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李鴻章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歷史
    【市場價】
    396-576
    【優惠價】
    248-360
    【作者】 高陽 
    【所屬類別】 圖書  小說  歷史小說圖書  小說  港澳臺小說 
    【出版社】黃山書社 
    【ISBN】97878070790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807079040
    作者:高陽

    出版社:黃山書社
    出版時間:2008年05月 

        
        
    "

    編輯推薦
    “以歷史入小說,以小說述歷史”;寫人情,高陽寫出了怨而不怒,冷靜客觀的氣質,寫鬥爭,高陽切中了權力欲望對人性的腐蝕,寫風格,高陽更是勾繪出了一部部絢麗磅礡的民俗變遷史,正因此故,纔有了“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一說。 
    內容簡介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在亂世,天堂也成了地獄。《李鴻章》一書描寫同治年間,太平軍控制下的蘇州和杭州,在地方士紳支持下被官軍克復的經過。
    全書以李鴻章在杭州“殺降”為故事的骨干,取材深廣,氣勢不凡,人物眾多,高陽尤其著筆於“長毛”與“洋將”兩類人物的刻畫,更見生動。此書實為高陽迷不可錯失的佳作。
    作者簡介
    高陽(1926-1992),臺灣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許晏駢,字雁水,筆名郡望、吏魚。大學未畢業,入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錄了空軍軍官。退伍後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並一度出任《中央日報》特約主筆。
    高陽擅寫歷史小說,也是著名的“紅學”專家。我國歷史紛繁幻雜,高陽卻
    在線試讀

    何桂清由於在江蘇學政任內,喜歡談兵,屢次上奏,論列軍務,為文宗所欣賞,因此,在咸豐四年四月,調補倉場侍郎,到秋天灌米海運畢事,繼黃宗漢而為浙江巡撫。此中當然有“巧妙”,大致內有他的同年軍機大臣彭蘊章的援引,外有也是他的同年的黃宗漢的支持,但穿針引線王有齡功不可沒,當然也有朱大器的謀劃在內。
    何桂清撫浙,王有齡自然更得意,咸豐五年調補首府杭州府知府,不久又兼署督糧道。同一年,賞戴花翎,並奉旨交軍機處記名,遇有道員缺出,請旨簡放,這稱為“內記名”,越過吏部這一關,是補缺先的“班次”。
    咸豐六年,王有齡又奉委兼署鹽運使,護理按察使,集糧政、鹽務、司法於一身,為浙江能員,也是浙江紅員。因此遭人之忌,有個通判叫徐徵,告了一狀,告何桂清獎薦不公,奉旨明白回奏。何桂清“年少氣盛”,覆奏的語氣,不免亢激,因而下詔責,何桂清便隻好稱病辭官,已經打點行李回鄉了,而忽有意外的轉變,奉旨以二品頂戴署理兩江總督。
    據說轉變的經過是如此,兩江總督怡良,因病免職,文宗召見軍機,商量繼任人選,他說:“兩江總督一缺,以籌餉為命。派誰去好?”
    “以何桂清為宜。”彭蘊章毫不遲疑地答奏:“何桂清在浙撫任內,籌給防守徽州兵勇數萬人的餉,應付裕如。”
    徽州原屬兩江該管,與浙江無干,但地勢上卻是密切相連的,因此徽州的防務劃歸浙江。這是加重了浙江的負擔,而何桂清毅然挑起這副擔子——文宗恨封疆大吏,自劃界限,不但各人自掃門前雪,如秦人之視越,甚至將雪掃到他人門前,推出了事,所以此時想到何桂清的好處,也是毫不猶疑地接納了彭蘊章的建議。
    這一來,王有齡的行蹤也改變了。當何桂清辭官之前,先替王有齡作了安排,利用“內記名”的方便,外放為雲南糧儲道——何桂清回雲南,王有齡改官雲南,依然可以朝夕過從。
    這雖是出於感情深厚的安排,卻到底是不得已之舉,既然何桂清有此意外的恩典,王有齡當然要留在江南做官。於是拜托新任浙江巡撫曾國藩的同年晏瑞書出面上摺說,浙江辦理防剿,與安徽接壤的寧國府正在喫緊之際,請求派王有齡幫辦浙江軍務,等到各路軍情稍松,再行馳赴新任。這有個名堂,叫做“奏留”,凡遇到軍務、河工等等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件,都可以“奏留”得力人員,通常也都可以邀準的。
    何桂清由於在江蘇學政任內,喜歡談兵,屢次上奏,論列軍務,為文宗所欣賞,因此,在咸豐四年四月,調補倉場侍郎,到秋天灌米海運畢事,繼黃宗漢而為浙江巡撫。此中當然有“巧妙”,大致內有他的同年軍機大臣彭蘊章的援引,外有也是他的同年的黃宗漢的支持,但穿針引線王有齡功不可沒,當然也有朱大器的謀劃在內。
    何桂清撫浙,王有齡自然更得意,咸豐五年調補首府杭州府知府,不久又兼署督糧道。同一年,賞戴花翎,並奉旨交軍機處記名,遇有道員缺出,請旨簡放,這稱為“內記名”,越過吏部這一關,是補缺先的“班次”。
    咸豐六年,王有齡又奉委兼署鹽運使,護理按察使,集糧政、鹽務、司法於一身,為浙江能員,也是浙江紅員。因此遭人之忌,有個通判叫徐徵,告了一狀,告何桂清獎薦不公,奉旨明白回奏。何桂清“年少氣盛”,覆奏的語氣,不免亢激,因而下詔責,何桂清便隻好稱病辭官,已經打點行李回鄉了,而忽有意外的轉變,奉旨以二品頂戴署理兩江總督。
    據說轉變的經過是如此,兩江總督怡良,因病免職,文宗召見軍機,商量繼任人選,他說:“兩江總督一缺,以籌餉為命。派誰去好?”
    “以何桂清為宜。”彭蘊章毫不遲疑地答奏:“何桂清在浙撫任內,籌給防守徽州兵勇數萬人的餉,應付裕如。”
    徽州原屬兩江該管,與浙江無干,但地勢上卻是密切相連的,因此徽州的防務劃歸浙江。這是加重了浙江的負擔,而何桂清毅然挑起這副擔子——文宗恨封疆大吏,自劃界限,不但各人自掃門前雪,如秦人之視越,甚至將雪掃到他人門前,推出了事,所以此時想到何桂清的好處,也是毫不猶疑地接納了彭蘊章的建議。
    這一來,王有齡的行蹤也改變了。當何桂清辭官之前,先替王有齡作了安排,利用“內記名”的方便,外放為雲南糧儲道——何桂清回雲南,王有齡改官雲南,依然可以朝夕過從。
    這雖是出於感情深厚的安排,卻到底是不得已之舉,既然何桂清有此意外的恩典,王有齡當然要留在江南做官。於是拜托新任浙江巡撫曾國藩的同年晏瑞書出面上摺說,浙江辦理防剿,與安徽接壤的寧國府正在喫緊之際,請求派王有齡幫辦浙江軍務,等到各路軍情稍松,再行馳赴新任。這有個名堂,叫做“奏留”,凡遇到軍務、河工等等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件,都可以“奏留”得力人員,通常也都可以邀準的。
    王有齡留在浙江,是為了改官兩江的步,第二步是在寧國府克復後,由何桂清與江蘇巡撫趙德轍會銜出奏,說王有齡在浙江籌餉如何精敏,現在江蘇的稅捐,非他來清查整頓不可。這也有個名堂,叫做“奏調”,向例封疆大吏除了翰林以外,外官道員以下,京官司員以下,都可以奏調。而且文宗派何桂清繼任江督,本就是為了籌餉,所以奏調王有齡的摺子,自是“準如所請”。
    王有齡到了兩江,先在上海整頓海關,關務把持在書辦手裡,黑幕重重,經過王有齡的清查整頓,公庫增收了兩百多萬銀子。由於這一勞績,何桂清保他升官江蘇按察使,不久又署理布政使,就是藩司,掌管一省的財政與人事。
    江蘇的地方官多,兩江總督駐江寧,江蘇巡撫駐蘇州,藩司亦有兩員,稱為江寧布政使與江蘇布政使,前者管江寧、淮安、揚州、徐州四府,及通州、海州兩直隸州,後者管東南膏腴之地的蘇、松、常、鎮、太五府州。照繫統上說,江蘇藩司的直屬長官是江蘇巡撫,兩江總督隔了一層,是管不到的,而此時的情形不同。
    其時因為江寧失守,兩江總督駐常州,常州既為江蘇藩司所管,所以王有齡便事事請命於何桂清,趙德轍根本不在他眼中,每次“上院”,仰面朝天,滔滔不絕地講他辦了些什麼事,辦得對不對,巡撫是不是同意?他都不問。趙德轍受不了這股氣,又拿他沒奈何,隻好告病辭官。
    接趙德轍遺缺的是徐有壬,由湖南藩司升任,未到江蘇以前,就聽說王有齡跋扈專橫,決心要殺殺他的威風。
    天到任,會過學政,便是接見藩司,王有齡習性不改,上院帶兩個極漂亮的小跟班,每人手裡一支雲白銅的水煙袋,站在他左右,輪流替他裝煙。
    “慢慢!”徐有壬揮手阻止小跟班送煙,“老兄官做到藩司,還不曉得官場的通例嗎?”
    王有齡愕然,隻好請問:“請大人指點。”
    “向例:藩司謁見巡撫,隻許吸旱煙,不許吸水煙。老兄雖然纔略無雙,不過做此官,行此禮,定例不可違背。”接著用很威嚴的聲音對那兩個小跟班說;“你們下去!”
    王有齡的氣焰一挫,對徐有壬的禮貌不同了,但辦到公事,因為有何桂清撐腰,擅專如故。
    其時金陵被圍,已經一年有餘,存糧將絕,人心惶惶,而太平天國內部,大鬧奪權的內訌,楊秀清與韋昌輝的衝突以後,石達開獨樹一幟,遠走西南,太平天國隻能托命於兩個人,一個是陳玉成,一個是被公認為太平天國人物的李秀成。
    為了號召“勤王”,洪秀全接受李秀成的建議,封陳玉成為“英王”,賜“八方金印,便宜行事”。但陳玉成作戰慓悍絕倫,而威信不孚,所以太平天國各路將帥,不遵他的調遣。
    同時,由於清軍利用降將,想通款曲於李秀成,因而反促成李秀成的被重用,洪秀全“進封秀成忠王、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賜尚方劍,八方金印,便宜行事,自主將以下,先斬後奏”。時為咸豐八年十二月,正是徐有壬剛到任的時候。
    咸豐九年二月,李秀成大會諸將於安徽樅陽,此會有一極重要的戰略宣布,李秀成說:“官軍精銳,聚集金陵,而餉源在蘇州與杭州。如今金陵城外的長壕,已經構築完成,‘江南大營’的張國梁又是有名的勇將,所以要解金陵之圍,不論內外如何硬攻,都難得手。我現在決定,以輕兵間道,奇襲杭州,杭州告急,蘇州亦必震動,官軍怕我們絕他的餉源、糧道,一定分兵相救,然後我們諸路合圍,直搗江南大營,大營一破,不但金陵圍解,蘇杭亦皆為我所有。”
    戰略雖已決定,卻一時難以實現,因為金陵外圍,官軍雲集,每一路都逼得很緊,使得李秀成無法脫身。
    一直到了咸豐十年李秀成方能出金陵,三天以後,張國梁率領水陸諸軍,攻克浦口九洑洲,約期攻上關、下關,以為金陵指日可破。而何桂清則以九洑洲之戰,籌餉有功,加官銜“太子少保”,與胡林翼齊名,並稱長江上下遊、胡何兩宮保——此為何桂清一生事業頂點,過此就走了下坡,而且一落千丈,垮得極快。
    當官軍將帥士兵,無不得意洋洋,躊躇滿志的當兒,李秀成親領精騎一千餘人,由皖南鳩江越清弋江,出寧國後路,解圍以後,疾趨廣德,撲入浙江泗安——泗安守兵十五營大潰,總兵李定泰逃之夭夭。於是李秀成分兵兩路,一路由他族中弟兄李世賢率領,攻擊湖州;一路由他親自指揮,自安吉、武康進犯杭州。
    這一支奇兵,震動了兩江,也震動了朝廷。朝旨命接替向榮的欽差大臣,也就是負江南大營全責的和春,兼督浙江軍務,分兵赴援。
    江南大營的戰將分兩個繫統,向榮的舊部,多為他的同鄉四川人;同樣地,張國梁的部下,多為他的同鄉廣東人。當時大家希望張國梁能親自出馬,赴援浙江,但圍攻金陵,正當功在垂成之際,不僅陣前易將,為兵家大忌,而張國梁亦不願將可到手的功勞,拱手讓人,因而隻有派蜀將援浙,此人叫張玉良,重慶人,其時的官職是肅州鎮總兵,受命統率援浙諸軍。
    由張玉良擔任浙江方面的主將,是何桂清與和春會商後所作的決定,同時何桂清又在奏報援浙經過,順手放了浙江巡撫羅遵殿一枝冷箭,說他“主守不主戰,守近不守遠”。所謂“守近不守遠”,是指羅遵殿將守湖州一路的重兵,移防省城,湖州虧得有趙景賢的團練,不然危乎殆哉!當然“守近不守遠”確是措置乖方的事實,但何桂清放那枝冷箭,卻是別有用心,目的在為王有齡開路。
    張玉良援浙,路過蘇州,王有齡留他住了兩天,為他講解杭州附近的形勢,而就在這“面授機宜”之際,李秀成的軍隊,已經直薄杭州,羅遵殿和駐防將軍瑞昌、副都統來存,晝夜防守,相持了十天,李秀成在清波門掘了一條地道,用火藥轟開二十餘丈,蜂湧而進。瑞昌退保子城——或稱滿城,在湖邊上,是駐防旗人的營區,苦苦守了六天,張玉良的八千援軍到了。
    李秀成的目的,就是要引誘江南大營分兵援浙,好減輕金陵被圍的壓力,一看張玉良的兵到,立即展開撤退的計劃,先設疑兵,在城上遍插簇新的旗幟,表示他亦有援軍新到。張玉良見此情形,未免膽怯,將八千援軍,安頓在距杭州四十裡的塘樓,同時派人混入杭州,與瑞昌取得聯絡,預備內外夾擊。
    可惜,他們的行動慢了一步,李秀成使了一條奇計,找了許多瞎子來當更夫,一面偃旗息鼓,全師而退,走天目山,經孝豐,一日一夜行軍三百裡,回到廣德。
    瞎子茫然,五更三點,照打不誤。李秀成走了三天,瑞昌纔發現杭州是座空城,於是張玉良率親兵六百人,直搗空城,一路往廣德追了去,李秀成早已算到,將從杭州藩庫、鹽庫、關庫中得來的數十萬兩銀子,沿路散布,張玉良的兵撿銀子要緊,顧不得追敵,李秀成得以安然脫身。
    杭州城破之日,羅遵殿仰藥殉節,等到“克復”,則是瑞昌和張玉良的“奇功”,御賜黃馬褂,封騎都尉的世職,張玉良還升了官,擢為廣西提督。此外何桂清又上奏,說張玉良援浙、受王有齡的密計,所以收功如是之速。於是王有齡順理成章地升任了浙江巡撫,而羅遵殿則有人彈劾他不能御賊,以致追奪恤典。
    這時的李秀成,已聚集五十萬人,會議解金陵之圍,當時的部署是如此:楊輔清進溧水、雨花臺;李世賢進溧陽、攻句容;劉官芳進秣陵關、逼七甕橋;黃文金進高橋門。
    首先收功的李世賢,攻占句容,疾趨淳化,張國梁大敗,退入大營。其時何桂清與和春已發覺中計,飛調張玉良回師,卻已來不及了。
    當時對洪楊的征剿,責任區分,大致如此:金陵城外由欽差大臣主持、成立江南大營;後路蘇、常一帶,則由兩江總督與江蘇巡撫防守。在軍事指揮繫統上,有時不免紊亂,江南大營之毀於一旦及蘇、常之失手,此為主因。
    江南大營由向榮所創立,他是四川大寧人,寄籍甘肅,由行伍出身,為道光朝名將楊遇春所識撥,當洪楊起事,他正當湖南提督,在宿將中名望,所以文宗特地調他為廣西提督,與滿洲名將烏蘭泰,為欽差大臣賽尚阿的左右手,以後賽尚阿失機獲罪,洪楊大舉東下,向榮受命欽差大臣,沿江窮追直到金陵,屯兵孝陵衛,繼而進屯紫金山,所率一萬七千餘人,結營十八座,這就是江南大營的創始。
    向榮手下的大將就是張國梁。他是廣東高要人,本名嘉祥,號殿臣,“大天二”出身,但不妄殺,是“盜亦有道”之流。以後為廣東臬司勞崇光所招降,改名國梁,剿匪得力,積功升到守備年,改隸向榮部下,一路打到南京,勇猛絕倫,深為向榮所賞識。
    咸豐六年七月,向榮病歿軍中,由和春繼任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以張國梁幫辦軍務,升官湖南提督,所以稱為“副帥”。文宗頗有知人之明,曾有好幾次優詔,獎許張國梁忠勇,有一次,張國梁因作戰炮傷中指,文宗特頒御用傷藥,並且親筆硃諭:“勇猛中宜加慎重”。尚方珍玩,不斷賞賜以外,又命圖形進覽,所以張國梁感恩圖報,奮不顧身。當向榮病歿後,金壇被圍,而和春還未接任,就由於張國梁的招集流亡,激以忠義,解金壇之圍,進克句容,使得江南大營的聲勢,復又大振。
    可惜,文宗雖能賞識張國梁,而其時用兵命將,還不脫成見,以為膺專閫之寄者,非旗人不可,所以用了和春,如果當時以張國梁接替向榮,則局面又自不同。和春比賽尚阿、琦善雖要高明些,卻仍不脫旗人蔑視漢人的積習,以及好逸惡勞,喜歡奉承等等“旗下大爺”的習氣,因而江南大營的士氣,大不如前。
    士氣之壞,壞在和春所用的一個翼長王浚,翼長有二,顧名思義,可知如鳥之雙翼,為欽差大臣的左右手。王浚以受和春的寵信,把持軍政,克扣糧餉,因而部下無不懷恨,除了張國梁直屬的部隊以外,其他各軍,紀律廢馳,普遍傳播著這樣一個說法:敵人如果來攻,我們堅守不出,看大帥跟翼長如何退敵?
    軍心如此,偏偏又有一道打擊士氣的命令發布:四十五天發一個月餉。也就是說:一個半月當一個月。本來江南大營的餉,由兩江總督專責籌措,每個月約須五十萬兩銀子,由江蘇的蘇州、松江、常州、太倉以及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等等地方籌措,按期供應,毫不缺乏。
    這穩定的收支情況,漸有無法保持之勢,因為在金陵城外築長壕,添募兵夫,糧餉增加,又因為援各處,開撥要一筆“開費”,亦是很重的負擔。支出如此,收入卻以浙江防務喫緊,自顧不暇,“協餉”不能如數解足,“糧臺”每月虧短二三十萬兩銀子,所以何桂清與王有齡仔細商量,不得已采取減餉的辦法。
    其時頓兵日久,紀律松馳,營盤裡遊娼出入,酒色皆備,照數發餉,尚感不足,何況減餉?而和春又聽信了王浚的話,以“不破城、不發餉”為激勵之計,這一下越發動搖軍心。張國梁一看情勢不穩,有嘩變之虞,痛哭流涕地要求和春發餉,而和春一口拒絕,說是後路糧臺的餉銀未到。其實,王浚手裡存著三十萬的公款。
    李秀成在廣德建平所定的作戰計劃是:分五路回救“天京”,他自己擔當左翼,在李世賢於閏三月初三,攻占句容時,他亦從句容以南的赤山湖,趕來會師。其時張玉良一軍,已從浙江沿太湖西岸趕來,經過常州,為何桂清留住助守,因此,江南大營仍舊是空虛的。
    在靜止了四天以後,大戰在閏三月初七爆發,李秀成、李世賢兄弟,合力往西進攻,大敗張國梁於馬鞍山,同時陳玉成,從全椒撤圍,自東西梁山間渡過長江,經當塗往東,與二李會師。至此西楚霸王起兵自刎之地的烏江,東至道教勝地的茅山,都在太平軍掌握之中,對江南大營,形成了反包圍,但是何桂清在常州則有重兵兩萬餘人,為太平軍所隔斷,無法為江南大營所用,同時,何桂清亦不願意為江南大營所用。
    在常州的兩萬餘人是這樣集中的,當金壇被圍時,和春先後調守防揚州的總兵馬德昭,及援浙的參將羅希賢,各領三千人赴援,走到中途,何桂清下令馬、羅兩人,改援常州,而以由浙江趕回來的副將周天孚,以及戰鬥力不甚堅強的新募潮州兵數千,換到金壇。其次是張玉良的全軍,亦不下萬人,為何桂清所留住,加上宜興、廣德及王有齡特從蘇州調來的精兵一千人,將常州保護得十分周密。在江南大營後路未斷時,和春想調張玉良,不許,想調馬德昭,又不許。在這時,何桂清已經打定了主意,棄和春、張國梁於不顧,在常州擁眾自衛,打算著和、張兵敗以後,另起局面。其時常州附近,並無太平軍的蹤跡,因而他又飛章報捷,奏陳常州、鎮江一帶的軍情,分常州、宜興、鎮江、丹陽、金壇五路部署,各路都請歸張玉良節制,自願力保蘇、常辭氣甚壯。
    其實,這是色厲內荏。何桂清先以書生論兵,其後則全靠王有齡替他策劃、替他擔當。王有齡一到浙江,何桂清頓時六神無主,因此王有齡不得不每天給他寫一封信,規劃一切,由專差逐日遞到常州,若有一天信不到,何桂清便忽忽如有所失。
    王有齡真不負何桂清,看出他好大言而無用,是個經不起考驗的人,在此一生禍福,千秋功罪所繫的緊要關頭,萬萬錯不得一步,所以一再以極嚴重的語氣,警告何桂清,千萬離不得常州一步。他的信中有這樣幾句話:
    艱難之秋,萬目睽睽,瞻大帥為進退,一搖足則眾心瓦解,事不可為矣!
    何桂清起先亦未嘗不想堅守,但兵敗如山倒,覺悟到擁兵自衛,不援前線則等於自撤屏藩時,悔之已晚。
    當閏三月初七,太平軍發動總攻擊時,五路十道,同時出兵,士氣極旺,相反地,江南大營則流言四起,士無鬥志,“開小差”的不計其數,所以太平軍所踩的大部分是空營盤,當然,張國梁一軍,不致如此。
    其時天氣極壞,雷電交作。凡是大會戰,天時的影響極大,漢光武的昆陽之戰,是個明顯的例子,特別是雙方士氣旺弱不同,壞天氣對已壞的士氣,必是更壞的打擊。所以此際在江南大營中,便分成截然不同的兩支部隊,和春那部分,逃的逃,躲的躲,不逃不躲的則天天到王浚的營帳去索餉,而張國梁的部下,則受了“副帥”的激勵,忍饑受寒,堅守不退,搏戰七晝夜之久,到了閏三月十六日,戰況發生了劇變。
    這一夜各營起火,情況不明,王浚部下首先逃散,接著是和春的部下各自為計,這一下牽動大局,和春、王浚所部,全軍皆潰。倒楣的是何桂清的同年,原任江蘇巡撫許乃釗,本不知兵,而強賦以領兵之任,先以失機被革職,卻又不放他回杭州原籍,賞給光祿寺卿的頭銜,仍留江南大營幫辦軍務。和春與何桂清不和,與張國梁相左,都靠他從中調停,費盡口舌而不討好,此時失陷軍中,喫盡千辛萬苦,纔得回到鎮江,狼狽不堪。
    這一退,沿途拋棄的糧餉軍械、鍋碗帳篷,以及其他軍需,不計其數。張國梁的部隊,此時尚屹然未動,但一聽大軍潰散,自然動搖;張國梁頓足痛惜:“八年心血,毀於一旦!”
    憤激傷痛之下,跟曾國藩靖港兵敗一樣,打算自裁,為部將苦勸而止。
    於是,他第二天親自殿後,撤退部屬,太平軍所懼的官軍將領,沒有幾個,多隆阿、鮑超以外,張國梁的威名著,所以還不敢相逼,容他安然退到鎮江。
    這時何桂清曉得糟糕了,和春是欽差大臣,論軍事指揮權,在兩江總督以上,九度行檄,乞取援軍而何桂清置之不理,該負戰敗的全責。和春先因身在前線,拿他無可如何,現在退到後方,自然要跟他算這筆帳。如果據實嚴劾,何桂清百口莫辯。非革職嚴辦不可。因而連夜致書慰勞,同時請和春移守丹陽。
    和春自然萬分憤怒,但一則自己也有聽信王浚,扣餉不發,以致士兵嘩變的罪過,再則此時卸甲丟盔,狼狽不堪,諸事要靠何桂清照應,所以隻得暫且隱忍。
    於是何桂清又上奏,劃分防守責任,丹陽以上的軍務,歸和春、張國梁主持,常州軍務,由他與張玉良負責,一等布置稍定,進據溧陽,其實是空話。張玉良的部隊,由常州西南到西北,結營二十座,圍成一個弧形,都隻是為了保護他個人的安全。
    收拾殘局是靠張國梁,招集潰勇得一萬三千餘人,自守丹陽,另外他的部將馮子材未敗,以一萬二千人扼守丹陽之西,正當線的鎮江。安頓尚未完成,何桂清已來公事催了,他自己的部隊,按兵不動,卻催和春、張國梁,進援金壇。
    其時太平天國,正在大開慶功宴,接著由李秀成主持會議,商定戰略,先取蘇杭上海,再購置輪船二十艘,水陸並進,西取湖北。這是閏三月二十一的事;四天以後,開始行動,由李秀成統率全軍,方略如此:
    一、侍王李世賢、輔王楊輔清等,隨同李秀成,攻取蘇州。
    二、皖南調來的部隊回防。
    三、英王陳玉成再攻揚州,目的牽制江北清軍,不能南援蘇常。
    四、別遣一隊赴皖北,支援捻軍張洛行。
    太平軍“東征”的先鋒,是陳玉成的部將劉玱琳,陳玉成因為要渡江攻揚州,所以亦在東征軍中。劉玱琳受計,不攻正面鎮江,由句容往西南,先取珥村,珥村在金壇之北、丹陽之南,相距各四十裡,是鎮江與常州往來間道的中心,亦為北面丹陽、南面金壇、東面常州這個三角形的中心,奪取其地,可以進而截斷常州與丹陽的通路,果然,何桂清聞警,派馬德昭往西北方面的奔牛鎮迎敵,而太平軍則化裝成清軍,直趨西北的呂城——東吳大將呂蒙所築的城,東距奔牛鎮十八裡,隔絕了常州通丹陽的大道,至此,水陸兩途都為太平軍所衝斷,丹陽孤立無援了。
    就在這時候,前軍有一批餉銀解到,王浚依然如故,每名士兵僅發銀二兩,而且名之為“借給”,因而包括張國梁所部在內的全軍大嘩,各營普遍表示:“如果不發餉銀,不換翼長王浚,決不接仗。”而和春執迷不悟,無所處置。
    到了第二天,兩軍接戰,劉玱琳的部隊首先開火,不斷一排槍、一排槍地放,清軍真個“不接仗”,相持了一個多時辰,和春部下熊天喜的馬步,在丹陽蘇西南的白土鎮潰敗,熊天喜本人自殺。
    這時候李秀成已親將十萬人,抵達丹陽,震於張國梁的威名,不敢造次,步步為營地向丹陽城下逼近。張國梁開丹陽南門迎敵,太平軍望見“張”字帥旗,立即撤退,而張國梁實力不足,未敢窮追,此時他主要的工作,便是收容散兵遊勇,編組成軍,好穩住陣腳。
    收集潰散之卒,要緊的是照料生活,可是這批饑卒疲兵,既無營帳可以容身,亦無鐵鍋可以造飯,至於其他軍需,更不用談起。部隊成了這樣子,不但不能拒敵,而且如置火藥於熱灶之上,是件極危險的事。
    閏三月二十九,清軍不戰自潰,頓兵觀望的太平軍,向丹陽西門進擊,其時一片混亂,但見張國梁率親兵,往來馳驟,不斷衝殺,卻無法殺出重圍,而太平軍改扮清軍,乘機混入潰卒中,反向張國梁襲擊,以致渾身重傷,力竭時還手殺數敵,躍馬入丹陽南門尹公橋下而死。
    李秀成占領丹陽,件事就是找尋張國梁的尸首,以禮葬在尹公橋塔下。接著,送陳玉成渡江佯攻揚州,而仍派劉玱琳為先鋒,直逼常州。
    常州本地人,決意自保,潰兵過境時,老百姓在城上拋擲磚石,用意是迫他們不可潰退,但無效果。第二天,和春與許乃釗脫險到常州,連隨從隻得十二騎,王浚則死在亂軍中了。
    何桂清見此兵敗如山倒的景像,嚇得心膽俱裂,“力保常州”的壯語,早已拋到九霄雲外。同時接替王有齡而總管糧臺的卸任按察使查文經,迎合意旨,邀集同官,向“大帥”上一通“公稟”,請退保蘇州。何桂清大喜,當即批示“照準”,即日拜折,說欽差大臣和春已到常州,軍務仍歸督辦,他則移駐蘇州,以便籌餉接濟。
    這一下招致了常州百姓大大的驚懼與不滿。在先前,何桂清已密遣親信,將他那“門稿”出身的老太爺與兩個姨太太送到通州,卻又貼出告示,派兵按戶嚴查,不得遷移,以免影響民心士氣。至此,狐狸尾巴完全露了出來,無錫、常州的民姓,一向對利害觀念的感覺比較尖銳,所以有“無常一到,性命難逃”的諺語,何桂清玩弄常州人於股掌之上,自然難逃性命;四月初一那天,常州耆紳到總督行轅去“跪香”,留他勿走。
    何桂清豈肯留在危城?一面派人敷衍,一面喬裝改扮,溜出東門,正待上馬時,遇見在城外巡邏的常州府知府平翰。
    何桂清當他是來追自己回城,親自撥出洋槍,威脅平翰,等他一走,何桂清率五百親兵,絕塵而去,10裡外運河邊上,已有船在等著,下船直放蘇州——他是第二個脫逃的大吏,個是查文經,前一天上公稟為何桂清開路,以此“功勞”,得用“護運餉銀”為托詞,奉總督批準,先期脫出。
    何桂清到達蘇州,踫了個大釘子,這是後話,先要敘常州的情形。
    常州官場,從總督逃之夭夭,變成群龍無首,文武官員盡皆奔散。明、清兩朝,地方官的威權特重,總督開府,出巡的派頭,連王公都不能比,但有一條決不可移易的原則,就是“守土有責、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如今何桂清一走,棄地的責任,歸他一肩承擔,文武官員,樂得避危趨吉,王有齡告誡何桂清“不得離常州一步”,原因在此。
    文武官員一逃,諸軍皆潰,既燒且搶,無所不為,隻有張玉良的部隊未散,但軍紀亦很壞。張玉良為防守計,下令堅壁清野,他的部下便借燒民房的機會大肆劫掠,丹陽的潰兵,如法炮制,三番搶劫,民無孑遺而常州畢竟未曾守住。
    先是官軍有一營通敵,迫使張玉良退往無錫高樹,但城外的居民無屋可住,退入城內,城內存銀七十四萬兩,柴米油鹽及一切生活必需的雜貨,存量相當充足,所以當地紳士中,以康熙名臣趙申喬的六世孫趙振祚為首,倡議舉不逃的官員,職居通判的旗人諾穆布為“城主”,自行守城。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自四月初二圍攻常州府城,並致書招降,到了初六,張玉良留在城內的一小隊,與太平軍有了勾結,縱敵以繩梯登城,常州淪陷,太平軍屠城,死的人不計其數。
    常州城破之日,逃到無錫滸墅關的和春,悔恨交集,吞鴉片自殺。其時何桂清已到蘇州,徐有壬閉城不納,下令凡總督的隨後,一個人不許進蘇州。同時上疏嚴劾何桂清棄城喪師,縱兵殃民。何桂清無奈,由蘇州到常熟,當地紳士遞了一個公稟,說“常熟小邑,不足煩督府親駐,請免稅駕以召寇”。何桂清表示親兵缺餉,當地百姓送了一千兩銀子的餉,二百兩兩銀子的程儀,何桂清住了天天,以借洋兵為名,逃到上海。
    太平軍既下常州,第4天進攻無錫,張玉良倒是狠打了一陣,無奈眾寡不敵,太平軍別遣一軍繞出九龍山之西,由間道攻無錫,隻守得一日,即已淪陷。張玉良收集殘部,奔向蘇州,自請助守,徐有壬不放他進城,指定他屯兵葑門外。
    其時東來的潰卒,一批一批地燒搶,城外富庶之區,成了一片瓦礫,蘇州人恨極了官兵,竟發現了反動的標語,張玉良見此形勢,一無可戀,連夜撥營遁走。
    其時蘇州城內,已有兩名太平軍的間諜埋伏著,一個叫李文柄,廣東人,原跟小刀會劉麗川在上海起事,上海克復,投降官軍,以後改了名字,捐官候補道,分發蘇州,走門路做了帶兵官。另一個叫何信義,也是廣東人,候補知府,帶過撫標中軍。這兩個人等李秀成的軍隊一到,開城出降,正好遇上徐有壬帶兵在巡邏,於是短兵相接,展開巷戰,徐有壬不屈被害。李秀成隻派了二百七十多人進城,就占領了蘇州。
    太平軍的東征,初步至此告一段落。此一役也,清軍降的有五六萬,所獲金銀財寶、大炮洋槍無計其數,到了四月下旬,繼續東進,昆山、太倉、嘉定、青浦、松江,相繼易主,東南膏腴之地,盡入太平軍掌握,於是決定第二階段的計劃,進攻上海。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