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天潢真人朱載堉
    該商品所屬分類:農業/林業 -> ԰
    【市場價】
    172-251
    【優惠價】
    108-157
    【作者】 戴念祖 
    【所屬類別】 圖書  農業/林業  園藝 
    【出版社】大像出版社 
    【ISBN】97875347492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4749278
    作者:戴念祖

    出版社:大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4月 

        
        
    "
    編輯推薦


    朱載堉(1536~1611)是明代傑出的音樂家、樂律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他的成就代表著明代藝術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高峰。他是明仁宗朱高熾的七世孫,他的父親朱厚烷被冊封為“鄭恭王”。“王子載堉”的名字早在幾百年前就傳遍了歐洲學術界。 本書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集作者幾十年精心研究之功,濃墨重彩地敘述了朱載堉充滿傳奇色彩、跌宕起伏的一生及其在樂律學、數學、歷學、舞蹈學等科學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助於人們了解朱載堉其人其事。



    相關推薦:






         



         



     


     

     
    內容簡介


    明代鄭王世子朱載堉是中國古代在自然科學和藝術科學兩大領域皆做出劃時代成就,並為世界所推崇的文化巨人。本書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集作者幾十年精心研究之功,濃墨重彩地敘述了朱載堉充滿傳奇色彩、跌宕起伏的一生及其在樂律學、數學、歷學、舞蹈學等科學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文獻翔實、論證縝密,堪稱國內外朱載堉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對中國古代音樂史、科學史、社會史、舞蹈史研究均具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戴念祖,資深科學史家,中國物理學史學科創建者。196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繫。曾任中科院科學史理化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現任首都師範大學講座教授。撰有《中國力學史》、《中國聲學史》、《中國光學史》、《中國電和磁的歷史》、《中國物理學史》、《文物與物理》、《物理和機械志》等著作10餘種。主編《20世紀上半葉中國物理學論文集粹》、《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物理卷》、《物理學基礎教程》等,另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目錄
    文化史的詩情(代序)
    前言
    章 宗藩與分封
    節 藩王與皇位
    第二節 宗藩條例
    第三節 王府管治
    第四節 王府營建與樂制
    第五節 宗藩窘境
    第六節 宗藩良莠
    第二章 朱厚烷直諫罹禍
    節 鄭王承嗣
    第二節 世宗與道教
    第三節 朱厚烷生平
    第四節 鄭恭王獻瑞異文化史的詩情(代序)

    前言

    章 宗藩與分封

    節 藩王與皇位

    第二節 宗藩條例

    第三節 王府管治

    第四節 王府營建與樂制

    第五節 宗藩窘境

    第六節 宗藩良莠

    第二章 朱厚烷直諫罹禍

    節 鄭王承嗣

    第二節 世宗與道教

    第三節 朱厚烷生平

    第四節 鄭恭王獻瑞異

    第五節 上疏直諫

    第六節禁錮高牆

    第三章 朱載堉生平與著作

    節 席藁獨處十七

    第二節 婚姻與“外舅祖”

    第三節 上疏宗室子弟入學應試

    第四節 七疏讓國

    第五節 晚年

    第六節 著作與版本述略

    第四章 十二平均律的理論創建

    節 傳統律學概述

    第二節 明代之前平均律的實踐及其理論探討

    第三節 朱載堉的新法密率

    第四節 新法密率的靈活運用

    第五節 新法密率的思想來源

    第六節 新法密率的創建年代

    第五章 實驗檢驗:平均律管弦樂器

    節 歷史上的弦準

    第二節 朱載堉的均準

    第三節 管樂器末端效應的發現

    第四節 平均律的律管及其理論驗證

    第五節 平均律管樂器的制造

    第六章 音樂的藝術實踐

    節 朱載堉的音樂人生

    第二節 探索繼承關繫,恢復旋宮古法

    第三節 歌曲、樂曲的初級教學體繫和有量記譜法

    第四節 音列、音域與作曲問題

    第五節 采錄民間樂曲及其精確記譜

    第七章 舞蹈、繪畫和詩歌

    節 集舞譜之大成

    第二節 白描畫

    第三節 詩歌

    第八章 天文歷法

    節 朱載堉歷法研究的背景

    第二節 黃鐘歷和聖壽萬年歷

    第三節 對回歸年長度及其古今變化的研究

    第四節 測量地理緯度和地磁偏角

    第五節 《黃鐘歷議》和《萬年歷備考》

    第六節 上進《歷書》引發的風波

    第九章 數學和計量

    節 求圓周率

    第二節 珠算開方

    第三節 九進制和十進制的小數換算

    第四節 由四項組成的等比數列解

    第五節 計量及其歷史之探索

    第十章 新法密率在中國

    節 明朝宮廷的態度

    第二節 清康熙帝的實用主義

    第三節 乾隆無理“闢識”朱載士育

    第四節 《律呂正義後編》的誣蔑之詞

    第五節 “一見而屈服”的江永

    第六節 明知而隨俗的陳澧

    第七節 20世紀的朱載堉

    第十一章 新法密率在歐洲

    節 西方“平均律音階的起源是模糊的”

    第二節 斯蒂芬的平均律

    第三節 新法密率傳到西方之可能

    附錄

    一、明朝紀年簡表

    二、鄭端清世子賜葬神道碑

    三、朱載堉年譜簡編

    四、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媒體評論

    大家都知道,火器、造紙、印書是中國人的三大發明,到了近代,西洋人用所有的力量、所有的科學方法完全放上去,使這三種東西每一種都有飛速的進步,極度的改良,而我們卻須回過頭去跟他們學習......唯有明朝末年,朱載堉先生所發明的十二等律,卻是一個一做就做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的大發明。他把一協分為十二個相等的半度,是一個*無二的方法。直到現在誰也不能推翻它、動搖它;他所用的算法,直到現在還是照樣的做;他算出來的數目字,直到現在還是直抄了用,不必我們自己費心。


    你說這是個小發明麼?不差,和造紙、印書、造炮相比,誠然是渺乎小矣。但全世界文明各國的樂器,有十分之八九都要依著他的方法造;即就北平而論,恐怕至少總有一二千架鋼琴,卻沒有一架不用他的方法定律。這種發明,恐怕至少也可以比得上貝爾的電話和愛迪生的留聲機罷。——劉半農(1891~1934


     


    明代朱載堉首創的十二平均律,後來被認為是世界通行的標準音調。——*在199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的講演


     


    朱載堉雖然遠離歐洲,但他同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人。——【英】李約瑟(1900~1995

    在線試讀

    第五節宗藩窘境
    《明史·諸王傳》弁言就親王之榮耀、富裕寫道: 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 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薪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 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祿之終身,喪葬予費,親親之誼篤矣。且看受 封親王離宮赴長治之國的大典儀式: 王赴藩國之日,皇帝御奉天門,早朝畢,文武百官稍退侍立。皇帝降寶 座後,坐。赴藩之親王穿冕服,由左順門內引入,二人朝服前導,由東第二 橋上奉天門,至御前行五拜禮。帝賜王酒,王飲訖叩頭。禮畢,帝起送至東 階上,王叩頭下。帝目送出午門,王復叩頭。關門。帝返宮。百官不送,惟 先一日赴王府行辭禮。
    由皇帝和文武百官出席的送別大典,似乎隆重、莊嚴,卻顯得冷漠、無 情。雖說“親親之誼篤矣”,其實,父與子、母與子、兄弟骨肉之間,從“ 關門”那一刻起,就難得相見了。宗藩條例如同一道道厚實大牆,將他們彼 此隔開、孤立起來。
    除繼位之嫡長子外,有明一代每位帝王及其子女都經歷過如此大禮的痛 楚與悲傷。為了皇室的持續及共同利益,又不能不如此。明太祖26子,其中 兩子(朱杞和朱楠)天殤,嫡長子朱標(懿文太子)早卒,其餘23子皆得封王。
    已封親王中,譚王朱梓於洪武二十年坐罪,無子,國除。建文帝朱允墳是明 太祖長孫,朱標之嫡長子。建文帝在位時,封其三個弟弟為王。建文帝有二 子,未及封而靖難之役起,時太子7歲,莫知所終;少子2歲,在幽禁中長大 ,直至英宗復闢之次年(天順二年,1458)纔被釋,時年已57歲。成祖朱棣4 子,長子朱高熾繼位,子高燧(燈)不詳何故未封,得封者二王。仁宗朱高熾 10子,長子朱瞻基(宣宗)繼位,第四子瞻垠早卒,得封者八王。其中有第二 子鄭靖王瞻竣,第三子越靖王瞻墉,第五子襄憲王瞻堵,第六子荊憲王瞻垌 ,第七子淮靖王瞻填(ao),第八子滕懷王瞻垲(封而未就藩,卒),第九子梁 莊王瞻增(ji),第十子衛恭王瞻埏(shan)。其後,明代各帝王與諸藩均為成 祖朱棣這一房族。200餘年之皇朝更迭,子孫繁衍不勝其數,支庶龐雜猶如 枝蔓。

     


    第五節宗藩窘境



    《明史·諸王傳》弁言就親王之榮耀、富裕寫道: 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 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薪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 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祿之終身,喪葬予費,親親之誼篤矣。且看受 封親王離宮赴長治之國的大典儀式: 王赴藩國之日,皇帝御奉天門,早朝畢,文武百官稍退侍立。皇帝降寶 座後,坐。赴藩之親王穿冕服,由左順門內引入,二人朝服前導,由東第二 橋上奉天門,至御前行五拜禮。帝賜王酒,王飲訖叩頭。禮畢,帝起送至東 階上,王叩頭下。帝目送出午門,王復叩頭。關門。帝返宮。百官不送,惟 先一日赴王府行辭禮。



    由皇帝和文武百官出席的送別大典,似乎隆重、莊嚴,卻顯得冷漠、無 情。雖說“親親之誼篤矣”,其實,父與子、母與子、兄弟骨肉之間,從“ 關門”那一刻起,就難得相見了。宗藩條例如同一道道厚實大牆,將他們彼 此隔開、孤立起來。



    除繼位之嫡長子外,有明一代每位帝王及其子女都經歷過如此大禮的痛 楚與悲傷。為了皇室的持續及共同利益,又不能不如此。明太祖26子,其中 兩子(朱杞和朱楠)天殤,嫡長子朱標(懿文太子)早卒,其餘23子皆得封王。



    已封親王中,譚王朱梓於洪武二十年坐罪,無子,國除。建文帝朱允墳是明 太祖長孫,朱標之嫡長子。建文帝在位時,封其三個弟弟為王。建文帝有二 子,未及封而靖難之役起,時太子7歲,莫知所終;少子2歲,在幽禁中長大 ,直至英宗復闢之次年(天順二年,1458)纔被釋,時年已57歲。成祖朱棣4 子,長子朱高熾繼位,子高燧(燈)不詳何故未封,得封者二王。仁宗朱高熾 10子,長子朱瞻基(宣宗)繼位,第四子瞻垠早卒,得封者八王。其中有第二 子鄭靖王瞻竣,第三子越靖王瞻墉,第五子襄憲王瞻堵,第六子荊憲王瞻垌 ,第七子淮靖王瞻填(ao),第八子滕懷王瞻垲(封而未就藩,卒),第九子梁 莊王瞻增(ji),第十子衛恭王瞻埏(shan)。其後,明代各帝王與諸藩均為成 祖朱棣這一房族。200餘年之皇朝更迭,子孫繁衍不勝其數,支庶龐雜猶如 枝蔓。



    順便說及“鄭靖王”、“襄憲王”等名稱之含義。在這些詞的個字 ,如“鄭靖王”之“鄭”是封邑,“靖”是謚號,“王”是爵位;“襄憲王 ”,“襄”是封邑,“憲”是謚號,“王”是爵位。朱厚烷、朱載堉是鄭靖 王之後,朱厚烷稱為“鄭恭王”,朱載士育稱為“鄭端清世子”,其中,“ 鄭”是封邑,“恭”與“端清”是謚號,“王”或“世子”是爵位。朱載堉 生前為自己著作或奏疏落款為“鄭世子(臣)載堉”。當他的名字傳遍歐洲時 ,人們隻知其為“王子載堉”,而不知其姓,也不知“鄭”為何意。甚至有 誤“鄭”為姓者。19世紀德國偉大的科學家赫爾姆霍茨在其巨著《論音感 》中曾說“在中國人中,據說有個名叫載堉的王子”雲雲,競不知其姓。



    《明史·諸王列傳》說:“有明諸藩,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 食祿而不治事。蓋矯枉鋻復,所以杜漢、晉末大之禍,意固善矣。”然而, 這些宗藩中親王、郡王“徒擁虛名,坐縻厚祿”,而朝廷“防閑過峻,法制 日增”。自明中葉起,“法網之繁”,已非明初建屏藩之衷。“親親之誼” 隻是史家之想像。如前所述,在關上皇宮大門送別新封親王之後,父子、母 子、兄弟就再難相見。



    按宗藩條例,凡遇萬壽聖節(皇帝生日)、正旦、鼕至三大節,親王不得 進京慶賀,隻在藩王府內行遙祝禮。如若,差人不得過多,自備腳力回 還。留京時間不宜長。王府差人至京奏事,正德十一年定,隻許膳宿於會同 館,不許在外潛住,事完即回,違者照例發問充軍;若有容其住歇並指稱打 點等項,一經事發,問罪如律年,規定王府差人役進京、帶白條在 京填寫蓋章者,從重治罪。天順五年又定,僅當“王從舊王府城經過,許出 相見,隨即回府”。這是指藩王父子或兄弟相見之情。



    為防“藩王先後謀不軌,遂設為厲禁,所以鉗制之者無不至。”宗藩無 詔,不得進京;宗藩之間,不得往來探視。甚而出城省墓,亦需奏請,二王 不得相見。嘉靖四十五年(1566),禁宗室遣人久留京師。弘治中,周太後思 念其子崇王見澤,特召之。禮部尚書倪嶽奏:自宣德以來,除襄王一人入朝 外,無親王朝見之事。後,還是不允許周太後召見。萬歷中,潞王翊繆年 少赴封地,他與神宗翊鈞為親兄弟,同為李太後所生。有一年,鄭貴妃念其 親生兒子福王常洵,欲不使他赴藩,借口李太後將過萬壽節,待過節後再就 藩。此時,李太後亦說,吾兒潞王可否來京為吾過壽節? 宣德四年(1429),梁王瞻增就藩安陸。襄王瞻增就藩長沙年 (1436)又徙襄陽。他們是異母兄弟。在襄王自長沙徙襄陽路中,過梁王封地 安陸,兄弟相見,“留連不忍去。瀕別,瞻塘慟日:‘兄弟不復更相見,奈 何!’左右皆泣下”。這次兄弟相見,大概瞞過了朝廷,而襄王瞻增與鄭簡 王祁镆之相見就不同了。



    正統十四年(1449),英宗北狩,太後召襄王瞻堵監國入京,路過鄭簡王 封地。時朱祁镆為鄭王世子。當襄王“經新鄉,祁镆不請命,遣長史往迎。



    英宗聞之不悅,賜書責讓”。



    自宣宗以後,入京之藩王者惟襄王一人而已。太後、太妃欲見其子不得 ;國難、家難,親王欲助者不能。明代宗藩之制,日久而弊日甚也。



    以上所述本是人情常理在皇族內之景像,而諸親王之後裔另有一番慘景 。隻要看看宗藩人數之猛增及其貧富之狀,就可想而知。



    自明太祖封23子為王始,迄穆宗、神宗之際,之問200年,此時天下所 存者,大藩國(親王級者)24位,郡王251位,鎮國、輔國、奉國將軍7100位 ,鎮國、輔國、奉國中尉8951位;郡主、縣君、郡君、鄉君共7073位,庶人 620名。而未封、未名者,齊府之庶人,高牆、閑宅之庶人,尚未計入其中 。曾官刑部主事、員外郎的王世貞(1526~1590)曾預計,再過20年,“其麗 當不億矣”。



    另一個統計數字是,嘉靖二十八年(1549),宗人府玉牒所登記者,親王 至庶人尚在的有19893人,而陽曲、永和二府,及南京齊庶人、建齊人未計 在內,後者不下千人。郡主、縣主、郡君、鄉君等共9782人。



    又一個統計數字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作的。該年宗人府修玉牒大臣言 :“自親王而下庶人,已書名者幾三萬位。又二十年,可得五萬位。周府已 近四千位,韓府亦近千餘位。” 從明太祖之23子,200年後為近3萬人,人數之增真成幾何級數之勢。且 看,晉恭王第三子、慶成王濟炫(xuan),有子100人,且皆長成,長子襲封 外,餘99人並封鎮國將軍。每當全家聚會之時,個個都是高鼻梁,彼此競不 能相識。慶成王之曾孫、端順王奇湞(zhen)在正德年問又有子70人。子孫繁 衍之數,勝過葡萄串串。



    宗藩子孫如此之多,除親王及其嫡長子、長孫外,支繫越遠就越難度日 。宗藩條例規定,這些人除領取歲祿糧米外,沒有任何生活出路。他們不得 考試入仕,不能從事農工商事。靠宗藩名分之俸祿,在奉國將軍(第四代)以 下,子孫越多便越窮困了。



    且看明初情況。洪武九年(1376),初定親王歲祿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 ,絹、布、鹽、茶、馬草,各有支給。洪武二十八年(1395),更定親王祿猶 萬石,郡王隻二千石,鎮國將軍以下,以二百石、一百石遞減。親王初封出 藩,皆帝王愛子,故歲祿外尚有別給,其後,嫡子孫襲親王爵者,即世傳其 產。至於親王之支子孫,封為郡王,及鎮國、奉國將軍、中尉者,不能分此 私產,僅以歲祿為衣食。



    P15-1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