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戰爭中的狙擊手:狙擊作戰的裝備和歷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軍事 -> 軍事
    【市場價】
    931-1350
    【優惠價】
    582-844
    【作者】 (英)約翰·沃爾特 
    【所屬類別】 圖書  政治/軍事  軍事  兵器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ISBN】978754267845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2678454
    作者:(英)約翰·沃爾特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23年01月 

        
        
    "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1.詮釋至關重要的考察技巧與實戰技能——搜尋、跟蹤、耐心觀察。


    2.包含Zui新的獨家研究:運用統計學分析工具對各型步槍的精度進行詳盡評估。


    3.揭秘主要狙擊武器的研制與使用歷程:著重闡述各型武器優勢與劣勢。


    4.提供世界狙擊手的脈絡譜繫,糾正此前長期流傳的謬誤。


    5.一部富有洞察力的狙擊演變的技戰術史。—— 勒羅伊·湯普森(軍事和武器專家)


    6.法式精裝,可180度展開,便於翻閱。


    7.隨書附贈64頁精美別冊《經典狙擊步槍鋻賞手冊》。


     

     
    內容簡介

    狙擊手的作用直到1939—1940年芬蘭和蘇聯鼕季戰爭時纔得到重視——芬蘭射手西蒙·海耶在不到100天的時間裡,共擊殺505人,蘇聯紅軍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球各地的局部衝突以及不斷出現的城市作戰,不僅為狙擊也為發展更有效的新武器裝備提供了動力。


    《戰爭中的狙擊手》是一部關於“狙擊世界”的武器裝備、戰術運用和王牌狙擊手的詳細歷史。從狙擊作戰的技術或者說狙擊手的技藝來講,本書從早年的狙擊手們追求狙擊的精準性到當代狙擊作戰中利用的電子輔助手段來觀察和測距這類新技術手段均有涉及,是一部出色的狙擊百科全書。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約翰·沃爾特(John Walter),1951年生於格拉斯哥。著有70本書,其中很多都被翻譯出版,有的著作多達十幾種語言譯本。在其出版的作品中涉及各種輕武器,有好幾部是關於魯格槍的研究,還有其他當今世界上各種特種部隊的槍械。


     


    【譯者簡介】


    毛翔,軍事學博士,退役軍官。長期專注於外軍聯合作戰、外軍戰略等領域的研究,發表論文 20 餘篇,譯有《F/A-18“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海軍火力:巨艦大炮時代的艦炮與炮術》《無人空中作戰繫統》《美軍網絡中心戰》等書。


     

    目錄
    序言
    致謝

    0引?言?從箭矢到彈丸
    1步槍和瞄準具:狙擊手需要什麼裝備
    步槍和彈藥
    槍用望遠瞄準鏡
    現代槍用瞄準具的性能指標
    槍械的精度性能
    步槍與射彈的實際射擊精度
    2殖民地戰爭和美國內戰:狙擊手的誕生
    克裡米亞戰爭中的狙擊作戰
    美國南北戰爭中的狙擊作戰
    狙擊作戰領域技術的進步

    序言


    致謝


     


    0引?言?從箭矢到彈丸


    1步槍和瞄準具:狙擊手需要什麼裝備


    步槍和彈藥


    槍用望遠瞄準鏡


    現代槍用瞄準具的性能指標


    槍械的精度性能


    步槍與射彈的實際射擊精度


    2殖民地戰爭和美國內戰:狙擊手的誕生


    克裡米亞戰爭中的狙擊作戰


    美國南北戰爭中的狙擊作戰


    狙擊作戰領域技術的進步


    性能持續提升的光學瞄準鏡


    3次世界大戰:走上前臺的狙擊手


    德國參戰的狙擊手及其槍械


    英國參戰的狙擊手


    加拿大參戰的狙擊手及其槍械


    澳大利亞參戰的狙擊手


    新西蘭參戰的狙擊手


    南非參戰的狙擊手


    次世界大戰前後的英軍狙擊步槍及瞄準具


    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法軍狙擊步槍及瞄準具


    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美軍步槍及瞄準具


    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歐洲南線的戰事及輕武器


    4重繪圖景:狙擊手再次被淡忘


    5狙擊的:從鼕季戰爭到遠東戰場


    大英帝國的狙擊步槍


    納粹德國的狙擊步槍


    戰爭期間美國的狙擊步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遠東戰場上的狙擊手


    6現代狙擊手:更優良的槍械與瞄準具


    傳統狙擊步槍在現代的發展


    狙擊瞄準鏡和相關裝備


    7後記?如何成為狙擊手


    狙擊手的背景及挑選


    狙擊手的培訓


    狙擊手的戰場偽裝匿蹤


    戰場觀察


    狙擊手武器的選擇


    狙擊目標的選擇


    狙擊射擊


    關於狙擊的尾聲


    8參考資料及拓展閱讀書目

    在線試讀
    引 言
    從箭矢到彈丸
    自石器時代之始,當遠古的獵人們將銳利的燧石綁上棍棒,與附近部族相競爭以殺死猛犸像之時,人類種族之間、人類與獵物間的競爭概念就存在了。在有史以來的初歲月裡,擁有高超投射技巧的人會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而在競爭、衝突與戰爭中,個人的力氣固然非常重要,但技巧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歷史車輪繼續向前駛過了一千餘年,有關競爭與衝突的原則並未改變,決定投射兵器效果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技術。傳說前708前393年期間,希臘城邦就將標槍投擲列入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項目,成為五項全能競技中的一部分;羅馬時代,軍團的擲矛手更是經常因他們在戰鬥中的精準投擲而受到贊賞。
    牛角弓的發明歷程已經因歷史太過久遠而不可考,但也可能是在同一時期,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人所獨立發明出來的。根據有限記載和敘述,它仍可被認為是人類投射武器演化進程中的巨大技術進步。自此之後人類實施遠距離打擊時不再僅局限於投擲長矛,長矛被投出後對方也能撿拾起來並投擲回來;而如果使用弓箭類武器,箭手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射擊而不虞射出的武器為敵方所利用。而且箭矢質量較小,能夠射出更遠的距離,雙方交戰範圍大為增加。
    隨著弓箭使用的普及,專職的弓箭手開始出現,使得戰鬥僅僅需要依靠飛射而出的箭矢便能決定勝負。根據希臘神話,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喀琉斯就死於派瑞斯射中其腳踵的箭1066年,黑斯廷斯之戰中,戰局也被雙方的箭矢所左右,那支恰好射中英王哈羅德的眼睛(也可能是其前額)的箭矢,奠定了那場戰爭的勝局。此戰中,雖然哈羅德的箭傷並不致命,但當時對英軍主帥的襲擊也足以嚴重到使防御方在關鍵時刻受到干擾,從而改變了整場戰役的進程[ 英王哈羅德雖然在戰鬥中中箭,但也可能是在威塞克斯與敵軍後的混戰中,因諾曼士兵的刀劍或長矛造成的致命傷而死。]。
    人類歷史進入首個千年後,蒙古大軍從中亞草原崛起,從一開始蒙古騎兵們就主要使用弓箭與目標交戰;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戰爭中,在弓箭使用方面出現了一種趨勢,即戰場上以弓箭實施集中齊射或波次射擊,更多地依靠向對方人群射出大量箭矢,而非單獨選定特定目標,來擊潰對手。
    邁向精準射擊的步,來自具有悠久歷史的“十字弓”。歐洲套十字弓出現在希臘時代,希臘軍隊率先在圍城中使用小型化的十字弓,之後十字弓技術流向羅馬,羅馬軍隊也裝備使用了大量此類武器[ 摘自J. G.蘭德爾斯所編輯的《古代世界的工程學》(Engineering in the Ancient World),1997年出版,第101頁。]。大約在同期,古代中國出現了類似的弩;古代中國率先開始大量生產由多個部件構成的青銅制機栝,例如,在為秦始皇陪葬的兵馬俑戰陣中,就出現了大量持弩陶俑(據推測,當時中國軍隊已廣泛地使用了此類技術)。


    引  言


    從箭矢到彈丸


    自石器時代之始,當遠古的獵人們將銳利的燧石綁上棍棒,與附近部族相競爭以殺死猛犸像之時,人類種族之間、人類與獵物間的競爭概念就存在了。在有史以來的初歲月裡,擁有高超投射技巧的人會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而在競爭、衝突與戰爭中,個人的力氣固然非常重要,但技巧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歷史車輪繼續向前駛過了一千餘年,有關競爭與衝突的原則並未改變,決定投射兵器效果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技術。傳說前708前393年期間,希臘城邦就將標槍投擲列入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項目,成為五項全能競技中的一部分;羅馬時代,軍團的擲矛手更是經常因他們在戰鬥中的精準投擲而受到贊賞。


    牛角弓的發明歷程已經因歷史太過久遠而不可考,但也可能是在同一時期,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人所獨立發明出來的。根據有限記載和敘述,它仍可被認為是人類投射武器演化進程中的巨大技術進步。自此之後人類實施遠距離打擊時不再僅局限於投擲長矛,長矛被投出後對方也能撿拾起來並投擲回來;而如果使用弓箭類武器,箭手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射擊而不虞射出的武器為敵方所利用。而且箭矢質量較小,能夠射出更遠的距離,雙方交戰範圍大為增加。


    隨著弓箭使用的普及,專職的弓箭手開始出現,使得戰鬥僅僅需要依靠飛射而出的箭矢便能決定勝負。根據希臘神話,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喀琉斯就死於派瑞斯射中其腳踵的箭1066年,黑斯廷斯之戰中,戰局也被雙方的箭矢所左右,那支恰好射中英王哈羅德的眼睛(也可能是其前額)的箭矢,奠定了那場戰爭的勝局。此戰中,雖然哈羅德的箭傷並不致命,但當時對英軍主帥的襲擊也足以嚴重到使防御方在關鍵時刻受到干擾,從而改變了整場戰役的進程[ 英王哈羅德雖然在戰鬥中中箭,但也可能是在威塞克斯與敵軍後的混戰中,因諾曼士兵的刀劍或長矛造成的致命傷而死。]。


    人類歷史進入首個千年後,蒙古大軍從中亞草原崛起,從一開始蒙古騎兵們就主要使用弓箭與目標交戰;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戰爭中,在弓箭使用方面出現了一種趨勢,即戰場上以弓箭實施集中齊射或波次射擊,更多地依靠向對方人群射出大量箭矢,而非單獨選定特定目標,來擊潰對手。


    邁向精準射擊的步,來自具有悠久歷史的“十字弓”。歐洲套十字弓出現在希臘時代,希臘軍隊率先在圍城中使用小型化的十字弓,之後十字弓技術流向羅馬,羅馬軍隊也裝備使用了大量此類武器[ 摘自J. G.蘭德爾斯所編輯的《古代世界的工程學》(Engineering in the Ancient World),1997年出版,第101頁。]。大約在同期,古代中國出現了類似的弩;古代中國率先開始大量生產由多個部件構成的青銅制機栝,例如,在為秦始皇陪葬的兵馬俑戰陣中,就出現了大量持弩陶俑(據推測,當時中國軍隊已廣泛地使用了此類技術)。


    然而在歐洲,十字弓也在經410年的“羅馬之劫”以及之後西羅馬帝國的陷落後風光不再。而在此之前,短弓技藝在不列顛尼亞已臻化境,同期橫行歐洲大陸的蠻族部落也非常喜歡使用類似武器。



    此後,十字弓的使用迅速推廣開來,也許是因為這類武器易於使用。在1099年“十字軍東征”戰爭中對耶路撒冷的圍城戰中,歐洲十字軍戰士們廣泛使用了十字弓。很快,薩拉森(十字軍東征時的阿拉伯人或穆斯林)軍隊仿制並使用了這類武器。當時,拜占庭皇帝阿萊克修斯一世的女兒安娜·科穆寧(1083—1153)就評論並留下了這樣的記述,“十字弓是野蠻人的武器,希臘人不知道……(他們當時發明這種武器是)惡魔的裝置”[ 摘自E. R. A.斯威特所著並於1969年出版的《安娜·科穆寧的阿萊克修斯傳》(The Alexiad of Anna Komnena),相關內容被菲利普·康達明於1984年所著《中世紀的戰爭》(War in the Middle Ages)引用,第71頁。]。中世紀,教皇英諾森二世對這種武器無疑持有與安娜·科穆寧相同的觀點。早在1096年時,他的前任烏爾班二世就頒布過教皇令,禁止使用十字弓;因而在1139年,第二次拉特蘭議會上,教皇英諾森不僅要求禁止使用十字弓,而且還要求放棄使用所有類型的弓箭來對付“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這類禁令對當時很多歐洲國家造成暫時性的但相當大的影響。


    經布列塔尼人紀堯姆(Guillaume le Breton)考證,直至1185年“獅心王查理”(查理一世)命令教導法國人學習使用十字弓之前,法國還不了解這種武器。至13世紀,歐洲大多數國家的武備庫中已儲備了大量十字弓。同期,英格蘭國王約翰(1199—1216在位)就擁有一支裝備十字弓的騎兵部隊,而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雷德裡希二世、法國的菲利普·奧格斯特等君主,也都武裝了類似的十字弓騎兵隊[ 摘自E. 歐端恩於1913年所著《對菲利普·奧古斯特皇家軍隊的批判》(Essai sur l’armée royale du temps de Philippe Auguste),第67頁。]。當時,這類裝備十字弓的騎兵部隊規模相當驚人。例如在1295年,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就從圖盧茲的司法總管處采購了2000把十字弓裝備招募的士兵,參與阿基坦(今法國西南部盆地)的戰事;其間,腓力四世的代理人還在布魯日(今比利時西北部城市)采購了大量軍需物資,其中就包括1885把十字弓和666258隻箭矢,用於裝備他的部隊[ 菲利普·康達明於1984年所著《中世紀的戰爭》,第38、189頁。]。


    或許,關於中世紀十字弓應用於戰爭為人熟知的案例發生在熱那亞,熱那亞弓箭手經常受雇為他國征戰,當時法蘭西相關國家以及各意大利城邦都曾雇傭過這支弩兵部隊,然而,有時一線指揮官們卻以糟糕的戰術安排來運用弩手,這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的很多次交戰中都發生過,包括在著名的斯魯伊斯海戰(Battle of Sluys,1340年6月24日)。當時英國弓箭手在法艦側舷弩手射程外,以密集齊射戰術大量殺傷法艦上的人員,擊潰了對手。


    在克雷西、普瓦提埃戰役和阿金庫爾之戰中,英國長弓在戰場上的優勢進一步凸顯。例如,爆發於1346年8月26日的克雷西之戰中,熱那亞箭手與法軍重騎兵組成的部隊突遭英國弓箭手的埋伏突襲,在英軍密集的箭雨下,法軍重騎兵很快被擊潰撤離,餘下的熱那亞弩手遭受慘重傷亡(畢竟重裝法國騎士毫不在意這些熱那亞人的命運)。據各種估計,熱那亞雇傭兵的規模在2000~6000人之間,他們在戰鬥中被大量殺傷,其首領——奧登·多利亞也名列數以千計的傷亡名單之中。


    出於對外界指責法軍重騎兵怯懦的反駁,法國人將他們的失敗歸咎於戰場上突降大雨打濕了弓弦;而英國人則及時摘下了弓弦以保持干燥,因為熱那亞的十字弓設計,使其無法像英國人一樣迅速摘下弓弦。但這種說辭甚至遭到了參戰的法國領主的抨擊,他懷疑弩手們隻是一味逃跑。但是19世紀90年代早期,拉爾夫·佩恩·加爾維德通過試驗證明,當時弓弦遇水確會踫到問題。


    14世紀的十字弓,通常采用薄骨片層壓制成弓臂,因而其弓弦不易緊固地捆在弓臂兩端,其缺乏足夠的防水性,如果被霧氣和雨水弄潮,就會非常松弛。而且濕氣還會降低弓弦的彈性,極大地減小其威力。為克服這種問題,此後大多數弩手不僅會壓彎弓臂以便使弓弦繃緊保持彈性,而且用刷漆和其他方式保持弓臂的防水性能,以保證其使用效能。


    當時的十字弓通常被認為與長弓相比根本“微不足道”,在英國尤為如此。在英王理查德二世(1377—1399)統治時期,英國男性依然被強制要求接受長弓訓練。1389年頒布的一項法令規定“(為國王)服勞役者及普通工者”有義務自行準備弓、箭等器具,以便在周日和宗教節日進行演練和訓練,其他活動則被取消[ 1277年,加斯科尼公國派出120名弩手前往協助愛德華一世在蘇格蘭的戰爭,1298年7月22日爆發的福爾柯克之戰(Battle of Falkirk)中英國士兵同樣使用了十字弓;至晚到1415年10月25日(當年爆發阿金庫爾之戰),英王亨利五世軍隊的花名冊中仍列有38名十字弓兵。]。英王愛德華四世(1461—1483)時期,他曾命令所有男人必須擁有一支長弓(可由紫杉、山榆、榛樹或者岑樹制成),而且弓的高度應與其本人身高相同,箭矢的長度應與射手的臂長相當。英王亨利八世(1507—1547)曾頒令,不僅除了長弓以外其他武器的訓練都應被禁止,而且任何人如被發現保留十字弓,將被處以10英鎊的罰款。


    亨利還頒布法規規定使用長弓訓練時小的射擊距離,年齡超過24歲的男人應該按此標準練習長弓使用技巧;具體而言,如果使用遠射用的輕箭矢進行訓練,射擊距離應當不低於220碼;如果用捆箭(sheaf arrows,一種古老的英國軍用箭矢,其箭杆較長且較重、箭羽較長,狹窄箭頭帶著倒刺/或無倒刺),則射擊距離不得低於140碼。


    然而,射手在位於臥姿或狹窄的掩蔽物後時,用十字弓射擊更為容易。另外,與長弓拉緊後立即釋放射出箭矢的方式不同,十字弓在上弦裝箭後,弓弦會被扳機卡掛在待射位置,這使射手能夠保持其待射狀態耐心地等待合適的射擊機會。因此,十字弓是一種更易於隱秘攜帶和時刻待發的武器。


    十字弓可以變得更具威力,但是要消除一繫列缺點,比如它們的制造相對較復雜(其復雜程度甚至在幾個世紀中不降反升),而且掛弦也是出了名地麻煩和困難。類似地,與長弓相比,短臂弓缺乏明顯的機械性優勢,意味著要賦予箭矢相同的威力,弓弦需要被更大幅度地拉動。這反過來制約了其射擊的速度和距離。


    根據記載,佩恩·加爾維[ 拉爾夫(威廉·弗蘭克納)-佩恩-加爾維所著《十字弓》(The Crossbow)(1893)。]的實驗表明,1支14英寸[ 英寸、英尺、盎司等英制單位,為了閱讀便利一律不再換算為公制單位標出。]長的箭矢重約3盎司,從巨大的攻城弓上發射時,箭矢能夠在60碼之外擊穿1.75英寸厚的松木板。據稱其極限射程可達460碼,但是目前尚不清楚需要將弓拉到何種程度纔能射這麼遠。現代實驗表明,中世紀十字弓射出箭矢的初始速度僅有約175英尺/秒;然而,佩恩·加爾維的弓所需拉力算起來大約是1200磅——超過半噸;相比之下,強的長弓也就隻有120磅的拉力。


    在中世紀,弩手射出的勁箭仍對同期重裝甲騎士造成了非常現實的威脅(尤其是使用特制弩箭頭時)。這些箭矢被設計得盡可能減少飛行中的偏移,其方形尖端處各有4個小點。一段1395年(法)薩瓦人的文本中,記述了一種可以抵抗從標準十字弓射出弩箭的盔甲,更高等級的盔甲可以抵抗更強力的攻城弓射出的弩箭(arbalète à tour)[ 菲利普·康達明於1984年所著《中世紀的戰爭》,第188頁。]。然而,在1402年霍米爾頓山之戰中,阿奇博爾德·道格拉斯——第四代道格拉斯伯爵(Fourth Earl of Douglas),就在戰鬥中接連被5支弩箭命中,且弩箭全部擊穿了他的盔甲。


    在需要時,訓練有素的長弓手一分鐘能夠射出14支箭矢(而且這類弓還要相對簡單),而訓練程度相當的弩手在一分鐘內隻能射出4支弩箭。早期,弩手經常躺著把雙腳蹬在弓臂上,利用身體的力量拉開弓弦,直到把弓弦掛到扳機上。因而,之後十字弓上引入了腳箍(foot-strirrups)的設計(13世紀末出現),這非常有幫助,此後具有類似作用的“山羊腳杠杆”(十字弓上弦助力器)和彎弩裝置(crannequin)[ 單詞“彎弩裝置”(crannequin)似乎是“crancst?f”的異體詞,來自古時英國紡織工使用的一種帶有直角曲軸的工具。]設計相繼出現。無疑,大威力的十字弓在上弦時,弓手的防護非常重要,因而他們經常需要防護全身的大盾(pavises),或一人高的盾牌,這些防護用具通常由專門的盾牌手攜帶入戰場,專門為重新上弦裝填箭矢的弩手提供防護。例如,在1260年的蒙塔佩蒂戰役中,佛羅倫薩的軍隊就在戰場上部署了300名全防護盾手,為1000餘名弩手提供防護。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