了自己的妹妹。
    在喬叟的筆下,那個虛榮、品行不端、頑固不化、性欲旺盛的赦罪僧所講的故事,理論上是用來說明貪婪(這大概是唯利是圖的赦罪僧直接體驗到的一項罪行)是一切罪惡之源的。但事實是,貪婪隻是這個故事黑暗中心的真正罪惡的一種副產品,而這宗罪惡,當然就是貪喫。
    部分是講故事,部分是說教,部分是對布道的拙劣模仿,赦罪僧責難的、過分激昂的叫喊是貪喫的“女兒們”一種內心無法擺脫的、讓人毛骨悚然的感情喚起,喫喝會導致的暴力和無序的恐慌。如此,它跟貝弗利的約翰的故事就很相似:殘忍地證明了看似無辜的貪喫實為遠遠更為邪惡的罪惡之母。它如一次急行軍,一次穿越過去,穿越反對暴飲暴食的普遍爭論,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旅行,在喬叟的時代,幾個世紀前的責罵無疑仍不絕於耳,而這些責罵都出自與赦罪僧或多或少相似的真人。
    赦罪僧的故事始於對法蘭德斯一群年輕浪蕩子的描繪:暴食者和酗酒者,異教徒,酒館的常客,妓女和舞女的主顧們,他們的工作無非是:
    魔王的使者來吹燃起欲火,
    飲食和男女本是同伴;
    我有聖書可以證明,
    酒醉癲狂乃是荒淫無度的勾當。
    赦罪僧中斷了他的敘述,說起了聖經典故。他引述了羅得的故事:因為喝得太多,羅得完全沒有注意到他和自己的兩個女兒睡在了一起;他還說到了希律王的罪行,在喝醉的情況下,他在旁人的勸說下砍下了施洗約翰的頭顱。為了更好地說明,並進一步整理論據支持他的觀點,他又引經據典,拋出了塞涅卡對於區分醉漢與瘋漢之難的評論。
    至此,赦罪僧差不多已經忘記了那三個法蘭德斯的飲酒狂歡者,他的敘述就這樣變成了某種說教,這說教將會讓那些喜愛美酒佳肴的聽眾們相信,他們不可救藥地需要通過購買赦罪僧的聖物來赦免自己的罪惡。他的布道就像一首詠嘆調,音調不斷地上升,變成一繫列漸強音、省略符和徹底的詛咒:啊,可詛咒的飲食過度,它是我們人類墮落的起源。
    赦罪僧浮華的繞行很快地把他帶回到亞當和夏娃那裡,如果堅持禁食,他們還會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園裡,但因為他們的貪喫,因為喫了禁果,他們被驅逐出了伊甸園。“哦,人們如果知道過度的飲食能引起多少疾病,他們在進食的時候就會略加節制了。呀,為了那短短的食道,柔嫩的口腔,東南西北的人們,在空中、地面或水裡,都為著飲食奔走勞動!”赦罪僧在此又引用了聖保羅的話,然後驟升到對身體肥胖的痛斥:“啊,肚袋呀!啊,臭皮囊,內中藏滿了污糞!你在兩端都發出同樣的臭聲……”赦罪僧就這樣說個不停,描繪著典型的醉漢(丑陋、口氣刺鼻、面目可憎),直到講到阿提拉之死的故事纔住了口。阿提拉“死於羞辱,那時他正酒後沉睡,鼻中流血”。在對賭博和詛咒這兩項罪行進行了簡短的冥想之後,赦罪僧重新拾起了他敘述的線索。
    法蘭德斯的三個醉漢聽到了喪鐘敲響的聲音,但顯然他們醉得太厲害沒有分辨出來,他們問那是什麼。當被告知那是“死亡”在幫手“瘟疫”的幫助下,正在附近快速前進時,他們立誓要找到並殺掉“死亡”。他們一路跌跌撞撞前行,遇到一位神秘的長者,指點他們來到一棵樹下,他說在那兒他們會找到“死亡”的。但他們找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八蒲式耳金幣。他們(醉醺醺地)決定待在樹下等到夜幕降臨,這樣他們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金幣安全運走。他們派當中最年輕的那個去鎮上再買些食物和美酒回來。
    年輕人走後,留下的兩個人密謀等他回來就殺掉他,如此這般他們就能得到更多的金子。不幸的是,他們年輕的朋友也已經想到這個主意,他帶回來的是下好了毒的幾壺酒。等他們殺死自己的朋友,舉杯慶賀的時候,毫無疑問那毒酒是致命的。因此他們終究還是找到了“死亡”,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受了所有罪惡——憤怒,背叛、愚蠢、驕傲、貪婪,最後是謀殺——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不可饒恕的貪喫之罪,是酗酒和放縱。
    喬叟對貪喫者和飲酒狂歡者的刻畫跟出現在14世紀的另一部作品,威廉·蘭格倫的《農夫皮爾斯》中對貪喫的描繪並無二致:
    他還奉送饕餮和詛咒等特權,
    如整天在酒店喝得爛醉如泥,
    散布流言蜚語,專揭旁人隱私;
    並在齋戒期間破規暴食狂飲,
    然後閑坐啜茗,直至瞌睡降臨,
    如城裡豬玀般圈養,享用軟席,
    直到懶惰和昏睡陡增其肋肉;
    最後絕望把他催醒,但卻無可救藥
    行將就木之際,靈魂已墮地獄。
    在《效法基督》(Imitation ofChrist)裡,托馬斯·坎佩斯甚至更簡潔地概括了這個問題:“當肚子裡裝滿了美酒佳肴都快脹爆了的時候,墮落就來敲門了。”所以很自然,當我們為貪喫所役,舉止行事都跟代表著貪喫之罪的動物——豬——一模一樣時,我們就不可能讓上帝長駐心間,不可能讓我們最終的歸宿甚至是我們人類的天性或者道德責任長駐心間。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