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彭銀亭中藥炮制經驗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醫學
    【市場價】
    1084-1572
    【優惠價】
    678-983
    【作者】 張義生張南方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藥學  中藥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72041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77204185
    作者:張義生,張南方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4月 

        
        
    "

    編輯推薦

    *非物質文化遺產漢派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藝是興起於明嘉靖時期、傳承至今的漢口幫特色制藥技藝,是一種以淨制、切制、炒制、蒸制、復制等工藝,將中藥材加工成可供臨床調劑和制劑投料使用的中藥飲片的技藝,其核心要素是“是藥不丟、非藥不用;依候而制、減毒增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漢派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藝的炮制手法與炮制經驗,及重原產、細挑選、明鋻別、精切制、巧炮制的炮制特點進行介紹。本書將對中藥的產地、采收、加工、鋻別、運輸儲藏進行深入的研究。秉持 “藥材道地,修合有度;分類整理,各相其宜;刀法細膩,精雕細琢;形質性味,各取所需;法依經典,推陳出新;環節控制,注重實效”的炮制原則,注重炮制實踐經驗的總結,結合臨床用藥要求,對各類中藥進行炮制的實踐記錄。內容分為總論與各論,包含淨制、切制、火制、復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等;以及中藥飲片調劑,以中藥調劑為主,包含調劑的基本知識、別名、處方應付、禁忌、鬥譜等內容,旨在促進漢派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藝經驗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全書彩印,內容生動,敘述深入淺出,便於讀者學習體悟。

    作者簡介

    張義生,男,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批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纔,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三批湖北省及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彭銀亭中藥炮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現任武漢市中醫醫院綜合藥學部副主任,中藥制劑三級實驗室副主任,中藥藥劑學重點學科後備學科帶頭人,湖北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中藥協會中藥飲片質量保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炮制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中醫藥學會第一屆膏方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市中醫藥學會第一屆膏方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制劑分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煎藥機國際聯盟專業技術標準審定委員會成員。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湖北省中藥材質量標準》《湖北省中藥飲片炮制規範》編寫委員會委員,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專家,全國職業院校中藥技能大賽裁判員。2014年武漢市“十百千人纔工程”人選,武漢市2015年度“黃鶴英纔(專項)計劃”入選人纔,2017年榮獲武漢市大城工匠稱號(中醫藥領域唯一人選),2018年榮獲湖北省“荊楚工匠”。發表論文多篇,專利8項。

    目錄
    第一章 武漢中藥的發展歷史002
    4 文幫六神曲 531
    5 建曲 532
    6 寒食面 533
    7 蕪荑 533
    8 百草霜 534
    9 人中黃 535
    10 阿膠 536
    11 灶心土 538
    12 青黛 539
    第十四章 藻菌類 541
    1 茯苓 541
    2 豬苓 543
    3 雷丸 543

    第一章 武漢中藥的發展歷史002


    第二章 彭銀亭及漢派炮制技術體繫形成


    概況 005


    第一節 彭銀亭生平簡介005


    第二節 收集整理的傳統炮制加工器具目錄006


    第三節 彭銀亭學術特色006


    第四節 文幫炮制特色008


    第五節 彭銀亭中藥炮制特色技術008


    第三章 根及根莖類016


    1 黨參 016


    2 半夏 018


    3 人參 021


    4 西洋參 025


    5 高麗參 026


    6 川貝母 027


    7 浙貝母 029


    8 天麻 031


    9 附子 032


    10 天南星 033


    11 香附 035


    12 甘遂 036


    13 狗脊 038


    14 肉苁蓉 039


    15 丹參 040


    \目  錄\


    16 玄參 041


    17 苦參 042


    18 北沙參 043


    19 南沙參 044


    20 三七 045


    21 玉竹 047


    22 黃精 048


    23 何首烏 049


    24 紫菀 050


    25 升麻 051


    26 秦艽 053


    27 射干 054


    28 桔梗 054


    29 蒼術 056


    30 白術 057


    31 百合 059


    32 天鼕 060


    33 防己 061


    34 廣防己 062


    35 干姜 063


    36 生姜 064


    37 郁金 065


    38 姜黃類(姜黃與片姜黃) 067


    39 山柰 068


    40 骨碎補 068


    41 地黃 069


    42 山藥 072


    43 川芎 073


    44 黃芪 075


    第一篇  總    論


    第二篇  各    論


    002 彭銀亭中藥炮制經驗錄


    45 大黃 077


    46 甘草 079


    47 川烏 081


    48 草烏 082


    49 白附子 083


    50 千年健 084


    51 石菖蒲 084


    52 水菖蒲 085


    53 拳參 086


    54 重樓 086


    55 紅大戟 087


    56 京大戟 088


    57 白芍 089


    58 赤芍 091


    59 川牛膝 092


    60 牛膝 093


    61 土牛膝 094


    62 天花粉 095


    63 白頭翁 096


    64 天葵子 097


    65 遠志 098


    66 知母 099


    67 續斷 101


    68 防風 102


    69 黃連 103


    70 白芷 105


    71 仙茅 106


    72 藜蘆 107


    73 漏蘆類 108


    74 獨活 108


    75 羌活 109


    76 狼毒 110


    77 百部 111


    78 粉葛 113


    79 葛根 114


    80 三稜 115


    81 太子參 116


    82 明黨參 117


    83 珠子參 118


    84 當歸 119


    85 土貝母 120


    86 薤白 121


    87 山慈菇 122


    88 光慈姑 123


    89 木香 124


    90 川木香 125


    91 莪術 126


    92 巴戟天 127


    93 商陸 128


    94 柴胡 129


    95 銀柴胡 130


    96 兩頭尖(竹節香附) 131


    97 黃芩 132


    98 黃藥子 133


    99 金荞麥 134


    100 貓爪草 135


    101 籐梨根 136


    102 前胡類(前胡與紫花前胡) 136


    103 土茯苓 137


    104 菝葜 138


    105 白及 139


    106 白前 140


    107 白蘞 141


    108 白薇 142


    109 地榆 142


    110 蘆根 143


    111 虎杖 144


    112 金果欖 145


    113 板藍根 146


    114 胡黃連 147


    115 茜草 148


    116 威靈仙 149


    117 徐長卿 149


    118 高良姜 150


    003 目錄


    119 常山 151


    120 藁本 152


    121 延胡索 153


    122 夏天無 155


    123 貫眾類 156


    124 麥鼕 157


    125 龍膽 159


    126 甘松 160


    127 白茅根 161


    128 茄根 162


    129 地骷髏 162


    130 綿萆薢 163


    131 紫草 164


    132 藕節 165


    133 糯稻根 166


    134 山麥鼕 166


    第四章 果實、種子類168


    1 陳皮 168


    2 白扁豆 169


    3 六軸子 170


    4 青皮 171


    5 枳殼 172


    6 枳實 174


    7 紫蘇子 175


    8 萊菔子 176


    9 山茱萸 177


    10 桃仁 178


    11 烏梅 179


    12 郁李仁 180


    13 酸棗仁 181


    14 大豆黃卷 182


    15 淡豆豉 183


    16 馬錢子 184


    17 肉豆蔻 185


    18 益智 186


    19 車前子 187


    20 菟絲子 188


    21 王不留行 189


    22 沙苑子 190


    23 蔓荊子 191


    24 牛蒡子 193


    25 刀豆 194


    26 荔枝核 194


    27 補骨脂 195


    28 金櫻子 196


    29 枳椇子 197


    30 水紅花子 198


    31 薜荔果 199


    32 瓜蔞 200


    33 瓜蔞子 201


    34 瓜蔞皮 202


    35 吳茱萸 203


    36 化橘紅 204


    37 訶子 205


    38 榧子 206


    39 木瓜 207


    40 罌粟殼 208


    41 蒲種殼 208


    42 葫蘆 209


    43 柿蒂 209


    44 蕤仁 210


    45 巴豆 211


    46 荜澄茄 212


    47 胡椒 213


    48 棗檳榔 214


    49 馬檳榔 215


    50 千金子 215


    51 預知子 216


    52 大風子 217


    53 大棗 218


    54 大腹皮 219


    55 檳榔 220


    56 山楂 221


    57 川楝子 222


    004 彭銀亭中藥炮制經驗錄


    58 女貞子 223


    59 小茴香 224


    60 木鱉子 225


    61 木蝴蝶 226


    62 五味子類 227


    63 火麻仁 228


    64 龍眼肉 229


    65 豆蔻 230


    66 白果 231


    67 芥子 232


    68 巨勝子 233


    69 鳳眼草 234


    70 鼕瓜子 234


    71 鼕瓜皮 235


    72 苘麻子 236


    73 絲瓜絡 237


    74 石榴皮 238


    75 地膚子 238


    76 亞麻子 239


    77 決明子 240


    78 紅豆蔻 241


    79 麥芽 242


    80 稻芽與谷芽 243


    81 芸苔子 244


    82 花椒 244


    83 蒼耳子 246


    84 芡實 247


    85 赤小豆 248


    86 連翹 249


    87 佛手 250


    88 青果 251


    89 使君子 252


    90 柏子仁 253


    91 枸杞子 254


    92 胡蘆巴 255


    93 荜茇 256


    94 草果 257


    95 草豆蔻 257


    96 茺蔚子 258


    97 砂仁 259


    98 牽牛子 261


    99 韭菜子 262


    100 覆盆子 263


    101 香櫞 263


    102 胖大海 264


    103 急性子 265


    104 梔子 266


    105 蓮子 267


    106 蓮子心 268


    107 蓮房 268


    108 浮小麥 269


    109 桑椹 270


    110 蛇床子 271


    111 楮實子 272


    112 蔥實 273


    113 葶苈子 273


    114 槐角 274


    115 蒺藜 275


    116 路路通 276


    117 鶴虱 277


    118 薏苡仁 278


    119 橘絡 279


    120 苦杏仁 280


    121 碧桃干 281


    第五章 全草類 283


    1 白英 283


    2 龍葵 283


    3 敗醬 284


    4 紫蘇梗 285


    5 小草 286


    6 細辛 287


    7 紫花地丁 287


    8 甜地丁 288


    9 天胡荽 289


    005 目錄


    10 仙桃草 290


    11 淫羊藿 291


    12 石斛 292


    13 苦丁茶 293


    14 石見穿 294


    15 大薊 295


    16 小薊 296


    17 廣金錢草 297


    18 廣藿香 297


    19 馬齒苋 299


    20 馬鞭草 299


    21 木賊 300


    22 車前草 301


    23 鳳尾草 302


    24 仙鶴草 303


    25 半邊蓮 303


    26 半枝蓮 304


    27 老鸛草 305


    28 燈心草 306


    29 劉寄奴 307


    30 連錢草 308


    31 伸筋草 309


    32 青蒿 310


    33 佩蘭 310


    34 金沸草 311


    35 金錢草 312


    36 澤蘭 313


    37 卷柏 314


    38 荊芥 314


    39 茵陳 315


    40 香薷 316


    41 浮萍 317


    42 鳳仙透骨草 318


    43 益母草 319


    44 麻黃 320


    45 鹿銜草 321


    46 淡竹葉 321


    47 萹蓄 322


    48 鵝不食草 323


    49 鎖陽 324


    50 蒲公英 324


    51 豨莶草 325


    52 墨旱蓮 326


    53 薄荷 327


    54 瞿麥 328


    55 魚腥草 329


    56 千裡光 330


    57 杠板歸 331


    58 垂盆草 332


    59 鬼針草 332


    60 穿心蓮 333


    61 海金沙草 334


    62 豬殃殃 335


    63 紫金牛 336


    64 辣蓼類 336


    第六章 葉類 338


    1 紫蘇葉 338


    2 棕櫚 338


    3 大青葉 339


    4 功勞葉 340


    5 艾葉 341


    6 石韋 342


    7 石楠葉 343


    8 枇杷葉 343


    9 側柏葉 344


    10 竹節參葉 345


    11 人參葉 346


    12 荷葉 346


    13 桑葉 347


    14 番瀉葉 348


    15 橘葉 349


    第七章 花類 351


    1 鬧羊花 351


    2 蒲黃 352


    006 彭銀亭中藥炮制經驗錄


    3 菊花 352


    4 合歡花 354


    5 厚樸花 355


    6 月季花 356


    7 玫瑰花 357


    8 凌霄花 357


    9 洋金花 358


    10 野菊花 359


    11 款鼕花 360


    12 丁香 361


    13 木槿花 362


    14 梅花 363


    15 紅花 364


    16 谷精草 365


    17 辛夷 366


    18 雞冠花 367


    19 金銀花 368


    20 山銀花 369


    21 玳玳花 370


    22 扁豆花 371


    23 蓮須 372


    24 玉米須 372


    25 佛手花 373


    26 西紅花 374


    27 松花粉 375


    28 夏枯草 376


    29 旋覆花 377


    30 密蒙花 377


    31 葛花 378


    32 槐花 379


    第八章 皮類 381


    1 苦楝皮 381


    2 海桐皮 382


    3 椿皮 382


    4 地骨皮 383


    5 合歡皮 384


    6 厚樸 385


    7 秦皮 388


    8 地楓皮 388


    9 肉桂 389


    10 五加皮 390


    11 香加皮 391


    12 牡丹皮 392


    13 杜仲 394


    14 白鮮皮 395


    15 土荊皮 396


    16 桑白皮 396


    17 黃柏類 397


    18 紫荊皮 399


    第九章 籐木類 400


    1 木通 400


    2 川木通 401


    3 青風籐 402


    4 絡石籐 402


    5 石南籐 403


    6 檀香 404


    7 沉香 405


    8 通草 407


    9 小通草 408


    10 皂角刺 408


    11 竹茹 409


    12 鬼箭羽 410


    13 桑寄生 411


    14 槲寄生 412


    15 大血籐 413


    16 蘇木 413


    17 忍鼕籐 414


    18 雞血籐 415


    19 首烏籐 416


    20 降香 417


    21 桂枝 417


    22 海風籐 418


    23 桑枝 419


    第十章 樹脂類 421


    007 目錄


    1 乳香 421


    2 籐黃 422


    3 琥珀 423


    4 干漆 424


    5 血竭 425


    6 安息香 425


    7 蘆荟 426


    8 蘇合香 427


    9 沒藥 428


    10 阿魏 429


    11 楓香脂 430


    第十一章 動物類 431


    1 鹿茸 431


    2 鹿筋 434


    3 鹿角 435


    4 望月砂 435


    5 白丁香 436


    6 僵蠶 437


    7 土鱉蟲 438


    8 斑蝥 439


    9 五谷蟲 440


    10 九香蟲 441


    11 螻蛄 442


    12 蜣螂 443


    13 金蟬花 443


    14 五倍子 444


    15 蛤蚧 445


    16 壁虎 447


    17 水蛭 448


    18 烏梢蛇 449


    19 蘄蛇 450


    20 龜板 451


    21 鱉甲 452


    22 珍珠 453


    23 石決明 453


    24 蜈蚣 454


    25 五靈脂 455


    26 紫草茸 457


    27 紅娘子 457


    28 鼠婦蟲 458


    29 蠐螬 459


    30 蟋蟀 460


    31 虻蟲 461


    32 魚腦石 462


    33 蟾蜍 462


    34 山羊血 463


    35 瓦楞子 464


    36 水牛角 465


    37 全蠍 466


    38 血餘炭 466


    39 牡蠣 467


    40 青娘子 468


    41 雞內金 469


    42 刺蝟皮 470


    43 魚鰾 471


    44 夜明砂 472


    45 玳瑁 472


    46 珍珠母 473


    47 蛤士膜油 474


    48 蠶砂 475


    49 狗鞭 476


    50 海馬 476


    51 海龍 477


    52 海狗腎 478


    53 海螵蠨 479


    54 桑螵蠨 479


    55 蛇蛻 481


    56 鹿角霜 482


    57 羚羊角 482


    58 紫貝齒 484


    59 紫梢花 484


    60 蛤殼 485


    61 蜂房 486


    62 蟬蛻 487


    008 彭銀亭中藥炮制經驗錄


    63 蟾酥 488


    64 金錢白花蛇 489


    65 燕窩 490


    66 蜂蠟 491


    第十二章 礦物類 493


    1 朱砂 493


    2 自然銅 494


    3 芒硝 495


    4 寒水石 496


    5 白礬 497


    6 陽起石 498


    7 陰起石 498


    8 赭石 499


    9 礞石類 500


    10 龍骨 501


    11 龍齒 503


    12 石蟹 504


    13 石燕 504


    14 瑪瑙 505


    15 硇砂 506


    16 玄精石 507


    17 紫石英 508


    18 白石英 509


    19 禹糧石 509


    20 蛇含石 510


    21 赤石脂 511


    22 鐘乳石 512


    23 鵝管石 513


    24 花蕊石 514


    25 金精石 515


    26 雲母石 516


    27 無名異 517


    28 石膏 518


    29 爐甘石 519


    30 膽礬 520


    31 海浮石 521


    32 浮石 522


    33 皂礬 522


    34 雄黃 523


    35 滑石 524


    36 硼砂 525


    37 磁石 526


    38 鐵落 527


    39 珊瑚 528


    第十三章 加工類 529


    1 西瓜霜 529


    2 竹瀝 530


    3 天竺黃 530
    4 文幫六神曲 531


    5 建曲 532


    6 寒食面 533


    7 蕪荑 533


    8 百草霜 534


    9 人中黃 535


    10 阿膠 536


    11 灶心土 538


    12 青黛 539


    第十四章 藻菌類 541


    1 茯苓 541


    2 豬苓 543


    3 雷丸 543


    4 馬勃 544


    5 昆布 545


    6 海金沙 546


    7 海藻 547


    參考文獻548


    附錄549

    前言
    \序 一\
    \序 二\
    \前 言\
    武漢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九省通衢之地,漢口鎮曾為全國商業重鎮。各路貨物,包括中藥材均以
    漢口為集散地。崇禎年間,漢口兩江四岸分布著數百家藥棧(行號),全國各幫派炮制人纔(如河南懷幫,
    江西幫(樟幫、建昌幫),京幫,祁州幫,寧波幫,浙寧幫,川幫,廣幫等)彙聚漢口開堂設號,使武
    漢成為名副其實的藥都。
    獨特的山川湖泊孕育出湖北特產道地藥材,神農架天然中藥寶庫中的麝香、北柴胡、白及,荊州龜板、
    鱉甲,潛江半夏,武陵山恩施紫油厚樸,大別山茯苓、蒼術、蘄艾,應城纖維石膏等,都通過水路運至漢口,

    \序  一\


    中藥炮制是中醫藥學的特色,是根據中醫治療的不同要求對藥材進行各種特殊制作,將中藥材加工


    為中藥飲片的一門獨特的制藥技術,是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的多年臨床實踐,是歷代中醫中藥從業者寶


    貴實踐經驗的結晶。炮制的中藥飲片質量對臨床療效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雖然研究學者們開始采用現代


    科學技術和實驗方法研究中藥炮制工藝的機理,並且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都沒有獲得理想的成果。采用


    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方法研究中藥炮制工藝並不是唯一的方法,運用中醫藥理論進行研究也是一種創新


    的方法。目前的形勢是繁雜的古法炮制工藝漸被簡單的現代炮制工藝所代替,在現代炮制工藝主導的今


    天,古法炮制工藝有瀕臨失傳的危險,主要表現為忽略古籍文獻研究,過度簡化炮制工藝、任意舍棄炮


    制工序、忽視民間炮制工藝。隨著老一輩中藥炮制藥工、藥師的相繼離世,以及中藥炮制學科隊伍中真


    正傳承豐富操作經驗的第二代老技工、老教授、老專家逐漸淡出炮制生產教學第一線,傳統中藥炮制操


    作的質量控制受到了極大影響,對於古法炮制工藝的保護和繼承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我們需要破除


    研究思維習慣上的局限性。


    《彭銀亭中藥炮制經驗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整理出版的。作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漢派


    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藝無處不體現出精準、細膩和藝術性。我們欣喜地看到,作為傳承人,彭銀亭主任


    藥師的弟子張義生是武漢市中藥炮制領域“大城工匠”當選人,弟子張南方曾經獲得國家級的中藥炮


    制技術競賽一等獎,他們不僅在教學、科研上承擔著繁雜的工作,還身體力行從事遵古炮制具體工作,


    為彭銀亭古法炮制技術的傳承傾注了大量精力。本書就是他們收集、整理的關於彭銀亭炮制經驗的集


    大成者。


    遵古炮制講究工藝性。與許多古法炮制技藝不同的是,彭銀亭炮制經驗總結和傳承了武漢文幫(漢派)


    傳統藥物炮制加工技藝,留下了許多寶貴資料,其技藝不僅可復制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因為基於傳統中


    醫藥理論的彭銀亭古法炮制,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大多能得到合理的解釋。從降低毒性、制約偏性、提高


    藥效和精制飲片等,我們都能得到有效的啟迪。炮制技術講求“平和”,即“勿使氣味失和”。雷敩在《雷


    公炮炙論》裡提到:“凡藥制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這裡的“貴在適中”


    就是中藥炮制的全部意義之所在,是中醫中藥傲視群雄的主要特色。彭銀亭炮制經驗裡處處體現著該特


    色,恐怕也是這種工藝或者說這門藝術能夠發揚光大的精髓所在。


    彭銀亭中藥炮制工藝如果得到及時的傳承和發展,對中醫中藥立足自身、走向世界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們熱切盼望著“江山代有纔人出”,一大批炮制新星展露纔華,這是我們對彭銀亭主任藥師傾畢生心


    血取得的不朽成就的最好紀念。


    彭銀亭中藥炮制經驗錄


    在《彭銀亭中藥炮制經驗錄》即將付梓之際,作為一輩子從事中醫中藥工作的從業者,我們願意為


    之鼓與呼,期冀這種精美絕倫的工藝得以延續傳承、發揚光大,繼續完成不斷創新、造福桑梓的神聖使命,


    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增光添彩。是為序。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炮制分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規劃教材《中藥炮制學》主編



    \序  二\


    彭銀亭先生(1914—2009),武漢蔡甸人,十三歲進武昌劉有餘藥鋪當學徒,師從徐仲琛等老先生


    學習中藥傳統加工炮制技藝,由於其為人厚道、勤奮、虛心好學,深得老師真傳。出師後他遊學於各幫鋪,


    汲取各家之長,藥材鋻別技能、炮制技能更加嫻熟,且善於鑽研,創造了很多藥材加工炮制的新方法,


    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武漢因水陸交通便利,港口貿易運輸業極為發達,中藥材市場繁榮。明代起,武昌、漢口就是赫赫


    有名的藥材集散地,有“藥料香過嶺”的美譽。清代中葉,經營藥材的行業分為運銷、藥油販運、藥材


    行、茯苓行、山貨藥油行、拆藥、藥店、飲片和參燕等。根據經營規模的大小又分為號、行、店、鋪等,


    甚是繁榮。


    彭銀亭先生在遵古炮制及中藥劑型的制作工藝上精益求精,提出“是藥不丟,非藥不用” 的淨制


    法則;“少泡多潤,吸濕回潤”的潤藥原則;“以薄為主,薄厚適中,厚而得當,片性相仿,清爽整潔” 


    的飲片切制原則;“逢子必炒,藥香溢街”等炮制法則。切制刀法細膩,有“百刀檳榔、蜂翼清夏、


    蟬翼白芍”之譽。飲片盤曬講究“七分切工,三分盤曬”。注重炮制各環節的質量控制,從藥材采買、


    修剪、水制、飲片切制、飲片盤曬、炮炙,每道工序都嚴格把關。他始終以“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作為做人做藥的原則,發明了旋轉滾動法,即用於球形或類球形果實種子類藥材除去梗柄、雜質的炮


    制方法。潤藥講究“洗藥四季水,四季各相宜”。


    晚年,他仍刻苦鑽研中藥炮制和傳統制藥技能,總結實踐經驗並將其上升到理論研究高度,親自備


    課,講授和手把手帶教,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中藥專業技術人纔,其獨特的炮制加工技藝深得同行稱贊,


    更得以傳承。


    彭銀亭先生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中藥事業的精神值得後輩學習。


    作為彭先生的徒弟,張義生、張南方除了跟師學習有所領悟之外,還精心整理了老師經驗,值得一讀。


    該書介紹了老師的學術經驗和技藝,有傳承價值,將流芳百世。餘纔疏學淺,鬥膽為序,以啟後人。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炮制分會主任委員


     


    \序  三\


    湖北是楚文化發源地,又是炎帝神農氏、醫聖李時珍故裡。名醫李時珍常至武漢洪山、九峰山采藥。


    漢口開埠後,攬各方道地藥材,興藥材集散中心,彙南北炮制方法,融三鎮炮制特色。幫派不同,炮制


    有別,各有師承,遵古創新,傳承發展,形成了特有的中藥炮制技術,也培育了一大批全國知名的老藥工,


    彭銀亭先生即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之一。彭銀亭先生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


    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長期從事中藥炮制、鋻別和傳統制劑加工工作,實踐經驗非常豐富。


    本書將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術與方法上升到理論高度,整理歸納出“精制飲片,形色味全;是藥不丟,


    非藥不用;一方一法,臨方炮制;減毒增效,突出特色;誠信制藥,服務臨床”等學術思想,為指導炮


    制生產、培養炮制人纔、豐富炮制學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書中介紹的炮制經驗來源於彭銀亭先生 80


    餘年的工作實踐,原創性極高。本書內容在中藥的生產、研究、流通、使用、管理等領域中都具有重要


    的作用,為安全、有效使用中藥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中藥炮制技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老一輩傳承下來的“瑰寶”,本書是原創性極高的


    應用技術著作,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代表了國內乃至國際炮制技術的先進水平。《彭銀亭中


    藥炮制經驗錄》是一本具有極高出版價值的著作!


    餘南纔 主任藥師


    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二級教授



    \前  言\


    武漢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九省通衢之地,漢口鎮曾為全國商業重鎮。各路貨物,包括中藥材均以


    漢口為集散地。崇禎年間,漢口兩江四岸分布著數百家藥棧(行號),全國各幫派炮制人纔(如河南懷幫,


    江西幫(樟幫、建昌幫),京幫,祁州幫,寧波幫,浙寧幫,川幫,廣幫等)彙聚漢口開堂設號,使武


    漢成為名副其實的藥都。


    獨特的山川湖泊孕育出湖北特產道地藥材,神農架天然中藥寶庫中的麝香、北柴胡、白及,荊州龜板、


    鱉甲,潛江半夏,武陵山恩施紫油厚樸,大別山茯苓、蒼術、蘄艾,應城纖維石膏等,都通過水路運至漢口,


    經炮制加工成特色飲片和藥膏、丹、丸、散及藥酒,方便儲存保管,再轉運至全國各地。


    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 年 ),名醫李時珍常至武昌洪山、九峰山采藥,兼為市民治病。衍於後世,


    名醫輩出,藥業興隆,以初開堂、金同仁、劉有餘、劉天保等藥店為主流,漢口幫雛形初現。漢口幫與


    其他各幫派互通有無,融合各幫派優勢,形成地域特色鮮明、炮制方法獨特的漢口幫(文幫)炮制技藝


    流派,彭銀亭即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2002 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聘彭銀亭為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確定


    張義生、張南方為傳承弟子。在多年的跟師學習過程中,我們通過彭師的言傳身教和實踐技能指導,追


    索武漢漢派(文幫)炮制歷史,總結其炮制技藝學術特色和技術特點,並將其經驗歸納和總結,編印成


    書出版,希望在今後的歷史演變中不至於丟失,並得到傳承和發展。


    2011 年 6 月,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藥炮制技


    藝(漢派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藝)入選 2021 年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漢派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藝是漢口幫獨特的特色飲片及增效減毒制藥技藝,通過歷代傳承人的不斷傳


    承創新,該遺產項目保護單位武漢市中醫醫院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立為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促進


    了該遺產項目人纔梯隊建設,增進了與全國各地炮制流派的交流。


    全書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介紹了武漢中藥的發展歷史、彭銀亭的生平及學術特色、彭銀亭中


    藥炮制特色技術等;各論分十二章,共介紹了數百種中藥的來源、炮制、成品性狀等。本書適合中醫藥、


    中西醫結合工作者及中醫藥院校學生閱讀使用。


    編 者

    在線試讀
    第一章 武漢中藥的發展歷史
    武漢位居長江中遊,水陸交通便利,各路貨物均以漢口為集散地。商店林立,市場繁榮,中藥材業
    占有一定地位。早在明代,武昌、漢口就是赫赫有名的藥材集散地。武昌走馬嶺、察院坡一帶的藥市生
    意興盛,漢口也有“藥幫巷”專業街市。各地藥商群集,有“藥料香過嶺”的美譽,有名的河南懷慶幫
    協盛即於清初在該巷開業,當時藥材市場主要集中在大水巷以下、流通巷以上一帶。隨著業務的擴展,
    清代漢口的藥材行業分工更加明細。經營藥材的行業在清代中葉分為運銷、藥油販運、藥材行、茯苓行、
    山貨藥油行、拆藥、藥店、飲片和參燕等。根據經營規模大小又分為號、行、店、鋪。
    號:藥材號,也稱字號。包括藥棧和信托行棧,一般規模較大,資金雄厚,經營品種集中,多為大宗商品,
    可出去采購道地藥材,南貨北運、北貨南調,具有溝通渠道、調節市場的作用。武漢的藥材號就是從產
    地運漢,大批量成交。經營者多為產地大戶,幫口界限嚴格。清代中葉,有河南(懷慶)幫、廣東(潮
    州)幫、廣(東)幫、河北祁(安國)幫等,其中懷慶幫在清初已囊括北方山藥、生地黃、懷菊等貨源,
    建有懷慶會館藥王廟。各幫藥材號雖多設在僻巷,但深宅廣屋,可供各路客商寄居存貨,兼營信托業務,
    其經營概以大宗商品為主,也不乏其他土特產業務。
    行:藥材行,規模僅次於藥材號,它的性質是代賣藥材,從中收取行傭,一般無自有資金,屬居間
    經紀業,其中個別的行自購自銷,代客墊款,員工沒有固定工資,靠行傭提成收入維持生活。初在沿河
    一帶撮合交易,賺取回傭,逐步成為行棧。有的行,隻代客賣貨,稱山貨藥材行。中藥材行,以“榮昌”“正
    昌”信譽較佳,取得買賣雙方的信任。它們散布於瀋家廟河街裡巷和三皇殿一帶。太平天國時,南京藥
    商流寓漢口開設藥行大盛,資力雄厚的藥材行有十餘戶,分漢口、南京、江西等幫,並已擠入八大行之列。
    清代末年,專營鄂豫皖等地茯苓的行棧已單獨成為茯苓行業,也是中藥材行中的巨擘。這些行戶實

    第一章  武漢中藥的發展歷史


    武漢位居長江中遊,水陸交通便利,各路貨物均以漢口為集散地。商店林立,市場繁榮,中藥材業


    占有一定地位。早在明代,武昌、漢口就是赫赫有名的藥材集散地。武昌走馬嶺、察院坡一帶的藥市生


    意興盛,漢口也有“藥幫巷”專業街市。各地藥商群集,有“藥料香過嶺”的美譽,有名的河南懷慶幫


    協盛即於清初在該巷開業,當時藥材市場主要集中在大水巷以下、流通巷以上一帶。隨著業務的擴展,


    清代漢口的藥材行業分工更加明細。經營藥材的行業在清代中葉分為運銷、藥油販運、藥材行、茯苓行、


    山貨藥油行、拆藥、藥店、飲片和參燕等。根據經營規模大小又分為號、行、店、鋪。


    號:藥材號,也稱字號。包括藥棧和信托行棧,一般規模較大,資金雄厚,經營品種集中,多為大宗商品,


    可出去采購道地藥材,南貨北運、北貨南調,具有溝通渠道、調節市場的作用。武漢的藥材號就是從產


    地運漢,大批量成交。經營者多為產地大戶,幫口界限嚴格。清代中葉,有河南(懷慶)幫、廣東(潮


    州)幫、廣(東)幫、河北祁(安國)幫等,其中懷慶幫在清初已囊括北方山藥、生地黃、懷菊等貨源,


    建有懷慶會館藥王廟。各幫藥材號雖多設在僻巷,但深宅廣屋,可供各路客商寄居存貨,兼營信托業務,


    其經營概以大宗商品為主,也不乏其他土特產業務。


    行:藥材行,規模僅次於藥材號,它的性質是代賣藥材,從中收取行傭,一般無自有資金,屬居間


    經紀業,其中個別的行自購自銷,代客墊款,員工沒有固定工資,靠行傭提成收入維持生活。初在沿河


    一帶撮合交易,賺取回傭,逐步成為行棧。有的行,隻代客賣貨,稱山貨藥材行。中藥材行,以“榮昌”“正


    昌”信譽較佳,取得買賣雙方的信任。它們散布於瀋家廟河街裡巷和三皇殿一帶。太平天國時,南京藥


    商流寓漢口開設藥行大盛,資力雄厚的藥材行有十餘戶,分漢口、南京、江西等幫,並已擠入八大行之列。


    清代末年,專營鄂豫皖等地茯苓的行棧已單獨成為茯苓行業,也是中藥材行中的巨擘。這些行戶實


    際上與藥材號並無太大區別,同時也兼營土特產業務,其中山貨藥油行更以經營木油、皮油等加工油脂


    為主,所不同的是居間經紀業務比重較大而已。


    店:藥店,專門經營生藥材的批發店,出貨拆零,整理區別等級後銷售。資金多少不一,獨資多,


    合資少。屬中間環節的批發藥材商戶,存貨數量不大而品種齊全,專門為市上藥鋪和四鄉藥鋪批發配藥。


    這種藥店武昌幫稱為拆藥業,漢陽幫稱為藥店業,兩幫拆藥鋪在漢口不下 50 家。如武昌幫的“張萬順”“餘


    公興”“永泰祥”等,漢陽幫的“黃永興”“程永興”等。


    鋪:藥鋪,直接為居民供藥的商戶,多集中在人煙稠密的鬧市,武昌除官辦的官藥局外,藥鋪多


    集中在走馬嶺、察院坡、顯正街、西大街、瓜堤街、楊家河、武聖街、泉隆巷,後向新興鬧市區漢正街、


    集家嘴、黃陂街、江漢路等發展,這些藥鋪出售的藥材都要經過加工炮制纔能入藥,又稱飲片業。後


    因滋補營養藥需求量大,從中又分出參燕藥號,但多數相互經營,各有側重。藥鋪直接與人身疾病關聯,


    各店炮制方法各有特色,一經取得病家信任即可經久不衰。武漢中藥店老字號包括葉開泰、劉天寶、


    吳壽康、金同仁、達仁堂、九千年、陳太乙、劉有餘堂、初開堂、葆和堂、萬鶴齡、同仁堂、鴻仁堂


    等。櫃臺上發藥的人,業務嫻熟,對處方發藥,百問不煩,態度和藹,認真負責,每樣藥用仿單分包,


    003 第一章  武漢中藥的發展歷史


    說明藥效,為病人提供方便,解釋疑難;刻苦鑽研中醫藥理和成方配方,自制招牌藥,擴大作坊,發


    展生產。


    武昌藥材老店有劉有餘堂。劉有餘堂地處武昌解放路中段鬧市,該店於 1919 年開業。


    劉有餘堂創始人劉文欽、劉季五,以經營棉紡廠起家,後又辦打包廠。劉家經營有方,財源也隨之


    滾滾而來,一時有武昌首富之稱。


    早在劉有餘堂開設之前,武昌解放路中段原有一著名中藥店,名為楊壽豐藥店。店主楊文川,是一


    位精通醫術的名中醫。由於醫道好,治愈率高,每天慕名前來就診者絡繹不絕,因此楊壽豐藥店的生意


    特別興隆。劉家住宅在楊壽豐藥店附近,並與該店訂了醫療合同,劉家人生病,在楊壽豐藥店取藥,按


    期結賬。有一次劉家老太太患病,傭人取藥時,因楊壽豐藥店業務正忙,櫃臺前顧客很多,伙計照應不


    過來。劉家傭人為了求快,在櫃外一連催促幾次,發藥的人回了一句:“要快,你們劉家就自己開家藥


    鋪嘛!”傭人取藥回家後,即將此話轉告劉家老太太。劉家老太太聽後很不高興,氣憤地說:“開就開


    一家嘛!”劉家原本殷實大戶,當時著眼於興辦紗廠等大型企業,大出大進,干淨利落,對開辦零售商業,


    實無經營興趣。這次為購藥,被楊家怠慢,氣憤之餘作出了開設藥店的決定。劉家實力強大,財力、人


    力均不匱乏,一經決定,便出資六萬大俗稱大洋),由劉鵠臣的三弟劉文欽主事,立即招聘各


    類專業人員 80 餘人,經過周密籌備,不久,劉有餘堂在武昌芝麻嶺擇吉日開業。因劉有餘堂開業,是


    針對楊壽豐藥店而來,故擇吉日開張後,商戰便開始了。為了吸引顧客,達到壟斷中藥零售市場的目的,


    劉有餘堂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各類藥品。這時,武昌其他中藥店為了撐持門面,也陪同降價,一時商


    業競爭之激烈,招攬生意花樣之繁多,已達不擇手段之境地,成為當時武漢市場上一大新聞。按慣例,


    新店開業可減價三天,劉有餘堂卻不按同業規定,竟以減價兩周為號召。減價幅度又破先例:出售飲片、


    成藥照打對折;參燕細貨打七五折;健脾藥糕、八仙藥糕等隻收成本價的一半,不但價格低廉,而


    且質量上乘,因而顧客蜂擁而至。從開張之日起,顧客盈門,生意興隆。這場商戰,轟動武漢三鎮。時


    日一久,力薄的藥店,即告不支。小店面臨滅頂之災,大、中型店門可羅雀。經月餘鏖戰,劉有餘堂已


    穩占上風,其他各店最後隻好請同業公會出面言和,經劉有餘堂寬容,商戰纔告一段落。


    劉有餘堂與楊壽豐藥店都開設在武昌解放路中段,兩店近在咫尺。這次商戰,劉、楊兩家是直接對


    手。由於實力懸殊,楊壽豐藥店終於敗下陣來,從此門市一蹶不振,後幾經殘喘,最後閉門停業。當時,


    劉有餘堂斜對面還開著一家梅道和藥店,該店老板自知不是劉有餘堂的對手,於是托人和劉有餘堂協商,


    由劉有餘堂贈款 4作為搬遷費,遷至府街口繼續營業。


    劉有餘堂以雄厚的資金戰勝所有的對手,取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賴。商戰平息後,業務穩步上升,


    所得盈利為同業之冠。劉有餘堂開業時,總投資額為),商戰後,很快即扭虧為盈,年終


    資本已超過 1,淨增 。劉有餘堂之所以能在競爭中取勝楊壽豐藥店,除依靠雄厚的資本外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重視人纔的使用和提高藥品的質量。劉有餘堂店主劉季五精於理財,善於經營,


    尤懂用人之道。他重視人纔的選擇使用。故劉有餘堂藥店在開業之前,不惜以重金聘請經驗豐富的中藥


    界專門人纔並委以重任。當時應聘的經理、生產和業務人員,如經理陳必藩、姚達夫、易瑞庭等人,都


    是武漢中藥界的著名行家裡手。還有制作飲片的文玉卿,切藥人員姚保臣、程海珊,制作丸散的錢顯卿


    等都是在炮制飲片、丸散、膏丹以及切片等方面各具專長的老藥師、老藥工。前櫃業務人員有羅松樵、


    葉漢卿、陳松山、王松山等人,他們都精通中藥材業務,是技術尖子。劉有餘堂開業之初,確實高手如林,


    陣容整齊,全店 80 餘人,都能為商店出謀獻策,招攬大小生意,加之藥品質量均屬上乘,所以開業後


    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旺。


    劉有餘堂除開店辦廠外,還興辦善事,開有一家救濟孤寡貧民的敦善堂。敦善堂免費為貧民送診施藥。


    劉有餘堂在行業競爭中了解到,各店在飲片的制作上都是力求美觀,故他們盡力做到更勝一籌。店


    裡購進的藥材均為上等品,經過加工篩選後的飲片餘料,則全部撥給敦善堂,作施藥之用。由於碎片餘


    料有了出路,所以劉有餘堂售出的飲片,得以長期保持質量優良、外形美觀,贏得了廣大購買者的信賴。


    其他如膏、丹、丸、散等的制造加工,更是精益求精。為了遵古炮制,提高藥品療效,不惜以重金添置


    生產設備,如為激制“紫雪丹”這種成藥,按其激制規定,須用純銀鍋,劉有餘堂即訂做純銀鍋一口,


    重約一百兩。這種重視藥品激制質量的做法,在當時同業中是少見的。劉有餘堂除生產傳統的中藥品種


    外,還根據市場需求,獨家創制了兒童喜食並有健脾功能的“燕窩糕”和居家、旅行常備的良藥“長春丹”


    等新品種。這些新品種上市後,很受歡迎,銷售量頗大。武昌藥業記載,當時劉有餘堂每月營業額占武


    昌同業的 40%。劉有餘堂的規模很快超過了金同仁和陳太乙,成為武昌最大的藥店。當時,長街(現解


    放路)上段美國人建的“聖三一堂”、印度人開的“印度眼科”和下段“三義百貨”之間都是劉有餘堂


    的店鋪或加工間。


    劉有餘堂在管理制度上也比較健全。店內業務部門和生產部門均較寬敞。業務部門設有飲片櫃、


    成藥櫃、參燕櫃和西藥櫃;生產部門設有切藥房、飲片房、藥房、丸散房和磨房;管理科室有經理室


    和財會室。各部門職工均有明確分工,使業務、生產有條不紊進行。


    1937 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劉有餘堂的經營業務由高峰急劇下降,經營困難。1938 年武漢淪陷,


    劉有餘堂縮小規模,隻留少數幾人守店營業,同時在漢口勝利街開設了一家規模較小的分店。不久,劉


    有餘堂分店由勝利街遷往漢正街繼續營業,規模較前略大,業務也較好。


    在武漢尚未淪陷前,劉家看到戰火即將逼近武漢,乃將大部分財產遷往重慶。除陸續開辦工廠企業


    外,在重慶也開設了一家劉有餘堂。當時,湖北、武漢去重慶的人不少,劉有餘堂在湖北籍人士中,是


    頗有聲譽的,加之重慶為戰時陪都,人口密集,工商業較繁榮,故重慶劉有餘堂開業以後,生意特別興隆。


    由於業務繁忙,專門人員缺乏,劉家特地派人來漢招聘熟練職工,許多原在武昌劉有餘堂做過的職工紛


    紛應聘,冒著日寇關卡攔截的風險,由武漢趕往重慶。重慶劉有餘堂的管理和經營方式,均照武昌劉有


    餘堂的特色經營,因此深得當地群眾贊許。1945 年抗日戰爭勝利,劉家全部遷回武漢。返漢前,將重慶


    劉有餘堂全部生財器具轉讓,原該店湖北籍職工,也大部分返回武漢。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橫征暴斂,民不聊生,市場一片蕭條。武昌劉有餘堂值此動蕩時期,


    業務日漸清淡,加之國民黨政府濫發紙幣,物價一日幾波,廣大群眾生病也無錢就醫買藥,因此經營艱難,


    職工生活無法維持。


    1949 年,武漢解放,劉有餘堂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和扶持,人民群眾對中醫中藥的信賴日益加


    深,武昌地區許多工礦企業和大專院校與劉有餘堂簽訂了公費醫療特約合同,門市業務也開始好轉。


    1956 年,中藥全行業實行公私合營,劉有餘堂在武漢市藥材公司的領導下,勝利地進入社會主義軌


    道,遂更名為“武昌中藥店”。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