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整合論治——陳大舜臨床經驗傳承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醫學
    【市場價】
    536-776
    【優惠價】
    335-485
    【作者】 周德生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中醫  中醫臨床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7100617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71006174
    作者:周德生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

    編輯推薦

    ★院士推薦:本書得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院士的推薦,指出“這種論治法則……來自實踐人和總結者的主動整合,這種臨床方法一定會給相關學者帶來不同的思維和效果”。


    ★畢生心血:本書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陳大舜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對陳大舜教授50餘年畢生從醫經驗的總結。陳大舜教授繫原湖南中醫學院院長,湖南省名中醫,繼承並發揚了孟河醫派“和法緩治”學術精髓,形成了獨特的學術思想,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本書集陳老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之大成。


    ★融合創新:和法論治是中醫各家學說的融合和再創造,其作為一種方法論,有助於確定*化的治療方案,反映中醫治療學的基本觀念;和法論治臨床思維方法是儒家中和觀貫穿於中醫治療學及中醫養生學的結果;辨病辨證和法論治將整合醫學付諸實踐,彰顯了中醫學在整合醫學中發揮的關鍵性作用,特別適用於指導慢性病、老年病、心身疾病、危重疾病、疑難雜癥的中西醫結合臨床處理。

     
    內容簡介

    本書從復合病因、復雜病機、並病共病、和法論治、復方簡藥等邏輯鏈,總結了陳大舜全國名老中醫辨病辨證整合論治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並上溯孟河醫派純正醫學傳統,下迄後學臨床應用案例,構建了適用於臨床復雜疾病診療的獨特的學術體繫。

    作者簡介

    周德生,男,生於1966年,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現任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大舜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中醫內科學、神經病學、明清醫學、孟河醫派研究,本書繫其主編的第38本專著。

    目錄
    章關於中醫和法的概說
    和法的概念、範疇和特征()
    和法的學術源流()
    關於和法的學術爭鳴()
    第二章陳大舜和法論治學術思想研究
    雜合理論視域下中醫各家學說對陳大舜和法論治學術思想形成的啟示()
    陳大舜和法論治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創新()
    陳大舜和法論治的臨床應用規律()
    陳大舜內傷雜病辨病辨證和法論治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
    陳大舜和法論治學術思想彰顯了中醫學在整合醫學中發揮的關鍵性作用()
    陳大舜辨病辨證和法論治的傳承和發展()
    第三章陳大舜內科雜病辨證論治規律研究
    內科雜病辨證規律研究()
    內科雜病處方用藥規律研究()

    章關於中醫和法的概說


    和法的概念、範疇和特征()


    和法的學術源流()


    關於和法的學術爭鳴()


    第二章陳大舜和法論治學術思想研究


    雜合理論視域下中醫各家學說對陳大舜和法論治學術思想形成的啟示()


    陳大舜和法論治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創新()


    陳大舜和法論治的臨床應用規律()


    陳大舜內傷雜病辨病辨證和法論治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


    陳大舜和法論治學術思想彰顯了中醫學在整合醫學中發揮的關鍵性作用()


    陳大舜辨病辨證和法論治的傳承和發展()


    第三章陳大舜內科雜病辨證論治規律研究


    內科雜病辨證規律研究()


    內科雜病處方用藥規律研究()


    第四章陳大舜和法論治辨病辨證用藥數據挖掘分析舉例


    頭痛病的辨病辨證用藥分析()


    眩暈病的辨病辨證用藥分析()


    失眠病的辨病辨證用藥分析()


    第五章陳大舜常用經驗方集錦


    宣肅止咳方()


    眩復溫膽湯()


    葛麻二芍二膝湯()


    二梗二仁湯()


    百合二仁二核湯()


    芪合二貝二芍湯()


    甲亢方()


    甲亢平膏方()


    面癱方()


    牛角地黃湯()


    左歸降糖方()


    左歸雙降方()


    降糖舒心方()


    降糖通脈方()


    降糖益腎方()


    降糖舒絡方()


    降糖寧足湯()


    降糖明目方()


    痛風定方()


    滋陰降火湯()


    補腎通絡湯()


    止汗方()


    三黃二至丸()


    青黛貝骨散()


    獨活寄生湯加減方()


    芪芍桂酒湯加減方()


    五仁丸加減方()


    四金化石湯()


    天麻首烏湯()


    丹參消痤飲()


    皮炎通用方()


    第六章陳大舜和法論治臨床經驗選粹


    基於“雜合以治”理論探討陳大舜和法論治經驗()


    陳大舜和法論治臨床應用經驗舉隅()


    陳大舜辨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


    陳大舜辨治甲狀腺素毒性腦病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


    陳大舜對高滲高血糖綜合征的辨證治療經驗()


    陳大舜辨治糖尿病腹瀉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


    陳大舜治療2型糖尿病常用藥對拾擷()


    陳大舜辨治痤瘡臨床經驗擷菁()


    陳大舜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辨證用藥思路和臨床經驗()


    陳大舜辨治類風濕關節炎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


    陳大舜辨治汗證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


    探討陳大舜治療眩暈病的用藥經驗()


    陳大舜從血論治慢性緊張型頭痛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


    陳大舜運用調和滌痰法辨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


    陳大舜治療不寐醫案7則()


    陳大舜復方配伍與藥物精簡應用()


    第七章陳大舜和法論治疑難病醫案實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間質性肺炎並感染()


    冠心病並心律不齊()


    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心律失常頻繁性室性早搏射頻消融術後()


    賁門失弛緩癥()


    原發性肝癌並肝源性復合型胃潰瘍()


    消化性潰瘍出血並痛風急性發作()


    類風濕關節炎並肺間質病變()


    繫統性紅斑狼瘡重型合並狼瘡性腎炎()


    成人Still病()


    干燥綜合征()


    再生障礙性貧血()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繼發紫癜性腎炎並上呼吸道感染()


    IgA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並高血壓性視網膜病()


    腎病綜合征並腦血栓形成()


    胸腹主動脈覆膜支架置入術後脊髓缺血()


    左腎上腺癌術後庫欣綜合征()


    小兒分泌性中耳炎()


    突發性耳聾()


    左外耳道帶狀皰疹並耳源性眩暈()


    脊髓型頸椎病()


    克羅恩病()


    腸結核繼發腸梗阻()


    先兆流產病()


    圍絕經期綜合征()


    藥物性皮炎()


    第八章陳大舜和法論治醫論選講及醫案驗證


    消渴病()


    洩瀉病()


    中風病()


    血瘀證()


    吐血證()


    痺病()


    崩漏病()


    小兒咳嗽()


    梅核氣()


    第九章孟河醫派和法論治學術發掘


    王九峰應用反治法臨床經驗探析()


    費伯雄醫學思想與宮廷醫學的關繫()


    探討費伯雄應用調氣升降藥物的臨床經驗()


    費繩甫辨治瘧疾之透邪養陰學術思想探微()


    馬培之辨治痿證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


    巢崇山治療肺繫疾病的學術思想和臨床應用()


    探討賀季衡辨治月經病的臨床經驗()


    鄧星伯腫脹病臨床證治探析()


    《餘聽鴻醫案》小方單方應用經驗鉤沉()


    丁甘仁辨治咳嗽十三法()


    孟河醫派臨床用藥特點探討()


     


    附錄陳大舜中醫藥學相關出版物索引()

    在線試讀
    樣章
    和法的概念、範疇和特征基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觀念,以及中醫藥學整體、運動、平衡觀念,和法的內涵十分豐富。和法通過對各種具體治療方法及治療手段的取舍與組合,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甚至可以兼顧生活質量與生命環境的協調,因此,和法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繼承發展和法的理法方藥及臨床應用經驗,首先要明確和法的概念、範疇與特點。
    一、和法的概念和範疇
    和有自和、調和、和緩3種涵義,傳統的和法隻保存了調和一種語義。在歷代中醫著作中,不斷拓展和法的範疇,和法的概念沒有統一,和法的各種說法並存,和法的涵義往往混用。
    (一)傳統的和法
    正常人體處於一種陰陽、表裡、氣血、髒腑之間關繫相對穩定的狀態;表裡出入、上下升降、氣血調達、水火既濟、髒腑安和,皆本於樞機。《金匱要略·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所謂“真通暢,人即安和”,故中醫以肺和、心和、肝和、脾和、腎和等五髒和諧為治療根本。人體陰陽自和的能力也是疾病向愈的內在動力,更是和法之所本。正如張載《正蒙·太和》曰:“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氤氳、相蕩、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像為氣,清通而不可像為神。”
    和法是通過健運人體樞機、調和病機關繫,針對表裡上下失和、陰陽氣血營衛失和、髒腑氣機失和、寒熱互結或寒熱格拒等病機矛盾的一類治法。遵循生生之道,順應人體自和趨勢,通過和解、調和或緩和等作用治療疾病。多用於邪經或邪在半表半裡的病證。主要有和解少陽、調和肝脾、舒肝和胃、分消上下、調和腸胃等作用。適應範圍有外感少陽證、腸胃不和、肝脾不和以及瘧疾等病證,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脹滿,脅肋疼痛,默默不欲飲食,惡心,嘔吐,心下痞滿,腸鳴腹瀉,腹痛,月經不調等。
    小柴胡湯是傳統的和法代表方劑。柯韻伯《傷寒附翼·少陽方總論》稱小柴胡湯:“此為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裡之總方也。”膽為清淨之府,無出無入,其經在半表半裡。少陽病證,邪入本經,乃太陽病失治、誤治,亦可由陽明病轉入,病在半表半裡,邪不在表,也不在裡,往來寒熱代表病在半表,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代表病在半裡,汗、吐、下三法均不適宜,隻有采用小柴胡湯和解方法,樞轉病機,使病邪透達於外,不致內陷入裡。臨床上,舉凡表裡失和,營衛不諧,脾胃不和,肝膽不利,肺氣失宣,胸陽不暢,陰陽失衡,氣血不調等病機,所出現各髒腑的疾病,皆可用小柴胡湯宣暢三焦,運轉氣機。

    樣章


    和法的概念、範疇和特征基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觀念,以及中醫藥學整體、運動、平衡觀念,和法的內涵十分豐富。和法通過對各種具體治療方法及治療手段的取舍與組合,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甚至可以兼顧生活質量與生命環境的協調,因此,和法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繼承發展和法的理法方藥及臨床應用經驗,首先要明確和法的概念、範疇與特點。


    一、和法的概念和範疇


    和有自和、調和、和緩3種涵義,傳統的和法隻保存了調和一種語義。在歷代中醫著作中,不斷拓展和法的範疇,和法的概念沒有統一,和法的各種說法並存,和法的涵義往往混用。


    (一)傳統的和法


    正常人體處於一種陰陽、表裡、氣血、髒腑之間關繫相對穩定的狀態;表裡出入、上下升降、氣血調達、水火既濟、髒腑安和,皆本於樞機。《金匱要略·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所謂“真通暢,人即安和”,故中醫以肺和、心和、肝和、脾和、腎和等五髒和諧為治療根本。人體陰陽自和的能力也是疾病向愈的內在動力,更是和法之所本。正如張載《正蒙·太和》曰:“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氤氳、相蕩、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像為氣,清通而不可像為神。”


    和法是通過健運人體樞機、調和病機關繫,針對表裡上下失和、陰陽氣血營衛失和、髒腑氣機失和、寒熱互結或寒熱格拒等病機矛盾的一類治法。遵循生生之道,順應人體自和趨勢,通過和解、調和或緩和等作用治療疾病。多用於邪經或邪在半表半裡的病證。主要有和解少陽、調和肝脾、舒肝和胃、分消上下、調和腸胃等作用。適應範圍有外感少陽證、腸胃不和、肝脾不和以及瘧疾等病證,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脹滿,脅肋疼痛,默默不欲飲食,惡心,嘔吐,心下痞滿,腸鳴腹瀉,腹痛,月經不調等。


    小柴胡湯是傳統的和法代表方劑。柯韻伯《傷寒附翼·少陽方總論》稱小柴胡湯:“此為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裡之總方也。”膽為清淨之府,無出無入,其經在半表半裡。少陽病證,邪入本經,乃太陽病失治、誤治,亦可由陽明病轉入,病在半表半裡,邪不在表,也不在裡,往來寒熱代表病在半表,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代表病在半裡,汗、吐、下三法均不適宜,隻有采用小柴胡湯和解方法,樞轉病機,使病邪透達於外,不致內陷入裡。臨床上,舉凡表裡失和,營衛不諧,脾胃不和,肝膽不利,肺氣失宣,胸陽不暢,陰陽失衡,氣血不調等病機,所出現各髒腑的疾病,皆可用小柴胡湯宣暢三焦,運轉氣機。


    (二)不同層次的和法


    治則與治法是不同層次的範疇,治則屬於理論性的、思辨性的,可以指導辨證論治。治法屬於方法上的、對策性的,受辨證論治的指導,是理論與臨床銜接的關鍵部分。但是,實踐應用時治則與治法的區分不嚴格。一般將治則治法分為以下6層。層次總治則:治病求本;第二層次基本治則:三因制宜,治標治本,正治反治;第三層次病機治則: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整髒腑功能,調理氣血;第四層次治療大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第五層次具體治法: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滋陰解表,益氣解表……第六層次癥狀治法:藥物加減。


    和法有不同層次的涵義。針對邪在半表半裡病位的和法,屬於狹義的和法;針對特殊病機的和法,屬於更狹義的和法;所有扶正祛邪的治法均為狹義的和法。當然,邪在半表半裡病位也屬於特殊病機之一。以上屬於傳統的和法範疇,但是,為了便於指導臨床應用,和法範疇必須進一步擴展。大多數疾病存在復合病機,針對亞病機的多法並用的和法,屬於中義的和法。針對以陰陽表裡虛實為核心的外感熱病病理、以五藏苦欲補瀉為核心的內傷雜病病理,所有疾病的治則,屬於廣義的和法。包括治則及治法以外,如醫囑、調理、心理、養生等臨床防治原則,屬於更廣義的和法。應用整合醫學思維模式,化選擇中西醫或民族醫治法、衛生經濟學、醫學人文學等,屬於廣義的和法。臨床上,籠統地將廣義、更廣義、廣義、中義的和法稱為廣義的和法,將狹義、更狹義、狹義的和法稱為狹義的和法。


    但是,在歷代中醫著作中,各種說法並存,和法的涵義往往混用。如《漢書·藝文志》曰:“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深淺,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傷寒明理論·諸湯方論》曰:“傷寒邪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氣在裡者,必蕩滌以為利;其於不外不內,半表半裡,即非發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景嶽全書·新方八陣》曰:“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虛者,補而和之。兼滯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溫而和之。兼熱者,涼而和之,和之為義廣矣。亦猶土兼四氣,其於補瀉溫涼之用,無所不及,務氣,不失中和之為貴也。”《醫學心悟·論和法》曰:“有清而和者,有溫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補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潤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義則一,而和之法變化無窮焉。”如《讀醫隨筆·和解法說》曰:“和解者,合汗、下之法,而緩用之者也。傷寒以小柴胡為和解之方,後人不求和解之義圇讀過,隨口稱道,昧者更以果子藥當之。竊思凡用和解之法者,必其邪氣之極雜者也。寒者、熱者、燥者、濕者,結於一處而不得通,則宜開其結而解之;升者、降者、斂者、散者,積於一偏而不相洽,則宜平其積而和之。故方中往往寒熱並用,燥濕並用,升降斂散並用,非雜亂而無法也,正法之至妙也。”戴天章《廣瘟疫論·和法》亦曰:“寒熱並用謂之和,補瀉合濟謂之和,表裡雙解謂之和,平其亢厲謂之和。”何廉臣《重訂廣瘟疫論·驗方妙用》進一步發揮曰:“凡屬表裡雙解,溫涼並用,苦辛分消,補瀉兼施,平其復遺,調其氣血等方,皆謂之和解法。和法者,雙方並治,分解其兼癥夾癥之復方,及調理復癥遺癥之小方緩方也。”


    由於對特殊病機的認識不一致,在和法範疇的分界問題上引起爭議,造成了不同層次的和法,傳統的和法分類某些方面存在相交。


    (1)針對特殊病邪:祛邪截瘧,截補兼用。


    (2)針對半表半裡病位:①半表半裡在上焦孔竅之間。和解少陽,清洩膽熱。②半表半裡在胸腹腔隙間。開達膜原。③半表半裡在胸脅部位。調和肝脾,調和肝胃,調和膽胃。④半表半裡在人體軀干的中上部。調和脾胃,調和腸胃,調和心脾。


    (3)針對矛盾病位:①表裡病位。表裡雙解,調和營衛,調和氣血,調和髒腑。②上下病位。分消上下,調和心腎,疏利三焦。


    (4)針對矛盾病性:①調和陰陽,調和寒熱;②補瀉兼施;③燥濕並用,升降並用,斂散並用,動靜並用。


    (5)針對邪正交爭病勢向愈:①順勢利導;②截斷扭轉;③調理復遺。


    (三)不同方面的和法


    《黃帝內經》從健康、疾病、治療諸方面奠定了和法的理論基礎,對後世發展和法的理論及臨床應用提供了指導基礎。和有自和、調和、和緩三種涵義,和法範疇進一步擴大化。


    1.《黃帝內經》認為陰陽自和、五行制化、亢害承制是人體自愈的內在機制。《素問·五常政大論》強調疾病以後“無伐天和”,順調正氣,因勢利導,“必養必和,待其來復”。《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曰:“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陰陽自和是指在病理上的陰陽失調趨向相對平衡的建立,疾病不借藥物而能好轉或者痊愈,人體保持健康狀態的自我調節能力。臨床過程中出現體溫正常,氣血調和,口津充足,食欲增加,二便通利,脈和緩等,是陰陽趨向平衡的現像。陰陽調和指陰陽二氣在運動中處於相互感應、相互作用的過程之中。


    2.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衝氣以為和。《荀子·禮記》曰:“天地和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調和陰陽是通過藥物或其他方法,損其有餘實者瀉之,補其不足虛者補之,調整人體陰陽的偏盛或偏衰,使兩者協調合和有序,恢復其陰平陽秘相對平衡的治療原則。諸如寒熱溫清、虛實補瀉、解表攻裡以及調和營衛、調理氣血等方法。《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3.和者中和,中正平和,柔和緩治。用藥和緩輕緩、慎用峻烈藥物。無病者不可隨意濫用藥物,即便是有病也應根據病情選擇使用。《黃帝內經》中提出的藥物分類為毒藥、甘藥。其中,性味有偏、作用峻猛、能夠祛邪除病、對人體有刺激或毒副作用的藥物稱作毒藥,《素問·髒氣法時論》曰“毒藥攻邪”。性味甘美、作用平和、功在補虛、對人體沒有刺激及毒副作用的藥物則稱作甘藥。《靈樞·終始》曰:“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靈樞·邪氣髒腑病形》亦曰:“氣血陰陽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當然,作用緩和並不等同於療效緩慢,更不能以療效的快慢判斷療效的好壞。病去如抽絲,身體的修復過程確實是個漫長的過程,是不能隨便追求速度的。《醫醇賸義》序曰:“天下無神奇之法,隻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極乃為神奇。否則,眩異標新,用違其度,欲求速效,反速危亡,不和不緩故也。”大倡和緩之風,在治法上,強調和法緩治,顧護脾胃正氣,用藥輕靈,保持方藥的和緩之性,緩和病機矛盾。


    二、和法的臨床特征


    傳統的和法在治法、方劑、藥物、用法等方面均具有顯著的特征,擴展的和法在藥物炮制及劑量、方劑配伍及用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


    (一)治法特征


    和法是結合中醫疾病或病證、現代醫學生理病理、臨床實踐經驗積累等確立的治則治法,是對傳統治則治法理論的繼承,又有所創新與發展。來源於臨床,驗證於臨床,發展於臨床。和法是由兩種或者多種不同的亞治法組成的復合治法,亞治法存在矛盾者屬於傳統的和法分類,亞治法並列不矛盾者屬於擴展的和法分類。亞治法有主次之分,也可以無主次之分。和法應用重在臨床斟酌,綜合調治,全面兼顧,三因制宜,殊途同歸,和其不和,中病即止。《素問·異法方宜論》提出“雜合以治”,《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以平為期”,“適事為故”。知常達變,和法之常,調和緩治緩攻,食養盡之;和法之變,正治反治祛邪,衰其大半。適事為故,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內經知要·治則》釋義:“適事為故,猶雲中病為度,適可而止,毋太過以傷正,毋不及以留邪也。”“圓通之用,妙出吾心。”


    (二)方藥特征


    和法的用藥特征:傳統的和法用藥多選擇甘美、和緩、輕靈、無毒的平常藥物。擴展的和法用藥不受此限制,也用大辛大苦、酸澀咸羶、猛烈刺激、大寒大熱、峻利攻劫、毒性藥物,但是,其炮制、配伍、劑量、用法有所不同。臨床上,用藥物劑量之輕重,直接關繫到處方的布局和方組的療效,故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病邪輕重,標本緩急,病程始末,季節時令以及藥物的特殊性能,劑量當輕就輕,當重就重,補偏救弊,各適其宜。臨床和法應用,往往重藥輕投或者輕藥重投。費伯雄主張輕藥重投,“不足者補之,以復其正,有餘者去之,以歸於平,是即和法也,緩治也。毒藥治病去其五,良藥治病去其七,亦即和法也,緩治也。”(《醫醇賸義·自序》)使用大劑量緩劑來遏制病勢、控制病情,中病即減、中病即止,隨後改用丸散調理。如腎病水腫扶正滲利法必須輕藥重投。丁甘仁則主張重藥輕投,“夫交淺言深,取信良難,況在死生存亡之頃,欲求速效,授以猛劑,則病家畏;素不相習,漫推心腹,則病家疑;疑與畏交相阻,雖有上工良劑,終以棄置不用。”峻劑小量分服,維持小有效治療劑量,“雖劑量過輕,於重癥間有不應,甚或連進五六劑,纔得小效,此即先生之道與術,所以免人疑畏者也。”(《丁甘仁醫案·曹穎甫序》)如失血性低血壓使用四逆湯,隨著附子、甘草、干姜劑量的逐漸增加,升壓、強心、促進呼吸的藥效作用未見明顯增強,甚至在高劑量使用時表現出一定的副作用。


    和法的組方特征:和法方劑多為專方、大方、復方、合方。多用經典方劑或經驗方劑。強調理論有所傳承,方源有所依據,制劑有所規範,臨床有所驗證。有些是特病通用方,專病專方。《讀醫隨筆·和解法說》曰:“和解之方,多是偶方、復方,即或間有奇方,亦方之大者也。何者?以其有相反而相用者也;相反者,寒與熱也,燥與濕也,升與降也,斂與散也。”中焦脾胃,水谷之海,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髒六腑四肢百骸皆賴以養。脾胃之氣旺盛,則正氣充足,正勝邪卻,病可痊愈,反之脾胃之氣衰,精氣不足,正不勝邪,必釀敗癥。因此,無論治外邪,內傷諸病,必須重視顧護脾胃。對於慢性病、復雜病、危重病、虛損性疾病、久病復遺癥等和法論治,中病即止,都比較注意顧護脾胃正氣,不妄用克伐之藥。


    (三)和法方藥的臨床應用特征


    和劑的臨床應用廣泛,異病同治,一方多用。《景嶽全書·論古法通變》曰:“凡用藥處方,宜通變,不可執滯。”如小柴胡湯,本治少陽經脅痛干嘔,往來寒熱之傷寒,而陽明病潮熱胸脅滿者亦用之;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腹滿脅痛,不得汗,身面悉黃,潮熱等證亦用之;婦人中風,續得寒熱,經水適斷,熱入血室,如瘧狀者亦用之,此小柴胡之通變也。如桂枝湯,本治太陽經發熱汗出之中風,而陽明病如瘧狀,日晡發熱,脈浮虛,宜發汗者亦用之;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當以汗解者亦用之;太陰病,脈浮,可發汗者亦用之;厥陰證下痢,腹脹滿,身疼痛,宜攻表者亦用之,此桂枝湯之通變也。


    和劑治療雜病療程長,重在謹守病機,守法守方,效不更方,積累療效,緩圖其本。不能因為療效平緩或者病情反復,欲求速效,另施他法,屢屢更方,以病試藥。守法守方是指在診察入細、辨證確當的基礎上,針對病機所在,采用相應的治法和方藥,並在一段時間內堅持運用,直到該證的病理因素得以解除為止。當然,必須注意如果病程中病機有變,則又當治隨證轉,不可拘守法守方而一成不變。由此可見,守法守方之施,當不違辨證論治之旨。其實質在於:因其證候病機而守。


    和法湯劑需要久煎,或者多用膏劑、丸劑。一般多用小劑量,便於守方、久服;藥性平和,不欲藥過病所,合力抗病,也有用大劑量者。《廣瘟疫論·和法》曰:“餘邪未解,故用此法以和之,或用下法而小其劑料,緩其時日;或用清法而變其湯劑,易為丸散者皆是。”和法方藥用在日常,以食為藥,以食代藥,寓醫於食,藥食同源。《素問·藏氣法時論》曰:“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則服之,以補精益氣。”


    三、和法的文化特征


    天地和合,道是生命進程,醫為維護手段。因此,和文化是中醫和法的基本特質。和文化的和而不同、折中和合、和為貴、和實生物等抽像理念,具體體現在中醫和法的方方面面。


    (一)和法以多種亞治法“是類”,和而不同


    《國語·鄭語》記載史伯認為,以他平他謂之和,以多物“是類”,故和而不同。這種思想稱為“他和說”。和的涵義是多樣性的統一或者差異性的平衡。和法中的各種亞治法也具有和而不同的性質,互相區別而各有效用。例如,用烏梅丸治療結締組織病,可使患者癥狀、體征及免疫炎性反應水平、髒器功能損害、脂質及蛋白質等的代謝異常、電解質紊亂、微循環障礙、情緒失常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得益於烏梅丸寒熱並用、剛柔相濟、補瀉兼施、開合相應、貫通陰陽的相反相成的組方特點,有差異的各種亞治法具備了共存的條件,成為和法的代表方劑之一。


    (二)和法相輔相濟或者相反相成,折中和合


    《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晏嬰對曰,濟五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和五聲,清濁、剛柔、遲速、高下、出入等相濟,五聲、六律、七音、九歌等相成。真理既不是的“可”,也不是的“否”。這種思想稱為“否和說”。和的涵義又包括差異性的對立及對立性的統一,進而正確地把握“中”。《論語·先進》所謂“過猶不及”,對立統一的“和”,必須達到適度的“中”。這種思想稱為“中和說”。折中和合,即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在處理多邊關繫中的靈活應用。


    具體而言,和法是各種亞治法的有機的融合與凝聚,和法論治是一個致中和的思維過程。和法中的各種亞治法相輔相濟或者相反相成,和法的功能既不完全表現為某一種亞治法的功能,也不能完全脫離每一種亞治法的功能,而是折中和合產生出來的綜合性的功能。《周易外傳·繫辭上傳》所謂“摶聚而合之一也”。和法與其中各種亞治法的關繫,正如方與藥的關繫,共生共榮。《醫學源流論·方藥離合論》曰:“方之既成,能使藥各全其性,亦能使藥各失其性。”


    雖然,和法中的各種亞治法在治療中都有體現,但是,也有折中和合產生出來的新的功能。例如,《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提出經典的“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作為後世臨床治療痰飲的指導性原則,有學者認為其重點在於“和之”,而非執於“溫藥”溫通。痰飲病存在本虛標實之本質特征,臨床治療某種單一類藥物使用均有不同的限制,多治法仍應當是和之,此“和”乃調和髒腑、調和經絡、調和寒熱虛實之意。


    (三)和法醇正和緩平淡之極,和為貴


    中國傳統文化裡的道學、儒學、佛學、法學、兵學、醫學等多種學科流派,都是傳承中之理的重要渠道。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德、誠隨之相生,故和為貴。和為貴,自然萬物、社會人事、髒腑經絡各得其所,以和為醫學追求的目標,是中醫學根本的價值觀。費伯雄《醫醇賸義·自序》曰:“天下無神奇之法,隻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極乃為神奇。”內傷雜病非一日之疾,和法醇正和緩平淡之極,適合長期用藥,扶助人體正氣,祛除沉痼久病,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例如,《格致餘論·鼓脹論》曰:“此病之起,或三五年,或十餘年,根深矣,勢篤矣,欲求速效,自求禍耳!知王道者能治此病也。”“驗之治法,理宜補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慮;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此和法王道也。


    (四)和法扶正祛邪調平陰陽,和實生物


    《國語·鄭語》史伯曰:“和實生物。”與《道德經》所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陰陽和而萬物生,這種和氣生萬物的學說,揭示了萬物生成的客觀規律。氣血、陰陽、髒腑、經絡功能的調和是保持健康的關鍵。通過和法達到平和目的,和其不和。和法中的各種亞治法有機組合,和法醇正合理、和劑結構穩定、功效緩和、用藥平和、無副作用,扶正祛邪,調平陰陽,身心以和,形神合一。


     


    和法的學術源流和法淵源於《黃帝內經》與《傷寒論》,由成無己、龐安時、朱素、劉完素、李杲、朱丹溪等發展,徐春甫首次將“和”作為獨立的治法。此後,張景嶽、汪昂、程國彭、戴天章、何廉臣、唐宗海等完善,使和法兼賅眾法,適用於外感內傷各領域。


    一、和法的形成演變


    中和思維方式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之一,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靈魂和個性特征。《禮記·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思想對和法的形成演變具有指導與滲透的作用。


    (一)和法為和表、和解、調和、平和之法,由和解外邪向調和髒腑轉變


    《黃帝內經》認為,協調陰陽是所有疾病的治療原則;調合陰陽即養生之道。具體的和法則表現在調和髒腑、經脈、氣血、營衛、津液、情志、飲食五味等方面。《傷寒論》吸取了《黃帝內經》中有關“和”的治法精神,將其用於臨床,並發展創新,為和法的形成演變及和法的組方用藥奠定了基礎。《傷寒論》中不少條文雖未明言以“和”治之,但被後世認為屬於和法或是和法方劑,如148條曰:“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