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兩朝帝師翁同龢/高陽作品集之十五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歷史
    【市場價】
    129-187
    【優惠價】
    81-117
    【作者】 高陽 
    【所屬類別】 圖書  小說  歷史小說圖書  小說  港澳臺小說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ISBN】978780130947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801309471
    叢書名:高陽作品集

    作者:高陽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年11月 


        
        
    "

    編輯推薦
    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 
    內容簡介
    兩朝帝師翁同龢,自同治、光緒兩位皇帝年幼時便予以悉心教導,於宮中度過大半生時光。
    翁同龢忠貞愛國,憂國憂民,摒棄奢華,參與倡導“維新變法”,被康有為譽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遭慈禧太後忌恨,窮盡智慧卻被“開缺回籍”,逐出政治舞臺,此後淒涼到蓋棺。
    楊乃武,小白菜何以沉冤昭雪?兩朝帝師又何以大業無成?曲折的變法經歷,悲涼壯闊的人生歷程,兩朝帝師的光輝門楣何以落得如此淒涼?……
    作者簡介
    高陽(1926-1992),臺灣著名作家。本名許晏駢,字雁冰,筆名郡望、吏魚。曾在臺灣空軍服役。退伍後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一度出任臺灣《中央日報》特約主筆。 大陸讀者所熟悉的《慈禧全傳》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紅頂商人》《燈火樓臺》,確立了他當代首席歷
    目錄
    代序:半壺酒一春秋
    01 天子門生
    02 門生天子
    03 樸園路線
    04 再為帝師
    05 依違南北之間
    06 朝局的大翻覆
    07 常熟門下
    08 渤海換了昆明湖
    09 “盍簪喧櫪馬”
    10 主戰復迫戰
    11 黃海熸師
    12 求和終得和
    13 回紇馬與督亢圖代序:半壺酒一春秋
    01 天子門生
    02 門生天子
    03 樸園路線
    04 再為帝師
    05 依違南北之間
    06 朝局的大翻覆
    07 常熟門下
    08 渤海換了昆明湖
    09 “盍簪喧櫪馬”
    10 主戰復迫戰
    11 黃海熸師
    12 求和終得和
    13 回紇馬與督亢圖
    14 窮極思變
    15 “獨坐看雨”
    16 戊戌政變
    17 山中歲月
    附錄一:高陽大事年表
    附錄二:高陽作品表
    在線試讀
    01天子門生
    由撥
    《離騷》:“惟庚寅吾以降。”蘇州府的唐寅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因取此語,刻為閑章,同府同一年生的還有文徵明。後三百六十年,清宣宗道光十年庚寅,蘇州府又降生了兩位與唐寅、文徵明齊名的士林魁首,一個是潘祖蔭,一個是翁同龢。
    翁同龢籍隸蘇州府治以北九十裡的常熟。翁家在常熟是大族,但先世除了康熙十五年丙辰探花、官至刑部尚書以外,沒有出過什麼烜赫的人物,直到道光後,方始興旺。
    翁家之盛,始於翁心存。心存之父名成封,官至海州學正,生兩子,次子心存字二銘,號邃庵,生於乾隆五十六年,道光二年三十二歲,成進士,人翰林。翰林院庶吉士,常例教習三年,復經考試,以等第高下,分別任用,稱為“散館”,名列前茅者,二甲授職編修,三甲授職檢討,稱為“留館”,其次用為部員,再次用為知縣。庶吉士散館時,絕大多數希望留館。翁心存不但留館,而且散館由三年縮短為一年,因為宣宗即位,例開恩科年辛巳恩科鄉試;則二年壬午恩科會試。子午卯酉之年正科鄉試;辰戌丑未之年正科會試;道光三年癸未春闈,“庶常館”無法容納兩科的庶吉士,所以翁心存得以提前散館。
    翁心存的宦途非常順利,一年散館,又一年“開坊”,擢為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又一年充福建鄉試正考官,提督廣東學政,時為道光五年。
    學政俗稱“學臺”,例得專折奏事,與督撫平禮相見。三年差滿回京,奉旨在上書房行走,為惠郡王的業師。惠郡王名綿愉,宣宗胞弟,行五。咸豐年間為親貴首腦,內廷外朝皆尊稱之為“老五太爺”。翁心存晚年蹉跌而能復起,未始非由於有此一重淵源。
    翁同龢即生於其父當上書房翰林時。翁心存共生四子,長子同書,字祖庚,號藥房,道光二十年庶吉士,跟他父親一樣,也是一年散館,授職編修。其時早翁同書一科的曾國藩,因是三甲出身,在當檢討。後來李鴻章尊稱科名、功名皆是晚輩的翁同龢為“丈”,即由曾國藩與翁同書的關繫而來,老師的同寅為長輩,則此長輩之弟亦為長輩。李鴻章所以如此謙下,作用是要突出他繼承曾國藩的形像。
    翁心存的次子名音保,早殤;三子名同爵,出嗣堂叔;幼子即翁同龢,字叔平,號瓶生,亦號瓶廬,晚年自署松禪。他的祖父是學官,父親又是上書房的師傅,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書自然讀得極好。十三歲時作試帖詩,題夕張宴奪昆侖關”,詠狄青的故事,有“第一回圓月,奇功第一人”之句,傳誦一時。01天子門生
    由撥
    《離騷》:“惟庚寅吾以降。”蘇州府的唐寅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因取此語,刻為閑章,同府同一年生的還有文徵明。後三百六十年,清宣宗道光十年庚寅,蘇州府又降生了兩位與唐寅、文徵明齊名的士林魁首,一個是潘祖蔭,一個是翁同龢。
    翁同龢籍隸蘇州府治以北九十裡的常熟。翁家在常熟是大族,但先世除了康熙十五年丙辰探花、官至刑部尚書以外,沒有出過什麼烜赫的人物,直到道光後,方始興旺。
    翁家之盛,始於翁心存。心存之父名成封,官至海州學正,生兩子,次子心存字二銘,號邃庵,生於乾隆五十六年,道光二年三十二歲,成進士,人翰林。翰林院庶吉士,常例教習三年,復經考試,以等第高下,分別任用,稱為“散館”,名列前茅者,二甲授職編修,三甲授職檢討,稱為“留館”,其次用為部員,再次用為知縣。庶吉士散館時,絕大多數希望留館。翁心存不但留館,而且散館由三年縮短為一年,因為宣宗即位,例開恩科年辛巳恩科鄉試;則二年壬午恩科會試。子午卯酉之年正科鄉試;辰戌丑未之年正科會試;道光三年癸未春闈,“庶常館”無法容納兩科的庶吉士,所以翁心存得以提前散館。
    翁心存的宦途非常順利,一年散館,又一年“開坊”,擢為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又一年充福建鄉試正考官,提督廣東學政,時為道光五年。
    學政俗稱“學臺”,例得專折奏事,與督撫平禮相見。三年差滿回京,奉旨在上書房行走,為惠郡王的業師。惠郡王名綿愉,宣宗胞弟,行五。咸豐年間為親貴首腦,內廷外朝皆尊稱之為“老五太爺”。翁心存晚年蹉跌而能復起,未始非由於有此一重淵源。
    翁同龢即生於其父當上書房翰林時。翁心存共生四子,長子同書,字祖庚,號藥房,道光二十年庶吉士,跟他父親一樣,也是一年散館,授職編修。其時早翁同書一科的曾國藩,因是三甲出身,在當檢討。後來李鴻章尊稱科名、功名皆是晚輩的翁同龢為“丈”,即由曾國藩與翁同書的關繫而來,老師的同寅為長輩,則此長輩之弟亦為長輩。李鴻章所以如此謙下,作用是要突出他繼承曾國藩的形像。
    翁心存的次子名音保,早殤;三子名同爵,出嗣堂叔;幼子即翁同龢,字叔平,號瓶生,亦號瓶廬,晚年自署松禪。他的祖父是學官,父親又是上書房的師傅,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書自然讀得極好。十三歲時作試帖詩,題夕張宴奪昆侖關”,詠狄青的故事,有“第一回圓月,奇功第一人”之句,傳誦一時。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翁同龢二十歲,成為撥貢——出類撥萃的生員(秀纔),稱為撥貢,定制逢酉年由學政在“科考”後選撥,共試兩場,即日交卷,第一場試四書文兩篇,經文一篇;第二場試論一篇,策一道,判一條,五言八韻詩一首。較之鄉會試僅試四書文、五經文及試帖詩,更為繁重;而且除文字以外,兼重書法,此又與殿試無異。
    因此,在昔科舉時代,常以“名貴”二字來形容撥貢。又有人說,撥貢之名貴,是因為三年出,十二年纔出一個撥貢。此雖為戲言,但有不通的翰林,而撥貢則必是真纔實學,這是毫無例外的事實。
    定制:撥貢為正途出身。進京復試考列一、二等者,以七品小京官或知縣任用。但翰林院畢竟是儲纔之地,所以除非年齡太長,急於出仕,否則仍會赴秋闈。龢趁進京復試之便,參加北闈鄉試,輕而易舉地成了舉人。
    這一科順天鄉試的考官是工部尚書王廣蔭、戶部尚書孫瑞珍、工部右侍郎宗室靈桂。孫瑞珍之子孫毓汶、靈桂的女婿榮祿,後來與翁同龢的關繫極其密切,卻都交誼不終。先談孫毓汶與翁同龢同榜的故事。
    孫毓汶是山東濟寧人,咸豐年間,為北方士族第一家。他的祖父玉庭官至體仁閣大學士;玉庭有一孫毓淮,是毓汶的堂兄,道光二十。咸豐六年丙辰,翁同龢、孫毓汶會試中式後,孫家希望孫毓汶奪魁,造成的佳話,因而有一段關於孫瑞珍計陷翁同龢的逸聞。
    據高拜石在《古春風樓筆記》中說:“殿試前夕,赴試貢士,住家離殿廷稍遠的,每多借宿朝門附近親友家,以便第二天清早進入隆家門。那時孫家宅第在皇城附近,翁家比較遠些。當晚,孫家以通家之誼,邀翁同龢到家裡夜飯,孫瑞珍以父執世誼,殷勤款待,頻頻勸酒,絮絮暢談,賓主非常歡洽。席散之後,孫尚書又邀翁同龢到他書齋裡,把殿試一切規例,不厭其詳地一一指點,直到深夜,翁同龢已有倦意,加以不勝酒力,兩眼微澀,孫尚書始促其就寢。毓汶早於散席之前就寢了。”
    可想而知,到得第二天金殿對策,翁同龢的精神絕不如孫毓汶;但翁同龢畢竟還是奪魁了。據高拜石記,正當翁同龢精力不濟時,“猛記起他父親給他的老山人參兩枝,藏在卷袋裡,因找了出來,折下半枝,含入口中略加咀嚼,果覺津液流貫,神智奮發,振筆直書,一氣到底,如時繳卷”。
    這段故事的真偽,以及人參是否有那樣的功效,都是疑問。但翁同龢的日記中,從未提過孫瑞珍則是事實。
    金殿臚唱後,翁同龢以第一名授職修撰,孫毓汶以第二名授職編修。這一榜後來成顯宦者,還有浙江歸安瀋秉成、宗室延煦、湖南茶陵譚鐘麟、浙江仁和夏同善、宗室霍穆歡、陝西長安薛允升、鑲黃旗滿洲烏拉喜崇阿等。
    潘郎傷逝空悲哽
    《翁同龢日記》咸豐十年正月廿七日條:
    詣老丈處,晚飯後歸。老丈為餘言,昔文端公在江蘇學政任時,掃一樓奉乩仙,懸筆於上,老丈輒從拜於樓下。一日乩書:“某次子修,賜名敏齋。”又一日書年厭八字一,綴一詞於下,有“二十四橋明月夜,明珠一顆掌中擎”雲雲。越日又雲:“昨所示八字乃上海葉令之女,可與修為佳偶。命幕友張某為媒,急往,限某日到,沿途多加纖夫。”文端承命,遣張君急行。至則前一日葉令方與寧波林氏議婚,適因小恙終止。張君至,述神語,遂委禽焉。於歸三年,生一女而歿,年二十四,乩書所謂“二十四橋”者驗矣,所生女即餘亡妻也。亡妻歸我十年,無子女,年三十而卒。無子女,鏡合無期,珠摧先兆,其命也夫。曩聞亡妻言之不甚悉,今詳記之。
    所謂“老丈”,指其嶽父湯修;“文端”則湯修之父湯金釗,浙江蕭山人,嘉慶四年翰林,官至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咸豐六年下世,謚文端。道光二年為會試四總裁之一。為翁心存的座師。以此淵源,翁湯聯姻。
    湯夫人生於道光九年,比翁同龢大一歲。二十歲於歸,三十歲亦即咸豐八年三月去世。湯夫人能畫,翁同龢有《題亡室湯夫人畫冊》詩,亦好吟詠,伉儷之情甚篤。翁同龢悼亡不久,被命充陝西鄉試副考官;剛入闈又奉督學陝甘之命。這年除夕,填《金縷曲》一闕,《題白石詞後》序雲:
    此餘兒時依仿鮑叔野先生點本。亡妻愛誦唐宋長調,因以畀之,病中猶咿唔不輟也。頃來秦中,攜以自隨。除夕客去,官齋如水,取案頭畫竹筆點讀一過,俯仰舊事,慨然而嘆。是日購一銅鏡,背銘三十二字,有“曾雙比目,經舞孤鸞”之語,因題一詞,以抒餘悲。
    《金縷曲》又名《賀新郎》,凡賀人婚娶,每選此調。翁同龢用來悼亡,用“冷”字韻,音節在淒涼之中,別具感慨。原詞雲:
    歷歷珠璣冷,是何人清詞細楷,者般遒緊。費盡剡籐摩不出,卻似薄雲橫嶺;又新月娟娟弄影。玉碎香銷千古恨,想淚痕暗與苔花並,曾照見,夜妝靚。
    潘郎傷逝空悲哽,最難禁燭花如豆,夜寒人靜。玉鏡臺前明月裡,博得團國俄頃;偏客夢無端又醒。三十年華明日是,剩天涯漂泊孤鸞影;銘鏡語,問誰省?
    這年翁同龢二十九歲,故言“三十年華明日是”。是日記:
    得家書……山城岑寂,爆竹之聲絕少,客中情景,淒涼萬狀。題唐鏡銘,作一詞,有“三十年華明日是,剩天涯漂泊孤鸞影”之句。餘豈真有兒女之念哉?死生契闊,未能忘情,念彼黃垆,當亦形影相弔,潸然出涕耳。北望京華,東瞻淮甸,南顧吳門,一日九回,寸衷千裡,甚矣遊子之不可為也。
    這一段話,最足見翁同龢的性情,“北望”者念老父。翁心存這年也很得意,四月充上書房總師傅;九月由協辦正揆席,為體仁閣大學士,原為戶部尚書,仍舊管理戶部。但這是表面的榮華,深入體察,則肅順勢焰熏天。有名的“戊午科場案”,殺大學士柏蒞時,肅順在御前的狂悖情狀,幾為曹操之於漢獻帝。最使翁同龢不能放心的是,肅順與翁心存同為戶部尚書,凡事獨斷獨行;翁心存畫諾的“堂稿”,送到肅順處時,他動輒大塗大抹,全盤推翻。殺柏葰已有誅大臣立威之意,下一個倒霉的,極可能就是翁心存。以肅順的心狠手辣,翁同龢如何放心得下。
    “東瞻”者,翁同書於是年六月,授為安徽巡撫,幫辦欽差大臣勝保軍務,安徽境內各軍均歸節制。一當了疆臣,便有守土之責,喪師失地,若不能殉節,便罹大闢之刑,終歸是一死。而且勝保“二十入詞林,三十為大將”,行事皆仿年羹堯,跋扈異常,絕不會尊重同是翰林出身的翁同書。此又可憂之事。至於“南顧吳門”自然是擔心蘇州、常熟會淪陷。
    翁同龢是孝悌君子,但本性溫厚懦弱,隻宜於當作教育人纔的太平宰相,不宜於作外官,亦不宜於處亂世。“甚矣遊子之不可為”一語,瞻顧親族之情如見。
    父阨於肅順
    成豐九年初春,翁同龢以告病為由,奏請開缺奉準,於四月初四返抵北京。自四月初五至年底無日記,此為翁同龢晚年自行刪去。因為其中牽涉及於翁心存兌換寶鈔情弊案,有礙語之故。
    翁心存在戶部尚書任內,出了好些弊案,庫銀被盜,倉廒無故失火等等,肅順正在雷厲風行查辦。翁心存名為大學士管戶部,實際上為被管的肅順所管,因而兩次奏請開缺,第一次賞假一月,第二次得遂所願,時為翁同龢回京後一個月。
    不久,爆發了官錢號的弊案。咸豐初年,軍餉支出浩繁,而庫空如洗,復以鑄制錢的銅,來自雲南,洪楊亂起,過路阻梗,滇銅不至,不得已鑄大錢,行寶鈔,通貨惡性膨脹,以致錢法大壞。《天咫偶聞》記:
    咸豐三年三月,先鑄當十錢一種,文曰:“成豐重寶。”重六錢,共制錢相輔而行。
    八月增鑄當五十一種,重一兩八錢。
    十一月因巡防王大臣之請,又增鑄當百、當五百、當千三種。當千者重二兩,當五百者重一兩六錢、銅色紫。當百者重一兩四錢、銅色黃,皆磨鐿精工,光澤如鏡,文日:寶。”而減當五十錢為一兩二錢,當十為四錢四分;繼又減為三錢五分,再改為二錢六分。
    除了這不值錢的銅錢以外,又發行了更不值錢的鈔票。銀票稱為“戶部官票”,標明足色銀若干兩,下有“戶部奏行官票”字樣;錢票稱為“清朝寶鈔”,中標足制錢若干文,旁列“天下通寶,平準出入”。下面並特別注明:“此鈔即代制錢行用,並準按成交納地丁錢糧,一切稅課捐項,京、外各庫,一概收解。”
    銀票與錢票的兌換率為一對二千。交納公款搭抵的成數是票鈔五成,大錢三成。結果由於民間不信任,以致官方亦拒絕搭抵。《天咫偶聞》記:
    咸豐四年三月,鑄錢當十錢;六月鑄鉛制錢,亦頗可行。然未及一年,盜鑄蜂起,禁雖以棄市之律不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因此,戶部及言官,紛紛奏請停鑄高額制錢,最後隻剩下當十的銅、鐵兩種錢。不到兩年,鐵錢亦廢。
    《天咫偶聞》又記:
    七年正月,忽訛言一日,而鐵錢頓廢,比戶諭之終不聽。從此銅當十獨行。初令大錢與制錢並行,其後京城遂不用制錢,出京數十裡即不用大錢,亦不知誰為之限制。
    當十大錢又稱“京錢”,民間呼之為“一大枚”。以後貶值至準制錢二文,故所謂“京錢一弔(千)”,實際上隻是制錢兩百文。
    當發行票鈔之初,戶部奏定設立官號九處,四處號名有乾字,另五處號名有宇字,經管兵餉收發。咸豐八年鼕天,肅順徹查官號,發現“五宇字官號”,有官商勾結、侵吞分肥的情弊,於是有關司官及商人,革職嚴辦,抄沒家產者數十家。肅順又奏請嚴究失察的戶部堂官翁心存等,奉旨由肅順一黨的怡親王載垣等查辦,翁同龢成豐十年三月初一記:
    戶部官票所官吏舞弊,經王大臣審實,有旨詰問,該司員以短號整鈔換長號零鈔,曾否回堂?著七八兩年歷任戶部各堂官明白回奏。
    當寶鈔發行之初,即發生打折行使的情況,短號整鈔大,長號零鈔小,所以在規定搭放的比率中,如能以短號換長號,無形中便套取了差額。戶部司官忠麟、王熙震等供稱“記曾回過尚書翁心存、侍郎杜翮”,所以上諭著令明白回奏。
    三月初二,翁心存復奏,大意謂:“各部並未議準。”至十一日,復有旨詰問,翁心存復奏謂:“部院公事,非一二人所能專政,斷無立談數語,更改舊章之理。”奏入無下文,而謠言極盛。翁同龢十六日又記:
    連日訛言紛起,有謂:“奏入,上震怒。”朱批“喪心病狂”等語,將有不測。大人日:“吾之忠悃,天實鋻之,汝等無為流言所惑。”
    話雖如此,為人子者何能釋然。翁同龢連日打聽,至十九日始有消息:
    晨謁筠師,終日枯坐,殊無所聞。夜辛伯來,以折底見示,內有翁某等回奏,與司員等所供不符,請將翁某、杜某均摘去頂戴,歸案質訊。
    “筠師”即杜翮,字筠巢,咸豐六年殿試曾充讀卷官,所以翁同龢稱之為師;“辛伯”名錢桂森,江蘇泰州人,時官翰林院編修。所謂“以折底見示”,即載垣等復奏的底稿。此案的結果,見《清史列傳·翁心存傳》所載上諭:
    忠麟、王熙震僅稱回過翁心存、杜翮,其餘各堂概未回明,亦未立稿存案,何得以影響之詞,意存諉過。唯心存等在部有年,何以毫無覺察?實難辭咎。著先行交部議處,毋庸再行回奏,亦毋庸傳訊。
    吏部議的是降五級留任。朱筆改為“俟補官日,革職留任”。翁心存是因病奏請開缺,並非予告,病痊仍可起復補官;而“降五級留任”由朱筆改為“革職留任”,是文宗格外眷顧,因為“革留”隻要稍有勞績,或遇國家慶典,大沛恩施時,一道上諭,即可開去處分;降五級則由大學士的正一品降為從三品,一級一級往上爬,非五六年不能官復原職,以翁心存的年齡,生前是不是再能戴紅頂子都成疑問。
    至於此案能得此結果,最基本的原因是牽涉於杜翮,他是文宗賴以得位的“恩師”杜受田之子,文宗要開脫杜,使得一案的翁心存連帶受惠。
    當然,這樣處置,在肅順是於心不甘的;因而一波甫平,一波又起。五月間怡親王載垣等會奏,五宇商濫支經費,請飭戶部堂官明白回奏。翁心存的復奏是,原給經費,因物價騰貴,實在不敷,故而多給。奉旨交部議處,仍舊是“革職留任”,等於沒有處分,隻是面子上稍覺難看而已。
    烽火閑情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之役,八月初八,文宗聽從肅順的建議,避往熱河,留恭親王在京議和。二十二日英法聯軍占領圓明園,大掠後付之一炬。九月十一、十二兩天,恭王與英法分別簽訂和約,半個月後,聯軍撤兵退出北京,地方秩序,漸次恢復。
    翁同龢全家,包括翁同書的妻兒、翁同龢及諸子在內,事先分往三處避難。翁心存住房山,翁同龢則往來房山及京師之間,照料京寓,打聽消息。十月十一日,迎父母回京。甫得安居,便有閑情。翁同龢此時日記中,逛琉璃廠訪書的記載,隨處可見:
    十月二十日:見伯寅所藏《茶錄》、《姜遐碑》二帖,皆澱園散落者也,索值甚昂,且留之以待珠還耳。得《花問集》宋本。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