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政治 -> 政治
    【市場價】
    436-632
    【優惠價】
    273-395
    【作者】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 
    【所屬類別】 圖書  政治/軍事  政治  黨政讀物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591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7559101
    作者: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5月 

        
        
    "

    編輯推薦

    國參政黨叢書”全面、深入、繫統回顧了各民主黨派創建、發展的歷史,充分反映了各民主黨派創建以來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風雨同舟的奮鬥歷程,集中展示了各民主黨派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作出的重要貢獻,體現出各民主黨派在多黨合作大局中不斷發展,成為不斷適應時代要求的、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發展歷程。“中國參政黨叢書”彰顯了我國政治發展道路、國家治理體繫、 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實踐與顯著優勢,旨在向海內外宣傳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展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勢。

     
    內容簡介

    本書對已有民革黨史研究成果進行了充分吸收,時間下限為2020年12 月底。全書共八章並附大事記,以時間為軸,對民革歷史進行了繫統全面客觀的研究和總結,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去釐清歷史。前七章的主要內容是在2007年出版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60年》基礎上進行了若干的修訂和增補。第八章主要記敘了中共十八大以來, 民革按照 “四新” “三好” 要求, 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歷程。

    作者簡介

    萬鄂湘主席、鄭建邦常務副主席等民革中央領導同志對本書編寫工作極為重視,專門指示部署成立領導小組和編寫工作組, 積極協調推進工作開展。民革中央責成民革中央宣傳部牽頭,將編寫工作組辦公室設在宣傳部黨史處,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可玥擔任。編寫工作組成員由各工作部抽調骨干力量組成。

    目錄
    目錄
    第一章繼承發揚孫中山精神, 在民主革命中孕育和誕生
    一、孫中山與中國國民黨的成立/ 3
    (一) 孫中山發起舊民主主義革命/ 3
    (二) 中國國民黨的成立/ 5
    (三) 民革前輩深受孫中山愛國思想感召/ 7
    二、中國國民黨改組與第一次國共合作/ 10
    (一)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0
    (二) 中國共產黨支持孫中山改組中國國民黨, 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 11
    (三) 孫中山逝世與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14
    三、中國國民黨的分化與愛國民主力量的集結/ 17
    (一)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國民黨的初步分化/ 17
    (二)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國民黨的進一步分化/ 19
    (三) 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國民黨愛國民主力量的集結/ 23

    目錄


    第一章繼承發揚孫中山精神, 在民主革命中孕育和誕生


    一、孫中山與中國國民黨的成立/ 3


    (一) 孫中山發起舊民主主義革命/ 3


    (二) 中國國民黨的成立/ 5


    (三) 民革前輩深受孫中山愛國思想感召/ 7


    二、中國國民黨改組與第一次國共合作/ 10


    (一)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0


    (二) 中國共產黨支持孫中山改組中國國民黨, 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 11


    (三) 孫中山逝世與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14


    三、中國國民黨的分化與愛國民主力量的集結/ 17


    (一)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國民黨的初步分化/ 17


    (二)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國民黨的進一步分化/ 19


    (三) 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國民黨愛國民主力量的集結/ 23


    (四) 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的成立與海外國民黨愛國民主力量的集結/ 27


    四、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 32


    (一) 國民黨民主派就成立新組織達成共識/ 32


    (二) 中國國民黨民主派第一次聯合代表大會的召開/ 37


    (三) 194旦, 民革在香港宣告成立/ 39


    (四) 成立初期的組織建設/ 42


    第二章多方彙聚力量, 為新中國成立而團結奮鬥


    一、響應中共中央“五一口號”, 公開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50


    (一) 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 李濟深收到毛澤東的親筆信/ 50


    (二) 民革響應“五一口號”, 公開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51


    二、為新中國成立而團結奮鬥/ 56


    (一) 發表反蔣言論, 宣傳革命主張/ 56


    (二) 反對美帝國主義援蔣內戰/ 58


    (三) 開展策反工作, 推動和平解放與起義/ 61


    三、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 迎接新中國誕生/ 69


    (一) 參加新政協的籌備工作/ 69


    (二) 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73


    第三章整頓發展組織, 參加新中國初期建設


    一、民革組織的統一與發展/ 83


    (一) 中國國民黨民主派代表會議召開, 實現組織的統一/ 83


    (二) 民革地方組織的整頓與發展/ 86


    二、參加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各項任務/ 88


    (一) 參加抗美援朝運動/ 89


    (二) 參加新區土地改革運動/ 90


    (三) 參加鎮壓反革命運動/ 92


    (四) 參加“三反” “五反” 運動/ 93


    三、參加國家管理和重大決策的討論/ 94


    (一) 參與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起草和討論/ 95


    (二) 參與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實施/ 97


    (三) 參加國家事務的管理/ 98


    四、三大召開, 推動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101


    (一) 三大召開/ 101


    (二) 成立專委會, 發揮民革優勢/ 103


    (三) 加強成員的自我教育與自我改造/ 105


    第四章著力學習改造, 經受政治考驗


    一、學習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八字方針/ 111


    二、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造/ 113


    (一) 幫助中國共產黨整風, 開展一般整風運動/ 113


    (二) 四大召開, 加強自我改造/ 115


    (三) 采取“神仙會” 方式, 進行自我教育/ 117


    (四) 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119


    三、經歷“文化大革命” 考驗/ 121


    (一) “文化大革命” 對民革的影響/ 121


    (二) 毛澤東、周恩來等對民革的關懷/ 121


    (三) 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臨時領導小組的成立/ 123


    (四) 民革成員在逆境中的政治情操/ 124


    四、逐步恢復組織活動/ 126


    (一) 投入揭批林彪、“四人幫” 反革命集團的鬥爭/ 126


    (二) 恢復組織活動, 開展調查研究/ 127


    (三) 平反冤假錯案, 落實統戰政策/ 128


    第五章調整工作重心, 聚力改革開放


    一、多黨合作制度的新發展/ 132


    (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性轉折/ 132


    (二) 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關於民主黨派性質的新表述/ 134


    (三) 十六字方針的提出與多黨合作制度的發展/ 135


    二、統一思想認識, 實現工作重點轉移/ 138


    (一) 五大召開, 決定實行工作重點轉移/ 138


    (二) 全國工作會議和六大召開, 完成全黨工作重點轉移/ 142


    三、集合全黨力量, 打開工作新局面/ 144


    (一) 探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新路徑/ 144


    (二) 七大召開, 進一步推動工作/ 146


    (三) 發揮優勢, 為祖國統一大業作貢獻/ 152


    四、推動自身建設逐步深化/ 158


    (一)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黨員政治素質/ 158


    (二) 加強組織建設, 推進新老交替/ 159


    (三) 召開組織宣傳工作會議, 推動自身建設/ 163


    第六章加強參政黨建設, 發揮參政黨作用


    一、多黨合作制度進一步走向完備、規範和制度化/ 167


    二、穩步推進參政黨自身建設/ 170


    (一) 民革八大、九大召開/ 170


    (二) 不斷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 175


    (三) 夯實組織基礎, 服務民革政治任務/ 181


    (四) 加強參政黨建設, 建立健全制度/ 185


    三、踐行“一參加、三參與”, 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 191


    (一) 在政治協商中發揮作用/ 192


    (二) 圍繞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調研獻策/ 194


    (三) 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積極建言/ 197


    四、形成民革特色社會服務之路/ 198


    (一) 開展智力支邊扶貧工作/ 198


    (二) 鞏固和發展民辦教育事業/ 203


    (三) 繼續開展社會咨詢服務等工作/ 205


    五、實現民革祖統工作轉型, 推動兩岸交流/ 206


    (一) 營造“反獨遏獨” 輿論環境/ 206


    (二) 為兩岸關繫和平發展建言獻策/ 209


    (三) 推動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211


    (四) 壯大海外促統力量/ 212


    (五) 實現民革祖統工作轉型/ 213


    第七章進一步推進自身建設, 開闢工作新局面


    一、新世紀新階段多黨合作事業的發展/ 217


    二、深化政治交接, 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220


    (一) 民革十大、十一大召開/ 220


    (二) 以思想建設為核心, 不斷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念/ 224


    (三) 突出組織建設重點, 推進民革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32


    (四) 把制度、機制建設作為保障工程不斷完善/ 239


    三、著力提升參政議政能力/ 243


    (一) 確立參政議政重點領域/ 244


    (二) 在重大事件中發揮參政黨作用/ 247


    (三)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為新亮點/ 249


    四、拓寬社會服務工作領域/ 251


    (一) 進一步開展智力支邊扶貧/ 252


    (二) 開創書畫工作新局面/ 254


    (三) 引導民革成員中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作貢獻/ 256


    五、以做好臺灣人民工作為核心, 推動兩岸關繫和平發展/ 256


    (一) 創新祖統工作思路/ 257


    (二) 不斷加大涉臺參政議政力度/ 258


    (三) 豐富兩岸交流活動形式/ 259


    (四) 宣傳對臺大政方針/ 265


    (五) 深化對臺工作機制建設/ 267


    第八章按照“四新” “三好” 要求, 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一、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的前進方向和根本遵循/ 273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新定位/ 273


    (二) “新型政黨制度” 的重大政治論斷和理論概括/ 276


    二、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278


    (一) 民革十二大、十三大召開/ 278


    (二) 以思想政治建設為統領, 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283


    (三) 全面加強組織建設, 努力夯實組織基礎/ 296


    (四) 著力推動履職能力建設, 充分發揮參政黨作用/ 312


    (五) 以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為保障, 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317


    三、舉全黨之力, 參政議政譜新篇/ 322


    (一) 凝聚力量參與高層協商/ 323


    (二) 專項調研成果豐碩/ 326


    (三) 突出重點參與政協建言/ 333


    (四) 信息工作質量穩步提升/ 340


    四、社會服務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344


    (一) 盡銳出戰,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345


    (二) 扎實推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開展/ 350


    (三) 開創民革非公有制經濟工作新局面/ 353


    (四) 法律服務、書畫工作展現新面貌/ 354


    五、增進同胞心靈契合, 做好新時代祖統工作/ 357


    (一) 學習貫徹對臺工作大政方針/ 357


    (二) 加強涉臺參政議政/ 359


    (三) 廣泛凝聚兩岸各界共識/ 362


    (四) 持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 364


    (五) 完善機制建設, 保障全黨祖統工作有序開展/ 369


    附錄大事記/ 373


    後記/ 449

    前言
    總序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和僑聯界委員時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理論判斷,為我們理解中國的政黨和政黨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政黨制度,是由其特定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政治經濟狀況和現實國情等因素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孕育於近代以來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進程,形成於協商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實踐,發展於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完善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它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中國實際緊密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和中國人民的共同政治選擇,符合中國的基本國情,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政治智慧。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以合作、參與、協商為基本精神,以團結、民主、和諧為本質屬性,具有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和維護穩定的重要功能,實現了執政與參政、領導與合作、協商與監督的有機統一,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它能夠實現利益代表的廣泛性,體現奮鬥目標的一致性,促進決策施策的科學性,保障國家治理的有效性,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序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和僑聯界委員時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理論判斷,為我們理解中國的政黨和政黨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政黨制度,是由其特定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政治經濟狀況和現實國情等因素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孕育於近代以來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進程,形成於協商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實踐,發展於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完善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它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中國實際緊密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和中國人民的共同政治選擇,符合中國的基本國情,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政治智慧。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以合作、參與、協商為基本精神,以團結、民主、和諧為本質屬性,具有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和維護穩定的重要功能,實現了執政與參政、領導與合作、協商與監督的有機統一,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它能夠實現利益代表的廣泛性,體現奮鬥目標的一致性,促進決策施策的科學性,保障國家治理的有效性,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八個民主黨派,以及無黨派人士。八個民主黨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


    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形成了通力合作、團結和諧的新型政黨關繫,奠定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格局。中國共產黨處於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中國共產黨對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支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充分履行職能、積極發揮作用。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反對黨,也不是旁觀者、局外人,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參與國家治理。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重要方針政策、重要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民主黨派的參政地位和參政權利受憲法保護,這是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民主黨派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獻計出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


    各民主黨派是在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爭取民主和反對獨裁專制的鬥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其社會基礎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同這些階級相聯繫的知識分子和其他愛國人士。除致公黨1925年成立於美國舊金山、農工黨成立於1930年外,民主黨派大都成立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和團結下,各民主黨派不斷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特別是1948年中國共產黨發布“五一口號”後,民主黨派積極響應,紛紛表示“願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貫徹始終,以冀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獨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國之早日實現”,積極參加新中國的籌備工作。在血與火的鬥爭洗禮和比較選擇中,民主黨派在政治上實現了從同情和傾向中國共產黨到公開表示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走新民主主義道路的根本轉變。1949年新政協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新型政黨制度的正式確立,為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在更大範圍和更深程度上的團結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各民主黨派積極參加國家政權和國家事務的管理,調動成員和所聯繫的群眾參加各項民主改革和新中國的建設,參加社會主義改造,作出了重要貢獻,其自身階級屬性發生深刻變化,逐漸成為一部分勞動者的政黨。


    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各民主黨派努力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各自特點和優勢,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促進國家統一方面不斷作出新貢獻。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推進,各民主黨派進一步發展成為各自所聯繫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成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成為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民主黨派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由階級聯盟轉變為政治聯盟。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良好政治格局更加鞏固,民主團結、生動活潑的和諧政黨關繫更加融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強調必須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提出各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基本職能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提出要推動多黨合作展現新氣像,思想共識取得新提高,履職盡責展現新作為,各民主黨派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繫統回答了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多黨合作制度、怎樣堅持和發展多黨合作制度”“建設什麼樣的參政黨、怎樣建設參政黨”等重大問題。各民主黨派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建言資政水平,為推進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知所從來,思所將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回首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和各民主黨派的形成和發展,同樣有著值得銘記的歷史和不能忘卻的初心。民主黨派幾經變遷和考驗,始終秉持進步理念、認真履行職能、保持自身特色,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給人以深刻啟示。


    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民主黨派不斷發展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歷史和實踐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不斷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民主黨派的發展史,就是對中國共產黨在認識上不斷深化、政治上不斷認同、行動上不斷靠攏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越突出,民主黨派自身建設就越有力,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就越穩固。邁進新的征程,各民主黨派要堅持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不變、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和同心同德的政治態度不變,始終做到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致力於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是民主黨派不斷發展的價值追求。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反映著政黨的進步性,決定著政黨的生命力。我國民主黨派之所以能夠經歷大浪淘沙、不斷發展,就是因為從一開始就以國家和民族大義為團結奮鬥的價值追求。圍繞這一價值目標,民主黨派在民主革命時期同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不屈的鬥爭,最後同中國共產黨走到了一起。圍繞這一價值目標,在新中國建設70多年歷程中,各民主黨派發揮優勢作用,凝聚奮進力量,作出重要貢獻。邁進新的征程,民主黨派隻有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積極踐行致力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價值追求,纔能更加有所作為、有所進步。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是民主黨派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的基石。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以發展人民民主為己任,開啟了中國民主政治發展新征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就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共同推動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重大成果,同時又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要途徑。在這一制度下,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的作用和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邁進新的征程,各民主黨派要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進一步把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使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得到更充分體現。


    堅持進步性與廣泛性的統一,是民主黨派不斷發展的內在要求。民主黨派的進步性,集中體現在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共同建立新中國,共同致力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民主黨派的廣泛性,主要表現在其成員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負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聯繫群眾的具體利益和要求的責任。沒有進步性,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的合作就沒有存在的基礎;沒有廣泛性,民主黨派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邁進新的征程,民主黨派要緊跟時代步伐、適應形勢發展,不斷增強進步性、保持廣泛性,認真學習借鋻執政黨建設的創新理念、經驗做法,轉化為符合自身實際、體現各自特色的思路舉措,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不斷前進。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民主黨派的優良傳統,在中央統戰部的大力支持下,各民主黨派中央持續開展歷史傳統記錄工程,在此基礎上撰寫了“中國參政黨叢書”。這套叢書共八冊,主要目的是回望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回望過去,就是繫統梳理各民主黨派產生、發展、演變的歷史脈絡,深入總結歷史經驗,幫助民主黨派廣大成員深入理解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因黨而生、伴黨而行的光榮歷史,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發展的指引和幫助,感悟民主黨派老一輩領導人對中國共產黨的深厚感情,傳承他們的愛國情懷,弘揚優良傳統,搞好政治交接;把握現在,就是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從中西對比中深刻認識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進步性和優越性,深刻理解多黨合作所蘊含的制度價值、政治價值、思想價值和文明價值,堅定制度自信;展望未來,就是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大變局的大趨勢,從完善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高度,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參政黨建設的部署和要求,從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做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和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各民主黨派一定能夠緊跟時代步伐,保持正確政治方向,譜寫蓬勃發展、凝心聚力的嶄新篇章!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這一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底蘊的好制度,將會展現更加超凡的制度優勢,邁出更加堅實的發展步伐!


     


    “中國參政黨叢書”編輯委員會


    2022年8月

    在線試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一切向前走, 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 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民革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一員,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始終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 既是歷史的見證者, 也是歷史的參與者。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這一重要歷史節點, 全面、深入、繫統地回顧總結民革歷史, 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極強的現實意義。
    民革是1948 年1 月1 日在香港宣布成立的。當時, 由國民黨統治集團挑起的全面內戰形勢正在發生重要變化,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開始戰略反攻, 國民黨統治集團在軍事上節節敗退、政治上日益孤立。李濟深、何香凝等堅持孫中山先生“三大政策” 的國民黨民主派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 在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共同目標下, “脫離蔣介石劫持下的反動中央”, 集結在和平民主建國旗幟下, 實現了國民黨各民主派別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的大聯合。民革的成立, 加速了國民黨內部的分化,使中國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要變化。民革從成立開始, 就旗幟鮮明地表明了反對國民黨統治集團賣國、獨裁、內戰的明確立場, 旗幟鮮明地擁護中國共產黨關於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 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全力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的革命洪流中。
    由於歷史原因, 很多民革前輩在國民黨軍政界有著特殊的影響力。民革充分利用這一特點, 積極策動了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 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順利開展, 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1948 年4 月30 日, 中共中央發布了召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以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五一口號”。“五一口號” 發布以後, 民革立即公開發表宣言響應中共中央的號召, 明確表明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應中國共產黨的誠摯邀請, 李濟深等民革領導人相繼到達解放區, 與中共中央及各民主黨派共商建國大業, 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和召開, 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 的制定, 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 民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指引下, 參加國家管理, 參與國家重大決策協商, 動員廣大黨員和所聯繫人士投身新中國建設, 並將推動祖國和平統一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 發揮了民主黨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應有作用。
    改革開放後, 民革根據新時期統一戰線和民主黨派的性質、任務、作用, 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 並制定了以
    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心, 以促進祖國統一為重點的工作方針, 使
    新時期的民革工作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結合, 同振興中華、統
    一祖國密切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一切向前走, 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 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民革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一員,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始終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 既是歷史的見證者, 也是歷史的參與者。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這一重要歷史節點, 全面、深入、繫統地回顧總結民革歷史, 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極強的現實意義。


    民革是1948 年1 月1 日在香港宣布成立的。當時, 由國民黨統治集團挑起的全面內戰形勢正在發生重要變化,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開始戰略反攻, 國民黨統治集團在軍事上節節敗退、政治上日益孤立。李濟深、何香凝等堅持孫中山先生“三大政策” 的國民黨民主派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 在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共同目標下, “脫離蔣介石劫持下的反動中央”, 集結在和平民主建國旗幟下, 實現了國民黨各民主派別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的大聯合。民革的成立, 加速了國民黨內部的分化,使中國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要變化。民革從成立開始, 就旗幟鮮明地表明了反對國民黨統治集團賣國、獨裁、內戰的明確立場, 旗幟鮮明地擁護中國共產黨關於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 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全力投入到人民解放戰爭的革命洪流中。


    由於歷史原因, 很多民革前輩在國民黨軍政界有著特殊的影響力。民革充分利用這一特點, 積極策動了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 為配合人民解放戰爭順利開展, 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1948 年4 月30 日, 中共中央發布了召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以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五一口號”。“五一口號” 發布以後, 民革立即公開發表宣言響應中共中央的號召, 明確表明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應中國共產黨的誠摯邀請, 李濟深等民革領導人相繼到達解放區, 與中共中央及各民主黨派共商建國大業, 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和召開, 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 的制定, 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 民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指引下, 參加國家管理, 參與國家重大決策協商, 動員廣大黨員和所聯繫人士投身新中國建設, 並將推動祖國和平統一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 發揮了民主黨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應有作用。


    改革開放後, 民革根據新時期統一戰線和民主黨派的性質、任務、作用, 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 並制定了以


    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心, 以促進祖國統一為重點的工作方針, 使


    新時期的民革工作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結合, 同振興中華、統


    一祖國密切結合。


    自1989 年《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


    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頒布以來, 民革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中的參政黨, 更加積極作為、盡職履責。民革各級組織一方面努力加大自身建設的力度, 建立健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參政黨機制; 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新形式, 努力發揮參政黨作用, 切實履行好參政黨職責。通過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共同努力, 民革不僅在自身建設上取得了很大進展, 其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工作也開始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軌道, 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