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醫學衷中參西錄.方藥心悟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醫學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作者】 何慶勇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藥學  中藥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ISBN】978750917987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9179871
    作者:何慶勇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

    編輯推薦
    1. 本書始於經典,立足於臨床,彙群賢之心悟,集名醫之診籍,添筆者之醫案,列專家之點評,學術性、實用性俱佳。

    2. 本書以19首《醫學衷中參西錄》著名方劑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名醫們運用經典名方診治疑難病的思想過程和臨床經驗。 
    內容簡介
    《醫學衷中參西錄》乃清末民初?張錫純之作,其遣方嚴謹,用藥精當,別開洞天,闡發前人所未發,更融會中西為一致。作者在簡要介紹《醫學衷中參西錄》作者、理論源泉、貢獻、方藥及其對當代醫學的啟示後,重點以19首《醫學衷中參西錄》著名方劑為切入點,分別從名方導讀、名醫心悟、名醫醫案、專家點評4方面對每一張方劑作了較全面的闡述。其中名方導讀主要對方劑的相關原文進行較繫統回顧;名醫心悟主要敘述各位名醫運用該方劑診治疑難病的個人獨特體會和觀點;名醫醫案主要介紹名醫運用該方劑治療疑難病的典型病例及治療過程,其中包括筆者的部分醫案;專家點評主要敘述了筆者對該方劑的使用心得與技巧,為點睛之筆。本書學術性、實用性俱佳,真實記錄了名醫們運用《醫學衷中參西錄》方藥診治疑難病的思想過程和臨床經驗,值得中醫臨床工作者參考借鋻。
    作者簡介
    何慶勇男,1982年7月出生。在讀博士研究生。師從王階、張允嶺教授。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校級學生科研課題2項,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參加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治療有特色和優勢病種課題1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參加國家973計劃《證候規範及其與疾病、方劑的基礎研究——冠心病心絞痛病證結合的診斷標準與療效評價體繫研究》1項,參加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1項,參加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項,參加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1項。2007年獲北京中醫藥大學課外學術論文大賽一等獎,2007年獲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術論文大賽一等獎,2007年獲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第8名),2008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六次全國中青年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8年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7名),2009年全國中醫藥博士論壇論文優秀獎,2009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3名),2009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第6名),2009年北京市青年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2010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八次全國中青年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10年首屆中醫藥博士優秀論文,2010年第八屆全國博士生學術年會優秀論文。
    目錄
    概要
    《醫學衷中參西錄》及其作者
    《醫學衷中參西錄》成書背景
    一、深諳六經,根基自立
    二、淵海窮經,尤重農軒
    三、根於實踐,探明藥性
    《醫學衷中參西錄》辨治特點
    一、大氣學說
    二、心腦相通理論
    三、中西醫結合理論
    四、中風的預防及治療
    《醫學衷中參西錄》方藥特色
    一、遣方嚴謹,用藥精當
    二、劑型靈活,運用自如概要

      《醫學衷中參西錄》及其作者

      《醫學衷中參西錄》成書背景

        一、深諳六經,根基自立

        二、淵海窮經,尤重農軒

        三、根於實踐,探明藥性

      《醫學衷中參西錄》辨治特點

        一、大氣學說

        二、心腦相通理論

        三、中西醫結合理論

        四、中風的預防及治療

      《醫學衷中參西錄》方藥特色

        一、遣方嚴謹,用藥精當

        二、劑型靈活,運用自如

        三、用藥獨到,別開洞天

      《醫學衷中參西錄》對當代醫學的啟示

    方藥心悟

      補絡補管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固衝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曲直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壽胎丸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理衝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安衝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理飲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玉液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升陷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赭遂攻結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內托生肌散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清帶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活絡效靈丹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十全育真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鎮肝熄風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參赭培氣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資生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調氣養神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建瓴湯

        一、名方導讀

        二、名醫心悟

        三、名醫醫案

        四、專家點評
    在線試讀
    鎮肝熄風湯
    一、名方導讀
    【原文】鎮肝熄風湯:治內中風證(亦名類中風,即西人所謂腦充血證),其脈弦長有力(即西醫所謂血壓過高),或上盛下虛,頭目時常眩暈,或腦中時常作疼發熱,或目脹耳鳴,或心中煩熱,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或口眼漸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暈,至於顛僕,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復原,精神短少,或肢體痿廢,或成偏枯。
    懷牛膝(一兩)生赭石(一兩,軋細)生龍骨(五錢,搗碎)生牡蠣(五錢,搗碎)生杭芍(五錢)玄參(五錢)天鼕(五錢)川楝子(二錢,搗碎)生麥芽(二錢)茵陳(二錢)甘草(錢半)
    心中熱甚者,加生石膏一兩。痰多者,加膽星二錢。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黃八錢、淨萸肉五錢。大便不實者,去龜甲、赭石,加赤石脂(喻嘉言謂石脂可代赭石)一兩。風名內中,言風自內生,非風自外來也。《內經》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蓋肝為木髒,木火熾盛,亦自有風。此因肝木失和,風自肝起。又加以肺氣不降,腎氣不攝,衝氣、胃氣又復上逆,於斯,髒腑之氣化皆上升太過,而血之上注於腦者,亦因之太過,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經。其甚者,致令神經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西醫名為腦充血證,誠由剖解實驗而得也。是以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為治標之主藥。而復深究病之本源,用龍骨、牡蠣、龜板、芍藥以鎮熄肝風,赭石以降胃降衝,玄參、天鼕以清肺氣,肺中清肅之氣下行,自能鎮制肝木。至其脈之兩尺虛者,當繫腎髒真陰虛損,不能與真陽相維繫。其真陽脫而上奔,並挾氣血以上衝腦部,故又加熟地、萸肉以補腎斂腎。從前所擬之方,原止此數味。後因用此方效者固多,間有初次將藥服下轉覺氣血上攻而病加劇者,於斯加生麥芽、茵陳、川楝子即無斯弊。蓋肝為將軍之官,其性剛果,若但用藥強制,或轉激發其反動之力。茵陳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陽生發之氣,與肝木同氣相求,瀉肝熱兼舒肝郁,實能將順肝木之性。麥芽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將順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川楝子善引肝氣下達,又能折其反動之力。方中加此三味,而後用此方者,自無他虞也。心中熱甚者,當有外感,伏氣化熱,故加石膏。有痰者,恐痰阻氣化之升降,故加膽星也。
    內中風之證,曾見於《內經》。而《內經》初不名為內中風,亦不名為腦充血,而實名之為煎厥、大厥、薄厥。今試譯《內經》之文以明之。《內經》脈解篇曰:“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蓋肝為將軍之官,不治則易怒,因怒生熱,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焮然暴發,挾氣血而上衝腦部,以致昏厥。此非因肝風內動,而遂為內中風之由來乎?鎮肝熄風湯

    一、名方導讀

    【原文】鎮肝熄風湯:治內中風證(亦名類中風,即西人所謂腦充血證),其脈弦長有力(即西醫所謂血壓過高),或上盛下虛,頭目時常眩暈,或腦中時常作疼發熱,或目脹耳鳴,或心中煩熱,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或口眼漸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暈,至於顛僕,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復原,精神短少,或肢體痿廢,或成偏枯。

    懷牛膝(一兩)生赭石(一兩,軋細)生龍骨(五錢,搗碎)生牡蠣(五錢,搗碎)生杭芍(五錢)玄參(五錢)天鼕(五錢)川楝子(二錢,搗碎)生麥芽(二錢)茵陳(二錢)甘草(錢半)

    心中熱甚者,加生石膏一兩。痰多者,加膽星二錢。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黃八錢、淨萸肉五錢。大便不實者,去龜甲、赭石,加赤石脂(喻嘉言謂石脂可代赭石)一兩。風名內中,言風自內生,非風自外來也。《內經》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蓋肝為木髒,木火熾盛,亦自有風。此因肝木失和,風自肝起。又加以肺氣不降,腎氣不攝,衝氣、胃氣又復上逆,於斯,髒腑之氣化皆上升太過,而血之上注於腦者,亦因之太過,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經。其甚者,致令神經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西醫名為腦充血證,誠由剖解實驗而得也。是以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為治標之主藥。而復深究病之本源,用龍骨、牡蠣、龜板、芍藥以鎮熄肝風,赭石以降胃降衝,玄參、天鼕以清肺氣,肺中清肅之氣下行,自能鎮制肝木。至其脈之兩尺虛者,當繫腎髒真陰虛損,不能與真陽相維繫。其真陽脫而上奔,並挾氣血以上衝腦部,故又加熟地、萸肉以補腎斂腎。從前所擬之方,原止此數味。後因用此方效者固多,間有初次將藥服下轉覺氣血上攻而病加劇者,於斯加生麥芽、茵陳、川楝子即無斯弊。蓋肝為將軍之官,其性剛果,若但用藥強制,或轉激發其反動之力。茵陳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陽生發之氣,與肝木同氣相求,瀉肝熱兼舒肝郁,實能將順肝木之性。麥芽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將順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川楝子善引肝氣下達,又能折其反動之力。方中加此三味,而後用此方者,自無他虞也。心中熱甚者,當有外感,伏氣化熱,故加石膏。有痰者,恐痰阻氣化之升降,故加膽星也。

    內中風之證,曾見於《內經》。而《內經》初不名為內中風,亦不名為腦充血,而實名之為煎厥、大厥、薄厥。今試譯《內經》之文以明之。《內經》脈解篇曰:“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蓋肝為將軍之官,不治則易怒,因怒生熱,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焮然暴發,挾氣血而上衝腦部,以致昏厥。此非因肝風內動,而遂為內中風之由來乎?

    《內經》調經論曰:“血之與氣,並走於上,此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氣不反則死。”蓋血不自升,必隨氣而上升,上升之極,必至腦中充血。至所謂氣反則生,氣不反則死者,蓋氣反而下行,血即隨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氣上行不反,血必隨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猶能望其復蘇乎。讀此節經文,內中風之理明,腦充血之理亦明矣。

    《內經》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大怒則行絕,血菀(即郁字)於上,使人薄厥。”觀此節經文,不待詮解,即知其為肝風內動,以致腦充血也。其曰薄厥者,言其腦中所菀之血,激薄其腦部,以至於昏厥也。細思三節經文,不但知內中風即西醫所謂腦充血,且更可悟得此證治法,於經文之中,不難自擬對證之方,而用之必效也。

    特是證名內中風,所以別外受之風也,自唐、宋以來,不論風之外受、內生,渾名曰中風。夫外受之風為真中風,內生之風為類中風,其病因懸殊,治法自難從同。若辨證不清,本繫內中風,而亦以祛風之藥發表之,其髒腑之血,必益隨發表之藥上升,則腦中充血必益甚,或至於血管破裂,不可救藥。此關未透,誠唐、宋醫學家一大障礙也。迨至宋末劉河間出,悟得風非皆由外中,遂創為五志過極動火而卒中之論,此誠由《內經》句悟出。蓋肝屬木,中藏相火,木盛火熾,即能生風也。大法,以白虎湯、三黃湯沃之,所以治實火也。以逍遙散疏之,所以治郁火也(逍遙散中柴胡能引血上行,為忌用,是以鎮肝熄風湯中止用茵陳、生麥芽諸藥疏肝);以通聖散(方中防風亦不宜用)、涼膈散雙解之,所以治表裡之邪火也;以六味湯滋之,所以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以八味丸引之,所謂從治之法,引火歸原也(雖曰引火歸原,而桂、附終不宜用)。細審河間所用之方,雖不能絲絲入扣,然勝於但知治中風不知分內外者遠矣。且其謂有實熱者,宜治以白虎湯,尤為精確之論。愚治此證多次,其昏僕之後,能自蘇醒者多,不能蘇醒者少。其於蘇醒之後,三四日間,現白虎湯證者,恆十居六七。因知此證,多先有中風基礎,伏藏於內,後因外感而激發,是以從前醫家統名為中風。不知內風之動,雖由於外感之激發,然非激發於外感之風,實激發於外感之因風生熱,內外兩熱相並,遂致內風暴動。此時但宜治外感之熱,不可再散外感之風,此所以河間獨借用白虎湯,以瀉外感之實熱,而於麻桂諸藥概無所用。蓋發表之藥,皆能助血上行,是以不用,此誠河間之特識也。吾友張山雷(江蘇嘉定人)著有《中風斠詮》一書,發明內中風之證,甚為精詳。書中亦獨有取於河間,可與拙論參觀矣。

    李東垣、朱丹溪出,對於內中風一證,於河間之外,又創為主氣、主濕之說。東垣氣不足,則邪湊之,令人卒倒僵僕,如風狀。夫人身之血,原隨氣流行,氣之上升者過多,可使腦部充血,排擠腦髓神經,至於昏厥,前所引《內經》三節文中已言之詳矣。若氣之上升者過少,又可使腦部貧血,無以養其腦髓神經,亦可至於昏厥。是以《內經》又謂: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眩。觀《內經》如此雲雲,其劇者,亦可至於昏厥,且其謂腦為之不滿,實即指腦中貧血而言也。由斯而論,東垣之論內中風,由於氣虛邪湊,原於腦充血者之中風無關,而實為腦貧血者之中風開其治法也。是則河間之主火,為腦充血,東垣之主氣,為腦貧血,一實一虛,迥不同也。至於丹溪則謂東南氣溫多濕,有病風者,非風也,由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此方書論中風者所謂丹溪主濕之說也。然其證原是痰厥,與腦充血、腦貧血皆無涉。即使二證當昏厥之時,間有挾痰者,乃二證之兼證,非二證之本病也。

    按:其所謂因熱生風之見解,似與河間主火之意相同,而實則迥異。蓋河間所論之火生於燥,故所用之藥,注重潤燥滋陰。丹溪所論之熱生於濕,其所用之藥,注重去濕利痰。夫濕非不可以生熱,然因濕生熱,而動肝風者甚少矣(肝風之動多因有燥熱)。是則二子之說,仍以河間為長也。至清中葉王勛臣出,對於此證,專以氣虛立論。氣,全體原十分,有時損去五分,所餘五分,雖不能充體,猶可支持全身。而氣虛者經絡必虛,有時氣從經絡虛處通過,並於一邊,彼無氣之邊,即成偏枯。爰立補陽還五湯,方中重用黃芪四兩,以峻補氣分,此即東垣主氣之說也。然王氏書中,未言脈像何如。若遇脈之虛而無力者,用其方原可見效。若其脈像實而有力,其人腦中多患充血,而復用黃芪之溫而升補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兇危立見,此固不可不慎也。前者邑中某人,右手廢不能動,足仍能行。其孫出門,遇一在津業醫者甫歸,言此證甚屬易治,遂延之診視。所立病案言脈像洪實,已成瘓證無疑。其方仿王氏補陽還五湯,有黃芪八錢。服藥之後,須臾昏厥不醒矣。夫病本無性命之憂,而誤服黃芪八錢,竟至如此,可不慎哉!

    【組成】懷牛膝30g,生赭石30g(軋細),生龍骨15g(搗碎),生牡蠣15g(搗碎),生杭芍15g,玄參15g,天鼕15g,川楝子6g(搗碎),生麥芽6g,茵陳6g,甘草4.5g。

    【功用】鎮肝息風,滋陰潛陽。

    【主治】治內中風證(亦名類中風,即西人所謂腦充血證),其脈弦長有力(即西醫所謂血壓過高),或上盛下虛,頭目時常眩暈,或腦中時常作疼發熱,或目脹耳鳴,或心中煩熱,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或口眼漸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暈,至於顛僕,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復原,精神短少,或肢體痿廢,或成偏枯。

    【用法】水煎服。

    二、名醫心悟

    ◎譚世輝心悟——鎮肝熄風湯辨治中風

    鎮肝熄風湯乃近代名醫張錫純所創,為治“內中風證”(腦充血證)而立,具有鎮肝熄風之功。本方治“內中風證”,效果顯著,立竿見影。然方中關鍵藥味不可隨意減之。如張氏將建瓴湯變為本方,是“因用此方效者固多,間有初次將藥服下轉覺氣血上攻而病加劇者,於斯加生麥芽、茵陳、川楝子即無斯弊。”本方雖為主治“內中風”,凡肝腎陰虧;又陰虛火旺、陰虧陽亢,或肝陽化風,或血虛生風,或血熱上湧,或氣機上逆,或掉眩震顫等皆可加減用之。不可受西醫觀念影響,隻求證同,其血壓高者,正常者,低者皆可用。臨床體會:肝陽上亢不等於高血壓,內中風不等於腦充血,血虛生風不等於高血壓,亦不等於低血壓,凡動風者不一定血壓都高,亦有反而低者。肝風者應重舌脈及頭部和四肢的感覺。王旭高《西溪書屋夜話錄》雲:“肝風一證,雖多上冒巔頂,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陽亢居多。旁走者,血虛為多。”上冒者,“頭目昏眩”為主;旁走者,“經絡牽掣或麻木”。前者宜潛陽息風,後者宜“養肝”息風,兩者兼之,應分主次而合用之。有肝腎陰虧、虛熱內生,又脾虛濕盛者,用藥不可過膩,膩則滯脾獃胃助濕生痰,用藥不可過溫燥,溫燥則傷陰助熱,“肝體板硬,而肝火肝氣即妄動”。法宜養肝腎、健脾胃並進。臨床加減運用:心中熱甚者,加生石膏,痰多者,加膽南星;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黃、山茱萸,大便不實者去龜甲、赭石,加赤石脂;如血壓過高、頭痛劇烈、眼目脹痛者,加夏枯草、鉤籐、菊花、黃芩;真陰虧竭、血虛生風者,加大定風珠;心悸甚者,加生脈散;偏癱兼氣虛者,加補陽還五湯;大便燥結者加生軍,便通即止;飲食停滯、胃口不開者,加生內金、生山楂。-

    ◎邢承方心悟——鎮肝熄風湯辨治高血壓

    高血壓隻是一種標像,其病機乃多髒腑關繫失調的結果,與肺、胃、衝氣、腎皆有關繫。邢承方臨證之初用本方治高血壓時,將茵陳、麥芽、川楝子去掉,易用夏枯草、草決明、石決明,以增強降壓作用,然應用多年,其降壓作用終不盡理想。後讀《醫學衷中參西錄》悟出:用懷牛膝引血下行速治其標,龍、牡、龜、芍鎮肝,玄參、麥鼕清肺,赭石降胃、降衝,茵陳、麥芽、川楝子順肝之性,疏肝郁,引肝氣下達。不用柴胡因其升,諸藥生用,取其涼潤養陰。可謂立方全面,標本分明,源流相鋻,還內含著預防和善後之意。從此,謹守原方,不再變更。

    但是,邢師認為鎮肝熄風湯並非對所有的高血壓皆有效,主要運用於陽亢無度和肝郁血逆二型。近幾年治療痰瘀互結型高血壓時,常將麥芽、茵陳、川楝子去掉,加上祛痰的半夏、天南星和活血化瘀的丹參、川芎,每每獲效。腎虛血瘀型臨床上亦不少見,因高血壓為中老年之患,老年腎多虛,腎精不足則血虛,血虛則血運不暢,腎氣不足則行血不利,腎陽不足則不能溫煦、鼓動氣血,以上均能引起血瘀,治療此型時亦將茵陳、麥芽、川楝子去掉,加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益母草、當歸。這樣既培腎虛之本,又化血瘀之標。多年應用,屢效皆然。

    行醫之初,邢承方為急求降壓效果,把鎮肝熄風湯中的茵陳、麥芽、川楝子去掉,加上降壓作用明顯的夏枯草、草決明、石決明,一味治標,終無遠效。後又死守原方,膠柱鼓瑟,亦無見功。後明白了鎮肝熄風湯的所治為高血壓的危急階段,病機屬陽亢無度、肝郁血逆,若治療此種類型時則用原方即可;如果治療其他類型的高血壓,用原方則必須增減藥物。據邢承方多年經驗,一般仍將茵陳、麥芽、川楝子這三味去掉,根據痰郁、血瘀、腎虛的情況,再加祛痰、化瘀、補腎之品。

    ◎蔣自強心悟——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失眠

    蔣師認為頑固性失眠亦是由於病久肝腎陰虛,陰不制陽,肝陽上亢所致,故選用鎮肝熄風湯作為治療該病的主方,方中懷牛膝味甘苦酸而平,“走而能補,性善下行”,主入肝、腎二經,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陽風,重用為主藥;肝陽上升太過,則髒腑之氣均隨之上逆,故用赭石之重鎮,降胃平衝;龍骨、牡蠣、龜甲、芍藥潛陽鎮逆,柔肝息風;玄參、天鼕壯水滋肝,清金制木;茵陳、麥芽、川楝子清洩肝陽之有餘,條達肝氣之郁滯,有利於肝陽之潛降與氣血之下行;甘草調和諸藥,合並麥芽調胃和中。全方可共達滋陰潛陽,平肝、養肝、舒肝之目的,再根據兼證加上相應的藥物則療效更加。采用鎮肝熄風湯加減。

    處方:懷牛膝30g,生赭石30g,生龍骨15g,牡蠣15g,生白芍15g,玄參15g,天鼕15g,龜甲15g,川楝子6g,茵陳蒿6g,生麥芽6g,甘草6g。每日1劑,15天為1個療程,每位病人治療2~3個療程,個別4個療程。

    加減:頭頂痛或後腦痛者加藁本;頭暈者加夏枯草、石決明;失眠重者加炒梔子、烏梅;煩躁發急者加生石膏、黑梔子;腰酸體倦、尺脈虛者加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心怯害怕者加百合、茯神等。

    ◎陳雲英心悟

    鎮肝熄風湯繫清末名醫張錫純所創,為肝腎陰虛、肝陽偏亢之證而設。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陽亢,並能滋養陽腎;代赭石降氣鎮逆,並能平肝潛陽為主藥;龍骨、牡蠣潛陽降逆:玄參、天鼕、白芍滋養陰液,柔潤息風,共同協助主藥以制陽亢,均為輔藥;川楝子協助諸藥,以清肝陽之有餘。另加天麻、鉤籐、葛根等,增強平肝息風作用。現代藥理研究,天麻密環菌絲具有降血壓、減慢心率、舒張外周血管、增加心腦血流等作用。鉤籐堿有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等作用,可使血壓下降,心律減慢,具有中樞鎮靜及明顯的膽堿樣性質。葛根黃酮能增加腦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動脈循環。伴惡心加姜半夏、生姜;伴頭痛加川芍;伴大便干加大黃。

    ◎張希洲心悟——鎮肝熄風湯化裁治療糖尿病皮膚瘙癢癥

    糖尿病皮膚瘙癢癥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並發癥,中醫稱為“風瘙癢”(《巢氏病源》)、“癢風”(《外科證治全書》),並雲:“遍身瘙癢,並無瘡疥,搔之不止。”臨床用養血活血、祛風之劑,多有不效。張師認為肝腎虧虛,陰血不足,陰不斂陽,虛陽化風,內風生癢為其主要病機,這恰與張錫純所制定的鎮肝熄風湯的主證病機相一致,故選用鎮肝熄風湯化裁治療。方中玄參、天鼕、龜甲滋養肝腎,壯水制陽;張錫純曰:“玄參、天鼕以清肺氣,肺中清肅之氣下行,自能鎮制肝木。”龍骨、牡蠣、代赭石鎮息肝風;當歸、白芍養血息風止癢;茵陳、川楝子疏肝清熱;刺蒺藜疏肝活血、祛風止癢;因久病入絡,加蛇蛻可通絡、祛風止癢;甘草調和藥性。諸藥配伍共奏滋陰養血、鎮肝潛陽、息風止癢之功效。凡中醫辨證屬肝腎陰血虧虛、陽亢動風所致瘙癢均可應用。

    ◎李秀忠心悟——鎮肝熄風湯辨治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在中醫學屬於血瘀、痰濁範疇,其病因多為恣食肥甘厚味,或起居無常、情志郁結、緊迫焦慮,肝膽疏洩調達不暢,木郁土壅,導致津液失調,聚而生痰,痰血瘀阻,髒腑功能失常,從而引發高脂血癥。其中多數患者年老體虛精虧,腎陰虛則水不涵木,肝失濡養,臨床見頭暈、目眩、耳鳴、乏力、足軟,甚則肝風內動,導致中風偏癱。

    鎮肝熄風湯具有清熱涼肝、滋陰潛陽、化痰散瘀的功效,適用於高脂血癥中陰虛陽亢、痰血瘀阻者。丹參、草決明、生山楂等藥物,根據病情可加減應用,患者必須合理控制飲食,積極配合治療,可收到滿意療效。可停服其他降脂藥,單純服用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形體消瘦、肝腎陰虛者,加生地黃、女貞子、丹參。

    ◎李少春心悟——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小兒夢遊癥

    小兒夢遊癥主要是心、肝、腎三髒功能的失調。小兒心火易亢,擾動神明,神不守舍則夢遊;小兒肝常有餘,腎常虛,腎虛則水不涵木,肝陽易亢,使魂不能藏而夢遊;心肝火旺,煉液成痰,痰熱擾心則加劇夢遊的發作。總之,小兒夢遊之癥,以先天腎陰不足為其本,心肝火盛為其標。故采用鎮肝熄風湯加減,方中代赭石、磁石、龍骨鎮肝潛陽,玄參、白芍、麥鼕、天鼕滋陰清熱、壯水涵木,川楝子、生梔子清心肝之火以安神,天竺黃、膽南星化痰鎮驚而安神。諸藥合用,鎮潛清熱、滋陰安神,達到消除夢遊癥之目的。

    ◎劉順安心悟——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眩暈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可見眩暈與肝有著密切聯繫。若素體陽盛,肝陽上亢;或長期憂郁惱怒,氣郁多火,暗耗肝陰,風陽升動,上擾清竅;或腎陰虧虛,水不涵木,肝失所養,以致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皆可發為眩暈。鎮肝熄風湯加減既鎮肝息風,又可滋陰潛陽,標本同治。因此,無論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內耳性眩暈等,凡符合以上中醫證候者,皆可收到良好的療效。以鎮肝熄風湯加減為基礎方加減,心中熱煩加生石膏以清熱除煩;口苦加龍膽草以清熱利膽;脾虛便溏減代赭石,加山藥以健脾止瀉;頭痛加鉤籐、菊花以清利頭目。

    ◎鄭祖峰心悟——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早洩

    肝疏洩功能的異常一般分為疏洩不及和疏洩太過兩種,雖同屬肝髒氣機失調,但前者是功能減退,後者是功能亢進。肝脈“過陰器”,在性交過程中,陰莖所接受的刺激作用於肝脈,促進了肝脈氣血的運行,但須受肝之疏洩功能的調節:疏洩不及則氣行遲緩,開啟精關無力,易出現不射精:太過則氣行迅疾如風,衝逆精關而易出現早洩。治法當鎮肝息風為主,佐以滋陰潛陽、交通心腎,用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方中龍骨、牡蠣和龜甲降逆潛陽,鎮肝息風:白芍、玄參、天鼕、五味子滋養陰液,以制陽亢;以懷牛膝引血下行,蜈蚣助陽引經;甘草緩急,調和諸藥。上藥合用,共奏鎮肝息風、滋陰潛陽之功。實驗研究證明,鎮肝熄風湯具有鎮靜與催眠作用,能顯著地緩解患者的緊張與焦慮情緒,減輕性交時過度的興奮與激動感,增強患者對射精預感的感受與控制能力,具有不良反應少、復發率低、治愈率高的優點。兼見肝經濕熱者加龍膽草、黃芩,陰虛火旺者加知母、黃柏,腎氣不固者加山藥、芡實、金櫻子。

    ◎郭二霞心悟——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睡眠顛倒

    睡眠顛倒在中風後臨床上較常出現,對於白天睡眠、夜晚不入睡的情況,處理起來較為棘手。由於安定類藥物具有負性肌力作用,用後患者常出現肢體功能障礙較前加重。因此,運用西藥安定類治療不甚妥當,運用中藥湯劑治療則顯得尤為重要。

    睡眠情況與人體衛氣的循環和陰陽的盛衰有密切關繫。《靈樞?口問》說:“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在正常情況下,衛氣晝行於陽經,陽氣盛則醒來;夜行於陰經,陰氣盛則入睡。中風的發生常涉及心、腎、肝、脾以及經絡血脈。病因以內傷積損為主。病機主要為髒腑功能失調,陰陽偏勝,以肝腎陰虛為其根本。肝腎陰虛,肝陽上亢,陽亢生風,氣血逆亂,直衝犯腦神而發病。中風後的睡眠倒置是由於中風後陰陽失調,夜晚陽不入陰則產生失眠,白天陽不出表則產生嗜睡。機體陰陽的轉輸和陰陽的盛衰變化則為睡眠障礙的病理機制。故治療睡眠顛倒應針對病因、病機而采用調整陰陽為治則。

    臨床觀察到中風後睡眠顛倒者均舌質紅或暗紅,苔黃燥、脈弦數,大便數日不下,小便黃赤,一派陰虛陽亢之像。故應以鎮肝息風、滋陰潛陽為治法。基本方中懷牛膝歸肝腎經,重用以引血下行,並有補益肝腎之效,為君藥;生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降逆潛陽,鎮息肝風;生龜甲、白芍、天鼕、玄參滋陰以制陽亢,即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金石類藥物有礙胃之弊,故用調和諸藥的甘草與麥芽相配以和胃調中;百合、紫蘇有晝開夜合之像,取類比像用之調整睡眠;首烏籐、朱茯神以安神定志。由於髒腑功能失調並有瘀、痰、熱等產生,注意隨癥加減,辨證施治。缺血性中風配合丹參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增強息風、化瘀、擴管降黏作用,使腦內瘀祛絡通,神竅得啟,睡眠正常。

    ◎瀋艷莉心悟——鎮肝熄風湯加味治療眩暈

    眩暈多屬肝的病變,《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內風之起,皆由肝之陰陽失調,肝陽上亢所致。在治療方法上認為眩暈乃“肝膽之風陽上冒”,“下虛者從肝治,補腎滋肝,育陰潛陽,鎮攝之治是也。”故選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鎮肝熄風湯加味治療此類眩暈。方中懷牛膝歸肝腎之經,重用引血下行,並滋補肝腎;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降逆潛陽,鎮肝息風;龜甲、玄參、天鼕、白芍滋養陰液,以制陽亢;茵陳清洩肝陽之餘;生麥芽、甘草和胃調中,防金石之品礙胃之弊。張錫純曰:“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為治標之主藥。而復深究病之本源,用龍骨、牡蠣、龜甲、芍藥以鎮息肝風,赭石以降胃降衝,玄參、天鼕以清肺氣,肺中清肅之氣下行,自能鎮制肝木。茵陳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陽生發之氣,與肝木同氣相求,瀉肝熱兼疏肝郁,實能將順肝木之性。麥芽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將順肝木之性,使不抑郁。川楝子善引肝氣下達,又能折其反動之力。方中加此三味,而後用此方者,自無他虞也。”痰多者加天竺黃、膽南星;腰酸膝軟者加熟地黃、山茱萸;雙目干澀,視力減退者加枸杞子、菊花。

    ◎馬雲枝心悟——鎮肝熄風湯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

    目前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尚無特效療法,現代醫學主要用雌激素替代治療及對癥支持治療,取得一定療效,亦存在一些不良反應。中醫藥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有獨到之處,圍絕經期綜合征屬中醫學“絕經前後諸證”“髒躁”“百合病”等病,病機主要是腎氣日衰,天癸趨絕,衝任二脈虛衰,月經將斷而致絕經;女子易處於“陰常不足,陽常有餘”的狀態,陰陽失調則轟然汗出、潮熱;腎陰虛不能上濟心火,或陰不斂肝、肝陽上亢則見心悸心煩、失眠多夢等癥狀。予中藥鎮肝熄風湯煎服,此方滋陰潛陽、鎮肝息風,標本兼治,能有效改善圍絕經期轟然汗出,心煩失眠及心慌、口苦口干等癥狀,且有一定調整激素水平紊亂的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對伴有失眠及嚴重煩躁不安或噩夢多者重用生龍牡,加用珍珠母、朱砂、琥珀、磁石等以重鎮安神,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從而緩解癥狀;伴乏力、易汗出及嚴重的心慌心悸者可加太子參、麥鼕、五味子、當歸等以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伴兩脅脹痛及口苦口干者可重用川楝子,或適量佐加夏枯草、柴胡、郁金及青陳皮等以達清肝、疏肝理氣之功。

    ◎韓旭日心悟——鎮肝熄風湯治療呃逆癥

    腦出血或腦梗死後合並出現呃逆癥,現代醫學認為是由於神經功能失常,迷走神經興奮引起膈肌痙攣所致。中醫學認為,呃逆的病機總由胃氣上逆動膈而致。而腦梗死、腦出血屬中醫的中風,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肝腎陰虛所致的陽亢風動、氣升血逆而形成的上實下虛證;肝風上旋,胃氣也隨之上逆,加之肺氣不利,膈間氣機不暢,上逆之氣動膈則形成呃逆連聲不能自制的呃逆之癥。

    針對此呃逆的病因病機,選鎮肝熄風湯化裁治療。其中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陽亢,兼能滋補肝腎;代赭石降氣鎮逆止呃;玄參、天鼕清肺氣,使肺中清肅之氣下行;並配以龍骨、牡蠣、龜甲、白芍滋養陰液,潛陽息風;川楝子、青蒿清潔肝陽之有餘,條達肝氣之郁滯,以利肝陽之平降;甘草、麥芽和胃調中,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則肝腎之陰得養,上亢之肝陽得潛;肝氣條達,肺胃之氣下降,膈間氣機調暢,氣機升降有序,呃逆自止。故用鎮肝熄風湯治療此類呃逆,實乃標本同治,用之臨床,療效頗佳。

    心中熱甚者,加生石膏;肝陽上亢,頭痛頭暈重者,加夏枯草、菊花;痰多、口苦、心煩少寐者,去龜甲,加膽南星、浙貝母;肝腎陰虛較甚,舌紅少苔者,加山茱萸、生地黃;大便燥結,數日不行一者,加生川大黃、枳實;舌暗有痰滯者,加桃仁;因呃而嘔吐,不能服藥者,可先予少量姜汁頻服後,在治療呃逆癥的同時,針對腦梗死或腦出血,予以西醫常規治療。

    三、名醫醫案

    ◎糖尿病伴高血壓◎

    羅某,女,58歲,糖尿病伴高血壓2年餘,常服心痛定、復方降壓片等。血壓為24.5/14kpa,很少降至正常,FBG9.2mmol/L,2小時PG14.0mmol/L,TC7.2mmol/L.TG3.5mmol/L,HDL-C0.8mmol/L。癥見:頭暈伴頭脹痛,煩躁,腰痛、舌紅、苔少,脈沉細。診斷: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治療:除美毗達5mg每日3次飯前服外,加服中藥擬鎮肝息風法。處方:生代赭石30g,懷牛膝30g,生龍牡各15g,生白芍15g,川芎10g,天鼕15g,黃芩10g,天麻10g,鉤籐18g,葛根15g,澤瀉30g,川楝子10g。

    服1個療程後血壓漸趨正常,堅持服藥2個療程後,血壓穩定在19.5/11.5kpa左右,以上諸癥消失,復查FBG6.8mmol/L,2小時PG10.0mmol/L,TC5.0mmol/L,TG1.5mmol/L,HDL-C1.5mmol/L。

    按語:本案證屬肝陽上亢,陰虛陽亢,使用鎮肝熄風湯化裁,龍骨、牡蠣、代赭石、天麻、鉤籐鎮息肝風;川芎、白芍養血息風;葛根、川楝子、澤瀉清熱。

    ◎高血壓◎

    郭某,女,60歲,干部。1977年10月18日初診。素有高血壓病史,血壓經常持續在160/110mmHg左右。近2年多來,頭暈似旋,頭痛如掣,目脹耳鳴,心煩失眠,肢體顫動,曾昏倒2次,經搶救而脫險。近1個月來諸癥加重,血壓上升至180/122mmHg,服降壓西藥未見減輕,故改服中藥。察其舌質紅,少苔,脈弦大而數。此乃陰虛陽亢,肝風內動之候。治宜鎮肝潛陽,滋陰息風。方用鎮肝熄風湯加減。處方:天麻12g,懷牛膝15g,代精石24g(先煎),生龍牡各18g(先煎),白芍18g,天鼕15g,生地黃18g,龜甲15g,夏枯草18g。

    6劑後,癥狀大減,血壓降至156/102mmHg,查舌脈變化不大,繼以上方加沙參15g,囑再進4劑。

    於11月15日復診,自述諸癥基本消失,血壓維持在150/100mmHg上下。為鞏固療效,投杞菊地黃湯加天麻、鉤籐以作善後之圖。

    按語:此乃陰虛陽亢,肝風內動之候。治宜鎮肝潛陽,滋陰息風。懷牛膝、白芍有降壓作用,能緩和頭部充血;代赭石、龜甲、龍骨、牡蠣有良好鎮靜作用,天鼕、生地黃、夏枯草清熱生津。後投杞菊地黃湯加天麻、鉤籐鎮肝潛陽、清熱息風。

    ◎高血壓(頭痛)◎

    患者,男,42歲,頭脹痛、心煩易怒3年。患者有高血壓病史3年餘,現頭脹痛,眩暈耳鳴,面色潮紅,心煩易怒,失眠多夢,大便秘結,舌紅苔薄黃,脈弦有力。治以潛陽息風、通絡止痛,用白芍30g,蜈蚣3條,代赭石30g(先煎),玄參20g,天鼕15g,龍骨、牡蠣各30g(先煎),川楝子10g,龜甲30g,蒺藜15g,羚羊角粉1g(衝),黃芩12g,大黃9g(後下)。每日1劑,水煎服。

    服6劑後,頭暈頭痛、耳鳴心煩、便秘等癥狀明顯減輕。原方減大黃用量,加減共服40餘劑,癥狀基本消失,血壓下降。

    按語:本病特點是血壓居高不下,以收縮壓過高為主,且頭痛頭暈。證屬肝腎陰虧,氣血逆亂,上衝於腦。方中重用白芍配蜈蚣柔肝緩急,又能息風解痙,通絡止痛;薄荷、白蒺藜代麥芽以疏肝氣,輕揚疏達,清利頭目以止痛;羚羊角粉加黃芩、大黃平肝降火,瀉熱通腑,疏肝止痛。

    ◎高血壓病並水腫(頭通)◎

    患者,男,50歲,頭痛頭暈10餘年,雙下肢水腫1年餘。患者有高血壓病史15年,現頭痛頭昏,眩暈耳鳴,失眠煩躁,雙下肢水腫,夜尿增多,舌紅苔黃膩,脈沉弦,血壓22.3/14.6kPa,尿常規PRO(+),RBC(+),管型(+)。治以補益肝腎,潛陽利水。處方:白芍60g,懷牛膝15g,玄參20g,枸杞子15g,石決明30g(先煎),龜甲20g(先煎),川楝子10g,茵陳蒿12g,麥芽30g,車前子15g(包煎),淫羊藿30g,澤瀉30g,益母草20g,王不留行12g,每日1劑,水煎服。

    加減服藥60餘劑,水腫消失,癥狀明顯減輕,血壓20/13.6kPa,尿常規(-)。

    按語:高血壓病並水腫是損害了腎髒,證屬肝腎虧損,氣不化水,陽亢風擾。方中以枸杞子、淫羊藿易天鼕以補腎虛,助腎氣以化氣行水;澤瀉、車前子配白芍利水消腫而不傷陰,《神農本草經》曾言白芍能“利小便”;益母草活血利水。諸藥合用,達柔肝息風、益腎行水之效。張錫純評白芍:“性善滋陰,而又善利小便,原為陰虛小便不利之主藥也。”(《醫學衷中參西錄》)故有水腫者尤須重用,量多可達60g。

    ◎高血壓病並發眼底病變(頭暈)◎

    患者,女,66歲,頭暈頭痛、視物眼花3年餘。患者有高血壓病史18年,現頭暈脹痛,耳鳴腰酸,雙目視物不清,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舌紅苔薄黃,脈弦細,血壓24.5/14.5kPa。治以滋陰潛陽,通絡明目。處方:白芍30g,石決明30g(先煎),龍骨、牡蠣各30g(先煎),玄參20g,天鼕20g,川楝子10g,益母草15g,夏枯草30g,菊花15g,決明子12g,麥芽30g,羚羊角粉1g(衝服),每日1劑,水煎服。

    共加減服藥80餘劑,頭痛頭暈、耳鳴腰酸、視物不清等癥狀明顯減輕,血壓20/13.5kPa,病情穩定。

    按語:高血壓病Ⅱ期合並眼底病變可見視物不清,證屬陰虧陽亢,瘀阻眼絡。方中以石決明易代赭石,既能滋陰鎮肝潛陽,又能清肝明目;夏枯草、菊花、決明子皆入肝經以清肝明目;益母草則活血通絡,涼肝明目。諸藥合用,既能柔肝滋陰,又可清肝通絡明目。

    ◎原發性高血壓(眩暈)◎

    楊某,男,48歲,2001年11月1日初診。1年前健康體檢時發現高血壓(170/110mmHg),服卡托普利,血壓控制不理想,220/120mmHg,150/95mmHg。就診時頭暈,頭痛,耳鳴,失眠,煩躁,舌胖大,脈弦。血壓160/100mmHg。處方:牛膝30g,鉤籐30g,龍骨15g,牡蠣15g,龜甲15g,白芍12g,玄參12g,麥鼕12g,川楝子9g,麥芽20g,茵陳9g,甘草6g。

    服上方3天後血壓140/90mmHg,癥狀減輕。服藥7天後血壓降至128/76mmHg,臨床癥狀消失。服藥15天後,將處方藥物減至1/3量泡水代茶,長期飲用。隨訪1年,血壓穩定,癥狀未再復發。

    按語:此案辨證為陰虛陽亢,氣血壅滯。鎮肝熄風湯方中懷牛膝引血下行速治其標,龍骨、牡蠣、龜甲、白芍鎮肝潛陽,玄參、麥鼕滋陰清肺,茵陳、麥芽、川楝子理氣疏肝。諸藥合用,滋陰息風潛陽,故能迅速降壓且保持療效。

    ◎梅尼埃綜合征(眩暈)◎

    楊某,女,42歲,工人。1980年5月8日初診。患者於2個月前突然出現陣發性眩暈,烘熱煩躁,顏面潮紅,口干苦,耳鳴,惡心欲吐。前醫診為肝火眩暈,治以清肝瀉火為法,投龍膽瀉肝湯、溫膽湯等,服藥期間諸證皆減,停藥後一切如舊,且又添手足振顫新患。後經重醫診斷為“梅尼埃綜合征”,服西藥半月餘,未見好轉,故來校就診。察其舌質紅,苔薄黃,脈細弦而數。擬鎮肝熄風湯加減。處方:白芍15g,懷牛膝15g,代赭石31g(先煎),生牡蠣18g(先煎),天鼕15g,玄參12g,炒川楝子10g,生麥芽18g,菊花12g,鉤籐18g。

    6劑後,諸癥悉平,繼以杞菊地黃丸3瓶調理善後。經門診隨訪2年,未見復發。

    按語:辨證屬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之候。治宜平肝潛陽,滋陰熄風。鎮肝熄風湯加菊花、鉤籐平肝熄風,繼以杞菊地黃丸滋陰平肝,故見療效。

    ◎梅尼埃綜合征◎

    王某,女,54歲,干部,1993年12月9日初診。頭暈目眩20餘天,既往有同樣病史。經檢查確診為“梅尼埃綜合征”。20天前因工作緊張勞累,偶感風寒,出現頭暈目眩,耳鳴,天旋地轉,漾漾欲吐,或吐少量痰涎,胃納不振,口干疲倦,四肢痊軟,平臥閉目方可稍減。月經周期紊亂,經量少,色紅,淋瀝不淨,舌紅、苔薄黃,脈弦細。辨為肝脾不足,虛風上擾。擬鎮肝熄風湯加減。處方:黨參、代赭石(先煎)、天鼕、赤芍各15g,天麻、牛膝各10g,牡蠣、龜甲(均先煎)、麥芽各30g,3劑。

    復診:目眩、惡心癥減,月經已干淨,仍頭暈,納谷不馨,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原方續進6劑。隨訪1年未復發。

    按語:張景嶽曰:“眩暈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寧一二耳。”本案屬下虛而兼痰火者,圍絕經期婦女,肝脾不足,加之工作緊張,氣血無以填養髓海,致虛風內動,痰火內擾,用鎮肝熄風湯去川楝子之苦寒,加黨參益氣,天麻定風化痰,收效明顯。

    ◎眩暈◎

    李某,男,57歲。形體消瘦,面色潮紅,平素急躁易怒,於3天前飲酒後出現頭暈眼花,伴惡心嘔吐1次,自覺有氣上衝感,休息後,癥狀略緩解,但仍有頭暈眼花癥狀,刻診:舌質紅,苔黃,脈弦細。考慮為肝氣上逆、風陽上擾神明所致眩暈。處方:代赭石30g,牛膝、生龍骨、牡蠣各20g,玄參、麥鼕各15g,川楝子10g,生麥芽、茵陳各15g,黃芩10g。

    水煎服3劑,諸證治愈。

    按語:《素問玄機原病式》曰:“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說明肝風內動是眩暈之關鍵,本案平素肝陽偏盛,復因過食辛辣助熱、助火以致眩暈發作。故治療上重用潛陽平肝之品。代赭石、牛膝、生龍牡潛陽降逆;玄參、麥鼕育陰潛陽;川楝子、生麥芽、茵陳疏肝條達肝氣;黃芩清肝熱。諸藥共奏滋陰潛陽、清肝瀉熱之功,取得了較好療效。

    ◎腦鳴◎

    李某,男,58歲,干部,1995年2月28日來診。患者有高血壓家族史並患高血壓病多年,經常頭目眩暈,近1個月來腦鳴似雷聲,伴有耳鳴,心煩易怒,夜寐不安,經西醫予以降壓利尿治療,無明顯效果。現伴有健忘,面紅,大便燥結,小便短赤,體溫38℃,血壓22.6/14.6kPa,舌紅,苔少,脈洪大。一派陰虛陽亢之像,擬鎮肝熄風湯加減。處方:天麻10g,牛膝20g,龍骨、牡蠣各20g,石膏20g,青蒿15g,天鼕、白芍、鉤籐、川楝子各10g,3劑,每日1劑,水煎服。

    藥進2劑,腦鳴減少,3劑服完,腦鳴時有休止。

    二診:舌脈同前,癥狀減輕,藥屬對癥,於原方加酸棗仁15g,石斛12g,每日1劑,連服5劑。

    三診:患者腦鳴、耳鳴均明顯好轉,白天頭腦輕松,精神較好,夜深人靜時自覺耳鳴如蟬。繼服原方5劑,後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調治半個月而告痊愈。

    按語:本例腦鳴繫由肝腎陰虛,肝陽偏亢,陰陽失調,肝陽上擾腦海,上盛下虛所致。鎮肝熄風湯方中以白芍、玄參、龜甲滋養肝腎之陰;龍骨、牡蠣、川楝子、代赭石鎮肝潛陽;用牛膝以引上擾之肝陽下行;鉤籐、青蒿、菊花以清熱息風。諸藥配合,以滋陰潛陽平肝而使病愈。

    ◎偏頭痛◎

    王某,女,49歲,1992年10月20日就診。有右側偏頭痛史10餘年。今晨又發作,痛而眩暈,泛嘔吐涎,胸脕滿悶,肢體形寒,二便尚通,脈細濡,舌胖苔薄白滑,舌尖略紅。處方:代赭石30g,龍牡各30g,生白芍12g,生麥芽12g,懷牛膝9g,茯苓9g,桂枝1.5g,白術12g,甘草3g,天麻45g,3劑。

    藥後痛緩嘔止,又以上方去桂枝、天麻加黨參連服1個月。隨訪2年,再無復發。

    按語:證屬肝氣衝逆,夾郁痰飲。治以平肝降逆,兼化裡飲。鎮肝熄風湯加苓桂術甘湯,平肝潛陽、溫化痰飲降逆。

    ◎偏頭痛◎

    張某,女,50歲,1993年10月28日就診。8年來經常頭面右側痛,兼見嘔吐,每於氣候轉暖或衣被過熱時誘發。刻診見脕脅不適,隱約作痛,易泛酸水。西醫診為“血管神經性頭痛,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今頭痛又發,連及齦齒,口苦嘔涎,入暮脕痛,睡眠欠安,便通尿長,脈像弦細,舌苔薄膩。處方:代赭石30g,龍牡各30g,生白芍10g,生麥芽12g,懷牛膝9g,天麻45g,僵蠶9g,蜂房9g,姜半夏9g,延胡索6g。3劑。

    藥後痛緩,其後以本方加減,每年僅發作1~2次,隨訪2年尚安。

    按語:證屬肝氣上衝,痰氣交結。治宜鎮衝止痛,平肝降逆。鎮肝熄風湯加姜半夏、延胡索化痰止痛,僵蠶、蜂房清養滋陰息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