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福建古建築地圖
    該商品所屬分類:建築 ->
    【市場價】
    489-710
    【優惠價】
    306-444
    【作者】 劉暢、曾朝、謝鴻權 
    【所屬類別】 圖書  建築  建築史與建築文化  中國古建築與施工技術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40273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2402732
    叢書名: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繫列叢書中國古建築地圖

    作者:劉暢、曾朝、謝鴻權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編輯推薦


    福建各地所遺存的歷代古構,恰如灘頭的貝殼透露著此前的浪起潮落。停歇著歷史魂靈的古構,歷盡波劫,方纔有了今日你我探訪的機緣。好事則是你我的天性,從不抱怨故事多了,隻有少數脫俗的家伙能夠建構嚴密的歷史線索,後來他們也成為你我故事的主角。所以這本小冊子不是教科書或是資料集,而是筆者旅途中或是閱讀中點滴感受的彙總,作為你我日後的談資。






    src="http://img32.ddimg.cn/imgother/201511/27_0/20151127105721342.jpg"






    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繫列叢書 · 中國古建築地圖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知名學者潛心打造,在行走中閱讀的古建知識;



    ★ 上千張獨家清晰照片及插圖,身臨其境體會傳統建築的遺風餘韻;



    ★ 博古通今,在歷史、文化與科技的發展軌跡中感受建築的珍貴價值;



    ★ “中國古都五書”“中國古典園林五書”姊妹篇,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繫列經典。










     
    內容簡介
    福建偏居華夏東南一隅,在地貌、水繫乃至氣候等方面,都呈現一定的獨立性,亦孕育出獨具特色的文化樣貌。本書對福建各地重要古建築的分布、類型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和彙總,對各古建築所在地情況、各古建築的歷史沿革作出介紹。此外,在對各古建築的形制特征和保存狀況的詳細解說中,也融入了作者的切身感受和評價。通過這種全面梳理和勾勒, 生動呈現福建古代建築文化的風格特征和歷史演變;而作者自身點滴感受的彙總,也或許能夠鼓勵讀者去實地尋訪、自己發現。
    作者簡介
    劉暢:
    1968年出生,1987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繫,後在故宮博物院服務六年。2002年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獲得工學博士學位,並自此留校任教至今。發表《慎修思永》、《北京紫禁城》、《乾隆遺珍》、《山西平遙鎮國寺萬佛殿天王殿精細測繪報告》、《雕蟲故事》等著作多部,學術論文八十篇。

    曾朝:
    1968年北京生人,畢業於華東工學院計算機繫(今南京理工大學)。專業事業成就之餘成為自由撰稿人,以隻身旅行的方式探訪文化遺跡和自然風光,以人文地理、歷史空間等綜合的視角闡發、議論。足跡遍布國內省市和洲際大陸。

    謝鴻權:


    劉暢:



    1968年出生,1987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繫,後在故宮博物院服務六年。2002年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獲得工學博士學位,並自此留校任教至今。發表《慎修思永》、《北京紫禁城》、《乾隆遺珍》、《山西平遙鎮國寺萬佛殿天王殿精細測繪報告》、《雕蟲故事》等著作多部,學術論文八十篇。






    曾朝:



    1968年北京生人,畢業於華東工學院計算機繫(今南京理工大學)。專業事業成就之餘成為自由撰稿人,以隻身旅行的方式探訪文化遺跡和自然風光,以人文地理、歷史空間等綜合的視角闡發、議論。足跡遍布國內省市和洲際大陸。






    謝鴻權:



    1975年出生於古城泉州,為東南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博士,及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後,現於蘇州科技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任教。多年來以傳統建築為業,參與多項重要木構建築的現場測繪,完成古代建築研究課題多項,並發表研究論文數十篇。

    目錄


    凡例



    分片索引



    1 福州市



    2 寧德市



    3 南平市



    4 莆田市



    5 三明市



    6 龍岩市



    7 泉州市



    8 廈門市



    9 漳州市



    結語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前言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與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古代建築普及與傳承方面的合作,已經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在個階段的合作中,在華潤雪花的大力支持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文物保護研究所的教師與研究生,投入了極大的努力,先後完成了《北京古建築五書》(2009年)、《中國民居五書》(2010年)、《中國古建築裝飾五書》(2011年)、《中國古都五書》(2012年)和《中國園林五書》(2013年)等,共5個繫列,25部中國古代建築普及性讀物。這其實隻是有關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工作的開始,按照這樣一種模式,很可能還會有《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五書》、《中國古代佛教建築五書》、《中國古代軍事防衛建築五書》,如此等等,因為延續了5000年之久的中國古代建築,是一個十分龐大復雜的體繫。關於古代建築的知識,類似普及性讀物的寫作與出版,還可以繼續許多年。然而,這又是一個幾乎難以完成的目標,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相關的知識,還會處在一個不斷增加的過程之中。正是在這樣一種成功與困惑的兩難之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與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開啟了雙方合作進行中國古代建築普及與傳承出版工作的第二階段工作。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與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古代建築普及與傳承方面的合作,已經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在個階段的合作中,在華潤雪花的大力支持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文物保護研究所的教師與研究生,投入了極大的努力,先後完成了《北京古建築五書》(2009年)、《中國民居五書》(2010年)、《中國古建築裝飾五書》(2011年)、《中國古都五書》(2012年)和《中國園林五書》(2013年)等,共5個繫列,25部中國古代建築普及性讀物。這其實隻是有關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工作的開始,按照這樣一種模式,很可能還會有《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五書》、《中國古代佛教建築五書》、《中國古代軍事防衛建築五書》,如此等等,因為延續了5000年之久的中國古代建築,是一個十分龐大復雜的體繫。關於古代建築的知識,類似普及性讀物的寫作與出版,還可以繼續許多年。然而,這又是一個幾乎難以完成的目標,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相關的知識,還會處在一個不斷增加的過程之中。正是在這樣一種成功與困惑的兩難之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與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開啟了雙方合作進行中國古代建築普及與傳承出版工作的第二階段工作。

    第二階段的工作應該如何開展,究竟怎樣纔能既有效,又全面地向社會普及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知識。華潤雪花針對這個問題,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與分析,在充分的市場手數據的支持下,華潤雪花的決策者們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即為全國範圍,包括港、澳、臺地區的古代建築遺存,做一個全面而繫統的梳理,完成一套以各省、自治區及港澳臺為單位的中國古建築地圖集。把我們的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那些古建築家底,做一個繫統的梳理,並以簡單、明快、便捷的語言與圖形模式,做出既具學術性,又通俗易懂的說明。這其實既是一套科普性讀物,同時也是一套實用性的工具書。

    這確實是一個有魄力的決定,同時也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繫統工程。為了完成這樣一套具有全面覆蓋性的中國古建築通俗性、工具性讀物,不僅需要有能夠覆蓋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尚存古代建築的詳細資料與相應建築史知識體繫,而且要對這些建築所在的準確位置、保存狀況、交通信息和聯繫信息等讀者可能需要的資料,一一搜集、梳理,並以一種適當的方式在書中表達出來,以方便讀者學習或前往參觀、考察。

    既然是一本古建築地圖集,就不僅要有翔實而準確的古代建築知識,以及這些古代建築遺存的相關信息,還要有直觀明了的地圖表達模式。這同樣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工程。我們地圖集的作者們,不僅要仔細斟酌每一座古建築的歷史、藝術諸方面的價值,要認真整理、提煉與這座古建築相關的種種信息,而且,還要搜集並提供與這些建築直接相關的圖片資料,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將每一座古建築的空間定位,準確地表達在一張清晰而簡練的地圖上。

    這就需要我們這些參與寫作的古建築專家們,不僅要仔細而縝密地以一種恰當方式,來描繪每一個省、市、自治區、縣的地圖,而且,要在這些地圖上,將這些古建築準確地標識出來。這樣一個煩瑣而細密的工作,其中包含了多少具體而微的繁雜文字、圖形與數據性工作,又有多少細致而準確的科學定位工作,是可以想見的。這對於那些本來主要是從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與保護的古建築學者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困難是現實的,工作內容是龐雜而繁細的,但既然社會有這樣一個需求,既然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的領導們,從民族文化與大眾需求的角度,向我們提出了這個要求,我們的老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們,就必須迎難而上,必須實實在在,一絲不苟地為讀者們打造出一套合格的中國古代建築地圖集,這不僅是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對中國古代建築研究與教學多方位支持的一個回報,更是向社會大眾普及中華民族傳統建築文化的責任所在。

    這是一個需要連續五年的漫長工作周期,每一年都需要完成5部,覆蓋五個省、市、自治區或地區的重要古代建築地圖集。隨著每年5本地圖集的問世,一套簡略、快速而概要地學習與了解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知識的叢書,就會展現在我們讀者面前,希望我們的讀者,無論是為了學習古代建築知識,抑或是為了休閑旅遊的實用功能,都能夠喜歡這套叢書,很好地利用這套叢書,同時,在閱讀與使用中,如果發現我們的叢書中,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也希望有識方家與廣大讀者不吝賜教,及時給我們提出來,我們將認真對待每一位讀者的意見和建議,不僅要在後續的地圖集編寫工作中,汲取大家的意見,而且還會在今後可能的再版中加以修正與完善。

    王貴祥

    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在線試讀
    一、面海的舞臺

    比起人類的步履,地質地貌的形成要久遠得多,為人類的到來準備下了壯闊的舞臺。人們把這座舞臺稱為福建省(簡稱閩)。福建省總面積約為12萬平方公裡,輪廓接近一個向東傾斜的豎長方形,短邊(西北到東南)為240公裡至300公裡、長邊為400公裡至510公裡。省域的東北與浙江省(浙)、西北與江西省(贛)、西南與廣東省(粵)相接,東南則隔海峽與臺灣省相望。省域境內山嶺聳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錯落,總體地形為西北高、東南低,但又不是簡單的階梯式下降。在閩、贛兩省交界位置,以及省內中部有兩列大山帶:武夷山脈所在的閩西大山帶,以及閩中大山帶。兩列山帶走向基本一致,都是大體與海岸線平行的北東、南西走向。這樣西北、東南的橫剖面,就略微呈起伏的馬鞍形,結合兩大山帶由北向南海撥的漸次降低,就構成了地貌的基本構架。兩大山帶的存在,使省內的山地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過半,如果再算上丘陵地帶,更是高達八成有餘,而以閩東南沿海平原為主的平原等僅不足一成,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概括。
    在兩大山帶的形成過程中,相伴發育了豐富的河流水繫,有660條大小河溪密布省內,主要大河有閩江、九龍江、晉江、木蘭溪和交溪等,河流大多源自省內高山並在省內入海。河流的干流大體均為北西、南東流向,切入閩中大山帶,而河流支脈則與干流接近垂直相交,狀若魚骨。兩大山帶與眾多水繫,共同形成了典型的格子狀格局,將省域劃分為幾個區塊。與馬鞍形斷面相應地,河谷呈現出山帶內的峽谷,與丘陵盆地內的盆谷兩者相間排列的串珠狀形態,並在下遊地區的小平原處入海。如此一來,河流不但獨立於他省,且河流諸段間的聯繫也不甚發達,自然影響了與外省及山水中各區塊間的內河航運。
    與兩大山帶大體平行的海岸線,從東北方向的福鼎開始,到西南方向的詔安,全長有三千多公裡,約為全國總長的五分之一,居全國第二位,但海岸線的曲折度則居首位。在由南而北,曲折程度漸次加劇的曲折岸線中,分布著上千個島嶼、眾多海灘,以及大小上百處港灣,其中更有眾多的天然良港,因此,開展海外交通可謂得天獨厚,如名震遐邇的泉州灣。
    總體來看,福建偏居華夏東南一隅,陸地三面多為山地丘陵環繞,一面向海,河流,使其在地貌、水繫乃至氣候等方面,都呈現一定的獨立性,亦孕育了福建文化的某些獨特性。


    一、面海的舞臺






    比起人類的步履,地質地貌的形成要久遠得多,為人類的到來準備下了壯闊的舞臺。人們把這座舞臺稱為福建省(簡稱閩)。福建省總面積約為12萬平方公裡,輪廓接近一個向東傾斜的豎長方形,短邊(西北到東南)為240公裡至300公裡、長邊為400公裡至510公裡。省域的東北與浙江省(浙)、西北與江西省(贛)、西南與廣東省(粵)相接,東南則隔海峽與臺灣省相望。省域境內山嶺聳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錯落,總體地形為西北高、東南低,但又不是簡單的階梯式下降。在閩、贛兩省交界位置,以及省內中部有兩列大山帶:武夷山脈所在的閩西大山帶,以及閩中大山帶。兩列山帶走向基本一致,都是大體與海岸線平行的北東、南西走向。這樣西北、東南的橫剖面,就略微呈起伏的馬鞍形,結合兩大山帶由北向南海撥的漸次降低,就構成了地貌的基本構架。兩大山帶的存在,使省內的山地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過半,如果再算上丘陵地帶,更是高達八成有餘,而以閩東南沿海平原為主的平原等僅不足一成,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概括。



    在兩大山帶的形成過程中,相伴發育了豐富的河流水繫,有660條大小河溪密布省內,主要大河有閩江、九龍江、晉江、木蘭溪和交溪等,河流大多源自省內高山並在省內入海。河流的干流大體均為北西、南東流向,切入閩中大山帶,而河流支脈則與干流接近垂直相交,狀若魚骨。兩大山帶與眾多水繫,共同形成了典型的格子狀格局,將省域劃分為幾個區塊。與馬鞍形斷面相應地,河谷呈現出山帶內的峽谷,與丘陵盆地內的盆谷兩者相間排列的串珠狀形態,並在下遊地區的小平原處入海。如此一來,河流不但獨立於他省,且河流諸段間的聯繫也不甚發達,自然影響了與外省及山水中各區塊間的內河航運。



    與兩大山帶大體平行的海岸線,從東北方向的福鼎開始,到西南方向的詔安,全長有三千多公裡,約為全國總長的五分之一,居全國第二位,但海岸線的曲折度則居首位。在由南而北,曲折程度漸次加劇的曲折岸線中,分布著上千個島嶼、眾多海灘,以及大小上百處港灣,其中更有眾多的天然良港,因此,開展海外交通可謂得天獨厚,如名震遐邇的泉州灣。



    總體來看,福建偏居華夏東南一隅,陸地三面多為山地丘陵環繞,一面向海,河流,使其在地貌、水繫乃至氣候等方面,都呈現一定的獨立性,亦孕育了福建文化的某些獨特性。









    二、先人的步履






    根據考古學者的報告,大約在距今十八萬年前,福建境內就有了人類活動,近年來不斷發現舊石器時代(如距今四萬年的漳州蓮花池山)以及新石器時代(如距今四五千年的閩侯曇石山)的古文化遺址,都在填補相關文獻對漢代之前福建的語焉不詳。



    秦漢時期的閩越國,是福建有明確文字記載的開始,司馬遷在《史記·東越列傳》中記載了閩越國從戰國後期建立到漢武帝時期衰亡的歷史,簡略地勾勒了閩越族的家國歷程。閩越一族,是戰國時期來自浙江的於越人(越族),在進入閩中後,與商周時期就生活在此的閩地土著部族群落(閩族)相結合而產生的。從古代零星文獻中有關“閩”的記錄(如《周禮》的八蠻、七閩)可以知道,當時閩地原住民的文化水平並不高,於越人的到來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閩越文化的發展。不過仿漢制所建立的,並於武夷山城村等處留下宏偉宮殿遺址的閩越國前110年,被漢武帝殲滅,族人大部也被勒令遷往江淮,此地遂虛幾近三百年,進入了發展相對停滯的階段。



    直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漢人陸續遷入福建,出現次北方漢人的入閩高潮,尤以西晉永嘉年間、東晉末年和南朝蕭梁末年為劇,主要是逃避戰亂和災荒的民眾,從周邊山坳處及海路入閩。省內諸如晉江、洛陽江等懷想國號、中原的地名,即與此相關。到唐代前期,出現第二次北方漢人入閩高潮,以朝廷委派的陳光等平亂軍隊為主的軍事移民,主要集中到達了九龍江流域一帶,大概是今天的漳州地區,而該地區諸多祭拜“開閩光”的祠廟即溯此為源。隨移民而來的耕作技術和先進農具等,極大促進了開發,也是在二十一年(733年),為加強治理設立了福建經略使,“福建”名稱首年(760年)更設置了福建道,而這種結合地理特征的獨立也多為後世續用。到了807年,當時的宰相在討論國家大計時,已然將福建列為賦稅重要來源的八道之一了。約略同時,福建漢文化落後的局面有所改觀,於706年出現位科舉進士,而詩人也登上了歷史舞臺,八閩山水終於等來了本土原聲的贊美吟詠。



    唐末五代,北方各地的節度使割據,戰亂頻發,北方士民再次南遷,為漢人入閩的第三次高潮,其中尤以885年入閩的王潮、王審知兄弟所率部眾數量多。此後,王氏家族逐漸控制了福建,其子弟進而於933年建立了福建個地方性割據政權:王氏閩國。在王氏兄弟治閩初期,通過團結原住居民、整肅吏治、發展農商等治理,維護了闔境安定,期間的福建經濟發展良好,開發足跡也從早先較集中的沿海一帶漸漸向全境推進,行政區劃也得於增加並趨向均勻細密。王氏兄弟能延攬人纔、禮賢下士,北方文人多見投奔,推動了文化的長足進步,同時在優待僧侶、扶持佛教的崇信中,營建有大量寺塔,如閩侯雪峰寺、福州的烏塔、白塔等古構,都為王氏手筆。在此開發期間,推動鄉邑建設的有功者,往往成為民間祠廟的供奉對像,如福州閩忠懿王廟的王審知、德化忠應廟的顏仁郁、建州(今建甌)英烈王廟的王延廩等,其中甚至有延綿千年不墜者。



    隋代之前的福建,幾乎沒有留下地表之上的遺構,與北方地區的長安、平城、洛陽相比,仿佛歷史暗影中的沉寂一隅,要到了唐末,北方移民“衣冠南渡”帶來的漢文化火種,四處彌漫,福建方纔進入了多處開發、扭轉文化劣勢的階段。其間所留存至今的古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及建州這三大區域,數量少或規制微,與漢家陵闕、北魏造像、盛唐氣像實難於同日而語,但是,其中也不乏精巧之作。比如五代時期(964年)的福州華林寺木構大殿,梁架鬥拱組合嫻熟,用材碩大出挑深遠,頗有唐風又獨具地方特色;另外高達五米的《恩賜瑯琊郡王德政碑》、雕鑿精細的南唐經幢等,它們正標示了福建漢文化的確實奠基,同時也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文化黃金時期。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