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無處可避:花一晚上了解氣候變化的全部知識(小白和科普大V都不能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科普讀物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新西蘭 
    【所屬類別】 圖書  科普讀物  生態環境  氣像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9633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5096335
    作者:(新西蘭)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 著名學者弗林的氣候變化研究專著


    ★ 氣候變化的全部真相,一晚上全部了解


    ★ 閱讀無門檻,小白和科普大V都不能錯過的年度科普書


    ★ 意大利權威報刊《晚郵報》《24小時日報》《印刷報》《共和報》“科學”副刊推薦讀物。


    ★不是一本關於氣候的學術專著,而是一本了解氣候變化和環境的入門小書,人人都能輕松閱讀

     
    內容簡介

           著名學者弗林在《無處可避》中從經濟、社會的角度對全球氣候問題進行了詳盡的闡述,解決氣候危機已經刻不容緩!弗林的訊息非常簡單直接:“獲得時間”和“全面尋找清潔能源”,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的。氣候工程必須把地球溫度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危險繫數*小的方法是M.E. Salter的建議,使用海洋噴霧來“白化雲”,以反射太陽的能量。這可以使不可挽回的氣候災難推遲到本世紀末,並給我們時間來實現氫氣融合。那個時候,完全的清潔能源就有希望實現了。

    作者簡介

    詹姆斯•弗林


    出生於華盛頓特區,是達尼丁(新西蘭)奧塔哥大學政治學教授,曾榮獲傑出職業研究金獎和榮譽博士學位。他是新西蘭皇家協會成員。2007年,國際情報研究協會授予其年度學者稱呼。他曾在胡佛研究所(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牛津大學舉辦講座。弗林因為發現“弗林效應”而聞名。他出版了:《如何提高你的心靈 - 解密現代世界的20個關鍵因素》(2012),《什麼是智力? 超越弗林效應》(2009),《自由黨們去了哪裡?美國的種族,階級和理想》(2008),《如何維護人道的理想》(2000年)等。       


    孔曉曦


    職業譯者,曾留學意大利多年,現旅居日本。

    目錄
    CHAPTER 1 一切都是碳的問題
    章 在我們插手之前的氣候·003
    冰河期·004
    冰川作用·005
    氣溫的變化·008
    關於過去的細節·010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014
    第二章 大討論·016
    碳與化學·017
    碳與其他因素·019
    個試驗·020
    第二個試驗·028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034
    第三章 冰與食物·035

    CHAPTER 1 一切都是碳的問題


    章 在我們插手之前的氣候·003


    冰河期·004


    冰川作用·005


    氣溫的變化·008


    關於過去的細節·010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014


    第二章 大討論·016


    碳與化學·017


    碳與其他因素·019


    個試驗·020


    第二個試驗·028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034


    第三章 冰與食物·035


    冰與海平面·036


    其他設想·038


    關於海洋冰·042


    人類對 CO2 有何貢獻?·043


    來做個清算·045


    永久凍土的融化·046


    海洋的酸化·048


    得與失·050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054


    題外篇 無法回頭的點·056II


     


    CHAPTER 2 該做些什麼?


    第四章 阻止洪流進入·061


    碳的功效和增長·062


    皮爾克與《京都議定書》·065


    經濟規模削減·069


    經濟低碳化·070


    經濟的自我毀滅·072


    核能源·076


    天然氣·078


    碳捕集·080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082


    第五章 激光融合與海水霧化·084


    歷史的進程·085


    摩西和應許之地·085


    普林斯頓實驗室與等離子體·090


    氣候工程·092


    鏡子·093


    硫酸氣溶膠·094


    船舶與霧化海水·096


    其他該做的好事·099


    太陽能·099


    滲透能·100


    海洋和生物炭·100


    水資源的利用·103


    領土的管理·104III


     


    CHAPTER 3 懷疑論者與科學


    第六章 熱與冷·117


    全球變暖·118


    歐洲與草原·119


    格陵蘭與北極·121


    非洲·122


    亞洲·123


    太平洋海盆·124


    澳大拉西亞·125


    美洲·125


    過渡期:1300—1400·127


    全球變冷·128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132


    第七章 曲棍球棒的故事·133


    一個基於歷史的氣候重建·134


    曼恩與“曲棍球棒”·136


    蘭姆與黃少鵬·138


    代用指標是什麼?·140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144


    雨林·105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107


    題外篇 愛德華勛爵·108IV


    尾聲 對人類的美好願望·145


    附錄 詞彙表·155


    附錄 推薦讀物·169


    附錄 參考文獻·175


    附錄 圖表來源·201

    在線試讀
    章在我們插手之前的氣候
    提問:
    哪些自然因素導致了氣溫變化?
    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有氣候劇變的危險嗎?

    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某些重要行為是否導致大氣碳排放,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答案是模糊的,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著地球氣候的變化,實在很難說清,究竟是隻有碳排放造成了這些影響,還是所有其他可能的因素也促成了氣候變化。以史為鋻,研究自然界其他可能因素對氣候的影響,方式是查看它們在過去,也就是在工業革命發生之前的地球發展史中的表現。說不定自然界對人類的影響遠遠大於人類對氣候所能做的干涉呢!
    氣候史的相關出版物中經常會使用一些不同的詞彙,而這些詞彙之間又並無太大關繫,如氣候史上曾有一段時期是“冰河期 (era glaciale)”,而發生在 1400—1850 年間的寒冷時期,則 被稱為“小冰河期(Piccola era glaciale)”。實際上那不過是相對溫暖的時期內一段短暫的氣溫變化,甚至連氣候學家們使用這個表達方式的時候也沒有一個統一章程。有人用“冰河期”指代極地冰川蔓延覆蓋了大部分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的時期;也有人把每一個有冰川的時期都叫“冰河期”,與此同時使用“大冰河期”來指代冰川到處推進的那段時期。我個人比較喜歡第二種表述方式,不過無論如何,我在書中會選擇一個不給讀者造成疑問的術語。

    冰河期

    章在我們插手之前的氣候


    提問:



    • 哪些自然因素導致了氣溫變化?

    • 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有氣候劇變的危險嗎?


     


    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某些重要行為是否導致大氣碳排放,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答案是模糊的,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著地球氣候的變化,實在很難說清,究竟是隻有碳排放造成了這些影響,還是所有其他可能的因素也促成了氣候變化。以史為鋻,研究自然界其他可能因素對氣候的影響,方式是查看它們在過去,也就是在工業革命發生之前的地球發展史中的表現。說不定自然界對人類的影響遠遠大於人類對氣候所能做的干涉呢!


    氣候史的相關出版物中經常會使用一些不同的詞彙,而這些詞彙之間又並無太大關繫,如氣候史上曾有一段時期是“冰河期 (era glaciale)”,而發生在 1400—1850 年間的寒冷時期,則 被稱為“小冰河期(Piccola era glaciale)”。實際上那不過是相對溫暖的時期內一段短暫的氣溫變化,甚至連氣候學家們使用這個表達方式的時候也沒有一個統一章程。有人用“冰河期”指代極地冰川蔓延覆蓋了大部分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的時期;也有人把每一個有冰川的時期都叫“冰河期”,與此同時使用“大冰河期”來指代冰川到處推進的那段時期。我個人比較喜歡第二種表述方式,不過無論如何,我在書中會選擇一個不給讀者造成疑問的術語。


     


    冰河期


     


    大約 5500 萬年前,還不存在極地冰蓋。那時西班牙北部及 美國中部一帶都是熱帶地區,極地地區氣候溫和,植被覆蓋,有 點像現在的美洲西北部或新西蘭地區。在那之後地球開始逐漸變 冷,到了大約 3000 萬年前南極洲大部分地區已經被寒冰封鎖。 缺少極地冰帽的情況是罕見的。普遍的看法是板塊構造的 移動導致了這一現像,板塊移動影響了地球表面的大陸分布,決定著是否有大陸來支撐極地的冰川。板塊構造移動還影響了碳從地球內部向地表排放的速率,以及大氣層吸收熱量的規模。不過 在正常情況下,極地冰蓋已然成為不變的存在,它們持續存在了 大約 3000 萬年,因為我們現在見到的冰蓋就是 3000 多萬年前 形成的。有人聲稱,根據事物發展的正常進程,極地冰蓋有可能將很快終結。這是不折不扣的蠢話,因為極地冰蓋期能持續大約 3 億年,而板塊構造的移動非常地緩慢,在接下來幾百萬年的時 間裡幾乎都不可能對我們造成任何影響。


     


    冰川作用


     


    冰河期有盛有衰,在這期間,極地冰蓋或四處推進或後撤。 維爾姆冰期(Le glaciazioni Würm,在各地的叫法有所不同) 在 2 萬多年前達到了冰期極盛期,並從 1.2 萬年前開始衰退。


    關於冰河期周期性的出現,米蘭科維奇提出了三點原因:


    ,由於木星與土星吸引力的影響,地球軌道的形狀在幾乎呈圓形到略呈橢圓形之間變化,這一點年復一年造成了地日距離的變化。


    第二,在地球沿著軌道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地球的轉軸傾角也在隨著時間推進而變化。


    第三,太陽和月亮引起了潮汐力的變化,影響了地球軌道的“章動”。


    天文學家們使用這一模型預測了下一次冰川推進的時間,其計算結果表明它將發生在約 3 萬年後。這一預測涵蓋了一個大約 9.5 萬年的循環周期,讓人略感心煩的是這一周期在近這100 萬年纔出現,這就讓這個預測顯得更像是一個猜想而不是一個堅實的鐵律。


    圖 1 維爾姆冰期在歐洲大陸的面積


     


    如圖 1 所示,在歐洲地區,冰川曾一度延伸到法國北部邊 境,覆蓋了德國的大部分地區、整個波蘭以及俄羅斯在歐洲的大部分領土。在北美洲冰川還覆蓋了加拿大乃至美國中西部一大部分地區。在緊鄰冰川線的地方,在那些被保護得好的河谷裡,仍有歐洲雲杉、銀冷杉及薩利克柳樹在生長,而在其他地方,幾乎就看不到森林的影子了。那時候的人類隻能遷移到更靠南的地方生活,並學會了保護自己免於受凍的方法,他們用獸皮縫制衣物,利用猛犸像的骨架搭建遮蔽所,將食物埋藏在永久凍土(永久凍結的土層)中保存以避免腐壞。圖 1 顯示,當時的海平面高度要比現在的低 100~140 米,因此愛爾蘭和英國還都是歐洲大陸中完整的一部分。將來可能會發生的糟糕變化中,讓人擔心的是,如果全球變暖導致冰川完全融化,現有海平面很有可能會再升高 70 米左右,而這會讓大部分國家所擁有的可使用土地面積變得更少。


    一個名為“創世紀的答案”(Answers in Genesis,簡稱“AIG”)的博客建議我們不要期待《聖經》能就這個時期給我們提供什麼信息。“專注於大洪水發生之後中東地區所發生的事情。”它如是寫道。單從這一點來說,這個博客就比其他大部分同類型的博客更有科學性,它沒有考證 6000 年前的創世神話的具體日期,也沒否認冰河期的存在。拋開我們究竟是依賴科學預測還是《聖經》預言不提,總之下一個冰河期看起來距離我們還無處可避很遙遠,這是一件好事。但我們已經看到,冰河期會帶來嚴重後果,不過,如果面對一個新冰河期是一種挑戰,想一想碳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地球氣溫升高、極地冰蓋完全消融的話,我們又將面對什麼樣的考驗呢?除非我們變得無所不能,否則做出類似的設想會很荒唐。我們要怎麼阻止地球板塊漂移呢?我們又怎麼消除地球軌道受天體運動影響產生的偏移呢?還是讓我們一一來看吧!


     


    氣溫的變化


     


    我們生活在一個間冰期,享受到了從維爾姆冰期重新回到溫和範圍的氣候條件。在間冰期裡,經常出現一繫列炎熱或寒冷的時期,盡管這些寒冷的時期沒有冰河期那樣的毀滅性,但多變的氣溫也照樣會給人類制造麻煩。例如,由於地球軌道的輕微變化,地球上曾經有過一段持續了近 1800 年的暖期(前 6000—前 4200)。通常來說,地球上持續炎熱的時段是很短的,有一段“中世紀暖期”持續了僅 300 年(1100—1400),接著一段“小冰河期”緊隨其後,持續了大約 450 年(1400—1850)。不過我也要承認,現在我們正朝著下一個自然暖期邁進,或者說正處於一段暖期而即將進入一段寒冷期,不管怎樣,我們無法使用過去的氣候周期表來估算未來氣候時期的持續時間。


    圖 2 是一幅地圖,在上面可以找到現今 3 個大冰川。一片冰川覆蓋著格陵蘭(位於地圖左上角的大島)的大部分地區,包含西至加拿大北部、東臨挪威北部、覆蓋俄羅斯以及阿拉斯加的北極圈冰川群主要的部分。你們可以移動手指沿著格陵蘭島南端滑到下方南極大陸(在這個地圖投影上顯得特別的長),在那裡有一串山脈把南極大陸分割開,一部分是西部南極洲的巨大冰川,另一部分是東部南極洲的巨大冰川。


    為什麼生活在一個冰川相對較穩定的時代,我們還是會迅速從冷期進入暖期然後再顛倒過來呢?因為這種變遷通常隻要10多年就會發生一次。時任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所長的羅伯特·R.加戈西安(2003)提出,這種突然的變化很有可能是洋流的改變造成的。


    圖 2 海洋輸送帶(Ocean Conveyor Belt)在整個地球範圍內輸送熱量無處可避


     


    圖 2 顯示的正是被定義為海洋輸送帶的巨大洋流,白色的部分代表靠近海水表面的洋流帶,它推動著海洋暖流向北流動,直到彙入北大西洋。海洋將自身熱量散發到大氣中,盛行風又推動其一路向東,歐洲大陸的增溫就有這股氣流的功勞。


    海洋輸送帶的“發動機”是北大西洋裡的真空水流,它推動著海洋上層的暖流向北流動,當海洋寒流下沉時,暖流湧到之前寒流的位置填補寒流下沉造成的空白,於是產生了真空水流。寒流隻有在鹽分濃度極高的時候纔會下沉,因為鹽分會令海水變沉。因此如果來自北極冰川的融化雪水稀釋了北大西洋中寒流鹽度的話,那麼寒流將不再下沉,也不會再有暖流湧入下層來填補空白。這樣一來整個循環繫統就“關閉”了,並可能導致冷期的出現,就像小冰河期那樣。海洋輸送帶中穿越海洋到達佛羅裡達附近的那部分叫作“墨西哥灣暖流”(Corrente del golfo),它的流動規模是一個很好的指示器,可以用來衡量海洋輸送帶是在全力以赴運轉、維持著歐洲地區的溫度,還是運轉速度減緩、預警著一個冷期的到來。


     


    關於過去的細節


     


    我關於地球氣候史的描述都是基於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提供的數據和圖表,這些資料可以通過訪問網站“潛水與發現(Dive and discover)”隨意查閱。


    圖 3 代表近 100 萬年有關冰川的信息。曾經一度有說法認為,極地冰川每隔 9.5 萬年(這數字經常會被四舍五入到 10 萬年)就會推進一次,間冰期持續的時間相當短,隻有 1 萬年。然而如果借助一把直尺的幫助來解讀近這 100 萬年的圖表的 話,我們會發現冰河期峰值發生的間隔是在 6.5 萬 ~12.5 萬年,而這些間冰期的持續時間顯然各有不同。比如,後一個兩次冰 河期之間的間冰期持續時間並不是 1 萬年,而是 7 倍長於這個時間,是從 7.4 萬年到 12.8 萬年。圖 4 顯示了在這期間的實際情況,雖然通常被叫作間冰期,然而這期間的溫度根本不是穩定不變的。


    圖 5 顯示了近 1.1 萬年來的氣溫變化,這表明在我們所處的整個間冰期內分別有過 6 個暖期和 6 個冷期。這些變化期的持續時間都各不相同,從 200 年到 1800 年不等,不該被當作是受到同樣的氣候條件影響的結果而被歸到一起。實際上,一個小於地球軌道的周期在全新世(Olocene,從距今5000~7000 年前)發揮了它的作用,無論是從持續時間還是從溫度變化模式看,它的峰值都是非典型的。在這個時間間隔中,既有特別炎熱的北方夏季,也有寒冷的熱帶鼕季。


    這些圖中表明,地球氣候史並不像有人設想的那樣,能找出一個可以用來預測地球今後氣候變化的規律。人類能下的好賭注不過是盡力預測下次全球海洋輸送帶停止運轉的時間,從而預測歐洲的冷期。大衛·隆等研究者(2006)完成了一項關於墨西哥灣暖流——海洋輸送帶中從佛羅裡達沿岸海洋輸送暖流到北太平洋的那一部分洋流——的相當吸引人的研究。如果墨西哥灣暖流流量減弱,那麼對北半球來說這很有可能會是一個相當嚴重的預警訊號,而且這些科學家的測算表明,盡管目前墨西哥灣暖流的流量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氣溫也僅僅保持適中水平。而在極地冰川的冰蓋正在融化的北大西洋,自 1990 年之後鹽度高、溫度低的海水正在被(融化的冰川)淡水稀釋,這一點眾所周知。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如果海水寒流達不到足夠下沉的鹽度,就不會再有暖流向北流動。那麼墨西哥灣暖流有可能會部分中斷,歐洲地區可能會變冷。這就像有人把風扇轉向別處並且降低了扇葉的轉動速度。總之,我們對很多事情都知之甚少。如果暖流流到北大西洋,就會令當地空氣升溫的話,那麼這股暖流的出現應該會在冰島附近制造一個低氣壓區,以此使得附近的暖空氣能夠流入這一地區,並由此繼續向南流動,使歐洲升溫。可惜冰島附近的氣壓有它自己的特性,我們並不完全了解海洋和大氣到底是以何種方式相互作用的,因此我們也無法確切地預言盛行風究竟輸送了多少熱量。


     


    對開篇問題的回答


     


    究竟是怎樣的自然進程導致了氣溫的變化,或者有哪些非人類影響的因素會起作用?我們已經在三個層面有了不少了解:,地球板塊構造與極地冰川存在之間的關繫;第二,地球軌道和冰河期之間的關繫;第三,洋流和冷暖期之間的關繫。在不久的將來,大自然能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大概就是讓我們承受一段嚴寒期。為了能夠預測這種可能性,我們必須要更了解洋流、墨西哥灣暖流以及冰島附近的大氣條件。


    除此之外,大自然看起來不像還會在不久的將來給我們準備劇烈的氣候變化。我們正生活在整個間冰期內氣候相對和煦的一個時期,有能力改變這一情況的就是我們自己。從長遠來看,在中和了人類干涉所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之後,我們能夠應對的隻是一些很小的變化。如果我們不準備與諸如地球板塊運動或地球軌道變化這樣極為強大的自然力對抗,或想消滅極地冰蓋的話,我們至少可以嘗試預測下一個冷期的到來時間。關於氣候的全部爭論正是圍繞著大氣碳排放的“功績”進行的。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