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土(戴寅長篇歷史小說新作)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歷史
    【市場價】
    336-488
    【優惠價】
    210-305
    【作者】 戴寅 
    【所屬類別】 圖書  小說  歷史小說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022092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0220924
    作者:戴寅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6月 

        
        
    "

    編輯推薦

    清史學者戴寅長篇歷史小說新作


    一部晚清七十年中土兒女御侮圖強的民族史詩


    回望近代中國海防的艱辛草創與苦難命運


    山河破碎的斑斑青史裡,高昂著中國人的精神


    “國可滅,天下不可滅。中土不是地,是東方古代遺存,中國不以王朝維繫,不以哪個民族維繫,隻以自身文明維繫。”

     
    內容簡介

    《中土》是清史學者戴寅的長篇歷史小說新作。本書以歷史時間為敘事軸線,書寫了晚清七十年中土兒女御侮圖強的民族史詩。自林則徐領導虎門銷煙,至奕?、曾李左張等主持洋務運動,自北洋海*軍的創建與覆滅,至劉銘傳、唐景崧等保衛臺灣家園,當古老的中國在蒼茫無際的暗夜中蹣跚前行時,士人報國之心從未泯滅。本書尤其以濃墨重彩的篇幅回望近代中國海防的艱辛草創與苦難命運。中*華海*軍,南洋、北洋,數十年血淚之凝聚,毀於一旦。士大夫救國,三十年奮發,三十年艱辛,三十年堅忍,兩代人,前亡後替,摧而不折,孤而不撥,辛苦經營,瞬間湮滅。然中土猶存,中*華文明猶存,中國人的精神猶存……

    作者簡介

    戴寅,198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英語繫,後就讀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學繫碩士研究生,並留校任教。1987-1990年就讀西澳大利亞莫鐸大學博士研究生,後在海外任教和工作。2004年至今,在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工作。

    在線試讀
    67
    西太後慈禧的六十大壽是光緒二十年陰歷十月十日,西歷1894年11月7日。
    仗要打,生日也要過,沿街戲臺、彩舫、花亭、牌樓從東華門修到頤和園。不過,西太後心裡是真別扭,好端端一個節慶,宣了戰,過什麼過!
    西太後一直不想打這場仗,緊著讓李鴻章中外調停,但沒管用。東洋日本著實可氣,挑這個時候,非要打。
    慈禧原來擔心打仗衝了生日,現在已經打了,又擔心戰局。北邊,日本人從高麗國渡鴨綠江過來了;南邊,日本人從海上過來了,外面的局勢很不妙。
    她問醇親王:“月前水師打了場惡戰,現在還在海裡嗎?”
    醇親王說:“回稟皇太後,水師現在不在海裡頭,正在港內修理軍艦。”
    慈禧問:“東洋的水師在海裡嗎?”
    “在。”
    慈禧說:“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是惡戰,船都打壞了,它們能出來,咱們怎麼就不能出來呢?”
    醇親王說:“日本有廠子,修得快,修了五日,給修好了。我們機器不全,單隻修理打壞的巨艦船錨,就已太費事,要兩個月纔成。”
    慈禧聽明白了,點點頭,說:“說了歸齊,還是技不如人哪。七王爺,我看這水師一時半會兒出不去,要是東洋日本沒人攔著,在大沽口一上岸,可就離咱們北京城不遠了。”
    “太後所慮極是。”
    “唉。”慈禧嘆口氣,沒說什麼。
    慈禧說不出來什麼,她在想以後。大沽口離北京不到三百裡,洋人以前不是沒來過,進了北京燒了圓明園,這次來的是東洋人,這甲午年的事情,鬧大了。
    那天白日,沒有多說,慈禧想了一天。到了晚上,她對著儲秀宮掌案的李蓮英說出一句話:“這東洋人,他究竟想問大清要什麼?”
    李蓮英不知道,心想:八成什麼都想要。
    國家大事,他不敢吱聲兒。

    67


    西太後慈禧的六十大壽是光緒二十年陰歷十月十日,西歷1894年11月7日。


    仗要打,生日也要過,沿街戲臺、彩舫、花亭、牌樓從東華門修到頤和園。不過,西太後心裡是真別扭,好端端一個節慶,宣了戰,過什麼過!


    西太後一直不想打這場仗,緊著讓李鴻章中外調停,但沒管用。東洋日本著實可氣,挑這個時候,非要打。


    慈禧原來擔心打仗衝了生日,現在已經打了,又擔心戰局。北邊,日本人從高麗國渡鴨綠江過來了;南邊,日本人從海上過來了,外面的局勢很不妙。


    她問醇親王:“月前水師打了場惡戰,現在還在海裡嗎?”


    醇親王說:“回稟皇太後,水師現在不在海裡頭,正在港內修理軍艦。”


    慈禧問:“東洋的水師在海裡嗎?”


    “在。”


    慈禧說:“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是惡戰,船都打壞了,它們能出來,咱們怎麼就不能出來呢?”


    醇親王說:“日本有廠子,修得快,修了五日,給修好了。我們機器不全,單隻修理打壞的巨艦船錨,就已太費事,要兩個月纔成。”


    慈禧聽明白了,點點頭,說:“說了歸齊,還是技不如人哪。七王爺,我看這水師一時半會兒出不去,要是東洋日本沒人攔著,在大沽口一上岸,可就離咱們北京城不遠了。”


    “太後所慮極是。”


    “唉。”慈禧嘆口氣,沒說什麼。


    慈禧說不出來什麼,她在想以後。大沽口離北京不到三百裡,洋人以前不是沒來過,進了北京燒了圓明園,這次來的是東洋人,這甲午年的事情,鬧大了。


    那天白日,沒有多說,慈禧想了一天。到了晚上,她對著儲秀宮掌案的李蓮英說出一句話:“這東洋人,他究竟想問大清要什麼?”


    李蓮英不知道,心想:八成什麼都想要。


    國家大事,他不敢吱聲兒。


    慈禧其實沒有問他,是在問自己,又問:“要不,找個人去問問?”


    李蓮英何等機靈,得,老佛爺想停戰。


    這件事,一直沒有再提。到了來年二月,大過年的,威海衛被日本人占了,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領兵的全自盡了。紫禁城裡突然氣氛陰沉,乾清宮和儲秀宮裡面好像都出了事,太監和宮女們都不願意往那邊去,裡面出來辦事的全都低著頭,好像誰也不認識了,問話,一言不發,戰戰兢兢,臉色死灰,必是全都受了驚嚇。


    皇上和太後打起來了。


    那天過午,李蓮英正往太後屋裡端漱口水,剛要掀簾子進門,皇上忽然駕到,急匆匆邁大步進了門,直奔太後那屋。李蓮英嚇得趕緊跪,光緒沒看見他,直接進了太後的屋。李蓮英不敢進屋,端著漱口水在外面跪著,心想壞了,皇上聖駕,事前無人來通告,自己徑直來了,這還得了!


    過了一會兒,忽然聽見裡面太後高聲訓斥:


    “遷都!社稷所在,國本所在,我朝根基所在,說遷都就遷都!反了你了,你遷得了嗎?我朝開國,明朝就遷都,它遷了再遷,有何用處,結果怎樣?祖宗的基業就在這北京城。你們都走,我就守著這片繁華,守著大清,哪兒也不去!”


    太後天威震怒,李蓮英趴在地上,不敢抬頭。


    當晚,翁同龢奉詔乾清宮議事。到了宮裡,他看見皇上臉色鐵青,邁大步在大殿裡轉,從這頭再轉到那頭,再往回轉,一邊走一邊高聲痛罵,轉來轉去,罵來罵去,突然淚流滿面,失聲號啕。見了翁同龢,他抬起手,卻說不出來話。翁同龢見光緒這樣,很悲痛,跪在地上跟著皇上哭,說:“皇上啊,皇上,龍體要緊。”


    師生二人哭了半天。光緒哭的是王朝的氣數,太後偏執,正在把國家斷送,自己眼看著,卻隻能干著急;翁同龢猜測到發生了什麼事情,哭的是皇上抗戰的苦心。


    太後的心思,主戰的朝臣們早就看出來了。翁同龢進宮之前已經想好,趁太後還沒有動靜,勸皇上趕快離京西去,坐鎮長安,把戰爭打下去,留得青山在,不怕丟北京。削弱了倭寇,趕出去,再圖中興。可是現在看來已經晚了。翁同龢接著哭,哭國運在劫難逃,天違人願。當夜,乾清宮裡,君臣痛哭,哭聲是王朝末路的哀鳴。大清立國二百多年,一時斷送。


    太後堅決不離開北京城。二月初,已經派人去日本試探媾和。當國者既無定見,又無恆心,既為保國而戰,怎能想停就停,實在可悲。一人心性,其他全然不顧,怕了日本,難道不怕國內士人百姓嗎?有此斷送,自此以後,你的朝,你的國,在中土,還立得住、留得住嗎?


    消息傳出,遼東、遼南為山河奮戰之士一片哀鳴,恨聲遍野。


    1895年4月,清廷遣使去日本談判議和。日本不談,指名必須樞臣,李鴻章或者翁同龢去談。


    翁同龢是堅決不去,死也不去。


    李鴻章奉旨議和,不動聲色,謝過了皇恩,把欽差親送出門。華、洋幕僚在後院裡站了一大群,都在等他。


    李鴻章回來,見了眾人,說天快黑了,大家先回去歇著,一切明日再說。


    魏經見中堂在書房裡半天沒出來,端一碗熱湯面進屋去瞧瞧,見李鴻章坐在屋正中,閉著眼,垂著頭,衣襟上濕一片。魏經嚇一跳,這是睡著了還是……


    李鴻章沒睡覺,知道是魏經,問他:“金陵大小姐和姑爺有信函嗎?”


    “有有,前日來信,說少奶奶又有喜了。”


    “好,好,好。這纔好。老魏,你把門掩上,我跟你說個事情。”


    魏經關門,心裡嘀咕,這是怎麼了,跟我單獨說事情。李鴻章讓魏經搬把椅子也坐下,又把魏經嚇一跳,以前沒在這屋坐過。魏經坐在椅子沿上,仍然是上身直立垂手,還是平時服侍主人的樣子。幾十年來,他頭一次在中堂面前坐,不習慣。


    李鴻章說:“先給你講個故事。”


    魏經聽了直出汗,老大人今天關上門,要給我魏經一個人講個故事。剛纔欽差來過,然後中堂獨自坐在書房,衣襟是濕的,這是出了什麼事呀?


    李鴻章對他說的是一段陳年的舊事:


    江蘇陽湖有個人,是個有本事的,有本事卻中不了舉,就去曾國藩那裡幫忙。咸豐五年(1855),曾國藩正在和太平軍打仗,此人初入幕府,沒人把他放在眼裡,就讓他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那人在南昌一帶轉了一圈兒,回來了,跟曾國藩說,湘軍主力周鳳山不會打仗,換人吧。曾國藩平素討厭的就是書生自大,空口議論,不以為意。不到十天,周鳳山兵敗,曾國藩趕緊把人家請來求教。那人講了一番道理,曾國藩心服口服。自此,言聽計從,重用了他。


    咸豐六年(1856)七月二十一日,暑天溽熱,蟬聲徹夜,曾國藩在正房裡睡覺,那人睡在廂房。初鼓之後,都睡不著,二人同時起身,去到庭院裡散步。深更半夜,黑咕隆咚,兩人踫了面,都嚇一跳。巧遇,也不能在大半夜自家的院子裡巧遇呀,於是兩人同聲發問:“有什麼事嗎?”


    他們沒事,就坐在外面的石凳上夤夜閑談,沒想到談出一段驚天的話。曾國藩當時是兩江總督,那天他很擔憂,對那人說:“京中來人說,都門氣像甚惡,明火執仗之案時出,市肆乞丐成群,民窮財盡,恐有異變。”說的是北京城裡現在太亂,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太困苦,北京怕是要出事。


    那個人也很擔憂,他擔憂的不是京城,是大清國。


    李鴻章說到這裡,看著魏經,見他僵直坐在椅子邊兒上,就說:“老魏,你坐好了,下面的話要坐好聽,不然會掉下來。”


    “老大人,我坐好了。”


    李鴻章接著講。


    那個人對曾國藩說:“天下治安久矣,然合久必分。縱然今上是明主,一時還不會土崩瓦解,但不出五十年,方州無主,人自為政,天下大亂。”


    曾國藩不相信,說:“我朝君王皆英主,不至於如此吧。”那個人說:“君王固然英纔天縱,然我朝創業,太過於容易,天下,是隨手撿來的,機運巧合而已,又殺戮太重,好事蓋不住壞事,隻要做過惡,天道就不容。後世君王德澤也不能扭轉。”


    曾國藩聽他這樣講,就說:“那我還是早死好,別見到那天。”


    曾文正公過世二十年後,那個人也死了,趕在前年,甲午開戰前一年。


    李鴻章的故事講完了。魏經早從椅子上站立起來,汗如雨下。


    “中堂!咸豐六年距今四十年,您是說,大清的氣數快……”


    李鴻章說:“老魏,本爵活了這把年紀,沒看見天道,你見過嗎?”


    魏經緊搖頭,說:“在下也沒瞧見過。”


    李鴻章說:“也實在不知何為氣數。朝廷自有為自己造就的前路,不敢揣測。何為天道,老夫尋求半生,尚未見到。或許天道綿長,非一世可見,故隻由史家論說。無論怎樣,九州中土,人在地在人心在,世代不滅。這個,這些年,你們這些人,倒是讓我看到了。今日朝廷下旨,要我去辦一趟差,這趟差是我的末路。任事者不能人人善終,你跟著我,從今往後沒有好處。多年以來,我沒有厚待你,你也從無怨言,我讓人在你的老家置些田產,修了一座院子,你回家去好好過生活吧。”


    魏經走出書房讓大風吹出一臉眼淚,心想:中堂以後也許可以過幾天清靜日子了。


    魏經沒有回家鄉,這些年,一直想回的家鄉早已清冷無人,陌生之地,回不去了。


    1901年1月17日,李鴻章在賢良寺臨死之前,已經給穿上了壽衣,眼睛卻睜著,直視庭宇,張著嘴卻說不出來話。匆忙趕來的周馥見狀痛哭失聲:“老夫子,有何心思放心不下,不忍離去呀?未了的事我等可以辦,請放心去吧。”


    李鴻章目張口動,眼中有淚。這回,連魏經也猜不出他想要說什麼。


    張佩綸敗軍之將、戍邊之徒,見狀悲憤交加,自己也有所領悟:


    唐景崧給恭親王看的扇面,遇剛則柔,遇柔則剛,既無定見,復少恆心,說的是國人的短處,入木三分,其深其透,超乎國人的所知,連中堂和自己,都不能免。當初看到這句話,中堂出了一身冷汗,說:“切中其要,愧疚欲死。”但還是沒有悟到,剛與柔,不是術,是道。一國一人,風骨正氣,是大道,得道者昌,失道者滅。瞻前顧後,避小害而喪大義,一味遇剛則柔,反會招來人心離散王朝崩塌之大害,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身擔國運,要做不怕世人非議的忠臣,逼得就剩下一條拼命的路,卻還不去走,不知道一國垂死,要拼死一爭,以死戰養民氣,或可復生的道理,以至於後來人心不固,國事離析。


    中法之戰,無定見,戰不戰,和不和;中日之戰,無恆心,可再戰,而不戰,不可和而求和,以至於亡朝鮮,割臺灣。之前,琉球一事,一步失足,以至於此。不救琉球,就是連自己都不想救。從此中土離心,外國輕賤,清朝的氣數,在那一刻,就已經盡了。在後來的戰爭中,民氣和鐵甲,不知民氣是鐵甲中的鐵甲,這虛與實之間的奇正,全都錯亂。敗,不是敗在謂之“實”的鐵甲和利炮,而是敗在了國人自己的手裡。


    中堂事後不會不去想這一生,臨終彌留的此時,一定幡然醒悟,哭都哭不出來此生的遺恨。


    張佩綸想到此處,走上前,彎身附在李鴻章耳邊輕聲說:


    “老大人一世,以身許國,持風雨飄搖之政,小心翼翼,一味忍讓。背書罵名仍不敢輕動,臥薪嘗膽,步步退讓,怕的是滅國,圖建東山之起,隻有琉球一次機會,卻未能舉國奮力一擊,一步之差,乃至如今。此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馬關之約,國之奇恥,代西宮受過,當世英名,亦隨國運崩壞,非百年以後不能脫干繫。此為英雄之劫,報國之士,多不能免。國難之中,前史多有,後世不絕,非一人可自持之所能。中堂此生,上可對天,下可照土,何必對人?此去,大江東去浩蕩,已無所憾!”


    李鴻章耳聞知音,立刻流下一行清淚,內心明澈,已入化境,閉目氣絕。


    當初清廷簽訂《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這一割,血淋淋。唐景崧立即在臺灣宣布獨立,建立臺灣民主國,擺脫條約的限制就可以繼續對日戰爭,年號“永清”。


    “永清”二字,既痛徹,也迷茫,永世大清國何在?


    然而,國可滅,中土不可滅。


    臺民宣示公議:“民主國尊奉正朔,遙作屏藩。現在代表天下,不代表朝廷,堅持對日戰爭。”


    唐景崧任大總統,全臺籌建義軍,丘逢甲總辦全臺民兵,劉永福統領臺南,吳湯興統領臺北,全民成軍,保衛臺灣。


    林朝棟在中法戰爭中毀家衛國死戰,族人無分老少男女,多有戰歿者,劉銘傳把臺灣的樟腦生意交給林家去做,霧峰林氏已成巨賈。此時,他在鄉裡再募義軍,宅院的裡裡外外、四周園林,放滿煤油桶,準備打到後關頭,點火焚燒家園,率軍進山。


    日本近衛師團去接管臺灣的同時,臺灣民主國發布宣言,公告中土:“今已無天可吁,無兵來援,臺民隻有獨自死戰一途。事平之後,請命中土,再做辦理。”


    話,說得清楚,你們不打,我們打,打完了再回歸。


    隨即臺灣爆發全面抗日戰爭。


    臺灣民眾,舉家遷往大陸的很多,他們在輪船上看見,時有大陸的船隻東行。商船民船向臺灣航行,船上布衣韋帶青年,身背長弓,凜然站立船頭,海風吹起衣裾,破浪而去。


    乘客目送背影,知道,這是大陸人去臺灣參戰,令人不禁追憶漢高祖大風之歌。


    臺灣抗戰,從1895年打到20世紀初,從舊時代打到新時代。


    唐景崧書生報國,慷慨激切,在戰場上卻沒有打過勝仗,注定不得不敗、不得不逃。日本占領臺灣,他又往廣西老家跑,怏怏渡海歸鄉。清廷把眼一閉,不追究他自立國家的大罪,隨他自去安度餘年。走下傳奇人生舞臺,他又成一介書生。


    此人一生,注定不會寂寞,他別出心裁,在桂林榕湖搭起個戲班子,叫“桂林春班”,唱一種沒有人聽過的戲,是他給自己新造的,把桂北的地方戲、皮黃腔和桂林話一混、一摻、一變、一編、一寫,創立出一個劇種——桂劇。從此,終日默然,寫戲聽戲了。其內心深處,無人可知。不過,家園五美堂中有座“聽棋亭”,上刻一副自書的對聯:


    縱然局外閑身 每到關懷驚劫急


    多少棋中妙手 何堪束手讓人先


    後世亭前一年四季,常有觀者流連體味,猜度此中的壯烈與迷離。


    士人報國,已盡心力,生平之志或有不能遂,已無話可說,飄然遁去自造小蓬萊一隅,遺世獨立做個看客。舊日英雄以此謝幕,天下舞臺,讓給新生後進。


    西風吹過中土,挾帶嶄新的學問更新世界,文明的利刃劃破邦國,越南、朝鮮、中國,在西風中個個烽煙四起,王朝覆滅,南北分國,陸島離析,眾生各尋前路。


    國可滅,天下不可滅。中土不是地,是東方古代遺存,中國不以王朝維繫,隻以自身文明維繫。文明,是根本,深埋於其土,西風煥新物貌,吹它不散,隻在自我遺忘中消亡。


    當年,北洋海軍覆滅的消息傳到恭親王府,他已經是個閑人,天快黑了,還在庭院廊下鬥蛐蛐。


    暮光之中,他站起身,背起手看看天,天上出現星月,又望著地上正德年間的蛐蛐罐,自問:中華海軍,南洋、北洋,數十年血淚之凝聚,毀於一旦。士大夫救國,三十年奮發,三十年艱辛,三十年堅忍,兩代人,前亡後替,摧而不折,孤而不撥,辛苦經營,瞬間湮滅。此中舊事,後日無所知。既然敗,都是錯,或可譏,或可忘,前人已去,何慮人言。一百年後,西風浩蕩,物是人非,此星此月之下,中土人人或已奮發?天下立身者,可擔當激烈如是?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